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多篇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学反思(5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1《棉花姑娘》一文选自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赶来把害虫一扫而光。
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2在导入环节,应用了一个猜“棉花”的谜语,形象地描写了棉花的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学*关于棉花故事的兴趣。
接着引导学生读课题,发现“花”和“娘”的轻声读法。
在第二个环节中,分别从图和文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以图为载体,让学生看图猜讲故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组中讲,看大屏幕上的画面讲,最后做到集思广益,完善自己的讲法,把四幅图连起来用完整的话讲。
注重鼓励有创新的讲法。
接着,图文对照。
先听看课件的视频范读课文。
通过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也可以评价教师朗读的形式初步感知课文。
然后正确流利地练读课文,找出与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做到图文对照读文。
在初读中还要重视通过多种形式检查生字,理解生词。
让学生介绍对词语的了解,并提出不懂的词语。
遇到难理解的词如”“蚜虫”师生交流资料,并补充课件中相关图片与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提高了学*兴趣。
下一个环节是细读感悟课文。
这一环节通过老师提出的重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角色内心活动。
选择感兴趣的一部分分组商讨怎样读好每一个角色的`语气,在读中悟,悟后又读,并结合图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入情入境来体会。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最新7篇《棉花姑娘》教学反思篇一《棉花姑娘》这篇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动听的童话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诉孩子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
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识字、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
课后我对整堂课进行了反思,总体感觉学生学得比较轻松,难点和重点都把握的较好。
1、注重年龄特点,探究解疑。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年龄还小,喜欢认识新朋友,所以我出示“棉花”图片,自然引出课题“棉花姑娘”。
揭示课题:姑娘是指女孩子,所以都是女子旁,这样一来,学生轻而易举的认识了“姑、娘”这两个生字,我直接说“我们班有很多小姑娘”。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
本课的多媒体课件非常精美,画面生动,很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通过观看画面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2、抓住重点小节,反复朗读,领悟课文。
根据本学年我们年组制定的课题《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节课上,我又重点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指导。
本篇课文较长,但情节生动,特别是对话部分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燕子、啄木鸟、青蛙无可奈何的语气,七星瓢虫高兴的语气等。
因此,这节课上阅读训练花费的时间较多,采用多种形式如:男女生对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等进行朗读的训练,而且以学生自我感悟朗读,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真正的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我还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挥想象,把课文内容大胆地表演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给朗读的训练提升了一个高度。
3、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渗透教育。
当你需要得到别人帮助时,用好文明用语“请”。
当你不能帮助别人,感到抱歉时,应说“对不起。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篇二《棉花姑娘》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三篇【导语】《棉花姑娘》这篇文章通过棉花姑娘要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知我们燕子、啄木鸟、田鸡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
通过采取童话的情势,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当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作者为您整理了《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三篇》,供您参考。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温习上节课学过的七个生字词。
学习写四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诵课文,读好要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益鸟和益虫,知道他们捉哪里的害虫。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诵课文,读好要求的语气。
认识益虫和益鸟,知道他们捉哪里的害虫。
学习写四个生字。
教具准备:棉花实物课件益虫和益鸟卡片及相干词条头饰<教学进程:一、课前谈话都说()班的同学最听老师的话,是吗?那你们愿意听的话吗?用你们最响亮的声音告知老师:上课要坐得(端正),听得(认真),有问题要先(举手)!二、温习生字词我们先来做个摘苹果的游戏吧!读对了,苹果就归你了,看谁的收获!读得对我们向他学习,跟他读;读得不对,请你举手帮帮他,好吗?(指名读词语,夸奖读得好的同学)齐读生字词。
(来,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宝宝吧!)小朋友们可真棒,又认识了那么多的生字!(爱好是的老师,游戏是学生的最爱。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爱好新鲜的做法。
在教温习字词时,通过摘苹果等小游戏到达事半功倍的识字成效。
)三、导入新课今天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谁见多识广,认识它?出示棉花的实物,齐说名字。
(你们看,这是?)介绍棉花。
(什么样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长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像花一样美,所以我们叫它棉花。
过渡导入新课:你知道吗,棉花它在成长的进程中还有一个杰出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四、讲读课文(一)课件出示,情境朗诵,整体感知。
1、出示情形朗诵。
(边听边看边轻轻地随着读)棉花姑娘生病了,哪四位医生给她看了病呢?2、用横线从文中标出医生的名字,比一比谁最快!3、指名说,老师贴出动物医生的图片。
【导语】《棉花姑娘》是⼀篇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棉花姑娘⽣病了,燕⼦、啄⽊鸟、青蛙都没能为棉花姑娘治好病,最后是七星瓢⾍为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以下是整理的⼈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19课《棉花姑娘》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19课《棉花姑娘》原⽂ 花姑娘⽣病了,叶⼦上长满了蚜⾍。
啄⽊鸟飞来了。
棉花姑娘说:“啄⽊鸟伯伯,请您帮我捉⾍吧!”啄⽊鸟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会捉树⼲上的害⾍,不会捉蚜⾍。
” 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
棉花姑娘说:“青蛙叔叔,请您帮我捉害⾍吧!”青蛙摆摆⼿说:“对不起,我会捉稻⽥⾥的害⾍,不会捉蚜⾍。
” ⼏只圆圆的⼩瓢⾍飞来了,见到棉花姑娘⾝上的蚜⾍,就⼤⼝⼤⼝地吃起来,棉花姑娘⾼兴地说:“谢谢你们帮我捉害⾍。
你们是谁呀?”⼩瓢⾍说:“我们⾝上有七个⿊点,像七颗星星,⼤家叫我们七星瓢⾍。
”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
秋后,结满了棉桃,咧开嘴笑啦!【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19课《棉花姑娘》教案 教学⽬标: 1、能在语⾔环境中正确认读13个⽣字;能正确书写7个⽣字,积累词语“棉花、许多、可恶、盼望、害⾍、帮忙、忽然、碧绿碧绿、吐出”;能结合课⽂内容,⽤找近义词的⽅法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的词义。
2、学⽣能正确朗读要求的句⼦;读出不同的语⽓。
3、学⽣通过阅读课⽂,知道燕⼦捉空中的害⾍、啄⽊鸟捉树上的害⾍,青蛙捉稻⽥⾥的害⾍,七星瓢⾍吃棉花叶⼦上的蚜⾍。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了解⼀些科学常识,让学⽣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媒体: 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谈话揭⽰课题 1、同学们,在上课前⽼师给你们猜⼀个谜语。
2、教学“棉” (1)读准字⾳ (2)你⽤什么好⽅法记住这个字? (棉花是植物,所以是⽊字旁,棉花的颜⾊是⽩的,所以右上是个⽩字,棉花可⽤来做⽑⼱,所以右下是个⼱字) 3、出⽰答案,简单介绍瓢⾍。
棉花姑娘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棉花姑娘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白话文的本店铺精心为您带来了《棉花姑娘》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0个生字;积累词语“棉花、许多、可恶、盼望、害虫、帮忙、忽然、碧绿碧绿、吐出”;能结合课文内容,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的词义。
2.学生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不同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示范、演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说它是花不是花,冬天人人需要它。
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
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
2.认识“姑、娘”两个字,强调“娘”是轻声音节。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棉花姑娘的故事。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出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生字圈出来;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把课文读通顺,连贯。
2.生字闯关。
开火车读,指名读。
3.词语闯关。
开火车读,齐读。
三、感悟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棉花姑娘生病课件,仔细看,上面有什么?是呀,上面有许多蚜虫,什么是蚜虫呢?介绍蚜虫,出示ppt。
2.想一想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指名回答: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指导读句:(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治病的心情)师:“盼望”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希望)师:“盼望”比“希望”的程度更加强烈。
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感情,指名读。
(二)分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过渡: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请谁为她治过病?结果怎样?他们到底是想帮还是不想帮?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案和设计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棉花姑娘》,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棉花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了解棉花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棉花实物或图片。
(4)相关视频或故事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收集有关棉花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棉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棉花的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棉花相关资料。
(3)简介棉花的生长过程,引出课文《棉花姑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棉花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棉花的重要作用。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如“棉花姑娘”、“蚜虫”等。
(3)讲解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如关爱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等。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关爱植物、珍惜劳动成果。
(3)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棉花姑娘手工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树立关爱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读好请求的语气。
2、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教学教程一、旧识引入新课。
1、复习生字。
2、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
3、板书课题,读好轻声。
(“花”、“娘”)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1、棉花姑娘生了什么病呢?2、棉花姑娘请了谁来帮忙呢?3、最后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三、学习课文三、读感悟,理解课文。
1。
体会感情,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图说说看,蚜虫为什么是可恶的?(2)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医病的心情)2、默读第二自然段(1)用“—”把棉花姑娘的话画出来,用“~~”把燕子说的话画出来。
(2)跟你的学习小伙伴说说读了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3)引导读“棉花姑娘”请求的话。
分角色朗读对话3、学习第三、四段(1)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比较第二自然段,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你还知道哪些益虫益鸟呢?(3)拓展,句式训练,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练习说话。
(小组合作学习)4、学习5、6自然段(1)最后到底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啊?(2)棉花姑娘认识七星瓢虫吗?从哪儿看出来?(3)七星瓢虫自我介绍(4)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5)课文中两个词把棉花姑娘写的特别美。
(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四、总结回味。
五、拓展延伸。
(怎样保护益虫益鸟?)六、板书:30、棉花姑娘燕子空中飞啄木鸟捉树干里害虫青蛙稻田里七星瓢虫——蚜虫【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要求: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13篇)《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请、帮”两个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3、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4、初步培养孩子读懂一句话的能力。
教学预设:一、猜谜导入1、小朋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示谜语)雪白一团,长在树端。
填在衣里,冬天可穿。
(正音:棉花)(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穿着碧绿碧绿的裙子,多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啊!(出示课题:棉花姑娘)2、看清楚拼音,谁来亲热地叫它一声?(正音,指导读准轻声)3、“姑娘”这两个字是我们的新朋友,分开时……连成词时……(读准轻声)“姑娘”这两个字还是一对好朋友呢,你发现了什么?(偏旁)为什么是女字旁啊?只要我们留心,会发现我们的汉字很有意思。
让我们一起再来叫叫她?二、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孩子们,《棉花姑娘》是个能让我们增长知识的童话故事。
请你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把生字朋友圈一圈,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开始前,先提个小要求:人坐正,书拿正,眼看正,好,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强调读书姿势,表扬读书认真的孩子。
)2、(学习第一自然段)孩子们,这篇课文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一共有7个,其中有5个生字朋友都一块儿跑到第一自然段去了。
能把他们读正确吗?自己试一试。
a自由读带拼音的字再读读b淘气的生字朋友从句子里跑出来了,谁来读读?(生字卡片:可恶蚜虫盼望治病)3、读准“蚜虫”,“蚜”是新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示图)这就是蚜虫,“蚜虫是植物最大的敌人,专门吸取植物身上的营养”。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的蚜虫?(读好词组:可恶的蚜虫)4、想象说话:此时,你是棉花姑娘,被那么多可恶的蚜虫咬着,你会怎么想?是啊,长满蚜虫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棉花姑娘她——(引读)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你来试试(指名读)孩子们,你们看“盼”,什么旁?是呀,棉花姑娘正睁大着眼睛,每一分每一秒都望着远方,希望有人来救救她。
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
计和教学反思多篇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1
一、可取之处
上完《棉花姑娘》这篇课文,自己静下来做了一番考虑,觉得以下几点是做地比较好的:
1、三维目标设计得体,并且在教学中落到实处。
2、整节课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特别是一些过渡语,做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如: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我的设计如下:棉花姑娘多漂亮,谁来夸一夸她?
生1:棉花姑娘长得白白的,真好
看!
生2:棉花姑娘,你好漂亮,我能跟你交朋友吗?
……
师:是啊!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衣着绿裙子,多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小姑娘呀!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叫她的名字。
生一齐亲切地喊出“棉花姑娘”。
同学在一种无意识当中老师就把他们带进了学习的课题中,改变以往陈腐的出现方式,同学学得轻松、自在,筑起了同学学习的心理平安感。
3、同学思维活跃,上课能即使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问题,使课堂生成更生动、形象。
课堂预设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课堂生成却是师生一起发明的财富。
上课中一同学提出:“老师,为什么说七个斑点,就想七颗星星,但是星星是黑色的呀?”我没有一下子就回答她,而另一位同学马上接着他的话题,“课文里只是说
好像,又不是真的。
”是呀,多好的解释,让我从一时无从解答的困境中走出来。
其中这同学提的问题并无多少价值,但是解答的这位同学能一针见血,把他的思路和时拉回,而不把课堂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争论上。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点设计到位,初见效果。
这篇课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放在哪个环节好,我想了好久,最后终于选在了课文的第3、4自然段,因为这两段与第2自然段是并列的,这时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学习指导方法,让同学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完成该两段的自学,不必按部就班地一段一段学,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多让同学通过自学,有了自身的学习方法,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有待改进之处。
每上完一节课,我想不会很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缺乏之处,如下所述:
1、上课拖堂。
这是上课中出现最普遍的一种现象,教师生怕同学不懂,苦口婆心,结果自身说多了,把时间占久了,自然而然时间就不够用了,而且这又是一节自身精心准备的课,一定要展现给小朋友们看,要不实在是太可惜了。
2、课堂调控能力不够。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这节课却没有充沛发挥出来,在课堂中过分地关注是否教学民主、平等,同学有问题举手就让他说,这是对的,但是太多的同学举手,都让他们说势必会显得有点课堂凌乱,整体感不够清晰。
3、合作学习点落实了,也让他们合作了,给同学展示合作效果的平台太窄了。
这节课由于时间关系,只请了一组上来展示,这个面就太窄了,其实合作学习完之后,后续工作是非常关键的,让他们尽情地展示以后,会养成一种合作的欲望,而不只仅是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