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严以律己要做到“三慎”
- 格式:pdf
- 大小:294.35 KB
- 文档页数:3
严以律己是增强组织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内化于党的建设始终。
一方面,严以律己融汇在党的血脉里,是共产党人优秀的政治基因。
我们党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严以律己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对每一个党员提出要求。
另一方面,严以律己也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保证。
我们党有8700多万党员,党员干部能否严以律己,关乎人心向背,影响政治生态与发展大局。
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丧失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有的漠视党纪国法,有的在“糖衣炮弹”前翻船落马,表现不一而足,但根子就是在理想信念上偏了方向,在严以律己上出了偏差。
党员干部做到严以律己,本质在于正确对待个人私欲与党性原则,关键就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纪底线、把好私德关口。
一是以党纪国法为规,做清正廉洁的干净人。
严守党的纪律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一个政党,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丧失战斗力和生命力。
作为党员干部,首先要树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坚定的政治立场,模范遵守党章,坚决维护纪律,在政治上讲忠诚、在组织上讲纪律、在行动上讲原则,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二是以知行合一为要,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
对党绝对忠诚是严以律己的核心。
严以律己不是一句口号、一种伪饰,只有真正内化于心,才能做到外化于行,体现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是以自重自省为戒,做防微杜渐的明白人,要做到慎独、慎微。
做人为官就要心中有戒、心中有畏。
在公众视线之外,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能不能正确对待利益诱惑,能不能坚定自守,考验着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做人从政的底线。
做到慎独,根基在坚定理想信念。
心有所向,方能行有所止。
想清楚入党为什么、权力做什么的问题,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要做到慎微,大节与小节从来都是相互统一、互为依存的。
在如何对待权力、利益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小事,只有谨记万事皆有初,当遇到“第一次”,听到“下不为例”的时候,坚决守住防线,才能让“病毒”无机可乘。
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发言总书记强调,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敬、戒、慎、省、守五个方面,为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开创确立了行为准则,打造了“防护栏”和“防火墙”。
领导干部只有牢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道理,保持“持己,当从无过玄子有过”的自律意识,秉持“归咎于身、刻己自责”的解剖精神,经常过滤思想、检点言行,才能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当前,律己不严主要表现为不守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之心。
有的纪律规矩意识欠缺,目无组织、目无纪律,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对组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视制度、规矩为“稻草人”,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有的把自己所管辖的丘陵地区、系统、部门、单位当作“自留地”,搞公共行政权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有的拉帮结派、亲亲疏疏,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有的纪律散漫,上班时间侃大山、搞网聊、逛网店、打游戏、炒股票,我行我素;有的工作不安心、不用心,当“走读”干部;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心无敬畏、行无底线,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
在严以律己上带好头,要慎独、慎微。
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之时能够反躬自省、谨言慎行。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作为一种操守、一种品格、一种风骨,让慎独的意识像影子一样伴随左右。
所谓慎微,就是要在细微之处能够严加防范、警觉、警醒,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小节上把持不住,就会演变成大问题。
党员干部特别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警醒自己、鞭策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严防一念之差、一时糊涂,严防不知不觉变质,不断进一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在严以律己上带好头,要清正廉洁。
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
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不容易,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岗位,时刻紧绷责任意识这根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算一算腐败的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亲情账和自由账,明白什么是得不偿失,不要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到时候毁了自己的前程,毁了家庭的幸福,毁了一个地方的健康发展。
三.判断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1.作风是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作风是稳定的,是由内而外展现出来的,不是一阵风,也不是走形式。
对A.对B.错自己得分:3.0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执掌国家权力,有些时候可以逾越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框架。
错A.对B.错自己得分:3.03.践行“三严三实”应该做到从改进作风,到制度设计,再到权力监督的“三结合”,做到循序渐进,“三严三实”主要着眼于改进党的作风,其必须和制度与权力层面的工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对A.对B.错自己得分:3.04.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问题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对A.对自己得分:3.05.共产党员要以才为先,德才兼备。
错A.对B.错自己得分:3.06.江泽民说: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说到底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世界观问题。
对A.对B.错自己得分:3.07.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对A.对B.错自己得分:3.08.总的来说,现代政党一般都有明确、具体的政纲,有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有约束党员行为规范的纪律,而且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各种活动,竭力争取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
对A.对自己得分:3.09.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赢得选举而掌握国家权力。
错A.对B.错自己得分:3.010.党员干部要做到“三慎”,即:“慎权、慎言、慎为。
”错A.对自己得分:3.0自己得分:2.0三.判断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1.“三严三实”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作风建设要求,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努力遵守的行为准则。
对A.对B.错自己得分:3.02.从“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看,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
错A.对自己得分:3.03.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切实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力量,只有以“三严三实”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才能真正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真正实现“四个全面”的工作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慎初慎独慎微慎情严以律己研讨发言稿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反腐力度,一大批党员干部纷纷落马,细细想来,无论是查处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慎情。
这些反面的典型无不告诫每一名领导干部,要做党的好干部,就必须做到在首次时慎初、独处时慎独、涉小时慎微、用权时慎情。
下面,我结合自己学习思考和工作实际,谈一谈对“如何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慎情”的个人认识和体会。
首先,严以律己,就是要始终坚持心中有戒,防范于发生之初,筑牢“第一道防线”。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坚持原则,以后就比较容易把握好自己;反之,就有可能突破底线、失去自我。
近年来一些贪官落马的案例就是这句话的有力佐证,有的就是在第一次面对诱惑时没有把握住自己,让私心和人情战胜了原则,并心存侥幸,以“下不为例”来原谅自己,丧失了为官做人的底线。
直到锒铛入狱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却悔之已晚。
“万事皆有初,欲善终,当慎始”。
我们要静下心来算好一笔账,如果“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了,往往就会引发“兵败如山倒”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错误也就随之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坚守住了“第一道防线”,也就意味着我们始终不会在自律方面犯错误。
慎重对待“第一次”,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更是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
千般诱惑、万种笼络面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是每一位领导干部所必须具备的。
我们要始终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凡是党纪国法禁止的,就要永远放在“高压线”的高度,无条件地坚守底线,自觉“画地为牢”,“不越雷池一步”。
一经发现自己有不良思想苗头和出格行为,就要立即自觉积极制止,避免误入歧途。
其次,严以律己,就是要始终坚持心中有戒,防范于独处之时,避免自我放纵。
慎独,就是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
东汉“四知先生”杨震,在拒绝昌邑县令王密暮夜送金时,一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者?”阐明了独者不独的道理。
人生感悟:要做“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之人做“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之人,首先要对“慎”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慎,小心、当心的意思。
慎是由一个“心”和一个“真”组成,“心”和“真”合起来的意思是“抛开头脑中的其它要求一心一意认真地对待。
古代围绕“慎”的解释也很多,如:慎,谨也(《说文》);慎,诚也(《尔雅》);慎,德之守也(《国语·周语》)。
这是做人的本分,有百利而无一害。
下棋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说法,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所以,了解和理解“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单独行动的时候,要做到慎独。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违反法律之事。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它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
能不能做到慎独,是检验一个人自觉性、自制力和意志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志。
所以做为一个自然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
可见。
慎独是最为重要的,是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之首。
在涉及小事的时候,要做到慎微。
所谓慎微,就是审慎于细微而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许多走上犯罪道路的人,都是从“一点点”开始蜕变的。
小节不检点,小毛病不克服就会演化成大问题。
所以说,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算好“人生大账”,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洁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如何做到严以律己“三严三实”中的“严以律己”,是指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严以律己”特别强调了领导干部的“自律”,突出了个人修养在党风廉政中的基础性作用,把作风建设从制度层面升华到了价值层面。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严以自律,才能慎独慎微,将他律变为自律,变外在的规则为内在的价值,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
要做到严以律己,能否慎独慎微是个大关口。
慎独,指的是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见异思迁、见利忘义,恪守自己的为人风范和处事品格,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
慎微,即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细节决定成败,祸患积于忽微。
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通往的是公款、公权;老婆、孩子,被撬动的是为人为官的基础防线。
把慎独慎微作为个人思想修养和行为规范的理性界碑,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要做到严以律己,就要始终怀有敬畏之心。
这就是对群众的敬畏,对法纪的敬畏,对责任的敬畏。
对群众心存敬畏,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干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之事。
对法纪心存敬畏,就是要维护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权威,坚持依法依纪办事、廉洁从政。
对责任心存敬畏,就是要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要把这无形的敬畏奉为“头上神明”,日三省之;化为手中戒尺,日恒量之,树立并恪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安身立命,以此取信于民。
一、领导干部如何做到严于律己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三律”。
一是法律。
对党员干部来讲,党纪国法是最大的规矩。
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应当是一个懂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领导干部一定要依法办事,依法决策,这既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对“三个慎重对待”的解读欢喜岭采油厂林辉在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一届四次全体会议的反腐倡廉工作报告中,罗文柱书记就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时明确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慎重对待与个体经营者的交往、慎重对待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利益诉求、慎重对待自己的情趣爱好和业余生活”。
仔细研读罗书记提出的“三个慎重对待”的观点,不难想象出,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经济往来过程中,党员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能每天都做到“三个慎重对待”,的确是一种不凡的境界和超常人格。
那么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才能经受住现实环境的考验,真正做到“三个慎重对待”。
笔者谈谈几点对“三个慎重对待”的解读。
慎重对待与个体经营者的交往改革开放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尤其是一些个体经营者,凭借一些优惠政策和法规漏洞,积累了相应的财富。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又费尽心思,以金钱和各种利益为诱饵,大肆交往和贿赂官员。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辜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个体商人热衷于和官员交朋友,是因为看中了官员手中的权力;反之,官员喜好与商人称兄道弟,也不外乎看中商人身上的利益价值。
双方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捞取更多的好处,从肮脏的角落聚集到一起,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得到了“权”与“钱”的满足。
如,吉林省某地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建设负责土地开发审批,竟然收到个体老板送来的1300万元“好处费”,巨额的贿赂连他自己都感到害怕。
当然,在权钱交易中,损失最大的还是国家,成千上万的国有资产在“互通有无”中付诸东流,这是老百姓对贪官的最为痛恨之处。
这些个体经营者们随便拿出一点,就足以把一个官员打翻在地,使之永世不得翻身。
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的原舟山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虞军明,在狱中回忆说道:自己这些年交往过的个体老板,不少是与我称兄道弟。
尤其是当上副处级领导干部后,我更热衷于跟个体企业家交朋友,与他们一起过潇洒生活,觉得在他们面前,自己很风光。
党员干部廉洁从业要注意“三慎”把住“三关”作者:李安平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01期在开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中,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的学习,尤其是对安钢集团公司纪委汇编的28个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的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员干部从业必须做到清正廉洁,这不仅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保证。
党员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洁从业,关键在于加强自身修养,注意"三慎"把住"三关",增强自我免疫功能。
首先,要加强日常生活修养,注意"三慎"。
对党员干部而言,加强日常生活修养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日常生活是最容易失手的地方,是最容易放松的领域,也是组织上最不容易监督的环节。
党员干部加强日常生活修养,关键要注意"三慎"。
一要慎嗜好。
即把个人嗜好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谨防沉醉于个人嗜好而不能自拔。
个人嗜好无可厚非,但个人嗜好有高低良莠之别,对党员干部来说,即便是正当的个人嗜好,也有一个适度把握的问题,过度就会陷入迷恋,迷恋就会影响工作,荒废事业,同时还能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嗜好还可能被下属模仿,甚至形成一种风气。
原厦门远华集团董事长赖昌星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不怕政府有法规,就怕领导没爱好"。
他从领导的情趣爱好入手,投其所好,致使上至公安部副部长,下至厦门市党政领导等160多名领导干部成了他的俘虏。
因此领导干部不能把自己的嗜好视作为个人行为,而应从社会影响和个人形象的角度考虑,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节制。
对影响廉洁从业,秉公用权,有损个人形象的嗜好,要认真克制或加以戒除。
二要慎习惯。
培养良好的习惯,防止沾染不良习惯,同样是保持廉洁从业的客观需要。
一位哲人说的好,"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