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代谢主题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68
核苷酸代谢总结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概述: (1)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
(2)人体内的核苷酸主要由机体细胞自身合成, 不属于营养必需物质(3)核酸的消化与吸收:(4)核苷酸的生物功用:①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②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ATP,GTP③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 cAMP, cGMP;④组成辅酶 NAD, FAD, HSCoA⑤活化中间代谢物 UDP-葡萄糖, CDP-二酰基甘油, SAM, ATP第一节: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存在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种途径1.从头合成途径(1)定义: 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 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 合成嘌呤核苷酸除某些细菌外, 几乎所有生物体都能利用从头合成途径合成嘌呤碱(2)哺乳动物合成部位: 主要器官: 肝其次: 小肠和胸腺脑、骨髓则无法进行此合成途径(3)嘌呤碱合成的元素来源:(4)合成过程: 胞液中进行①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的合成(十一步反应)②AMP和GMP的生成(5)合成特点:①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 而不是首先单独合成嘌呤碱后再与磷酸核糖结合的。
即一开始就沿着合成核苷酸的途径进行②先合成IMP, 再合成AMP, GMP③IMP的合成需5个ATP, 6个高能磷酸键。
AMP 或GMP的合成又需1个GTP或者ATP(6)调节方式①反馈调节: PRPP合成酶和PRPP酰胺转移酶为关键酶, 均可被合成产物AMP、GMP等抑制②交叉调节:AMP合成需要GTP, GMP合成需要ATP2.补救合成途径(1)定义: 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 经过简单的反应, 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2)补救合成方式①APRT: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②腺苷激酶:(3)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①补救合成节省从头合成时的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②体内某些组织器官, 如脑、骨髓等只能进行补救合成3.Lesch-Nyhan综合征(自毁容貌综合征)(1)病因: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2)病理:缺乏该酶使得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不能转换为IMP和GMP, 而是降解为尿酸, 高尿酸盐血症引起早期肾脏结石, 逐渐出现痛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