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概述及国际申请的主要程序
- 格式:docx
- 大小:21.57 KB
- 文档页数:5
PCT国际专利申请PCT(国际专利合作条约)是一项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的多边国际专利制度。
PCT国际专利申请被广泛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者和发明者,使他们可以在多个国家/地区同时申请专利保护,以便更好地保护其发明创造。
本文将详细介绍PCT国际专利申请的流程和优势。
1.提交国际申请:创新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局递交PCT国际专利申请,或者通过在线方式提交。
2.国际报告:国际申请提交后,WIPO会指定一家国际机构进行检索和分类,制作国际报告。
该报告列出了与申请内容相关的发明和技术文献。
3.国际初步审查报告:根据国际报告,国际初步审查报告也将被制作,侧重于对专利申请的可新颖性、非显著性和可工业化性进行初步评估。
4.选择国家/地区:在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制作完毕后,创新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商业计划选择将申请进入的国家/地区。
5.国家/地区的申请阶段:在选择国家/地区后,创新者需要在每个选择的国家/地区提交所需的材料,并按照该国/地区的法律程序处理专利申请。
1.延长国家/地区申请的时间:PCT国际专利申请使发明者能够在提交国际申请后享受18个月的保密期,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商业化评估和市场研究,以决定是否在特定国家/地区继续投资。
2.简化专利申请程序:PCT国际专利申请允许发明者使用一种标准的申请格式和一套文件,避免了因为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专利要求差异而导致的繁琐的文件准备工作。
3.减少成本:相比于在每个国家/地区逐个提交专利申请,PCT国际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集中管理的方法,可以显著减少申请人的时间和成本。
4.统一国际申请标准:使用PCT国际专利申请,发明者只需满足一套国际标准,无需考虑每个国家/地区的专利法规要求,从而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和一致性。
总之,PCT国际专利申请为发明者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和经济的方法来保护和管理其知识产权。
通过PCT国际专利申请,发明者可以延长申请进入国家/地区的时间,简化文件准备程序,并减少时间和资金投入。
PCT国际专利申请基本流程和所需资料PCT国际专利申请首先由专利申请人向其主管受理局提交,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局进行国际公开,并由国际检索单位进行国际检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PCT简介1、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的简称。
2、PCT于1970年缔结,1979年修正,并于1984年和2001年修订。
PCT对《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形成于1883年,以下简称“巴黎公约”)的缔约国开放。
通过该条约,申请人只要提交一件国际专利申请,即可在为数众多的国家中的每一个国家同时要求对发明进行专利保护,此种申请可由凡属缔约国国民或居民的任何人提交。
二、PCT申请人1、申请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2、对不同的指定国可有不同的申请人(美国的申请人要求是个人);3、至少有一个申请人的国籍或居所是PCT国际成员国。
三、PCT的申请方式1、纸质申请。
2、电子申请。
只要受理局接受以电子方式提交的PCT 申请,即可向其提交电子形式的申请。
PCT-SAFE(电子申请)软件可帮助PCT 申请人完成电子形式的国际申请,并通过安全在线传输或以磁盘、CD-R 及DVD-R 形式提交申请。
申请文件正文和附图还可以使用以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及其他电子格式(例如PDF 或TIFF 格式)作为附件提交(具体能使用哪些文件格式,取决于所选择的受理局)。
以电子方式提交申请的申请人,有权享受一定的PCT费用减免,使用XML 格式提交申请可享受最大的费用减免幅度。
四、PCT申请流程1、国际阶段:(一)申请第一步:提交中国国内专利申请/或直接向国际申请受理局(国际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递交PCT申请。
第二步:先提交中国国内专申请的,自优先权日起12个月内,向国际申请受理局提交PCT国际申请。
(二)国际检索第三步:自优先权日起9个月或国际申请日起3个月内,国际检索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出具国际检索报告及书面意见(检索报告对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作出评述,仅具有参考作用)。
pct专利申请流程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是一种国际专利申请程序,它允许发明人在全球范围内同时申请专利。
以下是PCT专利申请的流程。
1. 准备阶段:在开始PCT专利申请之前,发明人需要准备好详细的专利申请文件,包括专利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图纸等。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确保申请文件的准确和完整。
2. 选择合适的国际初审机构:PCT协议覆盖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发明人需要选择一个国际初审机构来进行申请。
国际初审机构有国际专利局(WIPO)以及一些指定的国家专利局。
3. 递交申请:将准备好的申请文件递交给选择的国际初审机构。
同时需要缴纳相应的申请费。
4. 国际初审:国际初审机构将对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查,包括对申请文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审核。
初审结果将以国际搜索报告和国际初审报告的形式通知发明人。
5. 国际搜索:国际初审机构将对已公开的专利文献进行搜索,以确定是否有与申请发明相似的技术。
国际搜索报告将列出相关的专利文献,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评价。
6. 国际初审报告:国际初审机构将对申请文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审查,以确认申请是否满足PCT协议的要求。
国际初审报告将给出对申请文件的意见和评价。
7. 制定国际阶段文件:根据国际初审报告的意见和评价,发明人可以选择修改申请文件并提交修改后的版本。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解决初审机构提出的问题,并使申请文件更加完善。
8. 国际阶段:在国际阶段,申请人可以选择将申请文件提交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局,以申请专利保护。
国际阶段的时间通常为30个月,申请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国际阶段程序。
9. 国际阶段的后续程序:在国际阶段结束后,申请人可以选择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局继续进行申请。
这一阶段的程序与传统的国家专利申请程序类似,包括提交正式专利申请文件、缴纳申请费用等。
10. 审查和授权:根据各国专利局的要求,申请人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审查程序,以确定是否授予专利保护。
PCT概述及国际申请的主要程序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简称,是一个国际专利申请程序,旨在简化和统一国际专利申请的程序,提供了一种通过一份申请同步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的方式。
PCT的主要程序如下:1.国际申请:PCT的申请包括填写一份标准的国际申请表格,提供关于发明的详细描述、专利权要求和说明书等。
申请人可以选择递交申请的国家和地区。
2.审查:国际申请经过国际专利局(WIPO)的初步审查,包括对申请的合法性和适格性进行审查。
WIPO将进行形式审查,确保文件齐全并符合要求。
如果存在问题或缺陷,申请人需要及时修正。
3.国际报告:WIPO将进行国际,评估申请发明的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和工业应用性,并向申请人提供国际报告。
该报告列出了与申请发明相似的现有专利和技术文件。
4.出版:国际申请在18个月后公开,同时国际报告也将向申请人公布。
5.补充和补充国际报告:申请人可以要求进一步和补充国际报告,以满足其他国家的专利法要求。
6.国际初步审查报告:WIPO根据国际报告和补充报告,以及申请人提供的信息,提供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该报告提供了对申请发明的专利可行性和可保护性的初步意见。
7.进入国家阶段:在国际初步审查报告之后,申请人可以选择将国际申请进入各个国家的国家阶段,提交进一步的申请材料并进行专利审查。
PCT国际申请的主要优势包括:1.统一流程:一次提交国际申请,就能在多个国家进行专利审查。
这简化了流程和程序,并减少了申请人的工作量。
2.延长优先权期限:通过PCT国际申请,申请人可以在30个月内选择进入各个国家的国家阶段,延长了优先权的保护期限。
3.统一语言:国际申请可以在多个国家使用同一份申请文件,减少了翻译和调整的工作量和费用。
4.市场调研和评估:国际报告提供了对申请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比较评估,帮助申请人评估其专利可保护性和商业价值。
5.简化程序:使用PCT国际申请程序,申请人只需提交一份申请表格和费用,不需要逐个为每个国家填写不同的申请表格和付费。
PCT申请简介一、PCT介绍《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 CT,于1970年6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签订,1978年1月24日生效实施。
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加入该条约。
国际知识产权局(原中国专利局)成为条约的受理局并被指定为条约的国际检索和国际初审单位。
《专利合作条约》的立法宗旨,在于简化国际专利申请的手续和程序,强化对发明创造的国际保护。
《专利合作条约》带来的好处是,缔约国的申请人可以本国规定的语言,提出一个国际申请,获得国际申请日后,就相当于在其指定的国家也提出了正式申请,不仅省去了在各国重复申请的麻烦,还节约了大量的经费。
对各缔约国的专利局来说,当国际申请进入国内阶段时,已经不需要再进行形式审查和公布,大大减轻了专利局的工作量。
《专利合作条约》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加强了专利的国际保护,推进了各缔约国之间科技交流和经济发展。
二、PCT申请程序PCT申请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阶段,国际阶段处理申请的受理、检索、公布或初审,国内阶段则由各指定国进行实审和授权。
(一)、PCT申请国际阶段的程序1、提出国际申请如果申请人是某一缔约国的国民或居民,他就可以向该缔约国专利局,也可以直接向国际局提出国际申请。
申请文件按照条约规定的格式和语言撰写。
语种由国际局与国际检索单位商定。
国际申请同样可根据巴黎公约要求优先权。
申请人应在请求书中指定请求给予专利保护的缔约国。
无论指定国有多少,申请人都只要向受理局提出一份国际申请。
申请人按规定缴纳费用,经受理局形式审查合格后,就会获得国际申请日。
自此,该申请在每个指定国就具有正式的国家申请的效力。
2、国际检索国际检索单位应对每一国际申请进行国际检索,并提出检索报告,分别送达国际局和申请人。
检索报告会列出与国际申请的发明创造有关的现有技术的名称,以及这些现有技术的新颖性、创造性程度,但不对申请的发明创造作出评价。
检索的目的是从文献系统中查找是否有与申请专利的发明相同或近似的技术,为申请人评估在指定国获得专利的可能性,以决定是否有必要在公布之前撤回申请,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PCT国际申请途径一. PCT国际申请概述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是在巴黎公约的基础上,就专利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统一和简化跨国专利申请的格式和手续的国际条约,象征专利制度国际化的里程碑。
该条约于1970年6月19日在华盛顿缔结,自1978年1月生效,并在当年6月为最初的18个成员国施行。
自1994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成为PCT缔约国,同时中国知识产权局成为PCT受理局、指定局和选定局,接受我国国民和居民提出的国际申请,并成为主管国际检索单位和主管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我国申请人自1994年1月1日起,可以利用PCT途径向外国提交专利申请。
国际申请是指PCT成员国的国民或居民按照条约第一章要求,为得到多个缔约国的保护而提出的专利申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申请人在多国申请发明保护的方法,使国际申请更为经济、有效、快捷,并利于缔约国专利机构行使专利受理和审批的权利。
申请人只须以一种语言向一个专利局(受理局)按照PCT的要求提出一份申请(国际申请),并在申请中指定或选定PCT缔约国(指定国),要求指定国在该申请的基础上对其发明创造给予发明或实用新型保护。
自国际申请日起,PCT申请在每个指定国内均具有正规国家申请的效力,即国际申请日认为是在每个指定国的实际申请日。
由一个专利局(受理局)对国际申请进行形式审查,由一个专利局(主管国际检索单位)对国际申请进行检索并制定国际检索报告,并由国际局对国际申请及其国际检索报告统一进行国际公布,以及将公布文件传送给指定局。
但是专利合作条约主要涉及缔约国之间对专利申请的提出、检索和初步审查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没有涉及专利申请授权方面的国际合作。
授予专利权的任务仍由指定国独立完成,即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性条件应适用于指定国本国法的有关规定。
换而言之,专利合作条约没有实现授权程序的国际合作。
目前按照条约只能提出国际申请,而不能产生“国际专利”。
国家申请PCT发明和PCT国际申请国家申请PCT发明和PCT国际申请是指申请人通过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在多个国家或地区提交专利申请的程序。
PCT是一个由国际专利局(WIPO)管理的多边条约,旨在简化跨国专利申请过程,使得申请人可以通过一份申请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申请。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申请流程、申请要求、优势劣势等方面对国家申请PCT发明和PCT国际申请进行全面评估。
国家申请PCT发明1. 申请流程国家申请PCT发明首先需要在PCT合作机构提交PCT国际申请,然后在30个月内根据PCT申请在国家或地区进行阶段性申请。
2. 申请要求在国家申请PCT发明中,申请人需要在PCT国际申请中提供详细的发明描述、权利要求以及摘要,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在阶段性申请中,申请人需要遵循各国家或地区的特定要求,如提交翻译文件、进行审查请求等。
3. 优势劣势国家申请PCT发明的优势在于申请程序简化,可以在PCT国际阶段进行初步审查,并延长30个月的国家阶段时间。
但劣势在于在国家阶段要适应各国家的具体要求,如语言、费用、审查时间等。
PCT国际申请1. 申请流程PCT国际申请需要在PCT合作机构提交一份申请,经过国际初步审查后在30个月内选择国家或地区进行阶段性申请。
2. 申请要求在PCT国际申请中,申请人需要提供完整的专利申请文件,并支付国际阶段的费用。
在阶段性申请中,需要根据各国家或地区的要求提交相关文件。
3. 优势劣势PCT国际申请的优势在于可以在30个月内延长对国家或地区的选择时间,避免了过早选择国家而增加成本。
但劣势在于国际初步审查费用较高,且仍需适应各国家的具体要求。
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申请PCT发明和PCT国际申请都是为了简化跨国专利申请流程,让申请人能够更便捷地在多个国家或地区提交申请。
虽然在申请流程和申请要求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为申请人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灵活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各国家或地区的要求。
在选择国家申请PCT发明或PCT国际申请时,申请人需要综合考虑费用、时间、语言等多个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PCT概述及国际申请的主要程序
一、PCT体系概述
PCT体系概述
PCT的含义:PCT 《专利合作条约》
建立PCT体系的目的和目标
PCT法律规范简介:
《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专利合作条约行政规程》?《PCT 受理局指南》、
《PCT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指南》、《PCT申请人指南》
PCT国际申请的职能机构:
受理局(RO)、国际检索单位(ISA)、国际初步审查单位(IPEA)、国际局(IB)、指定局(DO)、选定局(EO)
二、PCT申请的主要程序
(一)国际阶段
1、提出国际申请
(1)国际申请的申请人PCT缔约国国民或居民
任何自然人或法人单位,可以就不同国家指定不同的申请人如美国,必须指明发明人为申请
人;多个申请人的情况,其中必须有一人是PCT缔约国国民或居民。
(2)文件及费用的提交方式
文件提交方式:面交、传真、邮寄、PCT-SAFE(电子申请)
费用提交方式:面缴、银行汇款、缴费公司
(3)国际申请的语言
受理语言:
目前可以使用14种语言提出国际申请,英、法、德、俄、西班牙、丹麦、芬兰、挪威、瑞典、
中、日、韩、阿拉伯、葡萄牙,中国专利局允许使用中文和英文提出申请。
(4)申请文件的标准化
A、请求书PCT/RO/101表;PCT-SAFE格式
B、申请文件的主体
说明书(细则第5条)
权利要求书(细则第6条)
摘要(细则第8条)
附图
序列表(文件的形式要求由细则第11条规定)
(5)国际申请的费用
A、提出申请时应缴纳的费用
国际申请费:CHF1330(附加费CHF15/页)
USD1300(附加费USD15/页)
传送费:CNY500
检索费:CNY2100
B、要求国际初步审查时应缴纳的费用
国际初审费:CNY1500
手续费:CHF200(USD195)
进入国家阶段的费用
2、受理局程序
(1)查是否符合确定国际申请日的条件
受理局收到国际申请之日为国际申请日,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申请人具有提出国际申请的资格
使用规定语言
提出国际申请的意图
写明申请人姓名
一份说明书
一份权利要求书
(2)形式审查
PCT/RO/101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改正形式缺陷导致申请日的延迟,检查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或附图是否提交,对缺少的文件的处理(细则20.3),及时通知申请人在受理局发出通
知之日起两个月内补交,以收到补交文件之日为国际申请日,申请人可以主动补交,以收到补交文
件之日为国际申请日。
(3)优先权要求的审查
A、通知改正优先权声明中不符合细则4.10要求的缺陷(细则第26条之二.2)
B、在通知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满足细则4.10要求的处理
不符合巴黎公约优先权原则,优先权要求视为未提出;
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优先权要求视为未提出;
国际申请没有在优先权日起12个月内提出,而是在14个月内提出(4)检查费用、向国际局传送费用
对未及时缴费的申请,通知申请人在滞纳期内补缴(细则第16条之二)
对未在滞纳期内补缴费的申请宣布视为撤回
(5)传送登记本及检索本,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一个月内传送
3、国际检索
(1)国际检索单位的任务
努力发现相关的现有技术,在原始申请文件基础上提供关于专利性的初步意见。
(2)主管国际检索单位的确定
由受理局确定主管国际检索单位,并通知国际局;国际局受理的国际申请按照申请人的国籍或居所
确定相应的主管国际检索单位;受理局指定了多个国际检索单位的,申请人可以作出选择,在请求书中
指明。
(3)完成期限
收到检索本起3个月或自优先权日起9个月,以后到期的期限为准。
4、依据PCT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允许修改的期限自优先权日起16个月或自寄出国际检索报告之日起2个月,以后到期的期限为准
(2)向何处提出:直接交国际局
(3)修改文件的形式要求和内容要求
5、国际公布
(1)完成国际公布的时间
自优先权日起18个月;17个半月时完成出版的技术准备。
(2)公布语种(10):阿拉伯、中、英、法、德、日、韩、葡萄牙、俄、西班牙。
(3)公布形式和内容
国际公布文本:
扉页
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
修改的权利要求书
附图
序列表
检索报告
其他规定公布的内容
公布种类的表示:
A1 国际申请和国际检索报告一同公布;
A2 国际公布中只有国际申请缺少国际检索报告;
A2 国际申请和根据条约第17(2)(a)的宣布一同公布;
A3 稍后公布的国际检索报告和扉页;
A4 稍后公布的修改的权利要求和/声明(PCT条约第19条)和扉页;
A8 国际申请扉页有关著录项目信息的更正版;
A9 国际申请或国际检索报告的更正版、变更或补充文件;
PCT公报:
国际公布文本扉页的部分内容(双语)
6、国际初步审查
(1)提交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及缴费
(2)完成期限:自优先权日起28个月或启动审查后6个月,以后到期的期限为准(3)审查程序:
A、申请人可以对申请文件提出修改(PCT条约第34条)
B、启动审查
已经收到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费用、国际检索单位的检索报告及书面
意见(细则69.1),
考虑申请人关于修改的声明(细则53.9)
C、书面意见
国际检索单位的书面意见视为首次书面意见:PCT/IPEA/408表,答复期限一般是2个月;申
请人可以通电话的形式与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联系或要求与审查员会晤
D、缺乏发明单一性的处理通知缴纳审查附加费或限制权利要求PCT/IPEA/405(细则第68条)
7、撤回
允许撤回的内容:国际申请、指定、优先权要求、国际初步审查要求或选定。
8、变更
申请人、发明人、代理人的人、姓名(名称)、地址等变更;须在优先权日起30个月之前到达国际局此
后应在国家阶段向各指定局提出;国际局或由受理局转交;变更请求及附件。
(二)国家阶段
1、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
PCT条约:
A22:不迟于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届满之日。
A39:缔约国本国法可以另行规定更迟的期限。
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R101:不迟于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届满之日;进入国家阶段期限的宽限;R6.2不
适用于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
2、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
(1)PCT条约的规定(第22条、39条)
a、缴纳国家费用
b、提交国际申请译文
c、关于国际申请副本的规定
(2)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a、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应当完成的手续(细则第101条、104条)
提交进入声明(PCT/CN/501表)
缴纳申请费、公布印刷费、宽限费
提交译文及附图,必要时提交修改文件的译文
b、必需满足的最低要求(细则第104条)
c、某些手续可以随后补正(细则第104条)
d、请求提前处理的特殊手续(细则第111条)
e、提交文件的方式,提交日及缴费日的确定
(三)进入国家阶段的审查
1、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
(1)法律依据
在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内向各指定局或选定局办理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
宽限期:自优先权日起32个月需缴纳宽限费
(2)应办理的手续
进入国家阶段的书面声明,缴纳申请费、印刷费、宽限费(必要时),国际申请以中文以外文
字提出的,应提交中文译文,可以补办摘要和附图副本(以中文提出的国际申请)、摘要译文、附
图副本、国际阶段的修改文件的译文及其涉及的附图副本。
2、实质审查依据的文本
(1)审查基础文本
(2)确认审查文本的原则
请求原则:
按照申请人的请求,依据其在审查基础声明中确认的文本以及随后提交的符合有关规定的文本
审查。
3、实质审查中的检索
(1)一般原则: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七章的规定
(2)节约原则:
参考国际检索报告和专利性国际初步报告提供的信息;检索程度的把握(是否需要进行补充检索)
(3)检索报告的填写
4、实质审查的原则
(1)基本原则
授权实质条件;形式或内容;PCT条约第27条(1)和(5)
(2)对形式或内容和授权实质条件的具体规定
申请文件的形式或内容要求
CN专利法规:细则17、19.2-4、21、22、23
PCT法规:摘要的内容;发明名称的字数
5、对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的审查
(1)申请的主题是否属于可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2)优先权的审查
(3)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审查
(4)单一性的审查
(5)避免重复授权的审查
(6)改正译文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