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8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制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情况一、应用研究的背景、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业。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用地每年要减少近7%,严重制约农产品总量的稳定增长,这就客观地要求我们探究提高农作物单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而应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将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途径。
2006年10月,我国植物激素界的高端专家在北京召开了“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专题会议,会议一致认为:中国应集中优势力量,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信息和手段,围绕激素作用机理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粮食安全这一迫切需要,注重学科交叉、协同合作,加强基础研究与生产应用的紧密结合。
并把植物激素应用称为“绿色革命”。
为此,我国已经把发展高效、低残留、无污染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列入农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而近年来出现的噻苯隆是发达国家新发现的这样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研究发现它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其诱导植物细胞分裂、愈伤组织的能力比一般细胞分裂素高一千倍以上;能延缓植物衰老,增强其抗逆性,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物品质,并且在植物体内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对蜂、鸟、天敌、蚕、鱼无毒;由于它的安全性比较高,所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发达国家已将噻苯隆应用作为目前探索和研究解决农作物效益增幅过缓问题的重要途径。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在国际农药年消耗的增长率中居第一位,近二十年来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噻苯隆合成工艺复杂、技术先进,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合成生产,而且售价极高(美国Sigma 试剂公司的产品目录标样报价为174.6美元/100mg)。
咸阳德丰公司采用特殊工艺在国内独家研制和生产的噻苯隆原药与制剂——益果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知识产权的贡献在于采用国内原料生产、操作安全可靠(原合成工艺易爆炸)、产品收率较高、成本低廉,杂质少纯度高(大于99.5%)。
生物联赛真题精选分类训练(植物生理学)1.光合产物是以()的形式从叶绿体转移到细胞质中去的。
A.核酮糖B.葡萄糖C.蔗糖D.磷酸丙糖2.自然环境中有不少盐碱土,大部分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以及滨海地区。
过高的盐分对植物生长形成盐害,其中主要的阴离子是Clˉ,C032—和S042—,而最主要的阳离子则是()。
A.Na+B.Ca2+C.Mg2+D.K+3.在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中,个体上不同部位的生长情况不同。
在一定的时期,那些代谢旺盛、生长势较强的部位被称为该时期的生长中心。
当水稻在养料供应不足时,()A.养分将平均分配而影响新形成中心的生长B.新形成的生长中心将夺取前一生长中心的养料,抑制后者的生长C.养分则继续供应原有中心的生长而抑制新形成中心的生长D.养分则暂时在根部累积,待足够供应时运至中心供其生长4.下列植物的干种子,吸水力最强的是:()A.花生B.大豆C.小麦D.玉米5.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上表皮的植物一般生存的环境是()A.旱生B.水生C.阴生D.阳生6.果树有时出现小叶症,其原因是:()A.由于营养不足而影响叶片生长B.由于温度太低而影响叶片生长C.由于缺锌而影响生长素合成,进而影响叶片生长D.由于缺锌而影响细胞分裂素合成,进而影响叶片生长7.下列哪些元素缺乏时,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多选)A.Mn B.K C.P D.Ca8.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多选)A.一个细胞的溶质势与所处外界溶液的溶质势相等,则细胞体积不变B.若细胞的Ψw=Ψs,将其放入纯水中,则体积不变C.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会发生渗透作用D.在同一枝条上,上部叶片的水势要比下部叶片的水势低9.关于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以下描述中哪些项是正确的(多选)A.促进插条生根B.可部分代替低温和长日照的作用而诱导某些植物开花C.诱导α-淀粉酶形成D.促进果实成熟.10.光合产物蔗糖形成的部位是在()A.叶绿体基粒B.叶绿体间质C.细胞质D.类囊体11.除了光周期、温度和营养3个因素外,控制植物开花反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A.光合磷酸化的反应速率B.有机物在体内的运输速率C.植物的年龄D.土壤溶液的酸碱度12.对于植物间断暗期最有效的光是()A.红光B.远红光C.蓝紫光D.绿光13.用环割处理证明,光周期诱导产生的开花刺激物质向茎生长点运输的主要途径是()A.木质部B.细胞间隙C.韧皮部D.薄壁细胞14.与植物器官脱落关系最为密切的酶是()A.蛋白酶和肽酶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淀粉酶和转化酶D.IAA氧化酶和ATP酶15.对于进行C4光合作用的植物,在叶肉细胞内合成的C4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 A.驱动ATP合成B.与CO2结合生成葡萄糖C.降低NADP+ D.将CO2转运至鞘细胞16.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值低时诱导()A.芽的分化B.根的分化C.叶的分化D.芽的休眠17.植物生长在干旱条件下时,体内下列哪些物质会增加? (多选)A.甘氨酸B.脯氨酸C.生长素D.脱落酸18.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使气孔器保卫细胞打开? (多选)A.水进入保卫细胞B.水流出保卫细胞C.钾离子流入保卫细胞D.钾离子流出保卫细胞E.保卫细胞中ABA浓度提高19.苹果削皮后会出现褐色,是由于哪种物质的作用?( )A.酚氧化酶B.细胞色素氧化酶C.抗氰氧化酶D.交替氧化酶20、在光合作用中参与电子传递的载体是( )A、叶绿素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NADHD、NADPH21.将叶绿素提取液放在直射光下观察,则会出现:( )A.反射光是绿色,透射光是红色B.反射光是红色,透射光是绿色C.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绿色D.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红色22.类囊体膜上天线色素分子的排列是紧密而有序的,从外到内依次排列,这种排列有利于能量向反应中心转移,并且保证能量不能逆向传递。
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包括胚胎发生、种子萌发、营养生长、果实成熟、叶片衰老等都受到多种植物激素信号的控制。
人们对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理作用已有大量阐述,在生产上的应用也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对其信号转导途径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一聊,9大类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1.生长素与生长素信号转导相关的三类蛋白组分是:生长素受体相关SCF复合体(SKP1, Cullin and F-box complex)、发挥御制功能的生长素蛋白(Aux/IAA)和生长素响应因子(ARF)。
早期响应基因有Aux/IAA基因家族、GH1、GH3、GH2/4、SAUR基因家族、ACS、GST。
生长素信号转导通路主要有4条: TIR1/AFBAux/IAA/TPL-ARFs途径、T MK1-IAA32/34-ARFs途径、TMK1/ABP1-ROP2/6-PINs或RICs 途径和SKP2AE2FC/DPB途径。
2.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途径是基于双元信号系统(TCS),通过磷酸基团在主要组分之间的连续传递而实现。
双元信号系统主要包含3类蛋白成员及4次磷酸化事件: (ⅰ)位于内质网膜或细胞膜的组氨酸受体激酶(histidine kinases, HKs)感知细胞分裂素后发生组氨酸的自磷酸化;(ⅱ)将组氨酸残基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自身接受区的天冬氨酸残基上;(ⅲ)受体天冬氨酸残基上的磷酸基团转移至细胞质的组氨酸磷酸化转移蛋白(His-containing phosphotransfer protein, HPs)的组氨酸残基上;(ⅳ)磷酸化的组氨酸转移蛋白进入细胞核并将磷酸基团转移至A类或B类响应调节因子(response regulators, ARR s)。
在拟南芥中已知的细胞分裂素受体有AHK2、AHK3和AHK4 3个,AHP有6个(AHP1〜6),A类和B类ARR分別有10个和1 2个,它们是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通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浅谈赤霉素在“绿色革命”中的作用李婉琼前言绿色革命就是要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工业制品、绿色消费等,使基要生产函数和碳排放量挂钩,最终实现生态要素资本与经济发展间的“全面脱钩”。
绿色革命缩小了人与自然的差距,人与人的差距,以及人与国家之间的差距。
而这里,谈及的主要是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绿色革命”,以及引发“绿色革命”的赤霉素在其中扮演的重要地位。
正文这些年,植物激素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植物科学界的热点和重点。
植物激素一般以多种衍生物或修饰形式存在,是调节激素在体内平衡与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方式。
植物激素参与调控农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例如控制作物株型、水分和营养的利用以及通过与环境因子的互作调控作物对生物和非生物性胁迫的适应性等,对作物产量的形成与品质的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半矮秆水稻和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有效地解决了“高产和倒伏”的制约矛盾, 使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了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安全带来的严峻危机, 这一历程即为众所周知的“绿色革命”。
经过了4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 人们才逐渐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到, 第一次“绿色革命”原来都与植物激素有关。
水稻“绿色革命”基因SD1是控制水稻赤霉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而小麦“绿色革命”基因Rht1则是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元件DELLA 蛋白基因。
赤霉素作为五大植物激素之一,是一种高效能的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就已经实现了赤霉素的产业化生产,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上第一次“绿色革命”就是利用农作物本身的赤霉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缺陷所产生的矮化植株来培育抗倒伏农作物新品种,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至此,人们把越多的目光投注在了植物激素,赤霉素上。
赤霉素由日本植物病理学家在研究水稻恶苗病(Rice bakanae)的过程中发现. 1934年,Teijiro Yabuta等最先从恶苗病菌的发酵滤液中分离获得有效成分的非结晶体,发现该成分能促进水稻的徒长,并于1938年正式命名为赤霉素。
绪论单元测试1.植物生理学的孕育阶段是从探讨()问题开始的。
A:植物生长发育B:植物根系结构C:植物开花生理D:植物营养答案:D2.组织培养技术迅猛发展为()提供了条件。
A: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B: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普遍使用C:灌溉技术的改进D: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展和新种质的创造答案:D3.植物生命活动十分复杂,但大致可分为()。
A:光合作用B:物质与能量代谢C: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D: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答案:BCD4.20世纪50年代掀起的“绿色革命”,主要是指()。
A:稻麦产量获得了新的突破B:紧凑的株型稻麦品种培育C:稻麦抗性品种培育D:高光效率的稻麦品种培育答案:ABCD5.植物的形态建成包括从种子萌发,根、茎、叶的生长,到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
A:相邻细胞间的压力势梯度B:相邻细胞的渗透势梯度C:细胞液的浓度D:相邻细胞的水势梯度答案:D2.合理灌溉能在水分供应上满足作物的()。
A:生理需水B:生态需水C:生理和生态需水D:其他答案:C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膜上水孔蛋白在植物细胞水分的运输中其重要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使水快速运动B:水通过水通道运输是一种被动运输C:控制水的运动速率D:控制水运动方向答案:D4.植物水分亏缺时,发生()。
A: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升高,气孔阻力降低B: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降低,气孔阻力增高C: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降低,气孔阻力降低D: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升高,气孔阻力增高答案:B5.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植物细胞响应外界水分变化而发生的渗透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B: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C:施肥过多引起的“烧苗”现象与质壁分离有关D:1mol/L NaCl 溶液和1mo/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答案:D第二章测试1.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通过( )向植物地上部运输。
浅谈赤霉素与“绿色革命”上世纪中期,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全世界的粮食安全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而作物育种中遇到的“高产和倒伏的矛盾”制约着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以Nonnan Borlaug博士为代表的育种家,把来自小麦品种“Norin l0”的半矮秆基因册RHT运用到小麦育种中,培育了一系列高产抗倒伏的小麦品种。
与此同时,中国台湾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育种家,利用起源于我国的水稻农家品种“Dee-geo-woo-gen”携带的半矮秆基因SD1,育成了一系列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品种。
植株高度大大降低的小麦、水稻半矮秆新品种,因表现出抗倒伏能力强、产量潜力大和对化肥反应敏感等显著特点,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使得世界粮食总产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了当时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安全带来的严峻危机,这一历程即为众所周知的“绿色革命”。
Nonnan Borlaug 博士因此而荣获诺贝尔奖。
40多年后,借助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科学家们发现原来是植物激素“赤霉素”的巨大生物学效应带来了造福全人类的“绿色革命”。
i 到今天,人们已经在维管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分离和鉴定出130多种赤霉酸,分为自由态和结合态两种,统称赤霉素。
根据发现的先后顺序,命名为GA1,GA2……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赤霉素都对种子植物有生物活性,其中活性最好的是GA3,稀释至生理浓度的GA3能够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
在一些物种比如水稻和拟南芥中,赤霉素还能够诱导成花,参与花器官和果实种子的发育。
水稻“绿色革命”基因SD1是控制水稻赤霉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而小麦“绿色革命”基因Rht1则是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元件DELLA蛋白基因。
综上所述,赤霉素在“绿色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如下:一、赤霉素引发了第一次“绿色革命”。
二、由赤霉素引发的“绿色革命”,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并引发了人们对植物激素领域的关注和研究。
中国农业的又一次绿色革命毕景阳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灿烂的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民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中国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
中国农业的第一次革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在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时,通过种植植物,在目的地生产出自己的食物。
从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普遍認为牛耕、犁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农业革命。
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革命牛耕牛犁时代一直持续到工业化革命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从机悈、化肥、农药、种子等方面开始较大发展。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中央对农业的发展高度关注,连续十几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足以说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并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发展农业重要性的共识。
这一阶段被認为是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次农业革命对人类的贡献在第二次农业革命中,中国农业生产的粮食、棉花、油菜籽、烟叶、肉类、蛋类、水产品、疏菜、水果等九类农产品,均居世界第一,谷物产量占世界1/4,肉类占1/3,中国农业的发展,对于整个人类来讲,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第二次农业革命中化肥、农药的作用为了提高农业产量,人类发明了化肥;为了消灭害虫,发明了农药;在农业生产获得高产量的过程中,化肥、化学农药成了第二次农业革命获得高产量的大功臣。
每投资一元钱的化肥和农药,即可获得8---16元的回报。
第二次农业革命中化肥、农药的弊端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和重点,其传播距离之远,富集程度之高,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损失之重,已经到了催人反思、令人深醒的境地。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口、食品、健康、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无一不与化肥、农药有关。
主要表现在:对大自然的破坏:由于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省工省力见效快,致使大量的植物残体、动物粪便遭到遗弃,大多堆放在地头、路沟、河边等,通过日晒、降雨分解,最终随雨水流入坑、沟、河、湖、海,造成水体富氮富磷,致使坑、沟、河、湖蓝藻爆发,水体遭到破坏,浮游生物及贝类消失,水产养殖受到威胁,大自然生物链被切断,成了污染治理老大难。
植物激素应答元件研究进展何访;梅文莉;郭冬;李辉亮;彭世清;戴好富【摘要】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激素应答元件的研究将有助于对植物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对常用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水杨酸和茉莉酸的应答元件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可为植物激素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5(036)001【总页数】8页(P211-218)【关键词】植物激素;激素响应基因;启动子;应答元件【作者】何访;梅文莉;郭冬;李辉亮;彭世清;戴好富【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Abstarct Phytohormon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study of phytohormone response cis-element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phytohormones. The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response cis-elements of several phytohormones, such as auxin, gibberellin, abscisic acid, ethylene, jasmonic acid and salicylic acid.Key words Phytohormones; Gene respone phytohormone; Promoter; cis-element.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01.035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在植物应对逆境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植物生理学对农业生产的意义摘要:从植物无机营养原理的阐明到促进化肥的生产和应用;从植物光合特性和有机物运转分配规律的了解到指引人们进行以培育矮杆直立叶型作物品种为中心的绿色革命;从对植物激素的作用和代谢调节的研究到衍生出多种多样生长调节物质和除草剂的生产和应用。
关键词:农业发展、绿色革命、生长繁殖正文:1.1 我国的农业发展我国农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也就是说,将更多地依靠科技兴农。
植物生理学是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为合理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是合理农业的基础。
植物生理学对近几十年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植物无机营养原理的阐明到促进化肥的生产和应用;从植物光合特性和有机物运转分配规律的了解到指引人们进行以培育矮杆直立叶型作物品种为中心的绿色革命;从对植物激素的作用和代谢调节的研究到衍生出多种多样生长调节物质和除草剂的生产和应用;从植物细胞生理的探讨到对很多作物的插枝、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技术的发展从果蔬采后生理的认识到一系列保鲜措施的制定;从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光周期及温度的关系的发现到对生产实践中作物的引种和季节调控的广泛指导作用等等。
作为合理农业基础的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就它与农业生产的联系作些分析。
1.2传统农业与植物生理学我国农业源远流长,迄今已有六七千年悠久历史。
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广袤地域的中国农业,累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独特的中国传统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内涵丰厚,有很多优点,如精耕细作、间套复种、经济利用土地;重视有机肥、轮种豆科绿肥、用养结合、维护地力经久不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作物制宜;产品综合利用少污染环境、注意生态效益和资源节约等。
传统农业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人们通过肉眼的观察记载和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积累已具备了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丰富的感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作物的生长规律,是植物有试验证明拟菌颗粒能协助P30 35抗原产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较理想。
江苏省苏州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题干: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没有糖类。
B、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磷脂含量较少。
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主要原因是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
D、细胞膜的结构是静态的,由固定的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2、题干: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产生氧气。
B、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不消耗能量。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和氧气。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核。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哪个时期?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E. 末期4、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A. 细胞壁B. 叶绿体C. 液泡D. 线粒体5、题干:在生物体的DNA分子中,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以下关于基因和DNA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是由DNA组成的B、DNA是由基因组成的C、基因和DNA是同一物质D、基因和DNA没有直接关系6、题干: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光照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B、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光能7、在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8、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细胞膜?A. 磷脂双层B. 蛋白质C. 核糖体D. 糖蛋白9、在以下哪个过程中,DNA分子发生了复制?A. 有丝分裂的分裂期B. 减数分裂的分裂期C. 细胞生长D. 遗传变异 10、以下哪项不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A. 细胞B. 基因C. 碳水化合物D. 蛋白质11、在DNA分子结构中,下列哪一对碱基的配对方式是正确的?A. 鸟嘌呤(A)与胸腺嘧啶(T)B. 鸟嘌呤(A)与尿嘧啶(U)C. 胸腺嘧啶(T)与鸟嘌呤(G)D. 腺嘌呤(C)与胞嘧啶(G)1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B.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称为蛋白质生物合成C. 蛋白质在细胞内通过核糖体合成D. 蛋白质的功能与它的空间结构无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生物体的细胞都含有细胞膜B. 细胞核是所有真核生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C. 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线粒体D.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含有更多的细胞器E. 细胞壁是所有生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2、关于生物的遗传变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 人类遗传病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C. 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D.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E. 自然选择可以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细胞膜是半透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的起到通道作用,有的起到载体作用D、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层是固定的,蛋白质分子层是流动的4、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B、光合作用的主要目的是合成有机物和释放氧气C、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D、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电子,这些电子用于还原NADP+生成NADPH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探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学生使用了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