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塌渍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疼痛的中医外治法--中药塌渍中医技术中“内病外治”是一项特色诊疗项目,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中药封包,中药塌渍,中药定向透药,中药硬膏贴敷来治疗多种疾病。
省中医内分泌科采用中药塌渍温敷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得到患者朋友认可。
具体介绍如下:组方:伸筋草30,透骨草30,乳香25,没药25,川芎25,细辛25,羌活25,独活25,白芷15,红花15,延胡索15,川乌15。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病人都有个体化的方案,本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应当咨询专业医师)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应用: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麻,痛或知觉减退。
2.各种筋骨肌肉损伤性疼痛。
如颈肩背腰和四肢的疼痛。
3.风寒湿痹,筋脉拘挛性疼痛。
中医认为疼痛的原因很多,比如外感邪气,痰饮瘀血、食滞不化、蛔虫结石、阴血不足、阳气亏虚等皆可导致疼痛。
一是实邪阻滞,经脉不畅,气血不通,既所谓“不通则痛”;二是正气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既所谓“不荣则痛”。
上述方药适合瘀血阻络,经脉不畅,气血不通型疼痛。
疼痛的辨证分为以下12种1.胀痛,既疼痛有胀感。
胀痛发生于头目者,多属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胀痛见于胸肋脘腹等处者,多属气机郁滞。
单纯气滞者少,常兼血郁,湿滞。
2.刺痛,疼痛犹如针刺之状。
多属于血瘀内停所致。
3.冷痛,疼痛且有冷感,得温痛减。
多由于寒邪阻络或阳虚失温所致。
4.灼痛,疼痛且有热感,喜凉恶热。
多由于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所致。
5.隐痛,疼痛轻微,时发时止。
多因阴血不足,机体失养,或阳气亏虚,机体失温所致。
6.绞痛,疼痛剧烈,犹如刀绞。
多由有形实邪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
(实邪闭阻气机)7.重痛,疼痛且有沉重感。
多因湿邪阻滞,气机不畅所致。
8.空痛,疼痛且有空虚感。
多因气血不足,精髓亏少,机体失其充养所致。
(气血精髓不足)9.酸痛,疼痛而有酸软感。
若周身酸痛,可见于表证或湿证;若腰膝酸痛,多属于肾虚。
10.挚痛,抽挚牵引而痛,由一处而连及他处者,又称牵引痛。
中药塌渍治疗的方法
中药塌渍是指肾虚引起的水液潴留在身体组织中导致的病症。
治疗中药塌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理肾气、清除水湿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1. 补肾益气: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等,可以选择单味药物煎汤或配伍使用。
2. 利水消肿:如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等中药,有利尿、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
3. 祛湿化痰:包括白术、苁蓉、参、陈皮等药物,可以散湿除痰,改善体质。
4. 调理脾胃:中药黄芩、黄连、山楂等具有健胃消食、理气止呕的效果,可以改善脾胃气机,促进水湿排除。
此外,个体差异较大,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咨询中医师进行诊断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药塌渍疗法在临床应用范围介绍塌渍疗法,最早起源于《五十二病方》中外伤疾病用中药煎汤外敷,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辩证论治的方法,合理选择出相关药物,对其实施局部塌渍,“塌”是将饱含药液的棉絮或是纱布敷于患侧,“渍”是将患处侵泡于药液中,两种方法往往同时进行,故结合称之为塌渍。
其原理是药物的本身作用配合药物加热后产生的热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也可通过肌肤毛孔直接作用于病灶,或使药物经肌腠毛窍而入脏腑,从而达到疏通气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除湿化瘀,解除痉挛,缓解疼痛,扶正祛邪,以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应症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皮肤科、骨科、免疫科等临床各科。
1 治疗妇科盆腔炎盆腔炎在临床妇科为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隐痛或坠痛、腰骶部酸痛且白带增多、阴道流血。
中医学属“妇人腹痛”“热入血室”“带下病”等范畴。
据临床报道,单纯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也存在疗程长,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问题。
中医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进行药方的配制,从根本上治疗。
梁卓等对184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采用中药塌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塌渍治疗方由金银花20g、赤芍20g、牡丹皮 10g、鸡血藤20g、败酱草20g、川楝子10g、炮姜20g、香附20g、延胡索10g 组成。
将药物研末,蜂蜜汁调成糊状,涂于无菌纱布,塌渍于脐水平以下,耻骨联合上,有效率97.82%。
李长慧等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72例,治疗组36例用中药塌渍治疗(双花、败酱、红藤、地丁、川芎、赤芍)研末,蜂蜜汁调成糊状,有效率88.89%,对照组口服中药坤复康胶囊治疗,有效率72.22%。
2 治疗中风偏瘫偏瘫是中风后遗症中的一种,起病急且重、致残率高。
中药溻渍能够对其受损部位的神经、皮肤、血管进行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活血舒筋、疏通腠理、健脾利水的功效。
刘刚翠等人选取45例中风偏瘫后肢体麻木患者进行研究,将中药熬好后,置于足浴盆内,控制温度在40摄氏度,把患者双足放在药液以下,进行 40min的浸泡,1天1次,得出患者有效率达93.3%。
中医---溻渍•溻渍法编辑讨论本词条缺少信息栏、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溻渍法是溻和渍两种医疗处理方法的合称。
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敷于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前者相当于现代常用的湿敷法,因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两法合称之溻渍法。
目录1.1历史记载2.2操作方法3.3主治病症4.4注意事项历史记载编辑元代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卷上载:“溻渍法,疮疡初生经一二日不退须用汤水淋射之。
在四肢者,溻渍之”。
并指出其作用原理“夫溻渍疮肿之法,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
盖汤有荡涤之功,……此调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
”因本法要把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所以以四肢远端的疾患为宜。
操作方法编辑依据具体病证所选的药物煎汤,去渣后,乘热将患部浸泡于药液中,浸泡时间与次数据具体病证而定。
主治病症编辑外伤疼痛黄酒煎(《中医简易外治法》) 鲜大蓟120g(干者60g),黄栀子120g,黄酒120g。
将大蓟和栀子放砂锅或搪瓷锅中,兑水5茶杯,煎开后再兑入黄酒,稍煎1分钟,过滤取汁,用新毛巾2条轮蘸药汁溻渍患处,每日3~5次,7天为1疗程。
功能清热活血止痛。
主治跌扑摔伤,局部血肿作痛者。
雷诺氏病回阳止痛洗药(《熏洗疗法》) 透骨草30g,当归、赤芍、川椒、苏木各15g,生南星、生半夏、生甘草、川牛膝、白芷、海桐皮各9g。
上药浓煎取汁,趁热将手指浸入药液浸渍,每日2次,每次1~2小时,每日1剂,15~30日为1疗程。
功能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雷诺氏病。
疖芫花椒柏汤(《疖肿的中医调治》) 芫花、川椒各15g,黄柏30g。
上药共研细末,装纱布袋内加水2500~3000m|,煮沸30分钟,用软毛巾蘸汤溻渍局部,每日2次,10次为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化湿。
主治疖、疔痈肿、毛囊炎等。
斑秃海艾汤(《外科正宗》) 海艾、菊花、薄荷、防风、藁本、藿香、甘松、蔓荆子、荆芥穗各6g。
将上药水煎取液,用毛巾或纱布蘸取药液溻敷患处,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10日为1疗程。
康复科中药塌渍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
溻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扭挫伤、筋骨关节劳损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药汁、纱布数块、钳子二把、橡皮布、毛巾、脸盆。
【操作方法】
1.埋管湿敷法,患部下面垫以橡皮布,用4-5层纱布盖于疮面,在2和3层中间放尼龙管一根,尼龙管前端管壁钻孔数个,尾端连接针栓,露于敷料外,定时用注射器注入药液。
2.浸泡法,用大口的小药瓶或治疗碗,或小药杯盛放浸泡的药液,然后将肢端浸泡在药液中。
3.淋洗法,将煎煮好的药液放于盆内,乘热熏蒸,然后淋洗。
或将药液装入喷壶内淋洗患处,每日3-4次。
【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患部下面垫以橡皮布,用4-5层纱布浸透溶液,用钳子拧至不滴水,敷于创面。
4.每隔15-30分钟淋药液于纱布上,使其经常保持湿润,以利发挥药效。
【注意事项】
用溻法时,药液应新鲜,溻敷范围应稍大于疮面。
热溻、罨敷的温度宜在45℃-60℃之间。
淋洗、冲洗时,用过的药液不可再用。
局部浸泡一般每日 1-2次,每次15-30分钟。
全身药浴可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冬季应保暖,夏季。
直避风凉。
'.
;.
中药塌渍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中药塌渍
定义:把中药与醋混合后加热敷于患处以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目的治疗方法。
目的:
1.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腰背酸痛,肢体麻木酸胀等症状; 2.缓解或消除呕吐腹痛、各种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血、肿痛。
注意事项:
1.塌渍中保持药袋的温度,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加热;
2.塌渍过程中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感到疼痛或出
现水疱时,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塌渍温度要适宜,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实施中药塌渍治疗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灼伤,布袋用后消毒、清洗、晒干、高压灭菌后备用。
中药塌渍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目的:中药塌渍治疗是通过介质(凡士林)促进皮肤对约物的吸收。
同时辅以红外线灯局部热疗,扩张毛细血管,一方面可以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度;另一方面增强局部代谢,达到缓解疼痛、促进损伤修复的目的。
注意事项:
1、在为患者进行中药塌渍治疗前,首先要对患者局部的皮肤进行评估,若有破溃或皮肤过敏时禁用中药塌渍治疗。
2、操作时要注意将纱布用温水浸湿,膏药要均匀覆盖在湿纱布上,避免了巾药颗粒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将不能溶解的部分与皮肤隔离,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
3、红外线灯的温度要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巡视病人,随时调节红外线灯的温度或红外线灯距离患者皮肤的距离,防止出现烫伤等其他不适。
提问:
1、在为患者进行中药塌渍治疗前:
首先要对患者局部的皮肤进行评估,若有破溃或皮肤过敏时禁用中药塌渍治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