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平法施工图识图翻样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617.30 KB
- 文档页数:8
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实训任务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选题组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批改成绩: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课程实训任务书一、实训目的1、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明确各类构件(梁、板、柱、基础、剪力墙等)的配筋种类及作用;2、明确各类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及抗震构造要求;3、熟悉《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11G101-2、11G101-3系列图集与《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2G901-1、12G901-2、12G901-3系列图集的内容,从而学会自己查阅和使用标准图集;4、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知识、方法、及识读要点,能结合图集读懂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纸。
二、实训资料给定一套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图,其中梁、板、柱、基础、剪力墙等构件均为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具体详见附图---建筑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实体建筑模型结构施工图。
三、实训内容1、结合图集读懂一套完整的框架结构平法施工图,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知识、方法及识读要点;2、计算部分指定构件(梁、板、柱等)的钢筋下料长度,并将计算结果汇总在附表----钢筋配料单中。
3、要求完成下列构件的钢筋计算:1)计算二层梁平面图(结施G05)中梁构件中各类钢筋长度,具体的任务分配见下表;2) 计算柱平面布置图(结施G02)中柱构件中各类钢筋长度,具体的任务分配见下表;3)计算二层结构平面图(结施G04)中板构件中各类钢筋的长度,具体的任务分配见下表;各组任务分配表注:请各位同学按要求独立完成此次实训任务,该实训任务成绩作为期末考察成绩的主要依据,如发现有抄袭现象一律按考试舞弊处理,此次实训成绩为零。
请各班同学分组完成上述识图与钢筋翻样的实训任务,要求五个人一个小组,并确定各组组长,由组长负责在上面任务分配表中自选一组任务,并督促和协调本小组的实训任务,答辩时各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另外,计算结果按要求填写在附表----钢筋配料单中,同类构件名称只需在第一行填写,不同钢筋规格型号应分别填写名称,并且要认真绘制各类钢筋的简图。
《平法识图和钢筋翻样》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平法识图和钢筋翻样【课程类别】职业平台课程【适用专业】工程造价1.课程定位《平法识图和钢筋翻样》课程,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
正确识读平法结构施工图是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以“识读平法结构施工图”为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若干模块。
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过程中,它与其他课程一起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课堂直通工作岗位的重要纽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既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是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等专业的核心课程。
《平法识图和钢筋翻样》的先修课程为《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高等数学》3个项目课程,后续课程有《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2.课程学习要求本课程的安排,是在学生完成了职业能职业能力领域内的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展开的,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为成长为合格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现浇混凝土结构一般结构构件(如柱、剪力墙、梁、楼板)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配筋构造,最终让学生会识读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
并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砌体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相关知识提供了必备的基本知识。
3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方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使学生在已经全面学习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现浇楼板及楼梯的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配筋的前提下,掌握相关结构图的识读与理解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吃苦耐劳的品德。
3-1知识目标掌握平法基本原理和通用构造,掌握钢筋混凝土各种结构体系中柱、梁、板、墙及楼梯等构件的配筋构造知识,正确理解平法表达方式。
3-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识读平法结构图纸,大致了解图纸所包含的结构内力基本分布规律,准确掌握构件构造特征及配筋等相关工程信息,并能对基础、梁、板、柱、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构件的下料长度计算。
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课程教改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作为建筑行业的基础工程之一,土木工程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在土木工程中,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今的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教改与研究。
一、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的重要性平法识图是建筑行业中最基础的技能之一,其是土木工程技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这项技能是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建筑工程图纸作为通用的设计与施工的技术文件和施工组织的依据,施工图主要包括建筑布置、结构布置、设备平法,电气布置、管道陈列、工序策划。
学习平法识图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图样、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专业素质,掌握图样文件。
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对于平法识图作业的兴趣和理解。
钢筋翻样则是建筑工地上钢筋加工的重要环节,扎钢筋是土木工程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钢筋翻样作业是其先决条件。
在施工现场经常需要从大柱、大梁的钢筋翻样检验工作。
而目前在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了钢筋翻样的教学工作难度较大。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授课的方式为主,学生作业率高、积极性不够,课程内容单一、专业技能培养效果不明显。
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操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和案例,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实际操作技能的需求。
三、教改研究的方向1.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立体教学体系。
针对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的课程教学特点,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课程设置与内容,构建完善的教学方案,在课程中注重平法识图、3D模型构建、案例分析等操作性强的环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 多元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技术、实地考察等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第1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混凝土结构平法(P I E M )施工图翻样工法 资料编号T U 37混凝土结构平法(PIEM)施工图翻样工法张希舜 罗文生摘要关键字中图分类号TU37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或PIEM)是对我国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的重大改进概括来讲平法是我国目前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法制图规则直接注明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或相应的图表中再与平法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使之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1 特点(1)该翻样工法按照施工的特点和习惯编写施工人员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2)该翻样工法将设计与施工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使设计图纸与施工过程形成相辅相成的联带关系(3)可以在短期内熟悉掌握平法设计图纸节省时间减轻施工人员的负担同时减少图纸翻查次数提高图纸完好率节约图纸等材料(4)有利于促使施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为施工现代化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施工队伍的正规化和规范化管理(5)运用翻样工法可以使施工取得速度快工效高质量优成本低数据准确等综合效益2 适用范围凡是用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均可采用该工法特别是高层建筑及结构复杂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均应优先采用该工法第2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混凝土结构平法(P I E M )施工图翻样工法 资料编号T U 37 3 工艺原理运用平法制图规则通过施工人员的识图会审对平法设计图纸全面熟悉掌握并对结构层面构件与标准构造部分翻样为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与数据及加工大样4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4.1 工艺流程熟悉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熟悉工程概况和设计说明按顺序识图组织图纸会审提出施工层构件标注尺寸和配筋计算工程量分类综合整理编制预算及施工计划技术交底下达任务书如平法翻样网络图所示图1 平法施工图翻样网络图4.2 操作要点4.2.1 熟悉平法制图规则和构造标准图平法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把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内容与重复性内容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来表达第二部分采用构造标准图来表达这两部分都是设计的规定和具体做法都反映了设计人员的意图与要求两部分互相补充不可分割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必须深刻理解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彻底掌握各部分的内容否则不能进行施工由于制图规则和构造标准图按设计规范统一编制标准化程度较高因而易于掌握但是设计规范在不断修订平法也在不断发展平法制图规则和构造标准图也会随之有相应变动因此施工人员也应注意了解平法的动态变化4.2.2 熟悉工程概况和图纸说明虽然平法结构设计实现了表示方法和构造样图标准化和规范化但各项工程的整体设计不会雷同设计中的特殊节点构造仍属需另作表示和说明的创造性的设计内容因此应对所进行施工工程的概况要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对设计人员第3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混凝土结构平法(P I E M )施工图翻样工法 资料编号T U 37 关于该工程的特殊要求需详细了解并掌握并需特别注意标准构造详图未包括的内容即该工程在结构方面的特殊设计与要求4.2.3 按顺序识图先建筑后结构再水电暖通并相互对照识图由于平法对建筑图中已表达清楚的内容也不再重复表达因此应注意对建筑图中的剖面图仔细识图不仅要看清尺寸标高与作法更要看清楼层划分整体结构情况与作法并要明确结构层与建筑水电暖通安装方面的关系在看结构图时应按结构层顺序由底层逐层向上识图由于平法彻底改变了传统图纸的设计顺序由分木品框架竖向设计改为按结构施工层的水平整体设计一般楼层标准层的层数即是楼层图纸的张数这样虽然比传统图纸更容易识图并符合水平施工的顺序与特点但整体结构的竖向关系则需通过将上下结构层相互对照识图来建立即由过去必须吃透各木品框架之间的关系改为必须吃透本结构层与上下邻层间的关系4.2.4 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是了解设计意图与要求修正图纸错误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会审前施工单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并搞好预审将图纸中的疑点问题汇总在图纸预审记录中会审时设计人员必须作好设计交底将平法设计的作法要求向施工人员详细说明会审中务必将问题澄清和明确处理意见坚持未经会审或会审中的问题未获解决的工程不得进行施工图纸会审的具体作法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进行4.2.5 提出施工层构件将各结构层面的柱墙梁板等构件分别按不同尺寸规格标号配筋等分类编号列入有关表格内将各分类构件的尺寸标注好为计算工程量做数据准备具体工程填表可按LD01工程量计算表4.2.6 计算工程量将填好的表格输入微机可运用LD01土建工程量计算软件即可将该工程全部的构件工程量计算完毕也可手算工程量经校对审核无误后即可进入编制预算阶段对于构件内的配筋特别是节点部位的配筋应认真熟悉构造标准图对照平法设计图对其互补情况对与本结构层相邻的上下层构件的尺寸和配筋应相互对照核对有无矛盾4.2.7 编制预算及施工作业计划第4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混凝土结构平法(P I E M )施工图翻样工法 资料编号T U 37 按施工组织要求分层分流水段编制各项施工作业计划各项具体施工计划为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需用量计划构件加工计划等施工作业方面的计划规定具体工程填表可按LS01施工组织设计表格进行4.2.8 技术交底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之三的要求对施工层或施工工种作出技术交底5 资料和用具5.1 资料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混凝土结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 混凝土施工及验收有关规范规程LD01建筑工程预算程序(软件)或其它预算程序LS01施工组织设计程序(软件)或其它施工组织设计程序5.2 用具 电算PC1500计算机或386以上微机手算计算器表格施工预算有关表格文具圆珠笔钢笔双色笔及纸张6 质量要求(1)识图应全面系统对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应吃透并掌握(2)会审应认真细致并做好记录与签证(3)标准构件应分类明确无遗漏 (4)工程量计算应准确填表应校核 (5)技术交底应详细明了并办理签证(6)任务书符合工程施工要求7 人员组织与时间安排7.1 人员组织 一般2至3人其中识图人员1至2人有专业经验的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安排识图并必须亲自参加识图及图纸会审预算人员1人有专业经验技能的预算人员7.2 时间安排第5页@ 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混凝土结构平法(P I E M )施工图翻样工法 资料编号T U 37 一般工程(<1104m2)23天 较大工程(12104m2)35天 大型工程(>2104m2)57天8 效益分析8.1 经济效益 图纸节约量一般比传统设计节约6585传统设计为101.62m2/P(2号图纸)平法设计为400800m2/P(2号图纸)一般减少23套复晒图纸经综合测算节约图纸费用约为480元/万m2提高工效识图时间缩短2/3一般工日可以节约1520个/万m2节省人工费约为450650元/万m2预算节约1/32/3一般工日可以节约1015个/万m2节省人工费为300450元/万m2综合测算节约人费约为7501050元/万m2费用节省约12301530元/万m2工程成本约降低0.10.15元/m28.2 综合效益降低了施工人员的重复劳动减轻了工作负担减少了许多麻烦保证了预算时间与准确性减少了重缺漏碰等预算通病提高了预算水平与中标率更重要的是各项管理都有条件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并能运用计算机操作提高了施工现代化管理水平9 注意事项(1)充分熟悉并掌握平法设计思想平法制图规则和平法构造标准图(2)加强图纸会审的深度严格会审制度(3)充分吃透标准层并列好构件表(4)填好LD01计算表格并认真校核 (5)作好技术交底使具体施工人员充分掌握图纸要求10 应用实例山东日照农业银行18,640m2山东医科大学病房楼21,400m2济南金汇大厦34,750m2作者单位张希舜 济南建筑承包集团公司 罗文生 济南市建筑队伍管理处。
框架结构平法施工图识图翻样计算一、基本数据 1、 锚固长度钢筋的锚固长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的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并与钢筋的外形有关。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ab l =d f f atya l =a ξab l ≥200mm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小于25mm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aE l =aE ξa l ,本工程抗震等级为四级a ξ=1.0,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 ξ根据例图:钢筋HRB335 y f =300N/mm 2,受力钢筋16mm,20mm 和25mm混凝土C30 c f =14.3N/ mm 2 t f =1.43 N/ mm 2锚固长度计算公式:a l =d f f aty=0.14× ×d当d =16mm 时, = =470mm 当d =20mm 时, = =587mm 当d =25mm 时, = =734mma l a l al 43.1300aEl alaE l aE l aE l2、 搭接长度四级抗震框架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 ≥300mm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l ξ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 50 100 l ξ1.21.41.6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 =1.4 d=20mm , = =1.4×587=822mm3、 AB 跨框架梁截面尺寸:250×500,墙厚240mm 二、框架梁1、 楼面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与截断 (1) 框架梁上部钢筋① AB 跨梁上部纵向钢筋端支座(A 节点)锚固判断与计算端支座宽450mm (KZ1的截面高度)第12、15号筋采用直锚,需锚入长度 ==734mm >450mm ,直锚不合适; 第12、15号筋采用弯锚,直锚水平段≥0.4 =294mm <450mm ,伸至节点对边向下弯折,弯钩段长度15d=375mm 取整400mm 。
② AB 跨梁上部纵向钢筋中间支座(B 节点)锚固判断与计算中间支座宽450mm (KZ4的截面高度) 第12、15号筋是通长筋,贯穿中间节点③ BC 跨梁上部纵向钢筋端支座(C 节点)锚固判断与计算 端支座宽450mm (KZ4的截面高度)第12、15、17、18#筋采用直锚,需锚入长度 =734mm >450mm ,直锚不合适。
aE l aE l aEl aE l l ξaE l l ξaE l l ξaE l lE l lE l lE l第12、15、17、18#筋采用弯锚,直锚水平段≥0.4 =294mm <450mm ,伸至节点对边项向下弯折,弯钩段长度15d=375Mm,取整400mm 。
第17、18号筋从支座边缘(向B 节点)外伸1/3净跨长。
KZ4 b ×h=450×400,无偏心。
净跨长 =7800-225-225=7350mm ,1/3 =2450mm ,取整2450mm 。
④ BC 跨梁上部纵向钢筋中间支座(B 节点右侧)锚固判断与计算 中间支座宽450mm (KZ4的截面高度) 第12、15号筋是通长筋,贯穿中间节点第14、14丿号筋是非通长筋,从支座边缘(向B 节点)外伸1/3净跨长。
KZ4 b ×h=450×400,无偏心。
净跨长 =7800-225-225=7350mm ,1/3 =2450mm 。
⑤ BC 跨梁上部纵向钢筋中间支座(B 节点左侧)锚固判断与计算 中间支座宽450mm (KZ4的截面高度) 第12、15号筋是通长筋,贯穿中间节点第14丿号筋是非通长筋,从支座边缘(向A 节点)外伸1/3净跨长 。
KZ4 b ×h=450mm ×400mm ,无偏心 。
取较长跨净跨长=7800-225-225=7450mm ,1/3 =2450mm 。
该处参见11G101-1 P79页注1:跨度 为左跨和右跨的较大值 。
第14号筋是非通长筋,采用直锚,需向A 节点锚入 =750mm ,直锚不足,可弯锚,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平直段长度≥0.4 ,弯钩长15d 。
从AB 跨B 节点支座边缘外伸734-450=284mm ,取整290mm 。
(2) 框架梁下部钢筋① AB 跨梁下部纵向钢筋端支座(A 节点)锚固判断与计算 端支座宽450mm (KZ4的截面高度) 第11号筋采用直锚,需锚入长度 =470mm >450mm ,直锚不合适; 第11号筋采用弯锚,直锚水平段 ≥0.4 =188mm <450mm ,伸至节点对边向下弯折,弯钩段长度15d=240mm 取整250mm② AB 跨梁下部纵向钢筋中间支座(B 节点)锚固判断与计算AB 跨梁底高于BC 跨梁底,可将AB 跨梁下部第11号钢筋直锚入BC 跨梁内,直锚长度 =470mm >450mm 。
③ BC 跨梁下部纵向钢筋端支座(C 节点)锚固判断与计算 端支座宽450mm (KZ4的截面高度) 第13号筋采用直锚,需锚入长度 = 734mm >450mm ,直锚不合适。
第13号筋采用弯锚,直锚水平段≥0.4 =294mm <450mm ,伸至节点对边向下弯折,弯钩段长度15d=375mm,取整400mm 。
④ BC 跨梁下部纵向钢筋中间支座(B 节点右侧)锚固判断与计算 中间支座宽450mm (KZ4的截面高度) 第13号筋采用直锚,锚入长度( =734mm ,0.5 h c +5d=350mm )max >450mm ,直锚不合适。
第13号筋采用弯锚,直锚水平段≥0.4 =294mm <450mm ,伸至节点对边向上弯折,直钩长度15d=375mm ,取整400mm 。
2、 楼面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长度的确定aEl n l n l n l n l n l n l aE l aE l aE l aEl aE l aE l aE l aE l abE l① AB 跨梁根据例图,AB 跨梁箍筋为Φ8@100/200(2),根据11G101-1箍筋加密区 长度为1.5 =1.5x400=600mm② BC 跨梁根据例图,AB 跨梁箍筋为Φ10@100/150(2),根据11G101-1箍筋加密区长度为1.5 =1.5x750=1125mm ,取整1150mm三、框架柱(采用焊接连接) 1、 A 柱 (1) 首层① 纵筋:底层层高4.2m 。
室内地面(±0.000) 距基础顶面1.0m ,柱高为4.2+1=5.2m 。
首层: =5200-400=4800mm非连接区长度:= =1600mm分两批截断,相邻纵筋交错 35d=35x20=700mm >500mm 第一批钢筋断点距基础顶面1600mm ,第二批钢筋断点距基础顶面1600+700=2300mm 。
② 箍筋加密区长度的确定底层柱根加密区长度≥ =1600mmKZ 纵筋连接大意图b h b h n H3n H348003n H1600mm >1000mm ,基础柱全程加密。
柱顶(上层梁底)加密长度 = =800mm=450mm MAX=800mm500mm从梁顶向下800+400(梁高)=1200mm一层A 柱箍筋加密区大意图(2) 二层① 纵筋 =3300-400=2900mm非连接区长度:= =483mm 取整490mm= 450mm MAX=500mm500mm分两批截断,相邻纵筋交错:35d=35x20=700mm >500mm第一批钢筋断点距基础顶面500mm ,第二批钢筋断点距基础顶面500+700=1200mm 。
6n H 64800c h nH 6n H 62900c h }}② 箍筋加密区长度的确定二层结构柱顶部和底部箍筋加密区长度相同,均为 。
箍筋加密长度≥= =483mm ,取整490mm=450mm MAX=500mm500mm从梁顶向下箍筋加密区长度为二层A 柱箍筋加密区大意图 500mm+400mm (梁高)=900mm (3) 柱顶纵筋构造端柱伸入梁内的柱外侧钢筋1.5 =1.5x587=880.5mm ,取整900mm >400(梁高)+450(柱宽)=850mm 。
根据要求,伸入梁内的柱外侧 钢筋面积不宜小于柱外侧纵筋 面积的65%,柱筋4根全部伸入梁内。
= =0.47%<1.2% ,可以一批截断。
内侧钢筋=587mm ,梁高400mm ,直锚不合适,采用弯锚,伸至柱顶6n H 62900c h 6nH6n HabE l ρ45045032⨯•⨯γπaE l }=450mm >0.5 =0.5x293.5mm 弯钩段长度12d=240mm ,取整250mm 。
2、 B 柱 (1) 首层① 纵筋 柱净高 =5200-750=4450mm非连接区长度为 = =1483mm ,取整1500mm分两批截断,相邻纵筋交错 35d=35x20=700mm >500mm第一批钢筋断点距基础顶面1500mm ,第二批钢筋断点距基础顶面1500mm+700mm=2200mm 。
② 箍筋加密区长度的确定底层柱非连接区长度≥ = = 1483mm ,取整1500。
1500-1000=500mm从室内地面(±0.000)向上加密 500mm ,即从基础顶面向上加密 1500mm 。
柱顶(上层梁底)加密长度= =741mm,取整750mm=450mm MAX=750mm500mm从梁顶向下箍筋加密长度为750mm+750mm=1500mm 。
(2) 二层① 纵筋=3300-750=2550mm非连接区长度为 = =450mm=450mm MAX=500mm500mm分两批截断,相邻纵筋交错: 35d=35x20=700mm >500mmc h aEl n H 3n H 344503nH 344506nH 64450c h n H 6n H 62550c h }}第一批钢筋断点距基础顶面500mm ,第二批钢筋断点距基础顶面500mm+ 700mm=1200mm 。
② 箍筋加密区长度的确定柱底、柱顶加密长度 ≥ = =450mm=450mm MAX=500mm500mm从梁顶向下箍筋加密区长度为500+750=1250mm(3) 柱顶纵筋构造中间柱伸入梁内的柱外侧钢筋长度为 =587mm <750mm (梁高), 可直锚伸至柱顶。
3、 C 柱 (1) 首层① 纵筋设置同B 柱。
② 箍筋加密区长度的确定同B 柱。
(2) 二层① 纵筋设置同B 柱。
② 箍筋加密区长度的确定同B 柱。
(3) 柱顶纵筋构造如下图,短柱伸入梁内的柱外侧纵筋长度为1.5 =1.5x587=880.5mm ,取整900mm >400(梁高)+450(柱宽)=8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