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63 KB
- 文档页数:5
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第1课时 化学式情景导入故事:一老农进城,在繁华的大街上一外国人不小心撞倒了老农,老外说:“sorry ,I'm sorry ”,老农没有听懂,有一人告诉他:老外说是你的“不对”。
老农边追老外边喊:我sorry 你,我sorry 你……。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误解?同理,我们掌握了表示物质的符号,才可去研究化学物质。
每种物质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合作探究探究点 化学式提出问题 用元素符号如何表示物质呢?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如水的化学式为H 2O ,氧气的化学式为O 2。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分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涵义了。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
例如:表示2个水分子课堂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2.化学式的写法(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①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时,“1”省略。
②氧化物的化学式书写,一般氧在后,其他元素在前,如Al2O3、SO2等;③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写化学式时,一般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如NaCl、MgCl2等。
5.化学式的读法(1)单质:一般气体单质在元素名称后加“气”字,其余直接读元素的名称。
如:Ar读作“氩气”;O2读作“氧气”;Fe读作“铁”等。
(2)化合物:通常是从后向前、逆向读出物质名称。
①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读作“某化某”,如CuCl2读作“氯化铜”。
有时还读出原子个数,如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②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要读出原子团的名称。
如果组成化合物的原子团含有CO32-、SO42-或NO3-,就读成“某酸某”,如ZnSO4读作“硫酸锌”;如果组成化合物的原子团中含有OH-,从右至左读作“氢氧化某”,如Ca(OH)2读作“氢氧化钙”。
课堂讨论混合物为什么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板书设计第1课时化学式1.定义2.意义: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3.写法单质化学式的书写:He、Ne、Fe、C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Al2O3、SO2、NaCl、MgCl24.化学式的读法:单质的读法:化合物的读法:通常是从后向前读第2课时 化合价情景导入目前已知的物质有数千万种,我们可以依据实验的结果来测定并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但如果每个化学式的书写都像英语单词一样依靠记忆,那也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化学式的书写问题呢?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化合价提出问题 化合价是什么呢?如何知道不同元素以什么样的原子个数比相结合呢?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教案课题: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备课组长审核:教务处意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化学式及其意义②了解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意义③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表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学国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
②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自编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②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式的书写与化合价的知识难点:化学式的书写与化合价的理解教学目标设计思路:通过书写物质符号、观察比较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化学式含义和化合价的发现,感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从而建构化学式与化合价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成的化学式可能有几个?那么化学式有什么意义呢?以水的化学式H2O为例,[投影]教材P79图4-11讨论得出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微观),在交流归纳的基础上完成板书。
完成教材P79“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上数字的意义。
观察学生刚才所写的一些化学式H2、O2、H2O,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化学式中各原子个数之比是否相同?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元素化学性质?[提问]:下面我们看一下投影片,讨论这些元素两两组合可以组成哪些化合物?[练习]:写出化学式并判断每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
[总结]: NaCl MgCl2 Na2S MgS Na2O MgO HCl H2O H2S原子个数比:1:l 1:2 2:1 1:1 2:1 1:1 1:1 2:1 2:l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到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其原子个数比有确定的数值,如果不是这个比值那么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而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个数比又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的,也就是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决定了原子之间按一定数目相互化合。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化学式的意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给人类交流带来的便利。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式的含义;常见元素及根的化合价;会用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
【教学难点】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根据化合价推导化学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并复习元素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独特语言,化学学科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化学用语——化学式。
二、推进新课1.化学式及其意义[提出问题]如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相关内容,归纳化学式的定义)[归纳总结]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H2O、O2、H2等可以分别表示水、氧气、氢气等物质的组成。
[特别提醒]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投影展示][归纳总结]说明:由离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微观上只有一层含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表示一个原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表示构成该物质的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如MgCl2表示MgCl2中Mg2+与Cl-的个数比为1∶2。
[讨论交流]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拓展延伸]①化学式周围数字的含义:②化学式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但当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后则只有微观意义。
2.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提出问题]学习了化学式的意义,那么该如何准确地书写各物质的化学式呢?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我们如何判断它的中文名称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相关内容,归纳出不同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读法)[归纳总结]分类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读法,并列举部分示例进行巩固练习。
课题4化学式和化合价教学目的1、理解化学式概念的涵义。
2、掌握一些简单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规范书写格式;理解化学式前和化学式中的数字的不同意义。
3、领会化学式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作用;领会由定性到定量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4、在学习中让同学们体会使用化学式的方便和好处,从而培养他们对化学用语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1、化学式的读法、写法2、化学式的意义3、化学式与元素符号在表达和使用时的区别、联系。
教学方法1、使用多媒体POWERPINT辅助教学2、在课堂上,让学生手脑结合,既有动手写化学式的练习,又有课堂提问式的口头练习。
3、电脑投影中的画面可以给练习中遇到困难的同学以适当的提示。
教学理念在讲授“化学式”新知识的同时,尽量让学生“动”起来。
如何动呢?1、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归纳某些“规律”。
2、根据电脑投影中画面的提示,自己写一些常用物质的化学式。
3、口头回答电脑投影出的课堂练习题(训练头脑反应能力)。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化学式1、化学式的定义用__________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例:水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各种纯净物都有一定的组成,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而混合物没有化学式。
[讲解]组成元素纯净物的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是一定的。
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例如:纯水氢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 1: 8氢原子的个数: 氧原子的个数== 2 :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又是它的分子式。
3、各种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得出的。
化学式不能主观臆造。
组成宏观:元素物质(元素符号)(化学式)微观: 原子 分子 物质氢元素 例: 氧元素氢原子 氧原子 4、 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A )、单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1)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气态非金属: 氧气 氢气 氮气 氯气 O 2 H 2 N 2 Cl 2 固态非金属: 碘(I 2)液态非金属: 溴(Br 2)(2)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为单质的化学式稀有气体: 氦气 He 氖气 Ne 氩气 Ar 金 属: 铁(单质) Fe (金属)铜 Cu 汞(水银)Hg 非 金 属:(单质)碳 C 硫(粉)S (红)磷 P (单质)硅 Si (B)、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3) 氧化物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写法:氧在右,非氧在左。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人教版)(参考课时:2课时)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部分,掌握好了本课题对于今后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②根据化学式标化合价,根据化合价来推求化学式。
③教材最后是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里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查看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有关物质的成分或纯度,本课题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用的。
1.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发现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①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②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③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2.2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突破重点是根据两个原则:①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②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专家建议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多阅读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生阅读,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5、教学用具化合价表、口诀表。
6、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
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根据原子结构来回答)。
请学生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电子得失情况。
引导学生用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最外层要成为稳定结构,形成稳定化合物的道理。
比较NaCl、HCl、H2O几个化学式,可知元素相互化合时,其原子个数比有一定的数值。
(因为原子的最外层要成为稳定结构,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都有一定的数目。
)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
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板书]化合价一、什么是化合价?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本质2、让学生掌握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二、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式的含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三、教学难点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引入】展示氯化氢(HCl)、硫化氢(H2S)、氨气(NH3)甲烷(CH4)的化学式【教师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化学式的知识,请大家读出投影仪上给出的化学式,观察这四种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它们都由氢元素组成,但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不同。
【教师】形成化合物的原子数目为什么不同,我们先来看一下硫化氢的形成过程。
【投影】展示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展示氢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以硫化氢为例让学生理解化合物形成过程,并初步建立物质在化合过程中原子数目不同的观念,并由此引申出化合价的概念 【板书】 一、化合价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若没有这种原子个数比, 不能使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即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反映这个比值的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由此可知,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它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小结】(1)化合价:用来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左符号右数目,注意和离子的表示方法相区别(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相同;位置不同,写法相反)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 ”或“-n ”表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掌握化学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了解化合价的概念和意义;•能够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二、学习内容1.化学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化合价的概念和意义;3.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三、学习导引1. 化学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组成的方法。
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两种表示方法。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量,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
例如,水的分子式为H2O,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
•离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中离子的种类和原子数量。
用元素符号和带电的化学式表示。
例如,氯化钠的离子式为Na+Cl-。
2. 化合价的概念和意义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取价能力,是元素受其他元素影响时的电荷数。
化合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元素原子可以给出或吸收的电子数。
通过化合价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学式。
3. 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合价,可以推导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要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需要考虑离子价数平衡原则,即阳离子的电荷数和阴离子的电荷数要相等。
根据化合价,可以通过交换阴阳离子的价数来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四、学习要点总结•化学式是表示化合物组成的方法,有分子式和离子式两种表示方法。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量,离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中离子的种类和原子数量。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取价能力,是元素受其他元素影响时的电荷数。
•根据化合价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学式,需考虑离子价数平衡原则。
五、课后练习1.编写以下化合物的化学式:a.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b.硫化铁:__________________c.没食子酸:__________________d.大黄酸: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并给出理由:a.化合价为-1的元素是卤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学生在学习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后,进一步对物质组成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方法,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式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化学式和化合价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内容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式的表示方法,能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2.掌握化合价的概念,能判断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能在化学式中正确表示化合价。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2.化合价的判断和表示方法。
3.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2.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多媒体教具,如PPT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如水的化学式H2O,引出化学式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水的化学式表示了什么?水分子的组成是什么?2.呈现(10分钟)讲解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如元素符号、下标、括号等。
通过PPT展示不同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碳、氧化铁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练习书写化学式,如氢气、氧气、氯化钠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讲解化合价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判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作者:陈贤芳(花都区实验中学)审稿:李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的五种题型,即:(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求一定质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关于文具袋中铅笔和钢笔的计算”作为引入,应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将知识迁移,使之贯穿整节课,使抽象的化学计算学习内容变得具体和形象。
(2)让学生在“学、探、议、练”的过程中,学会“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增强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把例题和练习题置于一定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性。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化抽象为直观,使课堂内容更充实,信息量大,有效性强,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强学生对比、归纳、知识迁移、学以致用等能力。
(2)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以及化学计算的学习兴趣。
(3)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中的第三部分内容。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涵盖了五种基本的计算,即:(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求一定质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这些内容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第一种类化学基本计算,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透彻理解基础之上,方能抓住计算关键,要学生掌握难度大。
然而,学生对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历来都比较困难,这部分知识又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的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2.掌握化合价的确定方法;3.能够根据给定的化合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4.运用化学式和化合价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化学式的概念及写法;2.化合价的确定方法;3.化学式和化合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实际例子引出化学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化学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讲解(15分钟)1.化学式的概念: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个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原子数量的表示方法。
例如,H2O表示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2.化合价的确定方法: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电荷数。
化合价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通过化合物的离子价确定,例如,CaCl2中,Ca的化合价为+2,Cl的化合价为-1;–通过元素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元素形成配位键的价态确定,例如,在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案例演示(20分钟)1.案例一: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例如,钠离子的化合价为+1,氯离子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价可以写出NaCl的化学式。
2.案例二: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价。
例如,化学式为H2SO4的化合物,根据化学式可以确定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1. 根据给定的化合价确定化学式; 2. 根据给定的化学式确定化合价。
练习(15分钟)1.根据给定化合价写化学式: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写出氢氧化钠的化学式。
2.根据给定化学式确定化合价:化学式为CO2的化合物,根据化学式确定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碳元素的化合价。
拓展应用(1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式和化合价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教学反馈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上册)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内容第1课时化学式授课教师巢湖市黄麓镇初级中学刘家根【设计理念】《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理念为指导,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化学式”是“物质构成的奥秘”中二级主题“物质组成的表示”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学习元素符号后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表示方法,是从“宏、微、符”的角度全面认识和理解化学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重要桥梁,是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备的基本知识。
所以本节课的关键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学式书写的基本方法。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的含义,知道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图表,运用整理、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取并加工信息,形成知识。
(2)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等学习的活动,养成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式的便捷、简洁之美,激发对化学的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化学式的含义、书写三、教学方法:讲解、练习、讨论等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学案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教师)课件展示复习内容:请读出下列10个化学符号所代表物质的名称,并将其进行分类。
O2:,H2O:,CO2:,Fe:,C:,H2O2:,KClO3:,H2:,NaCl:,CuSO4:。
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化学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式的定义及意义。
(2)掌握单质、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交流、,发现化学式的特点。
(2)通过自学及小组讨论,认识化学式的意义。
(3)通过游戏,掌握单质和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的正确写法、读法。
3.情感硬度与价值观(1)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化学式定义的初步形成和理解,化学式的意义,简单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命名教学难点化学式意义与正确描述,简单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和命名。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交流讨论,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教师] 展示一瓶水,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标签说出这是一瓶什么样的水。
[学生] 观察作答…[追问] 其他国家的人知道这是一瓶什么样的水吗?引导学生观察瓶上的“O2”,引出课题。
二、新课推进(一)化学式探究一:观察与发现我快乐1.定义:[教师](1)展示一些初中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化学式O2、H2O、Fe3O4、MgCl2、KClO3。
[学生] 观察上述常见化学式,找出化学式的组成要素,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尝试给化学式下定义。
[教师](2)分析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而且同一种纯净物的化学式只有一个!探究二:模仿与创造我成功2.意义:[教师](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3图4-27,自学“H2O”这个化学式的意义,并尝试模仿说出“O2”所具有的意义。
同时进行个别到一般的学法指导。
[学生交流](2)以H2O、O2的意义为例,小组讨论化学式的一般意义。
[学生游戏](3)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完成课本P83讨论题。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探究三:合作与交流我超越3.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教师](1)指导学生阅读P84第一部分剩余内容,指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方式完成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