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智能化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11
图1 展区设备现有业务流程图
目前,博物馆多媒体展项及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由博物馆
信息中心、陈列展示、物业等部门负责,由于目前博物馆展
示面积普遍较大,管理人员巡检展区的多媒体设备一遍需要
,大多都需要人工开关机和人工更换节目,会由于个
人误操作而导致设备故障。
而且当展区的多媒体设备出现故
障后,经常会由于不能及时发现而影响展示效果。
博物馆展
陈智能中控系统的建设很好地改变了这一现状,展陈智能中
控通过统一的运营平台,对设备的电源、信号源、片源进行
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实现一键开关机、故障排查、内容统一
更换等,为博物馆大大节约人力成本,降低管理成本和维护
图2 数据驱动示意图
因此,这样的博物馆展陈智能中控可以设想为:
第一,常规的场景模式控制,如团队、普通、大客流、闭馆、
贵宾、节能、应急等模式;
第二,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控制。
(1)依据实时客流数据的设备控制:哪些展厅没有观
众或少于预先设定的观众数量阈值,哪些区域没有观众或少
于预先设定的观众数量阈值,多媒体、灯光等设备可处于休
眠状态,待有观众或观众数量达到一定阈值后再启动;反之,
博物馆客流超过预设设定的观众数据阈值后,可自动调节博
物馆环境指数(如温湿度等)。
(2)依据客流数据的趋势分析:在积累了一定的观众、
客流、环境、灯光、设备等数据之后,可以分析出哪些天哪
些时段的观众数量及行为,可自动切换场景模式,从而优化
图3 智慧展陈运行体系
5 博物馆展陈智能中控应用
目前,基于数据驱动的博物馆展陈智能中控系统已在。
智慧博物馆案例
智慧博物馆是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提升博物馆的展示、教育、互动等功能,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博物馆体验。
下面是一些智慧博物馆案例:
1. 故宫博物院智慧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智慧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故宫的文物、建筑、艺术品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展示,让观众可以在不去故宫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就能够欣赏到故宫的珍藏。
此外,智慧博物馆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展示等方式,为观众带来更加生动、有趣的博物馆体验。
2. 上海自然博物馆智慧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智慧博物馆采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将博物馆的展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为观众提供更加深入、有趣的学习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扫描展品上的二维码,获取展品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导览机器人等方式,进行更加深入、有趣的博物馆参观。
3. 沈阳故宫博物院智慧博物馆
沈阳故宫博物院智慧博物馆通过数字化、虚拟现实、互动展示等技术手段,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博物馆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扫描文物上的二维码,获取文物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了解历史文化。
此外,智慧博物馆还注重互动体验,为观众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以上是一些智慧博物馆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博物馆也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互动化,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生动的博物馆体验。
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越来越成为了建筑行业的趋势。
建筑智能化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通过全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使建筑物获得更优质的功能和更加卓越的性能,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
下面是一些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
案例一:上海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超高层建筑,高度为420.5米,共有88层,是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高楼之一。
这座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
首先,上海金茂大厦的立面系统是一种由LCD屏幕组成的幕墙系统,可以根据天气、时间、季节等条件以及大楼的设计概念进行变换,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形式。
其次,大厦在自动化控制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设有多个自动控制系统,如电梯和空调系统,实现了自动调节和控制。
最后,在建筑安全方面,金茂大厦拥有先进的消防设备、智能烟雾控制系统和大楼液压偏转监测系统等。
这些高科技设备的运用,使得大楼的综合性能得以全面提升。
案例二: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是北京市政府及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导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现代机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该航站楼建筑智能化水平处于全球领先。
首先,T3航站楼拥有全自动行李输送系统,能够在繁忙的旅客高峰期快速、准确地把行李分配到指定的位置,避免了行李混乱和丢失的情况。
其次,航站楼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贯穿整个建筑,实现了自动控制和监测,包括空调、照明、电力、通风、洁净等领域。
最后,在安保方面,T3航站楼采用了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如综合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识别系统等,高效地保障了人员和机场资源的安全。
案例三: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是上海世博园区的核心建筑之一,是世界博览会上集国际先进技术、博物馆、科技设施等元素于一体的最大展馆。
该馆建筑智能化为建筑物注入了现代科技元素,成为“未来”感十足的一处名景。
首先,主题馆内部配备了大量的高科技设备,如“智能沙盘”、全息幻彩剧场、虚拟现实大厅等。
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摘要:博物馆作为集文物征集与收藏、研究与教育、欣赏与展示、保护与修复职能为一体的非盈利性机构,在文化事业发展、城市公共服务及市民文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落实,全国大型博物馆已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
现如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
如何利用这些新兴技术,完成从信息化博物馆到智慧化博物馆的升级或建设,是目前博物馆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现状,总结我国博物馆在进行智慧化升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为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智慧博物馆;智慧化建设;虚拟博物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0 引言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在于2006年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1]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主要大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且成果丰硕,形成一套以藏品及管理信息的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展示与传播、收藏与研究、保护与修复等博物馆职能。
[2]近几年来,随着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VR、AR可视化技术等新兴数字技术发展成熟,并进入应用阶段;加之新冠疫情的爆发,线上展陈成为了一种主流的观众与博物馆的交互方式。
博物馆在未来的建设与发展中如何与当前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结合,如何适应观众获取信息方式的变革,如何从信息化向智慧化的道路前进,是目前博物馆急需探索与发展的方向。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的优秀案例,从藏品信息采集研究到线上线下交互,博物馆游客行为分析,实体建筑空间的运营维护三方面提供智慧化博物馆建设一些有益参考。
1 信息化与智慧化1.1 信息化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创新结果(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摘要:建筑行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其地位仍在不断增强,现已成为稳定社会经济的重要一环。
文章就现阶段我过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做了简单的陈述,提出了现阶段的一些问题,对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做了合理展望。
关键字:建筑行业现状前景展望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a pillar industry in China,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 nt process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ontinues to be enhanced, and 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The article at this stage I ha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simple statement at this stage, a reasonable outlook on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tself.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status quo; outlook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状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建筑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国外先进的技术进行了借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外的建筑行业也给我过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
大数据下的博物馆可视化数字中心建设徐耀琦【摘要】大数据时代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工作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可视化数据中心的出现,为博物馆开拓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本文通过介绍上海博物馆可视化数字中心的架构,展现大数据在智慧博物馆运营中的实际应用.【期刊名称】《软件产业与工程》【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大数据;可视化;数字中心;评估指标体系;数据挖掘【作者】徐耀琦【作者单位】上海博物馆上海 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兴服务促使人类社会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大数据时代正式来到,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已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
大数据的规模效应给数据存储、管理以及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数据管理方式的变革正在酝酿和发生。
经过十数年的信息化建设和积累,博物馆数据资源已经具备了大数据的特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保存好这些珍贵的数字资源,并加以充分挖掘利用,可视化数字中心的应用为博物馆大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1.1 关于大数据大数据(BigData)即是指数据量大。
但究竟怎样的量才算大,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大数据的数量级至少应该达“太字节”(Terabyte,TB)以上。
因为达到了这个量级以上的数据,利用现有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将难以实现在可容忍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的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利用,必须要开发新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软硬件技术,才能满足应用需求。
除了数据量浩大外,大数据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模态繁多,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二是生成快速,大数据往往以数据流的形式动态、快速地产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用户只有把握好对数据流的掌控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及其挖掘利用问题,成为了产业界、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各方面关注的热门话题,并正在从不同方面促进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上海自然博物馆节能设计蔡英琪;汪铮【摘要】从地源热泵、自然光导入、光伏发电、绿色照明、分项计量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总体节能设计等方面介绍了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中的电气节能设计.提出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在设计阶段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出发,借助生态节能集控管理平台对系统进行自动监控和调节,以实现系统最优化运行,达到节能的目的.【期刊名称】《现代建筑电气》【年(卷),期】2017(008)007【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上海自然博物馆;电气节能;绿色照明;智能化监控系统【作者】蔡英琪;汪铮【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5上海自然博物馆作为市级大型博物馆,其建设规模、展品存量、展示手段位居国内三大自然博物馆之列,每年预计有超过120万参观者。
多项绿色技术设备的合理利用,配合后期运营调试及维护,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效益正不断地体现,已取得很好的示范效果,对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的绿色目标起到极有利的推进作用。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总高度为18 m(地上3层,地下2层),占地面积为6 411 m2,总建筑面积为45 086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2 128 m2,地下建筑面积为32 958 m2,主要功能区域包括展示及公共服务、行政管理办公、库房及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等。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内部参观流线围绕中心景观布置,各展厅在螺旋式的空间秩序中将内部功能与外观形式统一。
上海自然博物馆效果图如图1所示。
上海自然博物馆属低碳博物馆,是建筑与展藏一体化的生态节能示范基地[1-2]。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的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的技术。
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实现低温热能向高温热能的转移。
地热能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在夏季作为热泵制冷的热汇。
现象,而且需要将感知层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类化处理,因此在此层级调用感知数据,进行分装处理,提供给业务层进行可见的数据分析。
业务层是整个运维系统的核心,基于B I M的集成图1 运维顶层设计图25 2019.09 |26 |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应用只有通过业务的详细逻辑分析才能指导下层两个层级有效的数据采集及分析。
4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南路、世纪大道、丁香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4.6公顷。
地块形状约呈长方形,场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为160米。
本项目地上6层,功能为博物馆展厅及公共大厅、图书阅览、办公等功能,总建筑面积113200㎡,。
地下2层,地下一层为博物馆门厅、餐厅、厨房、报告厅、数字影院、设备机房、临展周转库房、后勤用房、汽车库等功能,地下二层为车库、设备用房、后勤库房。
5基于BIM 的上博东馆运维需求5.1无损接收BIM 施工模型在竣工B I M 模型基础上,根据运维要求进行模型修改和完善,形成初始B I M 运维模型。
由于建造B I M 模型主要关注设备构件的外形尺寸和空间位置,不关注设备的逻辑关系和内部构造,因此面向运维的B I M 模型创建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为运维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B I M 建模,形成上海博物馆东馆的3D 数字化模型,譬如,在B I M 模型中对房间合理规划,直观显示其功能分区和房间属性。
用户通过在三维场景中进行自由交互浏览、能够可视化地显示当前界面区域中所有B I M 模型、元素的状态和信息。
同时,提供接入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管理,能够显示出这些系统的逻辑、空间关系,辅助管理决策。
对监测点监控信息以三维视图直观显示,方便用户便捷查看,并快速定位和提取相关系统信息。
5.2展陈需求东馆临展厅数量多、面积大,周转库房配置不足,且周转库房除需用于文物周转存放外,还要考虑相应的文物物流包装空间、点交空间、临时展陈设施存放空间等问题,周转库房的配置不适应大型临时展览的使用要求,特别是不利于多个临展厅同时举办展览时文物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