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19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发现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3. 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征;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2. 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平行四边形。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2. 板书工具;3. 学生的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图形,让学生描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定义这个图形。
Step 2 导入知识1.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2. 探究平行线与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3. 引导学生定义平行四边形,并给出其特征。
Step 3 发现和总结1. 给出几个平行四边形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2. 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几何性质;3.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
Step 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让学生发现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关键;2. 引导学生总结判断平行四边形的条件;3.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掌握。
Step 5 综合运用1.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行四边形性质进行解答;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解题方法和答案。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2. 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和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后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2. 总结课堂上学到的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判定方法。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但是部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还存在困惑。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学会从各种平面图或实物中辨认平行四边形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及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直观的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平行四边形。
[教学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操作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可拉动的长方形框架、钉子板,方格纸[学具准备]可拉动的长方形框架,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游戏引入(出示课件)以“七个小矮人”中的开心果讲游戏规则,老师先发一些基本图形给学生,有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叫到什么图形的时候,大一部分同学就起立把图形举高让大家看,最后,只剩下平行四边形没有叫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一种新的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二、探索新知1、观察感知(课件展示)教学例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点?交流抽象: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形都含有,指出这种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平行四边形,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和文字。
2、操作感知教学例2拉一拉:⑴你能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吗?你是怎样变的?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微课程设计方案课堂中,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复习铺垫,通过判断,直观再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引发想象:如果把第三组平行线往上平移,使它与第一组平行线交叉,会围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利用此微课程进行动态演示讲解,使学生深刻直观的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最后通过一系列说、猜、量等活动层层推进,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一般特征。
课后,教师会把微视频分享给学生,这有利于数学基本薄弱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微视频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引导猜测:1、对边相等,2、对角相等,3、对角互相平行象推理能力,发展集合直观能力,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环节5:动手验证这些猜测是正确的吗?我们还需要动手验证,如何验证呢?测量验证归纳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边互相平行。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在验证中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两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同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环节6:归纳描述定义以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对话引发质疑思考辨析米老鼠说:对边平行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唐老鸭说:不对,梯形也有对边平行,但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质疑后把“对边平行”改成“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再次由米老鼠的话引发质疑:下面的图形也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也不是平行四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五边形,而不是四边形。
从而引导学生要把“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才能更加准确。
从而引导概括出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真理越辩越明,在此环节中安排了米老师和唐老鸭的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辩析。
通过思考与辨析,去伪存真。
逐步提炼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合理质疑能力,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数学感念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简洁性,感受数学语言的简洁之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环节7:总结提升小朋友们,咱们回想一下刚才是怎么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猜想和验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希望在数学学习中大家能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快乐的去探究数学的奥秘。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案(通用6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2.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3.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如果没有,可用学具代替)、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实物图片,七巧板、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8根小棒(6长、2短)1.小组活动:你能用这8根小棒摆一些图形吗?看哪一个小组摆的又快又多.2.交流:请各小组到投影上边摆边说有几种.3.设疑:图形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提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每个角是什么角?它们的边和角的特点都一样吗?这两种图形可不可以变成别的形状?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二、主动探索,研究问题.1.认识长方形.(1)独立探索,小组交流.从学具中拿出长方报纸片来,动手观察一下它的角和边,会发现什么?(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2)小组汇报:请小组各出一名代表发言,分别说一说通过研究发现了角和边有什么特点,并且说一说怎样想的或者是怎样做的.找几个组说一说.(如果有用折纸这一办法的,请他说明怎样做的,演示一下,并给予表扬)(3)辩论: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小组讨论)(4)教师总结:刚才有的同学利用身边的学具量一量,有的同学用折纸这个方法发现长方形相对着的两条边相等,也就是说长方形有两组对边相等,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演示动画长方形、正方形】(5)学生之间交流长方形的特点.每个人都用纸折折看,再验证一下.2.认识正方形.(1)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同学们,刚才你们自己动手研究了长方形的一些知识,那么正方形的角和边又有什么特点呢?试试看,相信你能行.(2)汇报交流: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小组互相说)(3)教师总结.我们用了同样的方法,验证了正方形的边和角的一些特点,也就是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继续演示动画长方形、正方形)3.小组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演示动画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1)师问: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2)教师总结: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特点.发现它们都有四个角,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它们都有四条边,但是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四条边都相等.(3)引导学生揭示四边形的概念.由四边形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4)初步练习:在钉子板上围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4.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1)出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能找出什么图形,你想知道有关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知识?(2)投影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知道:它们有4个角,4条边.教师明确:这些图形也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说明:这些四边形相对的边之间的宽度总是保持一定的(用直尺演示出对边间的距离不变),我们就说它的对边是平行的,所以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借助方格来看一看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它的边和角的特点.)(3)小组研讨,汇报总结.平行四边形角:4个边:四条相对的边相等(4)利用学具摆2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5)学生拿出制作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框的学具,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如图:讨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都是相对的边相等.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而捏住长方形相对的两个角的顶点一拉,它就不是长方形了,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当平行四边形的角一个变成直角时,四个角就都变成直角,这时平行四边形就又变成了长方形了.【演示动画变化的图形】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要求:利用手中的小三角形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4个小三角形)2.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摆一些漂亮的图形,再给它起个名字.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板书设计探究活动七巧板游戏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培养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游戏准备学生每人准备各种各样的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游戏过程1.学生按下面三个要求拼图:①用任意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②用任意三块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2.学生自由拼图,可以拼几何图形、建筑物或其他图案,在规定的时间里谁拼得的图形多,谁就是优胜者.注意事项等分长方形的奥秘活动内容让学生用折纸的办法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活动目标1.通过折、画、讨论、猜测、验证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掌握用一条直线等分长方形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探索未知的方法.2.运用分组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并初步掌握实例分析综合思考提出猜测推理验证这种探索问题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何探索出能等分长方形的直线的规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活动准备1.教具:长方形纸若干张、教学课件.2.学具:直尺、小刀、水笔、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片约10张.活动过程1.折一折,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份.然后用直尺沿着折痕画出直线.试一试,你们能折几种?(1)请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注意互相分工合作.(2)长方形纸片在信封里.(3)动手折纸时间为3分钟,比比看,哪组同学画得又快又对又多?2.反馈交流:指名上台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分了几种?是哪几种?然后老师把把相应的折法张贴在黑板上.3.探索规律.师:这样的直线还有吗?还有几条呢?我们先不忙下结论,还是先来研究这些已经知道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1)将你们小组等分的长方形纸片2张重叠,并把重叠的长方形纸片拿起来,对准强光处照一照,然后3张、4张逐渐重叠,你发现了什么?(2)课件显示各种等分长方形的直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动态过程.(3)引导学生小结:等分长方形的直线都相交于长方形内的一点.游戏前,教师可借助磁性黑板等教具作些示范演拼.在学生自由拼图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勾画一些图案,以启发学生思维.《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材第16-15页例2及“想想做做”1—5题。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数学说课稿《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数学说课稿 (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数学说课稿 1一、说课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3~45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认识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
通过这节课深入的学习,使学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中第一个例题,首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一些常见物体上的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举例,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接着让学生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相互交流,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第二个例题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揭示高和底的意义。
“试一试”让学生动手测量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及相应的底,进一步感受高与底的意义。
三、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高。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利用材料做平行四边形并发现其特征;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感知平行四边形高的对应性,并能正确画出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图形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平行四边形,你们认识平行四边形吗?找一找,哪几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2.提出问题那对于平行四边形,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呢?预设: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作用?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3.引入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进一步来认识平行四边形二、探究平行四边形特征1.猜想特征我们之前已经接触过平行四边形了,你觉得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预设: a、平行四边形都有四条边b、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2.动手探究特征那平行四边形是不是真如你们所说的有这些特征呢?我们得进一步来验证,根据我们的经验,研究一个图形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研究呢?引导学生从边、角两个方向研究学生拿出研究单,利用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验证刚才的猜想3.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探究结果4.小组汇报,概括平行四边形特征请小组代表汇报验证过程及结果用你一句话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5.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底1.出示刚才学生验证的两个长度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形状一样吗?质疑: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刚才我们在量的时候发现长度是一样的,但是形状怎么就不一样呢?预设:高不一样2.学生尝试画高你们刚才所说的高不同是指什么?你能在图上将它画出来吗?学生在学习纸上画高3.展示学生所画的高投影展示(对错都在)你们认同谁画的?为什么认同他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在学生交流的时候纠正错误4.介绍一般画法介绍高并指明:我们一般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对边画一条垂直线段,这条线段就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提问:平行四边形有几条高呢?5.感知高的对应性(1)出示位置摆放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想象: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哪呢?请你在脑中想象一下(2)学生在学习纸上画出它的高(3)展示交流(4)课件出示刚才两个平行四边形质疑:同学们,刚才我们画了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其实这两个平行四边形是一样的,只不过摆放的方向不同,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为什么画出来的高却是不一样的呢?(5)教学高及对应的底四、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性1.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相同边长围成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高的不同,他们的形状也不同,那么想一想,我还是用这四条线段,还能围成其他的平行四边形吗?2.学生说一说还可以围成怎样的平行四边形?3.课件演示说一说你的感受(不能固定他的形状,易变形)4.生活中的应用你见过生活中用到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例子吗?学生说一说,课件出示一些生活实例5.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高继续变长,会变成什么样?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继续变化成长方形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组讨论:那此时这个长方形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交流得出结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追问:特殊在哪?五、课堂总结学了今天这节课,之前我们提出的问题能解决了吗?学生回答之前自己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