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轮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878.50 KB
- 文档页数:21
专题09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
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1.树立资源意识,优化资源配置(1)资源资源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生产要素。
资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除了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包括技术、信息、人才、文化、环境等资源。
(2)资源优化配置①必要性: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为了尽最大可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人类社会必须对有限资源的利用做出合理的安排。
②内容: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二是人们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③方式: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搞好国家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二、国家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生产国家一般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调控,引导企业生产。
同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2)分配再分配中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
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3)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的关系。
(4)消费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
(5)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都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
2.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高频考点一宏观调控的手段例1.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等,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教学设计课题: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设计依据】一、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充分注意每个学生在认识上的特殊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分析能力。
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
3、注重协作学习。
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协作学习互动。
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
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供各种信息条件。
二、课程标准依据1.2012版课标中的内容要求2.2017版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生情况】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所学内容为高一的知识,针对高三学生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复习的全面性,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体系。
2.能力目标:全面认识市场配置资源优缺点的辨析能力;针对市场失灵,提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策的应用能力。
3.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市场的机制和优点2.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及措施3.市场失灵4.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教学难点1.市场的弊端2.宏观调控的手段【教学过程描述】一、课堂导入前面三个单元分别围绕“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介绍了我国经济活动有关交换、消费、生产、分配的基本内容,那这些活动是在怎样的背景和舞台下进行的呢?二、讲授新课时政新知: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提法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就是把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所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共有三个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1.市场经济(1)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2)机制:价格、供求、竞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1.市场优点(1)实现资源配置(2)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2.市场失灵(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①自发性——(原因:追逐利益,表现:不择手段)②盲目性——(原因:信息掌握不全面,表现:一哄而上或一哄而退)③滞后性——(原因:信号传递存在时间差,表现:事后调节)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么办”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规范市场秩序(基础)(1)完善市场规则(2)治本之策(3)加强法律规范和道德引导3.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1)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手段:三、课堂总结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案班级学号姓名面批:二次批改时间:【课前预习案】一、市场配置资源(一)市场调节: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然性: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3、市场经济的含义: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通过、和来完成。
(即价值规律发挥作用)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作用或意义):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利用资源:6、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行业和领域市场不能调节):(2)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利益驱使:盲目性—-信息判断;滞后性—时间差:(3)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导致的后果:(二)市场秩序: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必要性):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⑴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①市场规则表现形式:②市场规则的内容:③市场交易原则:④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的关系: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规则的体现。
⑵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信用制度。
必要性:要求:(3)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优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2)(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二)加强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的含义: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什么):4、我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行政手段:(4)三种手段之间的关系:【预习自测】(B)1、表2所示为某市政府制定的自来水价格,该价格的制定①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解作用②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④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A)2、目前我国的奶粉中蛋白质的检测是依靠检测氮含量来测出蛋白质含量的,三聚氰胺加入牛奶之后会提高牛奶中的氮含量,所以一些生产者就往原料奶里添加,而三聚氰胺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限时45分钟)知识点题号及难度市场与计划 1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2、4、5(中)、14(中)市场配置资源6(中)市场秩序7、8(中)、13(1)(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9宏观调控3(中)、10、11(中)、12(中)、13(2)(难)、14(中)一、选择题1.(2014福州质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 ,两字之差,重若千钧。
因为这有利于( )①更好地发挥价值规律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②推动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③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减少生产经营盲目性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劳动者收入差距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A 本题考查市场的作用。
减少盲目性要靠宏观调控,故排除③。
单纯的市场调节,会促进收入差距拉大,排除④。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可以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故答案为A。
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命题“污染博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污染博弈”是指在企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每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宁肯污染环境,也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
据此回答2~3题:2.企业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表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③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④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此题考查市场调节资源。
环境污染体现市场自发性,排除①,选②。
材料体现了利益对企业生产的引导作用,没有体现宏观调控作用,排除③,选④。
3.要解决企业“污染博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②降低增值税税率,提高企业生产能力③实施污染排放收费,迫使企业增加治污成本④制定法律,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产品的生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D 此题考查宏观调控。
③④措施有利于对污染进行控制。
①②不符合题意要求。
【走向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4单元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多当市场经济中的“指导员和教练员”,而不能当“运动员”。
这主要是指政府要( )A.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规则B.发挥自身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C.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D.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市场秩序的有关知识。
A、B、C说法错误。
故选D。
2.2014年清明节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
这有利于( ) A.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B.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C.减少税费收入,促进收支平衡D.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答案] D[解析]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降低了相关旅游者的出行成本,使整个旅游过程的价格降低,从而刺激旅游消费的增加,故选D项。
高速公路免费通行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不一定确保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故不选A项;车辆出行增加会加重环境污染,B项与题意不符;减少税费收入是否能够促进财政收支平衡要根据具体的财政收支状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故不选C项。
3.近年来,民营银行放开明显提速,“全民银行”的投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 )A.将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根本调整B.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C.正式启动了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D.将进一步加大企业融资的难度和风险[答案] B[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不能进行根本调整,排除A项。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在国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的难度和风险,排除D项。
我国正在完善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而不是才正式启动,排除C项。
民间资本投资悄然兴起,是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
4.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将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发展环保市场。
如果你的面前有阴影,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No.11 64 61④国家不再强调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作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11.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被称为“新五条”。
具体措施包括:继续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等。
随后,北京、上海、合肥等地国五条实施细则先后落地,虽然调控力度不一,但市场已做出迅速反应,各地楼市交易量明显减少。
结合材料,请回答:(1)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2)上述材料中的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B)12.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实验区将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陆续实行一系列改革政策。
运用社会主市场经济知识,说明下表所列试验区政策的依据或意义。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编写:赵长荣 审核:郑来福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2014.5.20【考点梳理】考点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加强宏观调控 (1)原因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