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中医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802.00 KB
- 文档页数:29
脑梗塞护理查房范文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65岁床号,XXX。
主治医生,XXX 护士长,XXX 护士,XXX。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XXX,男,65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入院。
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已经行了血管造影手术。
入院后情况稳定,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能与人交流。
目前患者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需卧床休息。
二、查房记录。
1. 生命体征监测。
今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压为XXX/XXmmHg,心率为XX次/分钟,呼吸平稳。
无发热情况,皮肤温暖干燥,无明显异常。
2. 神经系统检查。
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明显减弱,无法完成简单的动作。
言语不清,表达能力受损。
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等均存在,瞳孔等对光反射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神志清楚,能与人交流,无意识障碍。
3. 饮食及排泄情况。
患者进食情况良好,能够自主进食。
排尿正常,大便通畅。
4. 护理措施。
患者卧床休息,定时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定时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预防皮肤破损。
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时进行被褥整理,保持患者舒适。
5. 用药情况。
患者按时服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脑血管扩张药物等,药物剂量和频次按医嘱执行。
6. 宣教及心理护理。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三、医嘱执行情况。
1. 患者需继续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2. 患者需按时服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脑血管扩张药物等,药物剂量和频次按医嘱执行。
3. 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定时进行被褥整理,保持患者舒适。
5.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康复。
四、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右侧肢体无力,定期进行 passively range of motion(PROM)练习,帮助患者维持肌肉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对于脑梗塞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次关于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房记录。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65 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 3 小时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糖尿病病史 5 年,血压、血糖控制不佳。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左侧肢体肌力 2 级,巴氏征阳性。
头颅 CT 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
了解到患者长期吸烟、饮酒,饮食油腻,缺乏运动。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评估患者的肢体肌力、感觉功能、吞咽功能等。
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突发疾病,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了解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经济状况等,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应对能力。
三、护理诊断1、躯体活动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肢体肌力下降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语言中枢受损有关。
3、吞咽障碍与脑梗塞导致的吞咽神经麻痹有关。
4、焦虑与疾病的突然发作、担心预后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障碍有关。
四、护理目标1、患者在住院期间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能够独立行走。
2、患者能够恢复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
3、患者能够安全进食,避免误吸。
4、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患者住院期间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
五、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做好记录。
2、生活护理(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
(2)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 小时一次,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中医护理业务查房查房时间:2015-12-主持人:(护士长)参加人:针灸科全体护士查房形式:中医护理查房查房题目:中医诊断:1、咳嗽(痰热壅肺)2、中风中经络(痰瘀内阻,兼肝肾阴虚)西医诊断:1、肺炎2、脑梗塞(脑干)3、低钠血症4、重度贫血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脑梗合并肺炎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的有关脑梗合并肺炎的知识及护理,首先责任护士甲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甲护士:患者-------,男,56岁。
于今日14时32分以"四肢活动不能伴言语不能近3月,发热咳痰1天"为主诉,门诊以"肺炎、脑梗塞"收住入院。
查体:T 38℃, P 80次/分,R 22次/分,Bp 130/70mmHg 神志清,精神可,悲伤表情,形体偏瘦,四肢肌肉削薄,骶尾部皮肤发红,呈类圆形约3×3cm。
入院症见:身热、咳嗽、喉中痰鸣、咳吐黄粘痰、痰量偏多,四肢活动不能,言语不能,易哭泣,饮水呛咳,吞咽困难,鼻饲饮食,纳差,夜休可,小便可示意,大便可感知,但二便不能自控。
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浮细。
护士长:下面请乙护士谈一下相关检查。
乙护士:头颅及胸部CT:1、脑干内梗塞,部分软化灶形成;2、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后基底段炎症;3、双侧胸膜增厚。
查血常规:白细胞12.22×10^9/L,嗜酸粒细胞比率13.31%,单核细胞0.84×10^9/L;电解质:钠131.5mmol/L;心电图示:窦速,心率104次/分护士长:下面请丙护士谈谈该病的临床辨证分型。
丙护士:患者年近七旬,肝肾亏虚,平素喜食肉食,滋腻碍胃,日久痰湿内生,遇劳耗伤阴津,阴不敛阳,虚阳浮越,引动内风,上迫于脑,脑脉不固,血溢脉外,留滞于脑内,而发"中风"。
内风夹痰浊上扰清窍则窍闭神匿,舌窍不利则言语不能;痰瘀内阻,肢体失于濡养,故见肢体活动不灵;舌质淡暗,苔白腻,脉细滑均为痰瘀内阻兼气虚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