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物理情况分析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物理月考分析结论范文一、整体情况。
这次物理月考啊,真的是状况百出呢。
从成绩来看,那真的是有高有低,像坐过山车一样。
整体的平均分不是特别理想,感觉大家对物理的掌握程度还是参差不齐的。
咱先说说那些考得好的同学吧。
这些学霸们啊,那简直就是物理世界的小超人。
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很透彻,无论是力学、电学还是光学,都能轻松应对。
在考试的时候,解题思路特别清晰,就像拿着一把万能钥匙,什么样的题都能打开。
像那个小明同学,他的试卷简直就是艺术品,每一道题的步骤都写得工工整整,而且答案都是对的。
他肯定是在课后下了不少功夫,说不定还偷偷地跟物理知识谈了一场恋爱呢。
但是呢,大部分同学就没有这么幸运啦。
很多人在考试的时候都表现出对知识的一知半解。
比如说,有些同学在力学的受力分析上就栽了跟头。
明明是很简单的几个力,却分析得乱七八糟的,就像把一团毛线给搅得更乱了。
还有电学部分,电路图画得歪歪扭扭的,就像小孩子的涂鸦,而且还经常把电阻、电压、电流的关系搞混。
这就像是在迷宫里乱转,找不到出口一样。
二、具体知识点分析。
力学方面,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个大问题。
好多同学都知道公式F = ma,但是一到具体的题目里,就不知道怎么找力,怎么求加速度了。
就像知道菜谱,但是真到了厨房,却不知道该怎么把菜做出来。
还有摩擦力的问题,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总是分不清,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公式,完全是一头雾水。
这就好比是在认双胞胎,老是认错。
电学部分呢,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运用不熟练。
有的同学只记得I = U/R,但是一遇到求电阻或者电压的题目,就不知道该怎么变形公式了。
这就像是只记得一个电话号码的一部分,想打电话却打不通。
而且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关系,很多同学也是稀里糊涂的。
在计算总电阻、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时候,错误百出。
这就像搭积木,搭得歪歪扭扭,最后整个结构都散架了。
光学的部分相对来说好一点,但是也有一些小问题。
比如光的折射定律,有些同学在计算折射角的时候,角度的正弦值和余弦值老是用错。
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物理学科doc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邢卫静一、试题分析本套试题是必修一、二两本教材的内容,涉及到一些综合性问题,图文并茂,清晰准确,便于学生阅读与答题。
试题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及高考大纲,试题难易适度,考查面广。
对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学生今后的高考学习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试卷分析本套试题共分为3类题型,共19小题。
其中选择题12道题共48分,实验题2道题共18分,简答题5道题共54题,全卷满分是120分。
这份题的选择总的来说难度不大,同学们的得分率较高,只是在有些题目中涉及到多选的情况下多有漏选。
关于知识方面:1、连接体问题中,有的同学还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如何合理选择研究对象。
像第7题,很多同学因为研究对象选取的不合理而导致最终分析不出A、B之间有无摩擦力及弹力的存在。
像18题,因为没有选好研究对象,对模糊地条件(圆环的加速度大小为a)做不出明确的判断,它的方向是应该向上呢还是向下呢?从而做出无谓的讨论,反而画蛇添足,导致还要倒扣分。
2、弹力和摩擦力始终是任何一次考试中必考的重点,它们是接触力,是被动力。
像第15题,当外力发生变化时一定要考虑到摩擦力的变化。
本题是10分,有不少同学(二班的乔艳红、李晓萌、王婷婷、孙佳羽)就是因为这个题和其他同学拉开了不应有的差距。
3实验题是失分最多的一种题型。
(1)不能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探究。
物理的实验永远不能考背的,题型内容总是前变万化,要求学生要能根据已有的基本知识和模型结合具体的考题积极思考和探究,不能以前没做过就轻易放弃。
这一块儿时我们同学最为欠缺的,不会独立思考和探究。
(2)语言描述达不到清晰、合理、格式正确。
13题第2问,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正确答案应该是25,可是有不少同学写成了249。
249这个结果是通过计算直接得出的,有的同学是因为没有看到括号中有效数字的要求,有的同学是对有效数字和小数点后保留几位没有做清晰的判断。
高中物理第二次月考成绩分析1. 引言本报告针对高中物理第二次月考的成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提供参考。
2. 总体成绩概述在本次物理第二次月考中,全班平均分为75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45分。
相较于第一次月考,整体成绩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3. 成绩分布情况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本次考试的成绩主要集中在70-90分之间,占总人数的60%。
此外,有20%的同学成绩在60-70分之间,15%的同学成绩在90-100分之间,而低于60分的人数占比为5%。
4. 优秀学生表彰本次考试中,有10名同学的成绩在90分以上,他们分别是:- 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周七- 吴八- 郑九- 陈十- 林十一- 黄十二以上同学在上认真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值得全班同学。
5. 薄弱环节分析通过对本次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以下几个薄弱环节:- 力学概念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对基本概念记忆不牢,导致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失分。
- 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不够,部分同学在计算题中,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应用不够熟练,导致解题速度慢,准确率低。
- 实验题部分,部分同学对实验原理理解不透彻,对实验操作步骤不够熟悉,导致在实验题上失分。
6. 改进措施针对以上薄弱环节,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力学概念的,要求同学们对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加强记忆。
- 提高运动和力的关系应用能力,通过大量练,使同学们熟练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加强实验题训练,要求同学们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题得分能力。
7. 总结本次物理第二次月考成绩分析显示,全班同学在物理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希望同学们能够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绩。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关注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物理月考总结与反思(优秀模板6篇)物理月考总结与反思第1篇这次期中考试,我校高一备课组自行命题。
范围是《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题型是选择题10题共40分,实验题2题共14分,计算题4题共46分.考虑到这是升上高中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试题相对较容易,平均分期望值为60分左右.但由于我们复习时间比较紧张,学生基础薄弱,考试结果年段平均分为52.7,没有达到了我们的要求,需要我们继续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答卷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 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透彻不少学生还没有顺利地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学习方法还用初中的那一套,死记硬背公式,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似懂非懂.从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分析,可看出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不透彻,胡乱猜选答案;从计算题第8,9,13题的答题看出学生对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理解不清,运用不熟练,解题时乱套公式;从计算题第10题的答题看出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没真正理解,第16小题对追击问题不熟练,不懂得抓住关键点来计算.今后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一些初中的过时的学习方法要敢于抛弃,探索适合于自己高中学习的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要不断对学生强调学物理重在理解,不要把物理变成"无理".2 实验题做得不理想实验题中一道是根据纸带分析运动性质并求速度,另一道是考查打点计时器测定加速度的实验器材,两题都较低.今后我们的实验课教学要讲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讲清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争取把每个实验课堂过关,提高实验能力.3 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较差这次考试发现学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比较混乱.例如计算题第14题空降兵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5题是研究竖直上抛运动特点;第16题刚好相遇的临界点是刚要追上时两车速度相同.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分析以上三题的运动过程.今后解运动学问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明确物理图景,画出物理过程示意图,再运用所学过的运动学公式解题.4 解题不够规范第13,14,15,16题计算题,解答时没有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有的学生甚至连"解"字都没写.我们今后教学中解题规范要常抓不懈,减少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5 班级之间不够平衡班与班之间平均分分与最低分相差约10分.科任老师对弱班要特别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要做好分层教学,偏爱后进生,针对性辅导和布置作业.通过这次考试,我们要把以前好的做法要继续坚持,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深入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开好每周一次的"物理研究课",课后认真评课;编写出较高质量的适用于我校学生的自编练习;注重落实,特别是学生的作业这一块.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法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老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
高中学生物理月考工作总结5篇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我们从中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识,理应有个小结来总结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学生物理月考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学生物理月考工作总结1眼间又过了一个星期,我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考了班里第九名,尽管这个成绩不太理想,但是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了。
首先说一下我的考试情况,语文考了九十九,以前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怎么样,老是考班里平均分,有时候连平均分都不到。
物理考了八十八,是我有史以来考得最低的一次。
数学考了一百一十七,虽然考了班里第一名,但错的一题是最简单的题目,实在不该错。
英语考了八十六,原来是九十分的,但是监考老师核分核错了,政治历史考九十,生物地理考七十四,这四门小科都没有考好。
我爸爸说我的预测力不强,因为考试前,我认为物理可以考一百,但才考这么低。
我觉得,物理与数学相同,学习知识就要新旧结合,同时还要锻炼思维的严谨性,把知识点学透不能摸棱两个。
只有把只是学透了,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散。
并且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绝不放松。
语文和英语在这一个月要背的很多,虽然成绩都还不错,但都有可惜的分数。
所以更要在学习完知识之后加紧复习和及时的总结相信都会有所提高。
这次物理考得很差,应该对的我都没对了,在不注意间就没了十几分。
我的那些小科是第二不理想的科目,政治虽然只是选选ABCD还有填填提纲,但是我经常在题上的点没有答完整,一分一分地扣下来就没有了几十分。
我最擅长数学,数学也是我最喜欢的科目。
它不需要用大量时间来背东西,而且会使我们的脑筋变得非常灵活,这正是我喜欢数学的原因。
这次月考我对数学的成绩不太满意,应该考得再好一些。
“数学这东西,就是要多做题,各种类型的题都见过了,还怕什么!”这句从我妈嘴里说出的,总在我耳边回旋的,永不变更的话,听起来还真有一些道理。
从这次考试中,我也有一点收获。
物理月考分析结论范文这次物理月考就像是一场充满惊喜(惊吓)的冒险,考完之后真是五味杂陈,现在来好好分析分析。
一、整体表现。
从成绩上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有高有低。
全班的平均分大概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就像一个在跷跷板中间晃悠的小胖子,说明我们整体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是“半瓶子醋”,晃荡得厉害。
二、具体知识板块。
1. 力学部分。
关于受力分析这一块,好多同学就像是迷失在迷宫里的小老鼠。
有些力就像隐藏在角落里的小怪兽,大家根本就没发现它的存在。
比如说摩擦力,在斜面上滑块的问题里,好多人都把摩擦力给弄丢了,要么就是方向判断错了,这就像在寻宝游戏里,把宝藏的位置都搞反了,怎么能找到正确答案呢?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也不太乐观。
感觉大家像是拿着一把万能钥匙,却不知道该开哪扇门。
知道公式F = ma,但是一遇到实际的问题,像连接体问题,就不知道该怎么把各个物体的受力和加速度联系起来了。
这就好比拿着地图却找不到目的地,只能在原地打转。
2. 电学部分。
电路分析的时候,有些同学就像盲人摸象。
对于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只是一知半解。
在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时候,不是公式用错,就是把电路的连接方式看错了。
这就像厨师做菜,把盐当成了糖,那做出来的菜肯定是“黑暗料理”啊。
电场和磁场的概念理解起来就像是雾里看花。
电场强度、电势这些概念在同学们的脑袋里就像是一团乱麻。
对于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问题,那更是像天书一样。
好多同学都只能对着题目干瞪眼,就像遇到外星人的语言,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三、考试策略。
1. 时间分配不合理是个大问题。
有些同学就像慢性子的小蜗牛,在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等到后面的大题的时候,就像被狼追着的小羊,慌慌张张,连仔细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
这就好比盖房子,前面打地基的时候磨磨蹭蹭,等到要盖高楼了,才发现时间不够了。
2. 审题不仔细也是个“顽疾”。
好多同学就像粗心的马大哈,题目都没看清楚就开始做题。
2024年高中学生物理月总结参考在本篇总结中,我将对本次月考的表现进行回顾与反思。
数学一直是我钟爱的学科,其简洁的逻辑结构和不需大量背诵的特性,让我的思维保持活跃。
我对本月的数学成绩并不满意,深知自己应当更加努力。
母亲常言:“数学就是要多做题,见多识广,何惧之有!”这句话始终萦绕耳畔,提醒我不断进取。
在英语科目上,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在阅读部分。
词汇量的不足导致理解上的困难,未来我计划通过阅读更多英文书籍,积累词汇,以提升阅读能力。
对于物理成绩,我感到满意。
尽管在电路图和物理图的连接部分存在一些难题,但我深知,要精通物理,必须既要牢记概念,又要勤于练习。
化学成绩是我最为不满意的。
概念理解不透彻和审题不细致是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提高化学成绩,我必须细致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每一个字句的含义,同时加强计算题的练习,确保实验知识烂熟于心。
我之所以能在月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得益于我在为民学校的长期学习。
在这里,我不仅拓宽了视野,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实现了学业上的显著提升。
我将在未来的考试中继续发扬优势,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2024年高中学生物理月总结参考(二)随着高____月考的落幕,考场内外喜忧参半。
对于高三学子而言,本次月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无论成绩优劣,都需进行深刻的自我审视,以期为____高考的备战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对高____月考物理科目的反思与总结,旨在帮助大家发现不足,持续进步。
一、对物理学科理解不深物理是本学期新加入的课程,尽管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已接触过一些基本概念,但这些知识仅是物理学科的冰山一角。
因此,许多学生对物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缺乏清晰认识,对如何有效学习物理存在困惑。
二、课堂学习未能抓住重点物理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实验众多,既有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有学生的分组实验。
部分学生过于关注实验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实验设计、现象分析、数据处理及结论推导的重要性。
高中月考总结与反思物理化学5篇篇1一、考试基本情况本次月考,我校高中部物理化学学科进行了统一测试。
本次考试旨在检验学生们在物理化学学科的学习成果,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学业进展的机会。
二、考试内容与结构本次考试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
试卷结构合理,既有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也有简答题、计算题等主观题,全面考察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三、学生表现及问题1. 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从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
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在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上存在模糊认识,需要在后续学习中加强巩固。
2. 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色,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存在解题思路不清晰、计算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3. 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物理化学学科注重实验和探究,本次考试中也涉及了一些实验相关的题目。
从答题情况来看,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回答实验相关的问题,但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训练。
四、教学反思与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建议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基础概念和原理的讲解与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
2. 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解题思路不清晰、计算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同时多做一些实际应用类的题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训练: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等问题,建议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训练,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描述方式。
4.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的优势和不足。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力。
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分析三篇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分析篇一: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一)试卷结构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命题范围涵盖高中物理所考察的所有知识内容,力学占68%,电学占32%,试卷共18题,满分100分。
其中:第一卷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二卷共7题52分,其中2个实验题,共15分;2个计算题,共32分;选修部分每个模块2个小题,共15分。
(二)命题指导思想试卷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依据物理学科新课程《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结合高三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知识考查注重基础、注重常规、不过多涉及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不过多涉及思维量较大的问题。
(三)试题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涉及的基础知识有:电场线、场强、电势和电势能、运动学、卫星、受力分析等,每个题目都有其考查的能力点。
2.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
试题重点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机械能、电场、电流、磁场、选修内容的主干知识,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包括一些非主干知识。
3.注重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
试题涉及的物理模型有:质点、斜面、同步地球卫星、交变电流、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氢原子的能级跃迁等;涉及的物理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图像法、程序法、假设法等。
4.呈现新情境、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16、18、24题属于新情景问题,24题最后一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这些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5.依纲扣本设置难易梯度,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考试题目易、中、难比例结构合理,其中14、15、17、22、24属于容易题目,19、20、21、25属于较难题目,整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试卷分析(一)答卷情况统计(Ⅱ卷答卷情况为抽样统计)第一卷平均分19.33。
2024年学生物理月考考试总结范本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参加了学校的物理月考考试。
这场考试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对我在物理学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试。
通过这次考试,我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在物理学上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还能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发现在物理学习中理论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在月考考试中,有很多题目是关于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
这些知识包括牛顿定律、质点运动、力学和热力学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我能够更好地解决和处理物理学问题。
在考试中,我发现我在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上的掌握还不够牢固,这导致我在一些题目上出现了错误。
因此,我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对这些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记忆,熟练掌握它们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其次,我发现在物理学习中实践和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在月考考试中,有一些题目是关于实验和实践的,要求我们根据实验数据和实践经验进行推理和应用。
通过这些题目,我意识到实践和实验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在实践和实验中,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物理学的现象和规律,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
在考试中,我发现自己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践经验的应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多地进行实践和实验,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实验能力。
此外,我发现在物理学习中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月考考试中,有一些题目是需要我们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的,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通过这些题目,我意识到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有条不紊地分析问题、推理结论。
在考试中,我发现自己在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的运用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多地进行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的培养,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最后,我认为在物理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在月考考试前,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按时进行学习,并且坚持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物理学习。
高三第一次月考
物理情况分析总结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月考是由学校组织的,各组自行命题,于17年9月23号组织考了这次高三第一次月考.
试卷形式符合今年新的高考方案的要求,第一类是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4分,第二类是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第三类为计算题共3大题。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新形势下的高考要求,题型符合新高考,新方案,新命题思路的要求。
整张试卷满分100分.
试卷信息量大,材料多,题型新颖又不失其基础性,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都起到了一定的考查功能。
并且在第四类大题中设置了选做题,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但在试卷难度分布上,尤其是第三大题计算题的难度设置低于一般学生的水平,学生总得分普遍较高,高分段的学生过于集中,不利于科学的划分等级。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选择题方面的典型错误:
第2小题:对力学知识和运动学知识的结合问题学生做的不是很好,不能够很好的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去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
第7小题对圆周运动的知识掌握的是不是很熟练。
学生从问题入手逆向思维的品质不够。
第10小题是机械能守恒习题,该题重点考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2、填空题方面的典型错误:
第15题:对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累到典型题,对速度的分解求法不熟练。
3、计算题方面存在问题:
第20题:有的学生对运动过程分析出现错误,导致列方程失误;对动能定理掌握不熟;对题意分析不清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该题无所适从。
三、复习教学建议:
<一>、目标明确,扎实教学
1、立足基础,着眼能力
①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
②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抽样;
③高考所要考查的能力层次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
④高考所要考的能力主要是笔试环境下所能体现的能力,并不是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的超越能力。
2、突出主干,抓好重点
运动学:①匀变速运动;②自由落体运动;
力学:①物体的受力分析;②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
圆周运动:①匀速圆周运动的应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③动能定理的应用。
3、总的原则是:
在最主干的力、力及运动、力的平衡上上适当地“深挖”一点,但范围应控制在中等生以上,就日常教学而言,应避免“三高”:高起点、高难度,高密度,应摒弃“三做”:陈题死做,活题呆做,难题大做;提倡“三解”:陈题新解、难题精解、活题巧解。
4、解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学习,比较研究,做到①纲纲对照②纲本对照③纲题对照④新旧对照
<二>、完善网络,突出能力
科学定位,专题突破,要根据学科特点,按相近内容,相似规律、相同方法归类,定好专题,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纵横联系,使知识融合贯通,举一反三;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完整,使知识听调使唤;通过对应比较,使知识得以激活,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实现专题突破,能力提升。
<三>、精评优讲,规范操作
1、四评
①评错误解答,防止重蹈覆辙
②评优秀解法,培养创新能力
③评新题生题,增强应变能力
④评陈题新做,提高优患意识
2、四讲
①讲共性与个性
②讲思路与规律
③讲题型和技巧
④讲发散和变化
3、四个为主
①以激励为主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④以分析为主线,培养考生的应变能力
4、规范解题的总原则是:
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解题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对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对所研究的对象或所研究的过程的说明,对解题依据的说明,可以总结为五个为什么。
①要指明你的研究对象是谁,是哪个物体或哪几个物体所组成的系统。
②要指明你所研究的是哪一个过程,或在哪一位置上的状态。
③要指明你使用某条物理定律或定理的依据是什么。
④要指明你的物理方程所对应的定律、定理。
⑤要指明你的解答结果是什么,对题目所求,要有明确的回应。
此外,文字式做答的,所有字母必有已知量;数字做答的,不得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结果,无特要求,一般取2至3位有效数字。
矢量取负值时应说明其含义,对所求的矢量只说明大小是不完备的,还要说明其方向。
方程要原始,符号、字母要系统且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