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 2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24
千岛湖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千岛湖风景秀丽,水域广阔,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也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旅游县级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千岛湖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数以亿元计。
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千岛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同质化程度高、旅游设施陈旧等。
因此,本次营销策划方案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千岛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目标市场1.本地市场:以杭州市及周边城市居民为主要消费群体,通过提供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当地游客前往千岛湖旅游。
2.国内市场:以中国其他省市为主要消费群体,通过开展促销活动、联合营销等手段,吸引更多国内游客前往千岛湖旅游。
3.国际市场:以亚洲、欧洲等地区为主要消费群体,通过参展、推广等方式,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往千岛湖旅游。
三、市场定位千岛湖市定位为一个以生态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水上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健康”的形象,满足游客对自然景观、休闲放松、健康养生的需求。
四、营销策略1.提升景区形象:通过加强千岛湖的环保意识,严格管理水质、湖岸、环境等方面,塑造其“绿色、健康”的形象。
2.改善旅游设施:对千岛湖的旅游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供更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和设施,满足游客的需求。
3.丰富旅游项目:开发更多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如水上运动、观光游船、深度体验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4.优化服务体验:培训员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注重细节和个性化服务,让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和回忆。
5.营销活动:定期组织各类营销活动,如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吸引游客前往千岛湖参与,并提供相应的促销政策,增加游客的参与积极性。
五、渠道策略1.线上渠道:加强千岛湖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和推广,开设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提供游玩攻略、景点介绍、预订服务等,增进游客对千岛湖的了解和兴趣。
千岛湖学生春游案例分析千岛湖以它清澈的湖水、幽静的小,吸岛引了四面八方的中外游客。
今年“五一”劳动节,我们一家子也有幸游览了千岛湖。
早晨四点,天色还很早,我们就乘大巴出发了。
一出城,只见窗外的雾很浓,寒风不时地钻进车厢,汽车在马路上小心翼翼地开着。
我很激动,极力向远处望去,可惜只能看到路边的树,不一会儿,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我醒过来,天早已小暗,雾也贫了,我关上车窗,向远出来看去,心情格外杨开第,车子高速行驶将近七个小时,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导游说道;“千岛湖所在地浙江建德市,城市人口虽与金坛一样多,面积除去千岛湖却大得心疼,它只有一条主要街,第二条街道还是为了旅游业的发展才新建的。
”因为城市人口挤迫,所以那里楼房很高,通常在6至8层,我们至了宾馆已12点,大家随便喝了点午饭,歇息了一会儿,又挤上车回去千岛湖。
一路边全是山,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近处的经过太阳的滋润,显得更加青翠。
车子开到了半路,我们开到了波涛滚滚的新安江,还看见新安江水利发电站。
导游说:“没有新安江就没有美丽的千岛湖,因为千岛湖是因为修建了新安江水力发电站而形成的。
它一共有9个闸门,这闸门有时开6个,有时开4个。
只有96年特大洪水的时候才开了9个。
”导游介绍,开闸门时是很雄伟壮观的'。
遗憾的是我无法见到,只能凭自己的想象发挥了。
车子在山路上盘旋行驶,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到了千岛湖,这时的游客可真多,我在来往是人群中都快被挤成“压缩饼干”了。
好难等啊,简直是度秒如年,等了好长时间,我们终于登上了“明珠”号游船。
我站在甲板上兴奋地眺望那烟波浩淼的湖水,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无以用言语表达,只有迅速的按下快门,记录下一幅一幅精彩的画面……我们首先游览了天池岛,它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顾名思义,自然存有许多一棵啦,这一点也不骗人,那里的松树翠绿欲滴,高高的杉木存有一栋楼房低,细细的大红叶子可爱极了,一棵的茂盛用一手遮天去形容,一点也不过份,在谦逊的树阴下,我分野看见的就是一片炎热世界,不晓得火辣辣的太阳抗拒头晒太阳,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好不容易爬上山顶,不料一下子又躲进了黑乎乎的山洞。
千岛湖市场分析范文千岛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是以水上旅游为主的国际一流大型水利风景名胜区。
因其风景优美、水质清澈而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
下面将对千岛湖市场进行分析。
一、需求市场分析1.国内游客市场:千岛湖作为知名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游客。
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国民旅游消费能力增强,人们对旅游品质和体验要求也提高,因此国内游客市场对于千岛湖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2.国际游客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对千岛湖的旅游文化和自然风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国际游客市场潜力巨大。
二、竞争市场分析1.相对竞争对手:千岛湖的相对竞争对手主要是其他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杭州西湖、黄山、乌镇等。
这些景点也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
2.直接竞争对手:千岛湖周边的旅游景区也是其直接竞争对手,如南屏山、兰溪等景区。
这些景区虽然没有千岛湖那样独特的水上风景,但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对千岛湖游客的分流有一定影响。
三、市场发展机会1.多元化的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水上旅游外,千岛湖可以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如山地徒步、温泉养生、农家体验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游客的服务,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增加回头客和游客口碑,进一步提升千岛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夜间旅游开发:千岛湖的水下夜间灯光秀已经成为其独特的一景,通过开发夜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拓宽市场。
四、市场挑战与问题1.环境保护:千岛湖是一个自然保护区,对环境的保护是其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
要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控制游客数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交通不便:千岛湖交通相对不太便利,对游客的到达有一定的限制。
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提高游客的出行便捷性。
3.品牌建设:千岛湖的品牌建设还较为滞后,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对较低。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千岛湖水质状态调查与污染源控制千岛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其原生态的美丽和清澈的湖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千岛湖的水质逐渐受到了污染的威胁。
因此,对千岛湖水质状态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污染源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进行水质状态的调查是为了了解千岛湖当前的水质状况和污染源的分布。
通过采集湖水样本,并进行水质分析,可以得出湖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能够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湖水生物群落的调查,了解湖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这些调查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千岛湖的水污染问题。
其次,针对千岛湖水质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污染源控制措施。
首先是要加强对河流入湖污染的管控。
千岛湖周边有多个河流,其中一些河流可能成为了湖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应当加大对这些河流的监测力度,并对河流入湖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
其次,要加强对千岛湖周边农业的污染管控。
农业废弃物和农药残留是千岛湖水质的主要威胁之一,必须加强对农田排放的监管,并鼓励农民采用环保农业技术,减少对湖泊的污染。
此外,还应加大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对企业违规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千岛湖的生态环境。
除了污染源控制,千岛湖的水质问题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例如,可以建立千岛湖水环境保护联合体,由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组成,共同参与千岛湖水质保护工作。
联合体可以负责制定水质保护的规划和措施,并进行实施和监测。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千岛湖周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导致的环境破坏。
只有综合治理,才能保证千岛湖的水质持续改善。
最后,公众参与也是千岛湖水质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组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千岛湖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人为污染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设立举报热线,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发现和举报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千岛湖的水质。
总之,千岛湖水质状态调查与污染源控制是千岛湖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我们团队在暑期开展了千岛湖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形式,了解千岛湖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千岛湖概况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千岛湖水域面积573平方公里,湖中岛屿1078座,素有“千岛之湖、天然画库”的美誉。
近年来,千岛湖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千岛湖水质状况:通过采集水样、检测水质指标,了解千岛湖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2)考察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参观生态保护区、湿地公园等,了解当地政府和企业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考察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参观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了解千岛湖绿色发展现状。
2. 访谈调研(1)访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了解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举措。
(2)访谈企业代表:了解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3)访谈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对绿色发展的认识、需求和期望。
3. 数据分析(1)分析千岛湖水质变化趋势:对比不同年份的水质数据,分析千岛湖水质变化原因。
(2)分析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对比不同年份的绿色产业数据,分析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趋势。
四、实践成果1. 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仍需加强监测与保护。
2. 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力,但仍需加大投入,提高保护效果。
3. 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需创新驱动,提高产业竞争力。
4. 居民对绿色发展认识提高,但仍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五、建议与展望1. 加强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监测力度,确保水质安全。
2. 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3. 深化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语文中考仿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抖擞(shǒu)咫尺(zhǐ)酝酿(yùn niàng)B. 粗犷(guǎng)贮蓄(zhù)拮据(jié jū)C. 蓦然(mù)踱步(duó)馈赠(guì kuì)D. 嗔视(chēn)亢奋(kàng)颔首(hàn)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A项有误,“抖擞”的“擞”应读sǒu,故A项错误;B项正确,所有加点字的注音均无误;C项有误,“蓦然”的“蓦”应读mò,故C项错误;D项有误,“馈赠”的“馈”应读kuì,但选项中“馈”的注音已正确,但为全面检查,仍需指出“颔首”的“颔”虽注音无误,但非本题错误点,故D项错误。
综上,正确答案是B。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B.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
可见“吃”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C. “五一”小长假期间,杭州西湖、千岛湖、宋城等景区迎来了旅游高峰。
D. 她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她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令人不敢相信。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的掌握情况。
A项有误,“清明”后的顿号应删去,因为“和”已经起到了连接并列词语的作用,故A项错误;B项有误,引号内的句号应移至引号外,因为此句是完整引用古人的话作为句子的一个部分,故B项错误;C项正确,所有标点符号均使用恰当;D项有误,“三、四十岁”中的顿号应删去,因为“三四十岁”表约数,中间不需要加顿号,故D项错误。
综上,正确答案是C。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今天的天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早晨还是风和日丽,下午就狂风骤雨了。
千岛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国际化分析摘要:1959年,位于浙江省淳安县的千岛湖因建新安江水库而形成人工湖泊。
1982年,千岛湖开始发展旅游,2002年以来,千岛湖旅游进入了变轨转型阶段,即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集观光、休闲、会议、运动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转变。
2004年,当地政府又提出了“打造休闲度假胜地”的旅游发展战略。
千岛湖休闲旅游已发展了十几年,有了很多的成就,但是与国际休闲度假型旅游的发展目标对照,还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千岛湖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千岛湖旅游和休闲旅游现状1959年,位于浙江省淳安县的千岛湖因建新安江水库而形成人工湖泊。
1982年,千岛湖开始发展旅游,2002年以来,千岛湖旅游进入了变轨转型阶段,即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集观光、休闲、会议、运动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转变。
2004年,当地政府又提出了“打造休闲度假胜地”的旅游发展战略。
2011年淳安千岛湖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6万人,其中购票下湖的游客208.5万人,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3.1亿元。
2012年淳安千岛湖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96.6万人,其中购票下湖的游客239.03万人,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70.2亿元。
休闲度假一直是千岛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2002年起,淳安县就提出旅游转型的目标,即由单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
2003年初,淳安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将淳安建设成为休闲度假胜地、养生居住天堂、中国水业基地、江南山水名城的奋斗目标。
近几年,随着一大批休闲度假酒店的建成开放;城中湖垂钓园,千岛湖乡村港湾休闲渔业基地、温馨岛度假村休闲鱼乐场的发展;休闲游艇数量的增加;两岸咖啡、水岸咖啡、欧典咖啡、楼尚咖啡等咖啡屋等的开张;SOS迪厅,天上人间、维多利亚、欧亚风情KTV等歌舞厅的开业,使得山城的夜晚不再寂寞。
据统计,现在每年到千岛湖的游客,有30%以上为休闲度假游客,这一比例还在进一步上升,休闲度假发展势头强劲近几年来,千岛湖相继推出了许多吸引游客眼球的活动,像音乐节、汽车漂移节、自行车骑行大会、长三角自行车宝贝赛、摄影大赛、千岛湖秀水节活动,都为旅游者提供了丰富的参与项目和体验机会。
千岛湖场地分析引言通过此次对千岛湖场地现状的初步了解,体验场地的各种现状条件,从而对该场地有了比较整体和直观的认识,为设计构思创造了条件。
根据要求,我们对千岛湖场地进行分析,提出各自的分析结论。
1.场地分析的定义、目的与意义在许多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工程设计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建筑和景观设计项目与现场环境不和谐,有的是不尊重生态现场条件,对现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有的是不尊重现场人文环境,现场的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毁灭性破坏,场所记忆消灭,缺失场所感;有的选址不当,是在不适宜建设的地方开发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交通问题,卫生问题,如果在河洪区、山洪区、泥石流区、地震活跃地带建设,甚至会付出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代价。
而这一切,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是决策者和设计者没有进行很好地进行场地分析。
1.1场地分析的定义什么是场地分析?美国的约翰.O.西蒙兹在他所著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前言中就以一个猎人和哲学家的对话,讲述了一个土拔鼠的故事,土拔鼠把它的窝建在临近谷地、河流的山丘的东南坡上,可以保证它安全、舒适的生活,“土拔鼠在规划自己的家园时,似乎比人做的更好。
”因此,打个比方说,场地分析,就是土拔鼠规划自己家园的过程。
简单地说,场地设计是基于建设项目设计的需要,从宏观尺度的景观规划层面而言,场地分析可以理解为项目选址的分析与论证;从微观尺度的景观设计而言,是对场地内各种设计条件的综合分析,包括对与场地有关的区位条件、区域交通条件、区域人口条件、区域人文条件、区经济条件、区域气候条件、区域地理条件等进行分析,和对场地内的地形、地貌、地质;动、植物资源、历史文化遗产、水文、地面建筑物、地下埋藏物等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为建设项目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和指导。
一位日本著名的建筑师说过:“他设计的建筑就象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一样,只属于那块土地,建筑与那块土地上的泥土、植物、水、空气、阳光等溶为一体,不可分隔。
千岛湖市场分析千岛湖市场分析环境分析:政治: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开始懂得精神的享受,从而掀起了视觉审美、身体乐行的旅游热潮。
杭州政府也向来致力于千岛湖的发展,努力推广成为有名的旅游景区,现千岛湖也是在继西湖之后,成为杭州地区第二个荣获5A级的旅游景区了,旅游前景无限大。
经济: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据预测,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2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到8%;到202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我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和重要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来发展。
文化:大量旅游者的来访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开辟了眼界,丰富了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提高了对生活的要求。
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发展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宏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结:旅游业越发越热,人们要求愈加愈高,千岛湖独特而优美的景色和一定的历史古韵势必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欣赏。
产业分析:旅游业被誉为全球经济发展中规模最大、增势最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总收入超过了石油和军火工业。
目前,在世界旅游业的排位中,中国已经从1978年的40位之后,跃升至世界第4位。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观察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4种不同的形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则该果蝇可能是雄性B.若细胞内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C.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则该细胞中不含有Y染色体D.若细胞内DNA分子数染色体数=1∶1,则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不等2.有四位同学分别选择花生子叶、紫色洋葱鳞片叶、黑藻叶、菠菜叶进行了四组实验,内容如下:甲:将花生子叶切出薄片,用苏丹IV染液染色,用清水漂洗,制片后显微镜观察。
乙: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用1.6g/mL蔗糖溶液引流浸润,显微镜观察。
丙:撕取一片幼嫩的黑藻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显微镜观察。
丁:称取5g菠菜叶,只用无水乙醇研磨提取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肉眼观察。
以下对四位同学的实验评价,正确的是()A.甲同学应该用51%的酒精洗去浮色,才能看到细胞中的红色脂肪滴B.乙同学所用蔗糖溶液浓度太大,导致细胞死亡,无法看到质壁分离C.丙同学所用黑藻叶太厚,无法看到叶绿体围绕液泡环形流动D.丁同学用无水乙醇浓度合适,可以看到四条清晰的色素带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不属于生命系统B.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C.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D.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5.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乙图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图乙中b、c 点与图甲对应P 值相同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不同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的数量有可能相同6.月季花不仅是我国原产品种,更是北京市市花,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在世界上被誉为花中皇后,经过一百多年创造了两万多个园艺品种,这体现了()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群落多样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猕猴桃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
第35卷第7期2014年7月环 境 科 学ENVIRONMENTAL SCIENCEVol.35,No.7Jul.,2014千岛湖溶解氧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殷燕1,吴志旭2,刘明亮1,何剑波1,虞左明1∗(1.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杭州 310014;2.淳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淳安 311700)摘要:基于2011~2012年1~12月千岛湖6个站点的溶解氧浓度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千岛湖溶解氧的垂直分布以及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水体溶解氧动态分布特征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溶解氧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垂向差异以及季节差异.冬季,平均溶解氧值较高,除大坝前站点,其余各站点溶解氧无显著垂向差异;夏季,溶解氧垂向差异显著大于春秋两季.水深较深的小金山、三潭岛和大坝前站点其夏季溶解氧最大值出现在真光层,分别达到11.59、12.52和10.96mg ·L -1.千岛湖表层溶解氧最大值出现在春季,而最小值出现在秋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与水温、pH、叶绿素a 浓度的相关性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水温与溶解氧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温度热力分层是影响溶解氧在夏季垂直分布的关键因素.春夏季,pH、叶绿素a 浓度与溶解氧的相关系数较高,主要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关键词:千岛湖;溶解氧;垂直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环境因子中图分类号:X131.2;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301(2014)07⁃2539⁃08 DOI :10.13227/j.hjkx.2014.07.015收稿日期:2013⁃10⁃23;修订日期:2014⁃01⁃23基金项目:杭州市科技局重大项目(20122513A01);杭州市环境保护科研计划项目(201000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5110314);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0433B02)作者简介:殷燕(198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环境与水生态,E⁃mail:yinyan19870829@ ∗通讯联系人,E⁃mail:yzm0571@Dynamic Distribu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in Lake Qiandaohu and Its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FactorsYIN Yan 1,WU Zhi⁃xu 2,LIU Ming⁃liang 1,HE Jian⁃bo 1,YU Zuo⁃ming 1(1.Hangzhou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Hangzhou 310014,China;2.Chun’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Chun’an311700,China)Abstract :Based on monthly in situ data collected at six sampling sites in Qiandaohu Lake between 2011and 2012,the dynamic distribu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DO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O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obviously vertic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distributions of DO.In winter,the average values of DO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seasons,but no significant vertical distribution variation was found except Dabaqian.However,the vertical differences of DO in summer were larger than those in spring and autumn.Moreover,the maximum values of DO found in euphotic zone at the sites of Xiaojinshan,Santandao,Dabaqian in summer were 11.59,12.52,10.96mg ·L -1,respectively.The maximum DO at surface layer was found in spring while the minimum value appeared in autumn.Seasonal differences 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solved oxygen and water temperature,pH,and Chla concentration were discussed.In summer,highly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DO and water temperature was found indicating that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was the key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O.The relative high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DO and pH,Chla concentration in spring and summer were due to the phytoplankton photosynthesis.Key words :Lake Qiandaohu;dissolved oxygen;vertical distributions;temporal variations;spatial variations;environmental factors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是衡量河流、水库等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维持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1~3].国内外相关文献表明水体中DO 与水温、浮游生物、pH、悬浮物浓度等多种因素相互制约[4~10].因此,研究水体DO 含量及其分布情况对水质保护与富营养化治理意义重大[11,12].国内关于DO 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长江、河口以及近海域区域[8,9,13,14],针对水库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单一点位的分析[11].千岛湖是我国大型人工深水湖泊之一,也是长三角战略饮用水源地.关于千岛湖DO 的监测研究已有一些报道[15~17],但得到的也只是特定水深的溶解氧浓度,系统性针对千岛湖DO 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并且对其环境影响因素等也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2011~2012年千岛湖6个站点溶解氧动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其垂直变化规律以及与水温、叶绿素a 浓度、pH 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能更全面地掌握千岛湖DO 变化规律及其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动态影响,为水库环境管理与水体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环 境 科 学35卷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千岛湖位于浙江省西北部(118°34′~ 119°15′E,29°22′~29°50′N),地处钱塘江上游与安徽省交界处,是新安江大坝建成蓄水后形成的大型深水水库,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水库正常水位在106~107m,岸线总长度1406km,共有大小入库支流30余条,而作为主要入库径流的新安江占入库地表径流总量的60%;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94.10亿m3,多年平均出库水量为91.07亿m3,水面蒸发量约5.30亿m3;平均水深约31m[18].1.2 采样点设置及参数测定由于千岛湖为山谷型水库,呈现分枝状态,依据此生态特征,本研究共设置了6个采样点(图1):街口和小金山(西北区)、航头岛(东北区)、茅头尖(西南区)、大坝前(东南区)、三潭岛(湖心区).采样时间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月初,茅头尖与航头岛采样频率为隔月采样(其中航头岛从2011年5月开始采样),其他站点采样频率为每月一次.图1 千岛湖采样点示意Fig.1 Sampling sites in Lake Qiandaohu1.3 仪器及参数测定采用加拿大RBR公司的XRX⁃620型快速多参数水质剖面仪进行测定,主要得到DO、水温、叶绿素a(Chla)浓度及pH数据.采样过程中,首先利用美国中西公司PON1⁃Ponoldepth⁃DDS型便携式超声波水深仪进行水深测定,之后将XRX⁃620仪器固定在船只的自动绞车上,以10cm·s-1的速度匀速放入水中,仪器每隔2s记录一个数据,并且自动存储于自带的存储器中.与传统采样把原水带回实验室分析测定相比,XRX⁃620型快速多参数水质剖面仪具有采样速度快,实时记录数据,有助于了解不同季节各指标的垂向分层规律等优点.1.4 数据处理使用Arcgis9.3软件绘制千岛湖采样点示意图,使用美国GOLDEN软件公司的Surfer8.0绘制等值线图,统计回归分析等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显著性水平设置为:①极其显著性相关,P< 0.01;②显著性相关,0.01<P<0.05;③无显著性相关,P>0.05.2 结果与讨论2.1 DO垂直分布特征从千岛湖2011~2012年DO的垂向分布来看,各站点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图2).总体来看,夏秋季表底层DO差大于冬春季节,尤其在夏季存在显著的突变层,即“氧跃层”.从图2可以看出,“氧跃层”的形成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对于水深较深的小金山、三潭岛和大坝前,其DO的垂直分布呈现出相似的规律,春末夏初之时(5~6月),DO开始呈现出显著的突变层.为了更好说明这3个站点氧跃层的季节差异,选取了2012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以及11月04527期殷燕等:千岛湖溶解氧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b)、(c)、(d)、(e)、(f)分别代表街口、小金山、三潭岛、大坝前、茅头尖和航头岛站点图2 2011~2012年千岛湖6个站点溶解氧的垂直分布规律Fig.2 Vertical variations of DO in six sampling sites in Lake Qiandaohu during 2011to 2012(秋季)小金山、三潭岛和大坝前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冬季,小金山和三潭岛DO 无分层,两者平均DO 值为(8.92±0.20)mg ·L -1和(8.68±0.10)mg·L -1,而大坝前在水深26~32m 处有明显的溶氧突变层,DO 从7.41mg ·L -1下降至3.19mg ·L -1,32m 以下水层DO 趋于稳定,均值为[(2.79±0.24)mg ·L -1].这与薛俊增等[19]2004~2005年在千岛湖监测所得到的冬季大坝DO 无显著分层的结果有所不同,2004~2005年冬季大坝前表底层DO 差值仅为0.92mg ·L -1,而在2012年大坝前表底层DO 差为5.65mg ·L -1.春季,小金山、三潭岛及大坝前这3个站点开始出现氧跃层,在水深10m 附近出现极小值,分别为9.39、8.80、8.95mg ·L -1,但之后DO 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3个站点在垂直分布上的平均DO 值(>10mg ·L -1)比其他各季节高,而水体表底层无显著的DO 差.至夏季,太阳辐射不断增强,真光层内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增氧作用超过耗氧作用,夏季DO 的最大值出现在真光层,曾春芬等[11]在天目湖也发现溶解氧最大值发生在水表层下、中层上的位置.从图3中可以看出,夏季DO 从最表层逐渐开始增大至次表层时形成了单高峰趋势(5~7m),小金山、三潭岛和大坝前最大值分别达到11.59、12.52、10.96mg ·L -1.当水深大于真光层后,如果混合层深度很大,即使真光层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很强,可能都很难抵消浮游植物群落在混合层的呼吸作用[20],由此水体氧气不断被消耗,形成显著的氧跃层,从图3中可以看出大致位于水深7~15m 处.1452环 境 科 学35卷而在图2(b)、2(c)中可以看出,小金山、三潭岛的氧跃层变化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2011年2个站点氧跃层出现的下降梯度在3~8m之间.然而3个站点DO降低到极小值后随着水深的增加又缓慢的不断增高,直至水深30m附近处DO维持稳定呈现出随水深的变化略微呈下降的趋势,表底层DO差在2~3mg·L-1.秋季,小金山、三潭岛和大坝前在水深0~20m处平均DO为(9.06±0.41)、(9.14±0.25)和(7.30±0.10)mg·L-1,但DO随之出现突变层,随水深增加降至1mg·L-1,表底层DO差在4~7mg·L-1.秋季,湖上层产生的有机物部分会沉降到湖下层,分解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了下层水体DO的含量,而这一过程在深水湖泊的湖下层比较显著[20].图3 2012年小金山尧三潭岛及大坝前不同季节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变化Fig.3 Vertical variations of DO in Xiaojinshan,Santandao,Dabaqian in different seasons in2012 街口、茅头尖以及航头岛分别位于千岛湖的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区域,其水深较浅,DO在冬季以及初春无显著垂直分层[图2(a)、2(e)、2(f)],而在夏季出现明显的氧跃层,以2012年7月为例,茅头尖DO随着水深的增加快速升高,至水深5m左右达到最大值12.5mg·L-1,之后又快速下降,在水深14m左右降至最小值5.14mg·L-1,航头岛站点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同,而街口站点的DO没有随水深先增加的过程,从表层开始一直维持在高水平14 ~15mg·L-1,直至水深15m处DO发生突变,形成窄小的氧跃层.2.2 DO时空分布特征根据DO的垂直分布特征,本文把水深分为如下层次:表层、10m、20m、40m,并分析探讨设定水深DO的时空分布特征.从图4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站点表层DO最大值出现在春季,如2011年街口、小金山、三潭岛以及大坝前DO最大值分别为13.87、14.84、12.97、14.91mg·L-1,2012年小金山、三潭岛及大坝前DO最大值分别为12.82、13.04、10.91mg·L-1.表层溶解氧最小值大部分出现在秋季.在上文中也讨论过春季是浮游植物开始大量繁殖的季节,尤其在表层适宜的光照条件和温度使得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一部分逸散至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溶解于水体,致使表层水体DO在春季时达到最高,而次高值大部分出现在夏季.这与曾春芳等[11]在天目湖监测得到夏季DO最低的结果所不同.从年际变化来看,除小金山站点,各站点表层DO的年平均值2012年高于2011年,尤其街口站点,2012年表层DO年平均值为10.27mg·L-1,是2011年表层DO年平均值的1.17倍.分析水深10m处的DO可得出以下规律:2011年千岛湖水体10m处平均DO值春季>冬季>秋季>夏季,而2012年则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由此可得出在水深10m处DO最小值出现在夏季,最大值出现在春季.从年际变化来看,与表层DO变化规律相同.从图4中也能看出,冬季,水深20m处DO值较大,2011年各站点平均DO值为10.09mg·L-1,而夏季DO值仅为5.81mg·L-1.在上文中也讨论过千岛湖DO在冬季无显著垂向差异,而夏季温跃层显著,而且在表层藻类的大量繁殖,使得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由此夏季水体在中层DO较低.街口、茅头尖及航头岛由于水深较浅,故而不讨论水深在40m处的DO变化.从图4(b)、4 (c)、4(d)中可以看出,水深40m处的DO值在夏季比20m处DO值高,也可能是由于下层水体温度偏低,而使得水体溶解氧升高的缘故.2.3 溶解氧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根据溶解氧垂向分布特征,本研究选择不同季节[冬季(2月)、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表层至水深20m处的DO与水温、pH、Chla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由于航头岛和茅头尖站24527期殷燕等:千岛湖溶解氧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图4 2011~2012年千岛湖6个站点溶解氧在表层、10m 、20m 和40m 处的年际变化Fig.4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at water surface,10m,20m and 40m at six sites during 2011to 2012in Lake Qiandaohu点为隔月采样,缺失2月和8月数据,由此本研究选择了涵盖千岛湖上游至下游水域4个站点包括街口、小金山、三潭岛及大坝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从中可知,夏季DO 与水温存在显著性相关,但各站点相关系数有显著差异.水深较浅的街口站点,2011、2012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56(P <0.0001),而对于水深较深的其余3个站点,DO 与水温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85~0.93(P <0.0001).温跃层是湖面温水层和湖底静水层的过渡带,对于湖泊和水库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21,22],而千岛湖是典型的季节性温跃层[23].夏季温跃层显著,温跃层与氧跃层出现在同一个水深位置,由此可说明在夏季,温度热力分层是影响DO 的关键因素.这一推断与曾春芬等[11]在天目湖研究所得结果相同.Yin 等[6]在珠江口也发现DO 与水温在夏季呈现显著正相关,而在冬季只有少数站点呈现显著相关.冬季水温低,藻类生长缓慢,水温无显著垂向差异,DO 的变化受水温影响较小.图5所示为千岛湖2011年大坝前、街口站点夏季DO 与水温的线性回归.而对于春秋季而言,DO 与水温的相3452环 境 科 学35卷关关系存在显著年际差异,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1年相关系数显著高于2012年.表1 不同年份不同季节DO 与水温、pH 、Chla 浓度的相关性分析Tabl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DO and water temperature,pH,Chla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years and different seasons 站点季节年份水温pHChlar P r P r P 春季(5月)20110.89<0.00010.83<0.00010.86<0.000120120.150.160.070.4980.040.720夏季(8月)20110.52<0.00010.72<0.00010.78<0.0001街口20120.56<0.00010.91<0.00010.80<0.0001秋季(11月)20110.70<0.00010.69<0.00010.45<0.00012012-0.44<0.001-0.50<0.0010.160.124冬季(2月)20110.33<0.001-0.97<0.00010.150.2092012-0.81<0.0001-0.94<0.00010.120.195春季(5月)20110.92<0.00010.83<0.00010.97<0.000120120.34<0.0010.57<0.00010.79<0.0001夏季(8月)20110.86<0.00010.82<0.00010.89<0.0001小金山20120.91<0.00010.93<0.00010.64<0.0001秋季(11月)2011nd ndndndndnd20120.89<0.00010.68<0.0001-0.020.894冬季(2月)2011-0.61<0.00010.88<0.00010.170.11820120.79<0.00010.79<0.0001-0.52<0.0001春季(5月)20110.85<0.00010.81<0.00010.78<0.00012012-0.33<0.010.37<0.0001-0.060.595夏季(8月)20110.91<0.00010.92<0.00010.79<0.0001三潭岛20120.85<0.00010.93<0.00010.37<0.0001秋季(11月)20110.86<0.00010.79<0.00010.84<0.000120120.54<0.00010.75<0.0001-0.120.263冬季(2月)2011-0.71<0.00010.79<0.00010.050.67720120.41<0.00010.77<0.0001-0.33<0.01春季(5月)20110.92<0.00010.98<0.00010.81<0.000120120.96<0.00010.94<0.00010.80<0.0001夏季(8月)20110.93<0.00010.94<0.00010.84<0.0001大坝前20120.88<0.00010.95<0.00010.84<0.0001秋季(11月)20110.97<0.00010.27<0.010.74<0.000120120.72<0.00010.65<0.0001-0.100.327冬季(2月)20110.42<0.00010.010.93-0.060.60820120.81<0.00010.92<0.0001-0.37<0.0001图5 2011年夏季大坝前、街口DO 与水温线性关系Fig.5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DO and water temperature in Dabaqian and Jiekou in summer of 201144527期殷燕等:千岛湖溶解氧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除2012年街口外,其余站点在不同年份的春夏季节,DO 与pH 值呈显著性相关.春夏季是水体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季节,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同时吸收二氧化碳,结果使得水中碳酸氢根大量积累,致使pH 值升高.有很多文献证实pH 值与水中DO 呈现显著线性相关[24,25],pH 对DO 的影响是通过生化过程体现的[26].而从图6中也能直观看出,春夏季,DO 与pH 值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反观秋冬季节,DO 与pH 之间的相关性弱于春夏季节,有些站点两者的相关性几乎为零,如2011年冬季大坝前站点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仅为0.01.图6 2012年春季大坝前站点、夏季小金山站点DO 与pH 值线性关系Fig.6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DO and pH in spring of Dabaqian and in summer of Jiekou in 2012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冬季,千岛湖各站点DO 与Chla 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春夏季大多站点两者相关性显著.例如对2011年春夏季DO 与Chla 浓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在不同站点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回归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位于千岛湖上游的街口站点以及位于下游的大坝站点,DO 与Chla 浓度呈现二次抛物线相关关系,罗冬莲[26]认为这是产氧和耗氧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然而小金山与三潭岛站点,DO 与Chla 浓度呈现线性相关.总体上来看,春夏季,水体中DO 含量的变化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关.通过对DO 与水温、pH、Chla 浓度相关性分析发现,水体DO 含量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首先,水温能直接影响水体DO 含量,氧跃层的形成受到温跃层显著的影响;其次,浮游植物在春夏季节大量繁殖,在水体真光层光合作用强烈,同时导致此层溶解氧含量增大,而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又使得水体中pH 值升高.表2 2011年春夏季千岛湖4个站点DO (x )与Chla 浓度(y )的回归分析Table 2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DO(x )and Chla concentration(y )for four sampling sites in spring and summer of 2011站点5月8月回归方程R 2P回归方程R 2P街口y =0.25x 2-2.75x +7.730.77<0.0001y =0.12x 2-1.45x +4.570.90<0.0001小金山y =1.01x -9.210.94<0.0001y =0.90x -4.420.79<0.0001三潭岛y =0.57x -0.860.63<0.0001y =0.47x -1.990.57<0.0001大坝前y =0.45x 2-11.11x +68.930.83<0.0001y =0.16x 2-2.29x +8.520.85<0.00013 结论(1)千岛湖DO 垂直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秋季表底层DO 差大于冬春季节,而在夏季,“氧跃层”的形成具有极其显著的空间差异.除街口站点外,其余各站点夏季DO 极大值出现在真光层.冬季,除大坝前站点,DO 无显著垂向差异.(2)水体表层溶解氧最大值出现在春季,而最小值出现在秋季.(3)夏季,温度热力分层是影响DO 的关键因素,DO 与水温在不同站点呈现出显著性线性相关.春夏季,pH、Chla 浓度与DO 的相关系数较高,主要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参考文献:[1] Quinn N T W,Jacobs K,Chen K W,et al .Elements of decisionsupport system for real⁃time management of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San Joaquin River deep water ship channel [J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2005,20(12):1495⁃1504.5452环 境 科 学35卷[2] Kannel P R,Lee S,Lee Y S,et al.Application of water qualityindices and dissolved oxygen as indicators for river waterclassification and urban impact assessment[J].Environmental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7,132(1⁃3):93⁃110. [3] Ay M,Kisi O.Modeling of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usingdifferent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s in foundation creek,El PasoCounty,Colorado[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2,138(6):654⁃662.[4] Kuroyanagi A,da Rocha R E,Bijma J,et al.Effect of dissolvedoxygen concentration on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through laboratoryculture experim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oceanic anoxic events[J].Marine Micropaleontology,2013,101(1):28⁃32. [5] Xu J,Yin K,Lee J H W,et al.Long⁃term and seasonal changesin nutrients,phytoplankton biomass,and dissolved oxygen indeep bay,Hong Kong[J].Estuaries and Coasts,2010,33(2):399⁃416.[6] Yin K,Lin Z F,Ke Z Y.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dissolved oxygen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coastalwaters[J].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004,24(16):1935⁃1948.[7] Yamada Y,Mito Y,Igeta A,et al.Dissolved oxygenconcentration in river sediment of the Lake Biwa tributaries,Japan[J].Limnology,2012,13(1):149⁃154. [8] 张莹莹,张经,吴莹,等.长江口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2007,28(8):1649⁃1654. [9] 陈东,张丽旭,刘汉奇,等.长江口海域春夏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增刊1):49⁃53.[10] 杨丽娜,李正炎,张学庆.大辽河入海河段水体溶解氧分布特征及低氧成因的初步分析[J].环境科学,2011,32(1):51⁃57.[11] 曾春芬,黄文钰,王伟霞,等.天目湖溶解氧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4):445⁃451.[12] Han H G,Qiao J F,Chen Q L.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based on a self⁃organizing RBFneural network[J].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2012,20(4):465⁃476.[13] 刘洋,鲍献文,吴德星.南海溶解氧垂直结构的季节变化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41(Z1):25⁃32. [14] 宋国栋,石晓勇,祝陈坚.春季黄海溶解氧的平面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初探[J].海洋环境科学,2007,26(6):534⁃536.[15] 方志发,谢家才.千岛湖水溶解氧含量与水深影响的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9,21(增刊):65⁃66. [16] 罗献宝,文军,骆东奇,等.千岛湖水质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208⁃212. [17] 余员龙,任丽萍,刘其根,等.2007⁃2008年千岛湖营养盐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湖泊科学,2010,22(5):684⁃692.[18] 吴志旭,刘明亮,兰佳,等.新安江水库(千岛湖)湖泊区夏季热分层期间垂向理化及浮游植物特征[J].湖泊科学,2012,24(3):460⁃465.[19] 薛俊增,蔡桢,姚建良,等.千岛湖水温垂直分布的季节演变对透明溞昼夜垂直迁移的影响[J].科技导报,2011,29(29):65⁃71.[20] Kalff J.湖沼学———内陆水生态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44⁃153,229⁃241.[21] Minns C K,Moore J E,Doka S E,et al.Temporal trends andspatial patterns in the temperature and oxygen regimes in the Bayof Quinte,Lake Ontario,1972⁃2008[J].Aquatic EcosystemHealth and Management,2011,14(1):9⁃20. [22] Hickman A E,Moore C M,Sharples J,et al.Primary productionand nitrate uptake within the seasonal thermocline of a stratifiedshelf sea[J].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2012,463:39⁃57.[23] 蒋国荣,郝少东,杜涛,等.南海北部温跃层逐月变化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11,28(3):40⁃45. [24] Bini L M,Thomaz S M,Carvalho P.Limnological effects ofEgeria najas Planchon(Hydrocharitaceae)in the arms of ItaipuReservoir(Brazil,Paraguay)[J].Limnology,2010,11(1):39⁃47.[25] 黄岁樑,臧常娟,杜胜蓝,等.pH、溶解氧、叶绿素a之间相关性研究Ⅱ:非养殖水体[J].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681⁃1686.[26] 罗冬莲.深沪湾溶解氧的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悬浮物的相关性研究[J].海洋通报,2002,21(1):31⁃36.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