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教学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2
《命题作文》讲义一、什么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是指给定一个明确的题目,要求作者根据这个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
命题作文的题目通常是一个词语、短语或者句子,它限定了作文的主题和范围,作者需要在这个给定的框架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想法。
例如,“我的梦想”“春天的故事”“一次难忘的经历”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命题作文题目。
二、命题作文的特点1、明确的主题限制命题作文的题目直接规定了写作的主题,这使得作者在构思和写作时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不能偏离。
2、较小的创作自由相较于自由写作,命题作文给作者的自由发挥空间相对较小。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自由,而是在特定的主题范围内,作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素材和表达方式。
3、考察综合能力要写好命题作文,需要作者具备综合的写作能力,包括对主题的理解、素材的选择和组织、语言的运用等。
三、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的主旨和重点。
同时,要思考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和对象,以及可能的写作方向。
比如,“我的母亲”这个题目,关键词是“我的”和“母亲”,写作的重点应该是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影响等。
2、立意在审题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写作立意。
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情感。
立意要新颖、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一次难忘的旅行”为例,可以立意于通过这次旅行获得的成长和感悟,也可以立意于旅行中所感受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选材根据立意,选择合适的素材。
素材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也可以是从书籍、影视等渠道获取的信息。
但所选素材要能够支持和体现立意,要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如果立意是通过旅行获得成长,那么可以选择在旅行中遇到困难并克服的经历作为素材;如果立意是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可以选择描写旅行中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对自然的保护行为等。
最新中考语文全命题作文指导教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最新中考语文全命题作文指导教案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写好中考语文作文哦!作为一个小学生,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曾被"作文"这两个字给难住了吧?所以,我今天就教教大家写作文的小诀窍,希望对你们以后的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哦!首先,你们要搞清楚中考语文作文考什么内容。
不同的考题类型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大致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写作手法四大块。
第一类就是记叙文。
老师应该教导过你们写日记、写随笔吧?记叙文就是要求你按照事情的发生过程写作,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写记叙文时,你首先要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题,然后按时间顺序把整件事情讲清楚,最后再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记得写作时要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更好不过了。
第二类是说明文。
顾名思义,说明文就是对某种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
你们肯定不止一次给家长或老师介绍新学到的知识吧?那个时候就用到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写说明文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和重点内容,接着就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解释说明。
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用太多深奥的专业词汇哦。
第三类是议论文。
写议论文是最难的,因为需要我们对事物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不过请别被难度吓到了,只要按部就班去写,掌握一些技巧也没那么困难。
议论文写作首先要明确观点立场,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证,可以举例子、列数据、引用权威观点等,最后再进行综合总结阐释下自己的观点,就算写好一篇议论文啦!最后一类是作文手法。
很多时候作文题目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该写作什么体裁,而是通过一段引语或简单的要求来出题。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好好领悟题意,从中选择合适的写作手法。
常见的作文手法有记写、描写、说理、讲故事、想象、学习别人作品等等。
例如如果是描述某物外形并表达自己情感,那就用"描写"手法;如果是解释某种现象并发表评论意见,就运用"说理"手法。
初三语文寒假班第4次课讲义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白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尽管如此,命题作文仍然在屮考中占据“半壁江山”。
究其原因,在丁•“命题作文”便于统一阅卷标准,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对考生的习作给出正确的评判。
命题作文分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两种。
一、全命题(一)从考查的侧重点来看,一•般注重以下几点:1.凸显自我如2012年江西卷的“垒高白己”,题目旨在引导考牛关注自我、感悟自我、思考白我,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体现考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因而依此围绕“自我”命题是近几年的事;尤英是课改以来一贯的方向。
也唯冇如此,才能让考生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
又如2012年甘肃兰州卷的“我是这样长人的”、湖南常徳卷的“我希望”,2013年浙江宁波卷的“2013, 我的夏天”、江苏南京卷的“书里有个'我”'等。
2.关爱人生如2012年江苏连云港卷的“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北京卷的“少年风采”、山东济宁卷的“微笑面对生活”,2013年广东湛江卷的“活着需要什么”、山东临沂卷的“走在路上” 等。
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人类历史的牛命之河牛•牛:不息,绵绵不绝。
如何让自己的牛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屮成为灿烂的一朵浪花?让人主之花绽放!让人牛之光鲜亮!“主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这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好自己的人生轨迹,让人生梦圆。
行文时,可以穿越古今隧道,在历史与现实间游走,与古Z圣贤畅谈,少今Z骄子阔论,让思想在笔端流淌。
3.聚焦社会ill 201 2年湖北武汉卷的作文题目“敬畏文字”,本意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以加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
中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在学校和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要求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 敢于对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发表己见。
命题作文指导(审题、立意)高三年段王一漪教学目标:1、知晓命题作文的种类2、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3、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教学重点: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课时安排:1课时一、课堂导入临场作文,审题尤为重要,它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审题不准,轻则偏题,重则走题,即使立意高远,语言流畅,也会徒劳。
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审题意识,进而提高审题能力。
二、考点解说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
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密切配合阅读,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
三、命题作文类型(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
如《尝试》《肩膀》等等。
这类作文首先我们要看构成话题或题目的词语。
这些词语,有的是动词,如2006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有的是名词,如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2年北京卷“规则”;有的是形容词,如2003年上海卷“杂”,2004年上海卷“忙”。
有的是表抽象的,如2005年广东卷“纪念”;有的是表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
还有的是有比喻象征义的,如2006年辽宁卷“肩膀”等。
审读这些词语,是名词的,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
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濒于,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是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如何写好命题作文》专题讲义名师指导命题作文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形式。
一般说来,命题作文就是老师出作文题目,让同学们根据题目要求写作文,这就叫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的标题是固定的,但文章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独特的形式,如小标题结构,能使文章增色不少,从而在众多相似的命题作文里脱颖而出。
当你在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不少考生为了抢时间,在写作文时匆匆看题便下笔。
这种做法容易使作文离题。
作文如果与题目不相符,写得再精彩也没有用。
因此,我们在下笔前,一定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中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性内容,尤其是时间、地点、对象等。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如:以《暑假里的一件事》为例,看到题目后,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把题目中每个词语中的意思看清楚,弄明白题目的要求,重点、范围等,通过认真分析题目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记事的作文,重点是写出“有趣”,不能只写一件高兴的事或一件好事。
更不能写成一件伤心的事。
题目对“有趣的事”还有时间和数量的限制。
所写的事必须是发生在“暑假里”,而且只能写一件。
否则就超出了题目的要求了。
二、主题积极,立意深远。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
中心明确了,就要围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如:在暑假里,自己耳闻目睹了哪些有趣的事,其中一定有使人发笑的事。
一边从中选材,一边思考立意。
想一下,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材料。
通过这件事想说明什么,或者告诉别人什么道理,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如果想到的有趣的事很多,就要分析比较一下,哪件事印象最深,对自己教育最大,就选择哪件事来写。
文章的内容能反映考生的思想,积极向上、健康的内容,能反映考生乐观积极的健康心态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能鼓舞读者,也会受阅卷老师的好评。
化大为小小中见大——宏大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学习目标:1、化大为小,小中见大,掌握宏大命题的写作技巧。
2、发散思维,深刻立意,寻找合适而独特的切入点。
例题引路:1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进入新时代了,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身处这个时代,你肯定接触到好多新奇新颖的事物。
这会引发你更多的新感受与新体验,会让你不知不觉融入时代洪流。
请以“我就这样触碰到新时代的脉搏”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存在问题:1、面面俱到:因命题覆盖面较大,唯恐思虑不全,因而渴望全方位概括。
2、笼而统之:因为面面俱到,受字数限制,只能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3、文意散漫:因为涉及面过宽泛,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中心贯穿全文。
4、文体混乱:因为“我”的存在,考生在记叙文、议论文两种文体间随意切换。
(注明:或写记叙文,从经历看个人体验与感悟;或写议论文,重议论与思考。
)方法探寻:(一)化大为小: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
化大为小就是通过对题目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题目选择一个小角度,从一人一事、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联想生发,洞隐烛幽,深入发掘,小题大做,从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从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
举例:万物共享万物互联——我就这样触摸到了新时代的脉搏约翰.多恩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共享概念的提出,是这个新时代伟大的发明创造。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到共享雨伞再到万物共享,其中的实惠便利不言而喻,这里我最想说的时,从共享中衍生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