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20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一、汉字知识# 1. 汉字基本构造- 单一结构:由一个单独的汉字组成,如“一”、“人”。
- 左右结构: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如“明”、“休”。
- 上下结构: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如“好”、“名”。
- 包围结构:由外围和内部组成,如“国”、“围”。
# 2. 常用偏旁部首- 单立人旁:亻- 木字旁:木- 金字旁:钅- 三点水:氵- 火字旁:灬# 3. 汉字的笔画- 基本笔画包括:点、横、竖、撇、捺等。
- 汉字的笔顺规则: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横后竖,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
二、词语知识# 1. 词语的构成- 单义词: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如“苹果”。
- 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如“银行”。
# 2. 词语的类型-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如“学生”、“自由”。
-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如“跑步”、“是”。
- 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如“美丽”、“快速”。
-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如“非常”、“特别”。
# 3. 词语的搭配- 动词+名词:吃饭、读书- 形容词+名词:红花、绿草- 副词+动词:快速跑、认真听三、句子知识# 1. 句子成分- 主语:句子的陈述对象,通常是人或事物,如“孩子们”。
- 谓语:句子的陈述内容,通常是动作或状态,如“在玩耍”。
- 宾语:动作的承受者,如“球”。
- 定语:修饰名词的成分,如“红色的”。
-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如“快速地”。
# 2. 句子类型- 陈述句:用来陈述事实或判断,如“他是老师”。
-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如“你好吗?”。
- 祈使句:用来发出命令或请求,如“请安静”。
- 感叹句:用来表达强烈情感,如“真美啊!”# 3. 句子结构- 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如“猫睡觉”。
-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并列组成,如“他学习,她工作”。
- 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至少一个从句的句子,如“因为下雨,所以比赛取消了”。
(完整版)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基础知识(已整理好的)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 、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 ,两人并称为“孔孟” 。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 ,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10 表、8 书,共130 篇。
11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 、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它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
声调是汉语拼音中的音高变化,用来区别不同的汉字。
二、汉字书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汉字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环节。
汉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美观,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三、词语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表达单位,它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
词语的学习包括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搭配等。
四、句子句子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语组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
句子的学习包括句子的结构、成分和用法等。
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运用各种语言技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六、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作者、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文学常识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能力。
七、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观点和见解的过程。
写作能力的培养包括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和写作实践等方面。
八、阅读阅读是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
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技巧、阅读方法和阅读实践等方面。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它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
声调是汉语拼音中的音高变化,用来区别不同的汉字。
二、汉字书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汉字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环节。
汉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美观,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三、词语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表达单位,它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
词语的学习包括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搭配等。
四、句子句子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语组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
句子的学习包括句子的结构、成分和用法等。
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运用各种语言技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六、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作者、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清单(词语+句子 +常考小知识)基础知识清单词语ABB:慢悠悠、懒洋洋、乐呵呵、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融融、美滋滋、乐融融、静静静、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AABB:高快乐兴、许很多多、漂漂亮亮、仔认真细、红红火火、明理解白、花花绿绿、干洁净净、严严实实、舒舒畅服、确的确实、零零星星、结结实实、生气勃勃、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日昼夜夜、来来常常AABC:绘声绘色、载歌载舞、流连忘返、记忆犹新、八面玲珑、井井有条、络绎不停、落落大方、息息有关、欣欣向荣、津津乐道、滔滔不停ABAC:人流如潮、全心全意、栩栩如生、喃喃自语、销声匿迹、没法无天、一望无际、各种各种又()又():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松又软、又香又脆()来()去: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走来走去不()不():不慌不急、不紧不慢、不知不觉、充耳不闻带反义词的成语:远近有名、黑白相间、本末倒置、左右犯难、黑白分明、舍本逐末、因小失大、虎头蛇尾、与日俱增、因小失大、贪小失大、众口一词、左邻右舍、内外夹攻、迥然不一样、小题大做、大喊小叫、左膀右臂、前因结果、前仰后合、少见多怪、背道而驰带数字的成语: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周八方、五彩缤纷、六神不安、众说纷纭、八仙过海、沧海一粟、完美无缺、弹无虚发、想方设法、花团锦簇八字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耳听为虚,目睹为实。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燕雀怎知青云之志。
后起之秀而胜于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历史故事的成语:闻鸡起舞(祖逖)、草木惊心(更羸)、点睛之笔(张僧繇)、胸中有数(文与可)、杏林春满(董奉)、纸上谈兵(赵括)神话故事的成语: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牛郎织女、火眼金睛、画龙点睛、劈山救母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凑数、点睛之笔、刻舟求剑、刻舟求剑、叶公好龙、亡羊补牢、多此一举、自欺欺人、买椟还珠、闻鸡起舞、揠(拔)苗滋长、仗势欺人反义词: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熟—生、冷—暖、重—轻、沉—浮、进—出、升—降、香—臭、是—非、长—短、老—少、慢—快、宽—窄、强—弱、穷—富、胜—败、贵—贱、内—外、恶—善、加—减、清—浊、廉—贪、功—罪、正—偏、奖—罚、优—劣、勤—懒、进—退、买—卖、正—反、爱—恨、贫—富、饥寒—饱暖、讨取—奉献、真挚—虚假、冷淡—热忱、安全—危险、复杂—简单、虚心—骄傲、热忱—冷淡、诚实—虚伪、骄傲—谦逊、软弱—英勇、丑恶—漂亮、愚笨—聪慧对于春季的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桃红柳绿、桃红柳绿、雨后春笋、草长莺飞、百花齐放、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桃红柳绿对于夏季的词语:赤日炎炎、骄阳炎炎、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大汗淋漓、鸟语蝉鸣、万木葱郁、枝繁叶茂、铄石流金对于秋季的词语:金秋节气、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见微知著、天高气爽、五谷丰收、寒蝉凄凉、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对于冬季的词语:天寒地冻、寒风吼叫、滴水成冰、隆冬腊月、瑞雪纷飞、雪窖冰天、冰封雪盖、漫天飞雪、白雪皑皑、冰封大地对于团结的词语:齐心戮力、万众一心、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对于扬长避短的词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对于学习的词语:勤学好问、勤学不倦、谨小慎微、博学多才、废寝忘食、学而不厌、坚韧不拔、业精于勤、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忘餐废寝、全力以赴、持之以恒、脚扎实地、迫不及待、持之以恒、与日俱增、再接再砺其余成语:跋山涉水、昼夜兼程、满载而回、如愿以偿、垂头丧气、缄默不语、目不斜视、茅塞顿开、四面八方、举世有名、高楼大厦、无奇不有颜色: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红:火红、粉红、橘红、嫣(殷)红绿:嫩绿、葱绿、碧绿、墨绿蓝:宝蓝、碧蓝、湛蓝、湛蓝白:雪白、洁白、苍白、银白黑:漆黑、漆黑、焦黑、墨黑互换地点含义不一样的词语:奶牛——牛奶、图画——绘图、蜜蜂——蜂蜜、牙刷——刷牙、山上——上山、水池——池水、领带——率领、抵达——达到、睁开——睁开、喜爱——欢欣、算盘——筹算、喜讯——报喜互换地点含义同样(近)的词语:相互——相互、演讲——演讲、来往——来往、沉寂——静寂、歌唱——唱歌、语言——语言、发散——发散、喊叫——叫唤、感情——感情、英勇——胆大、适合——适合句子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念书迟。
小学生语文知识大全小学生语文知识大全一、词语辨析1. 同音异义词:例如:画(绘画)和画(看)。
2. 同音同义词:例如:家(户所在)和家(家庭)。
3. 同音异形词:例如:吗(疑问词)和马(动物名)。
4. 同义词:例如:快乐-愉快。
二、字词使用1. 词义猜测: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2. 词语运用技巧:例如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副词可以修饰动词等。
三、作文写作1. 作文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作文写作技巧:例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等。
四、诗词鉴赏1. 诗的基本特点:例如韵律、格律等。
2. 必背古诗词:例如《李白集》、《百家姓》等。
五、阅读理解1. 阅读材料的理解: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写总结等。
2. 推理与判断:通过阅读材料,推理出结论或进行判断。
六、语法知识1. 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词语的搭配:例如动词和宾语的搭配。
3. 语序:主谓宾语的语序等。
七、修辞手法1. 比喻:用某种事物来形容另一种事物。
2. 对比: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特点。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
八、语文常识1. 成语故事:例如:卧薪尝胆的故事。
2. 语言规范:不使用方言,遵循语法规则等。
3. 名人名言:例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九、篇章结构1. 篇章衔接词:例如所以、而等。
2. 篇章段落:包括引言、论述、总结等。
十、写作技巧1. 概括主题:将一段文字的主旨内容提炼出来。
2. 归纳总结:通过观察细节来得出结论。
以上是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大致概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知识点复习清单一、词语的辨析与运用1. 同音词的辨析与运用(例如,森林、深林、丛林)2. 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例如,愉快、快乐、高兴)3. 反义词的辨析与运用(例如,冷、热)4. 一词多义的辨析与运用(例如,打、虫)5. 词语辨意、造句(例如,羡慕、忌妒)二、字词解释与应用1. 常用词义解释(例如,拮据、渐渐)2. 反义词义解释(例如,昂贵、廉价)3. 词义推广、引申(例如,夜以继日、拔刀相助)4. 固定短语的解释与应用(例如,一窍不通、眉开眼笑)5. 根据语境理解生僻词义与用法(例如,波涛汹涌、沉浸)三、语句的理解与分析1. 句子成分理解与分析(例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2. 句型的理解与运用(例如,倒装句、比喻句)3. 语句的修辞手法分析(例如,夸张、对比、排比)4. 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例如,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或句子)5. 根据语境理解引申义与隐含意(例如,文言文中的典故或象征意义)四、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1. 写作的逻辑关系(例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2. 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例如,比喻、拟人)3. 段落的组织与衔接(例如,开头、结尾、过渡)4. 描写细节与感受的运用(例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5. 真实体验与想象创作的结合(例如,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五、古诗文的理解与欣赏1. 对古代诗文的整体理解(例如,作者、题材)2. 对古代诗文中的形象与意境的感悟(例如,写山、写水)3. 对古代诗文中的意象与象征的解读(例如,月亮、花朵)4. 古代诗文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例如,对仗、比喻)5. 古代诗文中的哲理与思想体会(例如,唐诗中的人生哲理)六、修辞与表达的技巧1. 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例如,比喻、夸张)2. 读者情感的调动与煽动(例如,运用情感词语、疑问句)3. 观点与论证的合理性与说服力(例如,列举事实、引用名人)4. 语言的生动形象与感染力(例如,描写细节、运用感受性词语)5. 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与多样性(例如,优美的词语、变换句型)总结:小学语文知识点复习清单包含了词语的辨析与运用、字词解释与应用、语句的理解与分析、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古诗文的理解与欣赏、修辞与表达的技巧等内容。
知识清单四年级语文知识点积累【知识清单】四年级语文知识点积累一、识字和拼音1. 认识汉字常见的部首和偏旁,了解汉字的构造;2. 掌握常见的汉字拼音及其声调,并能正确书写和读音。
二、词汇积累1. 积累四年级课本中的生词,掌握其词义和用法;2. 学习使用词典,查找生词的释义。
三、课文理解1. 阅读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各个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和主题;2. 学习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段落。
四、古诗文鉴赏1. 阅读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了解其背景和作者;2. 培养对古诗文的情感和审美的鉴赏能力。
五、语法规则1. 学习四年级语文中常见的语法规则,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等;2. 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的句型。
六、修辞手法1. 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2. 学习分析和欣赏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七、阅读理解1. 阅读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2. 学习从文章中提取信息和进行推理判断。
八、写作能力1. 学习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写作范文,掌握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技巧;2. 锻炼写作能力,写一些简单的作文。
九、名著导读1. 了解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名著导读内容,如《西游记》,《红楼梦》等;2. 简单了解名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十、口语表达1. 培养四年级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学会正确用词和表达;2. 练习进行简短的口头表达。
十一、作文规范1. 掌握四年级语文作文的基本要求,如标题、开头、结尾等;2. 学习进行作文修改和润色。
以上是四年级语文知识点的知识清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积累,可以提升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四年级语文学习中不断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汉语拼音、生字、词语、句子句式、修辞、古诗、知识等几大板块。
小编已做了整理;希望高年级家长们能够指导孩子仔细复习;低年级的孩子家长能够让孩子多读多背;积累下来。
1汉语拼音1.掌握 23 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2.掌握 24 个韵母:1)单韵母: a o e i uü2)复韵母 8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eü3)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 an en in unün ;后鼻音为: 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 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 16 个: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5.标调: a o e i u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6.字母表: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7.隔音符号:以 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 ' )隔开。
如海鸥 hǎi ' ōu2汉字一、汉字结构独体字:天、木左右结构:说、你上下结构:忠、秀左中右结构:谢、做上中下结构:意、喜全包围结构:国、园半包围结构:同、凶品字结构:森、晶二、查字典1.音序查字法。
如:鼎 dǐ ng;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 D );再查找音节(ǐng)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
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节余笔画数(6 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语文知识清单,大家经常犯迷糊的语文基础知识,终於找着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大全第一部分小学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一、汉语拼音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2、掌握24个韵母:1)单韵母:a o e i uü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üe3)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ün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3、特殊韵母: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5、标调:a o e i u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6、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7、隔音符号:以a o 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如海鸥hǎi'ōu二、查字典的方法1、音序查字法。
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
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
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
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
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语文必备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汉字知识点1.汉字的构造:汉字由部首、偏旁部首和字根组成。
2.汉字的笔画:汉字按照笔画的顺序和次数组成。
3.汉字的字形:汉字不同部分的形状和结构。
4.汉字的基本字义:汉字的基本意思。
5.汉字的多音字和多义字:一个汉字可以有不同的读音和意思。
6.汉字的繁简体:中文书写中有繁体字和简体字两种形式。
二、词语知识点1.词语的构造:词语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
2.词语的词性:词语的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3.词语的词义:词语的基本意思。
4.词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意思相同或相反的词语。
5.词语的派生词和合成词:从一个词语中派生出来的新词语或由两个以上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
6.词语的惯用搭配:词语常和其他词语一起使用。
7.词语的近义词和远义词:意思接近或相距较远的词语。
三、句子知识点1.句子的组成:句子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主要成分构成。
2.句子的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
3.句子的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复杂句等。
4.句子的成分:主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
5.句子的语序: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以及特殊语序的运用。
6.句子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
四、修辞手法知识点1.比喻:通过比较来形象地描述事物。
2.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效果。
3.排比:连续使用相同句式或结构,增强语言的力度和感染力。
4.反义:用相反的词语或意义来表达。
5.修辞: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修饰和表达。
6.记叙:叙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7.描写:详细地描述事物的外貌和内在特点。
8.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来表达观点和情感。
五、语法知识点1.名词:表示人、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词语。
2.动词:表示行为或状态的词语。
3.形容词: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的词语。
4.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语。
5.代词:代替名词的词语,如人称代词、反身代词等。
6.语气:表示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
7.连词:连接句子、词语和词组的词语。
语文必备:重点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基本语言知识1、汉字的笔画、构造、读音与演变。
2、常用汉字的书写格式。
3、拼音及声调的基本知识。
4、汉字的构词法、词语的类别、拼音规则。
5、词形变化和词义辨析。
二、中华文化常识1、古代汉字、文化人物、名言警句。
2、民俗文化、传统节日、风俗习惯。
3、中华文化特色、中华传统艺术、历史文化景观。
4、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交际与社会实践1、口头和书面交际中的语言用法、习惯用语、礼貌语言。
2、话题和内容的谈论规则和技巧。
3、适应各种场合的交际方式。
4、观察、描述、比较、分析、解释、判断、评价等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5、道德、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
四、阅读与鉴赏1、常见鉴赏方法和技巧。
2、文学作品、著名作家和作品的特点。
3、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戏剧、电影等的欣赏与鉴赏。
4、信息和媒介的阅读、收集和利用。
五、写作1、基本的文字规范和书写格式。
2、语言文化与写作风格的关系。
3、意义、结构和组织的写作技巧。
4、情感、理性和个性的均衡表达。
5、写作与人生的关系。
六、语言学习方法1、学会提问、发掘问题、寻找问题解决方法。
2、合理利用各种工具、资源和媒介辅助语言学习。
3、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广泛阅读、听说读写训练等形式的语言实践。
4、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集体学习,发挥个人潜能和创新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七、基本语言知识1. 汉字的笔画、构造和读音:学生需要掌握各种汉字的基本构造,他们应该知道每个汉字的基本部分和笔画的顺序。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发音,以便他们在与人互动时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
2. 常用汉字的书写格式: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学生应该注意字形和笔画的正确性。
他们需要了解汉字的各种书写规范,以确保他们的汉字书写正确无误。
3. 拼音及声调的基本知识:学生应该了解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并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声调。
他们还应该了解声母、韵母和语调的含义。
小学语文知识一、名句归类:序号类型例句作者诗题1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2惜时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汉乐府《长歌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4 四季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春天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雨》夏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爱国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6友情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7思乡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8节日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悲伤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高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字音知识1. 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是一个汉字最前面的辅音;韵母是一个汉字最后面的字母或组合;声调是指汉字的发音声调。
2.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单体认读音节声母和韵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音节,这个音节称为整体认读音节;声母和韵母分开单独发音,形成一个音节,这个音节称为单体认读音节。
3. 多音字、同音字、一字多音多音字指的是一个字有多种不同的发音和意义;同音字指的是不同的字拼音相同、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一字多音指的是一个字有多个不同的发音,但意思相同。
4. 字母、音节、汉字的发音二、字形知识1. 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中间结构和全包围结构。
2. 汉字的规范笔顺汉字在书写时有一定的笔画书写顺序,称为笔顺。
3. 汉字的构词法汉字的构词法包括偏旁、部首、偏旁部首和拆分。
4. 书写汉字的规范性和美观性书写汉字时要求字形端正、结构美观,符合规范。
三、字词知识1. 词语的意思、用法词语的意思是指一个或几个字组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单位;词语的用法包括词语的搭配、语境、词性等。
2. 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指的是一些词语在语境中的固定搭配方式。
3. 同义词、反义词同义词指的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指的是意义相反的词语。
4. 复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词语,称为复合词。
5. 词类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连词、感叹词和语气词。
6. 词语的异体字、繁简体异体字指的是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历史时期的变体;繁简体指的是字体字形的不同。
7. 词语的词义辨析指的是相似的词语在语境中的正确使用。
四、句子知识1. 语法成分句子的组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和补语。
2. 句子成分的基本要求句子的主谓一致、成分齐全、语序正确,考虑句子的完整性、连贯性、简洁性和准确性。
3. 词语的搭配指的是词语在句子中的固定搭配方式。
4. 句子成分的语法关系指的是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包括限制关系、从属关系和依存关系。
•语文知识清单,大家经常犯迷糊的语文基础知识,终於找着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词语1.真诚:真实而诚恳2.宝贵:极为珍贵,重要3.勇敢:勇于面对困难和危险,不畏惧4.坚定:意志和信念坚定不动摇5.自信: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6.善良:品性善良,心地纯正7.睿智:聪明而有见识,明智8.热情:积极主动,充满活力和热心二、课文1. 《请输一份你自己的感恩日记》本文主要讲述了感恩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生活中每个细节和人的感激之情。
要求大家写一篇感恩日记,记录下每天的值得感恩的事情。
2. 《我又长大了》本文讲述了小作者在成长中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以及对于成长的感受与理解。
从小作者与父母的互动中,我们能感受到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3. 《和朋友的约定》本文讲述了作者和几个朋友之间的故事,主要表达了友谊的重要性。
友情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有更多的勇气和信心。
三、生字词1.抠门:指小气,不舍得花钱2.鄙视:藐视,看不起3.碧绿:绿色中带有偏蓝色调的颜色4.哆嗦:由于寒冷或惊恐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5.肚饿:肚子饿了6.项链:佩戴在脖子上的装饰品四、成语1.小心翼翼:非常小心谨慎,不敢大意2.寸步不离:形容非常亲近,不离不弃3.刻苦耐劳:形容勤奋努力,不怕辛苦4.始终如一:始终保持一贯,毫不改变5.自由自在:随意自在,毫不拘束五、名人名言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陆游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国维4.“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吕梁龙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诸葛亮六、文章阅读理解1. 如何培养好习惯?本文主要讲述了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以及方法。
提倡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有利于发展正直、勤奋、勇敢、自律的品质和性格。
2. 怎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引导、鼓励、夸奖来促使孩子尝试完成一些自己的事情,从而提高对于事情的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语文知识清单,大家经常犯迷糊的语文基础知识,终於找着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拼音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
标调歌:“有a 不放过,无a 找o、e ,i、u 并列标在后”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
(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Beijing”4、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二、汉字1、笔画与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
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
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三、词语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1、词性划分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2、近义词和反义词(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2)意思相近的词: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词的意义上辨析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3)反义词: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3、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ABAB:“研究研究”5、成语和谚语。
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语句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2、复句:(1)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3)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6)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7)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3、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2)找出句子主干(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1)事情发展顺序(2)时间先后顺序(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4)空间推移顺序6、句式转换(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第二,改变人称。
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修改病句技巧:(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2)保留愿意(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5)从逻辑事理入手8、修辞(6种常见修辞)(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3)排比: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4)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
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5)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6)夸张: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五、标点符号1、点号(7种):句号“。
”;问号“?”;感叹句“!”;逗号“,”;顿号“、”;分号“;”;冒号“:”2、标号(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专名号——3、位置: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置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不能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六、阅读理解——“捉迷藏”游戏1、阅读三字歌好题目明中心含内容慢慢找中心句中心词关键段宜先找总起句在前面总结句在后头合段意提问题串联法是高招答问题要周到常练习有提高2、解题步骤:“一读二找三答”“一读”:边读边圈点勾画,多做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