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侦察告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
第36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6月、,b1.36S呻pl em ent I I l f r鲫ed觚d k晤er E ngi Il∞血g J un.2007激光技术军事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王瑞凤,张彦朴,许志艳(炮兵指挥学院三系,河北廊坊065000)摘要:结合国内外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目前激光技术的各种军事应用,如激光制导、激光武器、激光通信等,并强调了激光技术将成为推进火箭、卫星的新动力的辉煌前景,最后分析了我国激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激光技术;军事应用中圈分类号:TN249文献标识码l A文章编号l1007.2276(2007)增(激光)一0308.04PI.esent si t l l at i on and de V e l opi ng t r e nd of appl i cat i on0fl嬲er t e chni que t0m i l i t ar yW A N G R ui-f eng,ZHA N G№l—pu,XU zl:li—y孤(A I t i l l efy C‘姗m加di ng Ac蜘y’l柚gf缸g065000)A bs t r神t:C oni biI l i ng si t I l at i on of l a sc r t e l chI l i qu e t0IIl i li呻bot tl at hom e aI l d abr oad,e xpl ai l l i ng allki nds of apphcat i on of l a se r t ec hl l i que t o111i l i t aD r,such as,l aser gui dance,l a se r w ea pon,l as er co删m uni cati on,al l d po血out em phat i cal l y t11e bri ght pm s pe ct f or t11e new pow e r of僦ket aI l d s at ell it e,f i n al l y,aI l al ys ed m e pres ent si t uat i on and devel opi ngⅡ℃nd of l a se r t ec l l I l i q ue i n c11i na.K ey w or d s:L a s er t ecl l I li que;A ppl i cat i on t o m i l i t a D,O引育“激光”、“原子能”、“半导体”和“计算机”称为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文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激光技术这一高新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机理原理,实验手段到制造工艺都已逐步成熟,且先进的激光器不断研制成功,并凭借其高亮度、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的显著特点,在工业、农业、医疗、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是大显神威,有目共睹,现在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其在军事领域的非凡表现。
大范围新型激光告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大范围新型激光告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引言激光技术自问世以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取得重要突破。
其中,激光告警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保障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
然而,当前激光告警系统在大范围监测方面存在技术限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开展大范围新型激光告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大范围激光告警系统的需求及挑战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大范围激光告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全面监测,需要解决长距离监测的难题;其次,要实现多目标的同时追踪与识别,在人群密集、车辆众多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告警系统的分辨率和识别能力。
同时,大范围激光告警系统还需要具备自适应能力,能够应对复杂环境的干扰和衰减。
3.新型大范围激光告警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3.1 长距离监测技术为了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全面监测,需要克服激光束衰减、大气湍流造成的光斑扩散等问题。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高功率激光器和自适应光学系统,通过动态调节光束参数来消除系统误差和干扰。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相控阵技术,通过同时发射多束激光并采用多通道接收系统,实现长距离监测和实时图像重建。
3.2 高分辨率与识别能力技术为了实现多目标的同时追踪与识别,需要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分辨率和识别能力。
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自适应光学器件,包括自适应光学镜片和空间光调制器,用于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和目标特征提取。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深度学习和目标跟踪算法,通过训练大量样本数据,提高系统的自动识别能力和目标追踪准确性。
3.3 自适应能力技术为了应对复杂环境的干扰和衰减,大范围激光告警系统需要具备自适应能力。
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多传感器联合检测技术,通过融合不同波段的传感器数据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自适应光路设计技术,通过动态调节光路参数来补偿光信号的衰减和传输损耗,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距离和送达效果。
2024年激光雷达市场发展现状激光雷达作为一种高精度、远距离测距和三维感知设备,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激光雷达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和前景。
1. 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其反射信号,利用光的传播速度和探测信号与回波的时间差,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距离。
同时,利用激光束的扫描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三维感知。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使其具备高精度、高速度和长距离测量能力。
2. 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2.1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是激光雷达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激光雷达能够快速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并生成三维点云地图,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关键的定位和感知信息。
激光雷达的高精度和高刷新率使其成为自动驾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2 无人机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激光雷达在无人机中也有广泛应用。
激光雷达可以帮助无人机实现障碍物避障和自主导航,提高飞行安全和飞行精度。
激光雷达的轻巧和高性能使其成为无人机行业中的热门技术。
2.3 工业测量激光雷达在工业测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激光雷达可以对建筑物、桥梁、工程设施等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测量,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持。
同时,激光雷达还可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精密定位和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4 安防监控激光雷达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激光雷达可以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三维扫描,实时检测和识别人体和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为安防监控系统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监控能力。
3. 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激光雷达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主要推动激光雷达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工业测量和安防监控领域的需求增加。
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激光雷达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同时,激光雷达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将进一步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光电告警技术分析及现状(全文)A XX:1006-8937(2021)23-0014-02光电告警技术日益成熟进展,在信息化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极速变化。
光电告警是指运用光电技术手段,对敌方光辐射源或光散射源进行探测、搜索、定位、辨识、测定,并确认其威胁程度,提供相应情报和公布告警信息的战争行动。
目前主要的光电告警技术有激光告警、红外告警、紫外告警,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1 激光告警激光告警装备所告警的主要对象是1.06 μm、1.54 μm和10.6 μm的激光。
最近正在开发以损害人的眼睛为目的的激光武器,Nd:YAG激光的2次谐波(波长:0.532 m)和氩激光(波长:0.515 m)等可见光波段的激光也成了威胁。
按照工作原理分为光谱识别型和相干识别型两种,光谱识别型又分为非成像型和成像型。
现装备的激光告警器大多为光谱识别型,并采纳直接探测拦截方式。
探测光源时需要将目标和背景分离,通过波长识别和时间识别,提取出激光光源。
波长识别利用光谱滤光技术,能够探测限定了探测波长范围的脉冲激光和连续振荡激光。
时间识别探测激光的脉冲重复频率,与背景光的直流信号分离,波长范围很宽,但只限定脉冲激光。
激光告警装置的告警范围,水平方向必需做到360 °,采纳两种方法实现,一是采取多个单元探测器并联的方式,二是采纳2维阵列凝视探测器方法。
单元探测器并联方式通过结合集光(聚光)透镜和单元探测器,比较各个探测器的信号水平(电平),进行方位分辨。
方位分辨能力取决于各个传感器的视场角和传感器的数目。
2维阵列探测器配有宽视场光学系统,探测器自身具有角度分辨能力,能够进行周密的方位测定。
单元探测器方式的角度分辨能力为15~45 °,2维阵列方式的为< 1 °。
探测波长区域由使用的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的波长来决定,现正在研究开发有望成为威胁激光波长的0.5~1.1 μm区域。
激光告警设备的发展过程及现状2010-08-20 21:30:17| 分类:网上的资料| 标签:告警探测器视场入射激光|字号大中小订阅摘要: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总结了激光告警设备的发展过程,并重点介绍了激光告警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设备实例。
关键词:激光告警发展工作原理1 激光告警设备的发展过程激光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开始研究激光对抗技术,从70年代的初级形式"激光报警器":可实时判断激光威胁的存在并粗略判断激光来袭方向;到现在研制的具有多种性能的高级形式激光告警接收机:不仅能实时报警,而且能探测某些激光参数包括位置(方向)、激光波长、能量、重复频率及编码等。
国外对激光威胁的侦察、探测和告警工作都极为重视,先后研制了多种形式的激光告警接收机。
1.1 60-70年代首先出现的是60年代问世的带有威胁探测器的主动防御系统--红外探测器,安装在主战坦克上。
这种探测器在7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能对付连续的红外威胁,而且能对抗来自激光测距机、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激光威胁。
据此,美国伯琴-埃尔默公司首先研制出了激光告警接收机(LWRs),它与烟幕弹发射装置联合使用,形成了早期的对抗手段,至今仍是主动防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抗方式。
其后,法国、英国也先后公开展出了红外和激光警戒接收机、激光与红外探照灯探测器。
1.1.1 美国美国伯琴-埃尔默公司为激光告警的开发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公司通过进行大量基础研究,申请并获准了两项专利,研制出法-珀型激光告警设备,即现在广泛装备部队的AN/AVR-2的原始样机。
1971年,美国伯琴-埃尔默公司申请了相干光探测器专利,用扫描式法-珀干涉仪探测激光的方向、波长,用硅光管接收信号,该专利于1974年获准。
在此专利基础上,1977年该公司又申请了分析相干辐射装置的专利,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了探测1-6μm 波段的功能。
该专利于1979年获准。
该公司在上述两个专利的基础上,于1978年开始制MIWR多传感器警戒接收机的样机,识别0.45-1μm波段内激光源的方位、波长等。
激光告警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I. 引言- 背景介绍- 概述激光告警装备的定义和作用- 目的与重要性II. 激光告警装备的发展历程- 历史回顾- 技术发展- 应用领域扩展III. 激光告警装备的现状分析- 设备特点与分类- 适用场景与效果分析- 行业发展趋势概述IV. 激光告警装备的发展趋势- 技术趋势:多模态、可重性、可升级- 市场趋势:应用场景拓展、降低成本、提高装备性能- 市场规模预测和预期变化V. 对激光告警装备的启示和思考- 设备发展对应用场景的影响- 全球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新型告警设备的展望VI. 结论- 总结激光告警装备的历史与现状- 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确定相关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的展望第一章:引言背景介绍: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信息的保密性变得越发重要,很多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以确保其数据不受干扰和外泄。
激光告警装备作为一种保障信息安全的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利器。
概述激光告警装备的定义和作用:激光告警装备是一种用于检测光纤通信中的光信号的设备,主要用于国防、银行、能源、通信和政府等领域。
其作用是在光纤通信网络中截获光信号,并实时检测和分析这些信号,以便检测任何非正常的事件和攻击行为。
激光告警装备可以用来监控光纤通信线路的电磁波信号,降低可靠性,对数据传输造成干扰,监视并保护机密数据。
目的与重要性:本论文旨在对激光告警装备的发展现状、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并就当前激光告警装备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发展展望进行研究,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帮助。
激光告警装备不仅能保障国家重要部门的通信安全,也能保护广大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
研究激光告警装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信息安全保护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本论文将从激光告警装备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激光告警装备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为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注入新的动力。
1.概述激光自出现伊始,由于其高亮度、高的方向性和相干性立即受到了各国军方的重视,40年来各国不断地探索激光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途径,目前军事激光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激光的军事应用已经覆盖了侦察定位、通信、制导、火控、激光武器等各个领域,并已经在近年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呈现出了巨大的威力。
面对战场上日益增长的激光威胁,大力发展激光对抗技术已经成为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的关键,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正在成为继雷达、可见光/红外侦察技术之后21世纪光电侦察技术发展的重点。
目前的激光雷达已经可以对几公里之外的飞机、坦克等目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可发现十几公里以外隐蔽的光学观瞄器材,并对其精确定位。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2l世纪初将出现便携/小型化高分辨率激光雷达,使得目前伪装/隐蔽手段难以发挥作用。
二、光制导武器作为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制导精度最高盼手段,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重点目标的防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从目前制导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要获得圆周误差小于5米的精度,只有激光或光电制导技术能够胜任,并且在2005年到2010年间,也只有激光和光电制导能够达到以上的命中精度。
因此,不论精确制导武器怎样发展,激光和光电末制导技术仍将是精确制导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激光有源/无源干扰技术作为对抗光电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对抗技术发展的重点。
三、功率小型化激光的出现,使得战术激光武器投入战场应用。
目前已经出现了用于对地面/机载光电传感器进行软硬损伤的战术激光武器系统,大功率激光器已经可以对飞行中的飞机/导弹甚至卫星光电传感器进行硬破坏。
21世纪初将出现以摧毁飞行中的导弹和卫星传感器的战术/战略激光武器系统,这使得对各种武器和平台的激光防护成为未来电子防御技术发展的重点。
2.侦察与反侦察2.1光被动侦察要对抗敌方的激光系统,首先是要发现对方发射的激光。
如要对抗敌方的激光制导武器系统,不论采用有源或无源手段,必须首先探测到敌方发射的激光目标指示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激光对抗中的告警和欺骗干扰技术激光对抗中的告警和欺骗干扰技术近年来,激光对抗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激光武器的出现使得现代战争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攻击方和防御方都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不仅企图通过告警技术实时获取信息,还试图通过欺骗与干扰技术伪装自己。
本文将重点介绍激光对抗中的告警和欺骗干扰技术。
告警技术是指在激光作用下,通过检测到来的激光,实时获取并分析相关信息,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做出相应反应的技术手段。
激光的传播速度极快,因此告警技术的时效性非常重要。
目前,告警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被动告警和主动告警。
被动告警技术是指其工作基础是激光武器发射出的激光束对目标表面或烟云的散射。
例如,激光警告仪(LWD)就是一种常见的被动告警设备。
它通过接收到的激光束的强度和频率来判断激光武器的种类和距离,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此外,还有红外探测设备和摄像机等工具可以被动地告警。
虽然被动告警技术可以实时获取信息,但其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例如目标表面的反射率或气候条件等。
因此,主动告警技术应运而生。
主动告警技术是指通过对激光武器进行扫描,发射相应的传感激光束,以检测是否存在激光武器的技术。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环境条件的影响,提高告警的准确性。
目前,主动告警技术主要包括激光雷达和主动光束反射器等。
激光雷达可以发射脉冲激光并接收反射激光,通过分析不同反射激光的强度和频率,确定激光武器的类型和距离。
而主动光束反射器则是通过反射特定频率的激光束,与激光武器发射的激光叠加在一起,进而使其无法正确锁定目标。
在激光对抗中,除了告警技术外,欺骗干扰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欺骗干扰技术是指通过模拟新目标、干扰敌方探测设备或改变自身特征等方式,使敌方无法准确锁定目标或降低攻击精度。
目前,欺骗干扰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主动干扰和被动干扰。
主动干扰技术是指使用电磁波等信号源主动干扰敌方激光探测设备的技术。
例如,使用干扰激光发射器或红外干扰弹等设备,通过发射强烈的、与激光波长相同或相近的激光束,干扰敌方激光跟踪系统,使其无法准确锁定目标。
在防盗报警领域,目前流行的周界防范技术有很多,如振动电缆、室外三鉴探头、泄露电缆、张力围栏、电子围栏、红外对射等技术。
周界报警系统是在防护的边界利用如泄漏、红外、电子围栏等技术形成一道或可见或不可见的“防护墙”,对于室外防范,特别是较大空间范围的居民小区、工业园区、变电站等场所主要应用红外对射/电子围栏等主流设备,但是,从目前全国使用的情况看,真正长期应用的是极少数,大多成为一种摆设。
究其原因,主要是抗干扰能力差,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易发生误报警,包括各种光干扰、强磁干扰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因此,在我国目前主动红外探测产品的应用仍是有限的,其原因主要是产品本身问题,受制于红外光源的特性。
将激光作为探测光源具有很多优势,广州艾礼富电子电子科技经过多年攻关努力,成功解决了激光稳定性、安全性、适应性等问题,公司率先推出的主动式激光入侵探测器是防盗报警领域新一代革命性产品,能极大地拓展防盗报警领域的应用空间,能带来应用理念上的全新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激光对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强激光对射探测器新一代抗干扰技术的应用,使设备的正常工作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即使在5万照度的强光环境下也可以正常工作不论是下雨还是下雪,甚至是雾霾沙尘天气,产品也可以正常工作,这大大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信。
支持在强太阳光底下布防正常工作,同时支持在比较恶劣环境下—40度至+70摄氏度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不会产生误报,产品可以适应国内外地面任何场所使用。
超低的误报率使激光对射产品的发射和接收变得安全可靠,不容易产生误报,再加上激光对射的抗干扰能力突出,可以做到接近零误报的先例,可能是目前防盗报警市场上误报率最低的周界报警产品。
有过使用一年没有发生误报的先例,创造了传统产品不可超越的神话。
对安装方向不设特殊的要求由于激光对射不受太阳光干扰,这使得激光对射在安装时没有特殊方向的要求,接收主机可以正对着太阳光照射方向安装,太阳直射接收机也不会产生误报,支持在强太阳光下正常布防工作。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高速发展周期,火车、高铁、地铁等出行方式伴随着大家日常生活与我们已经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交通工具为我们出行,商务,旅行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效率,但是随之而来的轨道交通行业的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日益凸显,铁路站台经常发生乘客安全事故,比如北京、上海、南京等轨道交通时常有乘客落入轨行区的事件见诸报端,特别是上海地区从1995开通8 年来,共发生了66 起自杀性伤亡事故,其中17 人被救起,49 人死亡。
还有乘客有物品落入轨行区后,没有联系车站工作人员处理,而是直接跳入轨行区自行处理,一旦列车此时进站很容易产生伤亡事故,所有这些事件的发生都对地铁运营方、乘客、社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铁路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铁路网越来越密集,铁路站台数量也越来越多;铁路在方便我们交通出行的同时,对铁路站台上旅客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铁路管理者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但是国内无论是高铁站台或者普通列车站台,在旅客进入站台候车至列车进站这段比较危险的时间段内,在站台上进行候车旅客的安全管理(防止旅客越过黄色安全警戒线进入危险区域),都只是依靠站台上的安全管理员手持喇叭进行人工管理,这样完全靠人工管理就会形成安全漏洞以及造成站台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疲惫。
因此,为铁路站台设计生产一套旅客站台越线语音告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广州艾礼富电子技术研发团队凭借近20年激光探测器及报警控制器研发生产经验,为铁路站台设计了一套旅客站台越线语音告警系统,为铁路站台的智能化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大大减轻了铁路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成为铁路站台安全运行的基础配套设施。
1、站台越线防护市场应用情况为减少铁路站台意外事故发生,需要火车或地铁站台边缘黄色安全线上增加激光探测装置, 对该区域进行有效监视。
不同站台的激光安全防护装置有不同的设置方法: 直线段的设置方案如下图所示; 曲线段站台根据站台的加宽情况由多组激光探测装置组成, 设置方案也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