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9.45 KB
- 文档页数:12
2024幼儿园冬至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至的来历和习俗。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冬至的定义和时间2. 冬至的习俗和食物教学活动:1. 讲解冬至的基本知识2. 观看冬至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第二章:冬至的习俗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北方包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2. 其他地区的冬至习俗教学活动:1. 讲解冬至习俗的来源和意义2. 分享各地冬至的特色食物第三章:冬至的手工活动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手工活动加深对冬至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制作冬至相关的手工艺品2. 冬至主题的绘画活动教学活动:1. 制作冬至贺卡2. 绘制冬至的主题画第四章:冬至的故事分享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冬至的来历。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冬至相关的传统故事2. 冬至的民间传说教学活动:1. 分享冬至的传统故事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的内容和意义第五章:冬至的美食体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至的特色食物。
2. 培养幼儿的品味和饮食文化。
教学内容:1. 冬至的特色食物介绍2. 冬至食物的品尝和制作教学活动:1. 介绍冬至的特色食物2. 制作和品尝冬至的食物第六章:冬至的自然科学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至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冬至日昼短夜长的原因2. 冬至期间的自然现象观察教学活动:1. 讲解冬至日昼短夜长的科学原因2. 进行冬至期间的自然现象观察和记录第七章:冬至的诗歌欣赏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诗歌感受冬至的氛围。
2. 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冬至相关的传统诗歌2. 冬至主题的现代诗歌教学活动:1. 分享冬至的传统诗歌2. 引导幼儿欣赏和创作冬至主题的诗歌第八章:冬至的数学认知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冬至相关活动了解数学知识。
第1篇一、班会背景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为了让学生了解冬至的习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浓情冬至”主题班会。
二、班会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冬至的来历、习俗和传统美食。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简要介绍冬至的来历、习俗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视频观看播放关于冬至的介绍视频,让学生了解冬至的起源、习俗和传统美食。
3. 互动环节(1)知识问答主持人提问关于冬至的知识,学生抢答,答对者可获得小奖品。
(2)分享习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冬至习俗,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4. 亲手制作汤圆(1)教师讲解制作汤圆的步骤和方法。
(2)学生分组,动手制作汤圆。
(3)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分享感受。
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四、班会内容1. 冬至的来历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据《周礼》记载,冬至为“日南至”,意味着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换的重要时刻,因此,这一天有着特殊的地位。
2. 冬至的习俗(1)祭祖:冬至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2)吃汤圆:汤圆寓意团圆、美满,冬至吃汤圆,寓意家人团圆、幸福安康。
(3)拜冬:拜冬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人们穿上新衣,拜谢祖先和神灵。
(4)贴春联: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贴上春联,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3. 冬至的传统美食(1)汤圆:汤圆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品,寓意团圆、美满。
(2)饺子:北方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平安、幸福。
(3)年糕:年糕寓意年年高升,是冬至的传统美食。
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冬至的来历、习俗和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冬至的来历和习俗2. 冬至的传统文化3. 动手制作冬至美食4. 冬至诗词欣赏5. 冬至主题讨论和分享三、教学重点1. 冬至的来历和习俗2. 冬至的传统文化3. 动手制作冬至美食四、教学难点1. 冬至的来历和习俗的讲解2. 冬至诗词的理解和欣赏五、教学准备1. 冬至相关资料和图片2. 冬至美食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冬至诗词的打印和分发4. 活动场地和设备的准备教案内容请按照上述章节格式提供,每个章节的内容要求详细具体,便于我参考和理解。
谢谢!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冬至的来历和习俗,引发学生对冬至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冬至的来历、习俗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冬至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冬至美食,如饺子、汤圆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冬至诗词,理解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冬至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加深对冬至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冬至的来历、习俗和传统文化。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冬至美食,培养实践能力。
3. 欣赏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冬至诗词,提升文学素养。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感受,培养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讲述冬至的来历和习俗。
2. 学生能够动手制作出美味的冬至美食。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冬至诗词的意境。
4. 学生能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感受。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冬至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冬至庙会、冬至庆典等。
2. 邀请家长参与冬至美食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冬至主题的绘画、手抄报等创作活动,展示学生的才华。
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1、综合:冬至我知道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
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一、活动主题:情暖冬至,爱在助困二、活动对象:所有勤工俭学岗位人员三、活动时间:20年12月21日晚7点四、活动地点:B#204五、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助困办公室六、活动形式(一)、励志视频通过播放励志视频,帮助岗位克服自卑心理。
(二)、知识竞答自选题目(励志题目),答对即可获得奖品,答错仍有参与奖。
(三)、演讲现场采访岗位,请各岗位谈谈自己对学院助困工作的看法和宝贵的建议,并邀请优秀岗位代表上台演讲,谈谈工作、学习心得,激励其他岗位在工作和学习上取得进步。
(四)、温情送汤圆邀请所有在场岗位人员共聚食堂,分享汤圆,传达节日祝福和学校的关爱。
七、活动流程:本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对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并把活动的有关任务下达到各个干事并做好准备工作;后期将于12月21日举行“情暖冬至,爱在助困”活动。
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冬至的起源、习俗和传统食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冬至的起源、习俗和传统食物。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冬至的起源、习俗、传统食物等。
2. 准备相关冬至的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3. 准备冬至食物的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冬至的起源和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冬至的习俗和传统食物,引导学生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3. 实践:学生们分组合作,制作冬至食物,如饺子、汤圆等。
4. 分享:每组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其他组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冬至的起源、习俗和传统食物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制作冬至食物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的提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冬至主题的绘画或手工艺制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冬至的理解和感悟。
2. 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的冬至活动,共同分享冬至的食物和习俗,增进家校联系。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冬至的起源、习俗和传统食物,传承传统文化。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冬至的感悟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可以通过互评和自评的方式,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2.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3. 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4节气冬至主题班会教案24节气冬至主题班会教案五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更有利于班级集体的建设。
你知道如何准备一个主题班会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4节气冬至主题班会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4节气冬至主题班会教案五篇1一、冬至的简介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也称汤团或汤圆、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二、活动背景为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继承传统习俗,享受健康娱乐,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在这充满激情的十二月份,冬至节的步伐慢慢迈近,这正是我们举行活动的好时期,也是我们宣传自己,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大好时机。
而作为新时代的代言人,大学生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对新奇的活动必定会踊跃参加,同时也是为了展示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增进思想交流,繁荣校园饮食文化,拓宽同学们的兴趣爱好。
三、活动目的1、在冬至来临之际,让所有在院的同学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
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感受家的温暖、集体的温馨。
2、通过亲自动手包汤圆、煮汤圆,让全院同学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汤圆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3、感受节日气氛、发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习俗。
四、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1日下午13:30-15:20包汤圆煮汤圆15:30-16:30邀请师生品尝汤圆五、活动地点理工第一食堂餐六、参加对象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系全体师生七、活动内容“汤圆”的制作及吃汤圆共庆冬至佳节八、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宣传:海报、横幅、广播站宣传、报名单传单1、海报:3张贴在宣传栏(其中三期1张,教学楼1张,食堂1张)。
2020关于传统节日冬至主题班会精彩模板引言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冬至。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气候、农事、文化等方面所带来的一些风俗和习俗的具体表现。
值此冬至佳节来临之际,我班举行此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分享自然科学方面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与自然科学领域有密切的联系。
冬至是太阳在黄经定位上的最南点,同时也是北半球的冬季开始时期,太阳高度最低,白天时长最短。
在这一天,我们可以观赏到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阳光较短;万物凋零;万物开始摄取阳气等。
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规律和气候变化。
传统文化方面冬至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它既有寓意深刻的传统习俗,又有独具匠心的传统美食,更有盛大的传统庆典。
在这个节日里,大家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比如:洗澡、吃饺子、喝酒,等等。
这些习俗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流传了许多年,每到冬至佳节,都会成为人们欢聚一堂的理由。
冬至这个节日,深深的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了人们家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健康养生方面冬至是养生的好时机,因为冬至过后白天逐渐变长,阳气逐渐增多,人体也开始进入补养时期。
此时,要注意均衡饮食、多补充维生素,增强体质。
可以适当吃一些食疗养生品,比如鸡汤、生姜、红枣等,这些食物都有很好的补益功效。
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7-9小时的睡眠时间是最合适的。
活动为了更好地体验冬至这个传统节日,我们在此次主题班会中也安排了许多有趣的活动。
歌曲演唱我们邀请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古老的民歌,共同合唱传统歌曲,以此表达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和热爱。
禁语游戏我们将准备一些与冬至有关的字、词语,同时规定某些字禁止使用,让同学们在游戏中体验和发掘汉字的魅力。
历史文化展览通过搜集了解,我们将会在班级内开展冬至历史文化展览,展览内容包括:历史积淀、文化演变、地域差异等,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0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方案一、背景冬至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气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感到陌生,甚至是忽略。
因此,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冬至这一重要节气的庆祝和文化传承,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
二、时间和地点时间:2020年12月21日(周一)第2节课地点:教室三、内容安排1. 暖身环节(10分钟)班主任或主持人向同学们问候,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并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度过这个特别的传统节日。
2. 内容部分(70分钟)第一部分:传统文化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同学们介绍冬至的起源、历史演变、传统民俗和文化内涵等知识点,并结合图片或视频进行讲解。
让同学们了解冬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内涵,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第二部分:拜祭仪式(20分钟)班主任或者学生代表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拜祭仪式。
先清理好校园里的垃圾,然后班主任诵读祭文,同学们跟读。
接着,全班同学手持粘合在礼盒上的五颜六色麦穗和色带在草地上排成五角形的仪式图案,向祖先和先贤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第三部分:手工制作(20分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冬至的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班级可以准备简单的手工活动,例如:制作汤圆、挂红灯笼、画年画等等。
通过手工体验,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美好。
3. 总结(10分钟)本次班会结束前,班主任或主持人可以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对冬至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同时也可以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成果,鼓励同学们继续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注意事项1.班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布置、材料和器具准备等,确保正常开展班会;2.主持人和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冬至相关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以保证班会的顺利进行;3.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特别是与火源相关的活动要慎重;4.班级领导要加强监督和协助,确保班会顺利发展和学生的安全。
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2020年最新5篇马上就迎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宣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教学重点:了解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
三、教学难点: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冬至的的无穷魅力,意识到在生活中能够懂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并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活动形式:朗诵、讲故事、游戏、吉他、小品、歌唱等五、活动过程:1、宣布主题: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2、节日冬至的由来和传说:(1)请听朗诵诗词《小至》和优美诗句;(2)讲述冬至的传说和习俗:如冬至吃饺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个开心的节日,接下来一起来玩游戏“模仿秀”;4、在冬至这天,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汤圆,接下来请倾听吉他《卖汤圆》;5、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幽默又搞笑的小品《卖汤圆》;6、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负担。
接下来请听朗诵《歌颂母亲》;7、在这欢乐的节日当中,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请听歌曲《许一个愿望》;8、伴随着歌声,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总结:在这次班会中,同学们兴趣盎然,讨论的热火朝天。
学生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冬至的知识。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在我国古代对这一天非常重视,冬至被当做一个较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还认识了冬至传统食物汤圆、饺子。
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第二篇一、活动目的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同学们尽快全面健康发展。
2024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多篇教案2024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1 背景介绍:冬至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气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1.2 目的意义: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1.3 活动时间:2024年12月22日二、知识点讲解2.1 冬至的来历:讲解冬至的起源、历史发展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2 冬至的习俗:介绍全国各地的冬至习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2.3 冬至的诗词:欣赏与冬至相关的诗词,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内容3.1 冬至知识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解冬至的相关知识。
3.2 冬至习俗体验: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冬至美食,如饺子、汤圆等,感受冬至的氛围。
3.3 冬至诗词欣赏:选取经典的冬至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诗词的意境。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冬至的历史、习俗和诗词,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体验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冬至习俗的多样性和诗词的理解。
5.2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冬至的文化内涵。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料:用于讲解冬至知识和诗词欣赏。
6.2 冬至美食制作材料:如饺子皮、馅料、汤圆粉等。
6.3 诗词欣赏相关书籍: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冬至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冬至的兴趣。
7.2 知识讲解环节:利用PPT讲解冬至的来历、习俗和诗词,让学生了解冬至的文化内涵。
7.3 实践体验环节: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冬至美食,如饺子、汤圆等,感受冬至的氛围。
7.4 诗词欣赏环节:选取经典的冬至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诗词的意境。
7.5 总结环节: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冬至的文化意义和民族自豪感。
2020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方
案
冬至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方案,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方案第一篇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
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
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
”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历史渊源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
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
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
的节日。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
(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
(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
(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桂)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晋)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现在我们都很喜欢圣诞节,不仅这样,我们还很喜欢过母亲节、父亲节等西方节日,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在这些节日里,我们可以送礼物,可以让友情变得温馨,可以让我们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一种关心。
在这些节日里,我们懂得孝敬父母,我们知道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这是节日带给我们的一种收获。
这些的确非常有意义,而这些关于西方节日的知识,同学们却不是很了解,大部分是通过商店、报纸、电视而知道的。
这些商店只是介绍他们销售礼物、礼品,而对于节日的文化却很少介绍。
很明显,商人们这样做广告其实就是为了大家买礼物,那样他们就可以赚钱了。
但是,这难道是说我们中国就没有意义丰富的节日了吗? 其实,我们中国的许多节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都很有意义。
春节里,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呆在一起,大家非常得开心要向长辈拜年。
如果我们去了解一下关于春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祖国的每一个节日都有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它们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
比如关于春节有这样一个传说: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这里一个那里一个地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
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
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做坏事的日期,老百姓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这只是关于春节的传说,如果同学们去了解一下,你会发现更多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那么大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对于西方节日,同学们更多的是要学习关于西方节日的传说和故事,让自己变得有爱心,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所以更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文明,中国人要学习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过我们自己的节日。
通过中国传统
节日,学会尊敬老人,学会孝敬父母,让祖国的传统美德在我们欢度传统节日中在我们身上得到发扬。
冬至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方案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教学重点:
了解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
三、教学难点:
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冬至的的无穷魅力,意识到在生活中能够懂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并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活动形式:
朗诵、讲故事、游戏、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