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3
- 格式:docx
- 大小:21.15 KB
- 文档页数:5
大学语文第3讲辛弃疾的词《破阵子》等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
早年在由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即后来的满族)建立的金国(统治区)度过,22岁时率两千人在家乡起义并加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抗金大军,为掌书记。
曾有亲入敌营侦查敌情、只身追杀叛徒、带五十人马闯袭驻有五万大军的金军大营并生擒叛贼等英雄壮举,名震一方。
23岁南渡归宋,先后任建康府通判及湖北、湖南安抚使等。
后受南宋投降派排斥打击,被免职,居上饶、铅山达20年之久。
64岁时,朝廷准备北伐,任用他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
但不久又遭排斥,回铅山家中。
忧愤而死。
辛弃疾是南宋时伟大的爱国词人,他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与苏轼并称“苏辛”。
其词风以豪放沉郁为主兼有明快、婉约、清新等特点。
有《稼轩词》及《稼轩长短句》。
当代学者、北大邓广铭教授著有《稼轩词编年笺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他的两首代表作。
破阵子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③。
八百里分麾下炙④,五十弦翻塞外声⑤。
沙场秋点兵⑥。
[][]马作的卢飞快⑦,弓似霹雳弦惊⑧。
了却君王天下事⑨,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注释】①《破阵子》:唐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②陈同甫,即陈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辛弃疾的挚友之一。
陈、辛二人都“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甲集序》),都是主张抗金并收复故土的爱国志士和词人。
据《古今词话》记载:淳熙十五年(1188年,也即辛弃疾48岁那年)的一天,陈亮至上饶访辛,与辛“纵谈天下事”,陈亮走后,辛弃疾就写了这首词并寄给了他。
该词名为写陈亮,实为辛弃疾自抒壮怀而与友人陈亮共勉。
③“梦回”句:意谓梦里回到了军营并梦见号角声响彻军营。
④“八百里”句:八百里,指健壮的牛。
西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駮(bo2驳,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王济赌射获胜,杀之作炙(zhi会意。
从肉从火,肉在火上烤)。
见《世说新语》。
文学之美前言文学之美——你不知道她的好,便不知道她的美感谢简书,感谢简书谈写作版块的主编、编辑,各位作家、老师、文友们,抽空来听我唠叨一个古老的话题的文学之美。
文学之美——你不知道她的好,便不知道她的美文学之美,乍看起来好像是谈文学鉴赏,实际上并非如此,今天可能没时间谈名著。
而是有两层意味,一是文学的美是什么,二是文学有多么美。
文学之美,通常我们会说山美水美人美,文学之美中所说的美,是艺术美,绝对的美,艺术本质意义上的美,而不是日常说的美,也就是说是一个哲学概念美学概念,这美那美,美的共性是什么,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其最核心的价值就是美,或者审美,而文之学作为一门学问,它追求的是美,区别于其他活动,哲学的真,道德的善,宗教的信仰。
美让文学成为文学,而不是实用文或者宣传工具。
但是给美下一个定义,是徒劳的,美学家们大部分也放弃了这一点。
那么谈美,是空谈吗,也不是,正所谓我们已经先行有所领会。
第一部分文学的美是绝对的美每个写作者都考虑过,什么作品才叫好作品,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价值怎么形成的呢?这就关系到美,你可以叫它别的名字,美好像容易混淆,但它就是它,美就是价值,我们要探索一下价值,探索美。
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问题,即美的本质的问题。
从此西方学术界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和争论。
这种情况到了20世纪开始转变。
美的本质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审美活动的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术界的美学大讨论中,对“美是什么”的问题形成了四派不同的观点。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柳宗元提出的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美不能离开人的审美活动。
美是照亮,美是创造,美是生成。
美在意象。
朱光潜说:“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宗白华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这就是美。
美,最终落实到审美。
审美成了美的代名词。
《大学语文》B课程作业(三)判断题(一)1、所谓古文,是和“时文”即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意在恢复先秦两汉的散体散文。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物是苏轼。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3.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大力倡导古文的作家是柳宗元。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4.北宋第一个散文大师是欧阳修。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5.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古文运动中成就最高的八个人的合称。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6.唐宋八大家的名称正式确立于明初朱右编选的《八先生文集》。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7.柳宗元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创作口号。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8.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又称新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9.欧阳修去世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王安石。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10.唐宋两代古文运动成功继承了秦汉散文和六朝骈文这两份文学遗产,极大丰富了散文创作。
正确判断题(二)1、志怪小说的直接源头是《汲冢琐语》和《山海经》。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2、志人小说的真正形成,是以汉代刘向编著《说苑》、《新序》等书的出现为标志的。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3、《儒林外史》采用联缀式的艺术结构方式,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和事件(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4、《西游记》虽以玄奘取经事迹作引子,却摆脱了对史实的依榜,运用虚构法则和幻想形式进行再创作,是中国小说史上又一大开拓。
大学语文A3一、判断题1、《行行重行行》一诗出自汉乐府。
()答案:错2、《诗经》以四言为主。
()答案:对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记叙了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的一场斗争。
( ) 答案:对4、《长恨歌》具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答案:对5、陆游、陈亮都是"辛派词人"。
()答案:对6、《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的作者是张先。
()答案:错7、清代传承唐宋古文衣钵的散文流派是浙西派。
()答案:错8、陆游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答案:错9、戏曲艺术中大致包括文学剧本、戏曲音乐和舞台美术三个部分。
()答案:对10、宋元"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大宋宣和遗事》。
()答案:错11、《聊斋志异·叶生》描写了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成功之路。
()答案:错12、徐志摩的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答案:对13、散文《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
()答案:对14、曹禺《雷雨》的问世,是中国话剧艺术真正走向确立的标志。
()答案:对15、《边城》中的翠翠,代表了沈从文笔下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
()答案:对二、选择题1、堪称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的是()A:杨万里B:陆游C:林逋D:柳永答案: B2、刘义庆组织门人编纂的笔记体小说是()A:《搜神记》B:《拾遗记》C:《世说新语》D:《笑林》答案: C3、《项羽本纪》中"钜鹿之战"表现出项羽的() A:狂妄野心B:匹夫之勇C:沽名钩誉D:英雄气概答案: D4、"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出自()A:《陌上桑》B:《上邪》C:《短歌行》D:《涉江》答案: C5、下列作品被明人茅坤称之为"千年绝调"的是() A: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B: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C: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D: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答案: A6、下列小说流派不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是()A:"左翼小说"B:"京派"小说C:"人生写实派"小说D:"海派"小说答案: C7、下列作品为五言诗的是()A:《十五从军征》B:《关雎》C:《氓》D:《离骚》答案: A8、《郑伯克段于鄢》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情节是() A:郑伯出兵伐鄢B:共叔段偷袭郑C:郑伯隧中见母D:姜氏打开城门答案: C9、下列诗歌不属于徐志摩的是()A:《再别康桥》B:《康桥再会吧》C:《十四行集》D:《半夜深巷琵琶》答案: C10、有"富贵词人"之称的北宋词人是()A:欧阳修B:张先C:晏殊D:秦观答案: C11、《桃花扇》中的男女主人公是()A:唐玄宗和杨贵妃B:侯方域和李香君C:张生和崔莺莺D:柳梦梅和杜丽娘答案: B12、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收入其散文集()A:《忆》B:《梦与醉》C:《龙·虎·狗》D:《随想录》答案: C13、《雷雨》的作者是()A:丁西林B:曹禺C:夏衍D:田汉答案: B14、陈鸿的代表作是()A:《莺莺传》B:《霍小玉传》C:《长恨歌传》D:《虬髯客传》答案: C15、南戏形成于()A:五代时期B:北宋时期C:南宋时期D:南北宋之交时期答案: D三、古文阅读1、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u>死罪</u>矣。
山东工商学院2020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语文课程试题 A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特别提醒:1、所有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2、每份答卷上均须准确填写函授站、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1. 陶渊明诗作内容丰富,包含各种题材,其中成就最高的是()(2 分)A. 赠别诗B. 哲理诗C. 田园诗D. 咏怀诗2. ()的小说属于“社会剖析派”,追求明晰的政治倾向,力图反映社会生活的整体性。
(2 分)A. 朱自清B. 茅盾C. 王小波D. 汪曾祺3. 下列诸子散文中属于著论体的是()(2 分)A. 《墨子》B. 《庄子》C. 《老子》D. 《韩非子》4. 南宋中期,爱国词作成为词坛主流,()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将豪放词推向顶峰。
(2 分)A. 陆游B. 文天祥C. 陈亮D. 辛弃疾5. 下列作品中属于“左翼”小说的是()(2 分)A.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B.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C. 萧乾《篱下》D. 废名《桥》6. 清朝中叶以方苞、姚鼐为代表的()是清代最大、最有影响的文派。
(2 分)A. 唐宋派B. 阳湖派C. 桐城派D. 临川派7. 以下剧作,()不是属于曹禺创作的。
(2 分)A. 《日出》B. 《北京人》C. 《上海屋檐下》D. 《原野》8. 茅盾的散文()呈现出典型的连缀结构,全文主要内容由六幅画面组成。
(2 分)A. 《中年》B. 《湘行散记》C. 《海市》D. 《风景谈》9. 下列关于诗歌《致橡树》的表述中错误的是()(2 分)A. 作者是女诗人舒婷。
B. 诗中的木棉象征着男性,橡树则是抒情主题“自身”。
C. 本诗还运用了排比、对比等其他修辞手法。
D. 这首诗歌表现了一种以精神独立为诉求的新的爱情观。
10. “新月派”诗人()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
(2 分)A. 徐志摩B. 林徽因C. 闻一多D. 朱湘二多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11. 下列关于徐志摩的表述中错误的有()(2 分)A. 他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9.登楼赋登上这座楼向四面瞻望,暂借假日销去我的心忧。
看看这里所处的环境,宽阔敞亮再也很少有同样的楼。
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弯曲的沮水环绕着水中的长洲。
楼的北面是地势高平的广袤原野,面临的洼地有可供灌溉的水流。
北接陶朱公范蠡长眠的江陵,西接楚昭王当阳的坟丘。
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黍稷累累布满了田畴。
这地方确实美,但不是我的故乡,竟不能让我短暂地居留。
生逢乱世到处迁徙流亡啊,长长地超过了一纪直到如今。
念念不忘想着回家啊,这种忧思,谁能承受它的蚀侵。
靠着栏杆遥望啊,面对北风敞开胸襟。
地势平坦可极目远望啊,挡住视线的是那荆山的高岑。
道路曲折而漫长啊,河水荡漾长而深。
故乡阻隔令人心悲啊,涕泪纵横而难禁。
从前孔丘在陈遭受厄运啊,发出“归欤,归欤”的哀吟。
钟仪被囚弹出楚曲啊,庄骂显贵越免不了露出乡音。
怀念故乡的感情人人相同啊,哪会因为穷困或显达而变心。
日月一天天过去啊,黄河水清不知要到何日。
希望国家能统一平定啊,凭借大道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力。
担心有才能而不被任用啊,井淘干净了,却无人来取食。
在楼上徘徊漫步啊,大阳将在西匿。
萧瑟的风声从四处吹来啊,天暗淡而无色。
兽惊恐四顾寻找伙伴啊,鸟惊叫着张开双翼。
原野上静寂无人啊,远行的人匆匆赶路来停息。
内心凄凉悲怆啊,哀痛伤感而凄恻。
循着阶梯下楼啊,闷气郁结,填塞胸臆。
到半夜难以入睡啊,惆怅难耐,辗转反侧。
10. 陈情表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
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大学语文第3阶段练习题一、判断题〔每题 1 分。
占 10﹪〕1、余光中最负盛名的是乡愁诗,被称为“乡愁诗人”。
---------------------------〔对〕2、为老舍赢得了“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的剧作是《龙须沟》。
---------------------〔对〕3、杨沫的《青春之歌》可以看作是一部资本家的“____成长史”。
-----------------〔错〕4、《论快乐》一文表达了杨绛知性散文的特征。
---------------------------------〔对〕5、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新喜剧的创始者,他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独幕挖苦喜剧,带动了中国喜剧事业的开展。
--------------------------------------------------------------〔对〕6、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伤痕小说”,力图用现代意识探寻民族文化的得失,以及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性,主要作品有韩少功的《棋王》等。
---------------------------〔错〕7、林徽因是当代着名的女诗人。
她以女性的细腻而敏感的诗情,成功地表现了一代青年“沉沦的痛苦” 与“清醒的欢欣”。
--------------------------------------------------〔对〕8、丰子恺是性灵幽默的大师,他的散文有意超离现实,其宽广的文化视野以及幽默的兴味给现代散文增加了新的风格。
-----------------------------------------------------〔错〕9、 1934 年出版的《边城》是最能表达沈从文风格的传世之作。
-------------------〔对〕10、 20 世纪 90 年代的散文作品,突出文化信息,引入人生和文化哲理的考虑,被冠以“文化散文” 的名目,吸引了大批读者,代表作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
《大学语文》作业评讲(3)责任教师阳雯本课程重在考查学生语言理解及运用、赏析的能力,对于古文部分要准确掌握字、词意义,对于白话文各类文体要掌握不同的特点及作家风格。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李密: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三国时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
为人刚正,有文名和辩才。
先在蜀国历任郎官,曾出使吴国。
后在晋朝做过尚书郎、州大中正,因不合权贵之意,降为汉中太守,最后被免官,卒于家。
表:属上奏类文书,是臣下对皇上有所陈述、有所请求时所使用的文体。
《永州八记》:柳宗元在政治斗争中连遭惨败, 被贬永州后投身大自然的怀抱, 寻找思想寄托的精神产品。
它本是各自独立, 又相互联系的八篇散文。
情文共茂, 乃属古今游记中的上乘佳品。
巴金:(1904 ~2005 ), 四川成都人, 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散文集《旅途随笔》、《随想录》等。
代表作《家》, 揭露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堕落, 描写了它全面崩溃的历史进程, 同时歌颂了新生力量的觉醒与抗争,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傅雷:现代著名文学翻译家。
一九零八年生于上海, 他的译著共三十余种, 其中有巴尔扎克作品十五种, 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堪忍受“四人帮集团迫害, 与夫人一起含冤去世。
他的全部译著收在《傅雷译文》中。
另有《傅雷家书》出版。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词语辨析(每小题1分,共10分)1.“闵”和“愍”是相通的。
“闵”有两个含义:一是忧患,伤心的事;二是怜悯的意思。
那么,在怜悯的意义上,“愍”和“闵”是同义词;而在忧患的意义上,则用“闵”不用“愍”。
2.在古汉语中“除”多解释为:去。
像“除夕”“岁除”;也有宫殿的台阶的意思。
不过在“任命”和“授予”的含义上“除”与“拜”同义。
3.现代汉语中“吊”常用的意义是,例如:(1)悬挂;(2)收回,“吊销”证照;也有(3)慰问的意思:吊孝、吊唁等等。
古代汉语中的“吊”除了有(1)慰问的含义,“形影相吊”即:相互慰问;还有(2)善的意思,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吊。
”4.一般来说,古代汉语中“结”的意思是:(1)打结。
这里“结草”即结草绳的意思。
此外,还有(2)结合、结交、交往。
例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自结明主。
”现代汉语则有:“结拜”、“结伴”、“结亲”、“结识”等。
5.“属客”, 劝客人饮酒。
属, 斟酒劝客。
6.“纵”, 放任, 听凭。
“所如”, 所往。
7.“冯虚”, 依托太空。
冯, 通凭。
虚, 太虚, 天空。
“御”, 驾。
8.“空明”, 月光映照出的澄澈的江水。
“溯”, 逆流而上。
”流光”, 指江面上随波浮动的月光。
9.“缪”, 通“缭”, 盘绕, 环绕, 有连接意。
10.“渔樵”, 在这里作动词用, 喻被放逐在江湖间。
“渚”, 水中沙洲。
四、翻译(每小题5分,共20分)1、臣李密告禀陛下:我自认为命运坎坷,罪孽深重,幼年时便遭不幸。
我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年纪到了四岁,我的舅舅强迫我母亲改嫁,而母亲则立志守节。
我的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弱,就亲自抚养我。
臣李密年幼多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苦伶仃一直到长大成人。
我既无叔叔伯伯,也少有兄弟。
家门衰微福薄,很晚才有子孙。
家外没有服丧期长的近亲,家内没有照看门户的五尺孩童,孤孤单单,形影相吊。
而且我祖母刘氏一直疾病缠身。
常年卧病在床。
我服侍吃药,从未停止和离开。
2、自从我以待罪之身遭到贬滴以来, 居住在这个永州, 心里一直是惶惶不安的。
每逢闲暇的时候, 就迈着缓缓的步子, 漫无目的地到处闲逛去。
天天与同伴爬上高山、钻进深林, 遍寻曲折的山间小溪。
清幽的泉水, 怪异的山石, 无论有多远, 我们没有不到的。
只要一到,我们便拨开野草, 席地而卧, 倾尽酒壶喝个痛快, 不醉决不罢休。
一醉就相互枕靠着躺在地上, 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平时心中能想到的, 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后爬起来就回家。
我总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奇姿异态的, 都已被我游遍了, 却不知还有个奇特的西山没到过。
3、我不禁感伤而沉郁起来, 端正衣襟直身正坐, 问客人道:“为什么声音如此悲凉呢 ?”客人说:“‘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 这不是曹操的诗么 ? 向西望是夏口, 向东望是武昌, 山川缭绕, 郁郁苍苍,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击败的地方什? 当他不战而取荆州, 攻下江陵, 顺长江东下的时候, 战船接连千里, 施旗卢天空, 在江上斟酒祭奠, 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 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 , 可是现在却在哪里呢 ? 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 , 以鱼虾为伴侣, 以廉鹿为朋友。
驾着一叶孤舟, 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像辉蝙寄生在天地之间一样, 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粒米,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 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尽无休。
希望借同仙人邀游, 与明月一起长存。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 只好聊借萧声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并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4、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秋天, 七月十六日, 我同客人荡着小船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徐吹来, 水面波澜不惊。
举杯请客对饮, 吟咏明月的诗篇, 歌诵“窈窕”的章节。
过了一会儿, 月亮从东山上升起, 在斗牛两个星宿中间滞留不前。
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 水光与夜空融成一片。
昕凭像苇叶般大的小船在茫茫万里的长江上自行飘荡。
浩浩荡荡, 就如同凌空驾风在太虚幻境中飞行, 不知将停留在何处:飘飘忽忽, 好像脱离开了人世间, 成为仙人飞升太空仙境这在的时候, 喝着酒, 快乐极了, 拍打着船舷唱起来。
歌词说:“桂木的槕啊, 兰木的桨,划开澄莹的江水啊, 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江面上逆流前进。
多么悠远的情怀,仰望思慕的人在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吹洞箫的, 按着歌的声调节拍应和。
萧声呜呜, 像在怨恨, 又像是在思慕, 似在哭泣, 又似在诉说, 乐声的尾音悠长不绝, 像不断的细丝。
策声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蚊龙闻之而起舞, 使坐守在空船里的寡妇闻之而感动地吸泣。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①侧面描写是指对记写对象做间接描述,或以物写人,或以彼说此。
②《记张自忠将军》一文通过写司令部陈设的简单和饮食的清淡,表现张将军自奉俭朴和谋国之忠的品德,通过描述张将军防地夜间的景象和将军牺牲后的举国震悼,表现其治军之严、作战之勇和以身殉国之壮烈。
老师点评:侧面描写是指对记写对象做间接描述,或以物写人,或以彼说此。
《记张自忠将军》一文通过写司令部陈设的简单和饮食的清淡,表现张将军自奉俭朴和谋国之忠的品德,通过描述张将军防地夜间的景象和将军牺牲后的举国震悼,表现其治军之严、作战之勇和以身殉国之壮烈。
2、①文章第一段通过左光斗为国选才一事,集中表现了他的“忠”;第二段通过左光斗在狱中仍然以国事为重,铁骨铮铮,集中表现了他的“毅”;第三段通过史可法的表现,进一步突出了左光斗的爱国精神已经在史可法身上得到印证,由此完成了主题。
②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史可法的描写,没有写他如何抗清并以身殉职,而是写他对农民起义军的防御,反映了作者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阶级局限性。
老师点评:在理角本文时,要分出左光斗与史可法两人的故事。
本文写的是左光斗的逸事,可自首至尾都写到史可法。
其实,是以史可法作为左光斗的正面衬托。
开头写史可法寄身寒寺,刻苦攻读,是为了突出左光斗的求贤若渴和慧眼识真才;写史可法探监,是为了显示左光斗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以及对晚辈的厚爱和重托;写史可法奉命守御,尽忠尽职,是为了突出左光斗言传身教的巨大影响,表现他虽死犹生。
三个场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左光斗的形象十分鲜明。
3、只有写出生活中的人物, 才能给人以真实感。
要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 就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如写傅雷在家中与朋友的笑和对儿子的严肃, 其取材就十分生活化, 笔触又十分灵巧。
写他的“不乏幽默”, 就放在与朋友的相处中。
在朋友面前他“眼里是笑, 嘴边是笑, 满脸是笑”, 即使是朋友“打趣他”, 一边的客人都“急得满面尴尬”, 可是“他带着几分不好意思, 随着大家笑了”。
可见傅雷是有幽默感的。
写他的严肃, 着重写了他在孩子面前“严肃到十分”, “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 对孩子“冒火”、“呵斥”、“厉声呵喝”;写他“回客厅来, 脸都气青了”再加上“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作衬托, 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日常生活的情景, 人物表情的自然流露, 富于动态的场面, 由于仅用白描, 自自然然、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地表现了出来, 给读者的感受非常强烈。
老师点评:本文的最大特点,是选材具体而精当,章法自然而谨严。
文章选取若干具体的小事,从严肃而不乏开朗幽然,狷介而非孤傲,认真而过于直率三个方面,活画出了傅雷的个性,写出了一个"地道的傅雷"。
对于他的严肃而不乏开朗幽默,既着重写了他在孩子面前"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又勾画了他在朋友面前常常"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的音容笑貌。
有人说傅雷孤傲,作者却联系他所译的《服尔泰传》和《刚第特》等作品,由傅雷自比"墙洞里的小老鼠",引出了他狷介正直的可贵品格:对所有朋友都一片至诚,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只因为不会在世途上圆转周旋,故而潜身书斋,致力于翻译工作。
至于傅雷对待工作、对待翻译事业的认真态度,文章则举出他不愿留在清华教法语,在翻译工作会议上毫无顾忌地指出别人翻译中的错误,以及对自己的挚友──作者的一篇译作那么认真地对待和评价,通过这几件具体的事,作了生动的描绘。
从思路和文章结构上看,不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组织材料,而是抓住人物个性的上述几个重要侧面,依次娓娓写来,章法谨严而自然流畅,朴实而又跌宕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