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教材同步复习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 格式:pptx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64
第一单元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例1党中央重视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嘱托代表委员认真履职,围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擘(bò)划国家发展大计,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为人民情怀写下生动注解。
从宪法原则的角度看,材料反映了()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公民的权益受法律保护④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跟踪训练12020年5月28日,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高空抛物伤人等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民法典中都有规定。
这说明()A.我国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权B.民法典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C.违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跟踪训练2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倾听民间呼声,多办便民之事。
”一些政府部门提出了“群众事,马上办”的口号。
之所以要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方略,一切国家机关依法行政B.各级政府部门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例2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我们国家的总章程是()A.民法典 B.婚姻法 C.宪法 D.劳动法跟踪训练1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纪检干部手中的权力也不例外。
没有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制度应起到制衡的作用。
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把监督执纪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这说明()A.必须保障基本人权 B.权力一定滋生腐败C.必须规范权力运行 D.权力可以造福于民跟踪训练2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农村贫困人口要减少1 000万以上。
精准脱贫要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
请你从保障人权的角度谈谈国家为什么要打好脱贫攻坚战。
【课堂检测】1.2019年12月4日,全国同步开展大中小学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大中小学生共同感受宪法的崇高与庄严。
【笔记清单】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单元核心笔记梳理(部编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高理想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②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P3)③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重点梳理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我国人权的特点?(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中的公民B. 公民中的人民C. 中国公民D. 所有中国人2.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对我国( )A. 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B. 国家性质的规定C.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规定D. 公民当家作主地位的规定3.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②家庭保障③司法保障④社会保障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民是法律概念,公民是政治概念B. 在我国, 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C.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D. 在我国, 公民包括人民, 但不包括具有我国国籍、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5.晓哓的父亲因她是个女孩便不让他上学,后经老师、政府人员多次上门劝说,指出其行为违法要受法律制裁后, 其父才同意让她上学, 这说明权利需要保障, 否则就会落空。
其中, 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A. 物质保障B. 法律保障C. 道德保障D. 精神保障6.我国是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 工农联盟人民群众B. 人民群众工人阶级C. 工人阶级人民群众D. 工人阶级工农联盟7.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将未成年人的权利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 这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权利保障的方式是( )A. 宪法保障B. 立法保障C. 司法保障D. 物质保障8.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这表明(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B.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领导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C. 各级人民代表都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D.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9.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这是因为( )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 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C.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10.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通常被称为“母法”的是( )A. 宪法B. 行政法规C. 基本法律、普通法律D.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1.“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