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之简析

  • 格式:pdf
  • 大小:91.85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1期

2008年1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uzhouEducationInstitute

Vol.11,No.1Jan.2008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BT),可以说是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的一个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不仅在心理治疗领域成为主流,而且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认知行为治疗有三个主要进化期[1]:(1)行为治疗(BehaviorTherapy:1950-1970年);

(2)认知治疗(CognitiveTherapy;1960-1980年);(3)认知行

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1980年后期至今)。下

面将从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背景、原理及方法等相关状况作

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背景

认知和行为观点来自于两类相关的心理学著作。历史上学习理论是先出现的,然后发展成临床心理学的一派,这一派是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行为治疗。Sheldon(1995)曾精辟地指出这一理论的本质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而心理动力理论可能也包括惯常的观点,都认为行为来自我们的心理过程。一个相关的问题是环境是否影响了人的自由,人们是否可以自由地依照他们心理所思而行动。学习理论并不否认这可能是事实,但争辩说我们无法知道在他人心理发生了什么。因此,我们必须只能研究和影响外显的行为。据此,治疗的焦点是做一系列事情以持续引起行为的转变,但是治疗并不关心在这个过程中心理世界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认知理论是行为理论和行为治疗进展的一部分,近期特别是建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它亦是发轫于实用类型的治疗进展,这个方法由Beck(1989)和Ellis(1962)逐步发展,他们的工作涉及焦虑神经症和抑郁等精神疾病领域。在社会工作方面,源自于对机构年轻妇女的现实疗法。由于创立者是与心理障碍打交道的,他们试图将案主的思维纳入到治疗模式中。认知和行为是受学习过程中个人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影响的。显然,不适宜的行为一定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治疗试图修正这些心理错误,以便我们的行为能对环境有适宜的反应。

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中,主要涉及到帮助案主改变“非理性的认知”为“理性认知”这个认知重建的过程。认知重建[2](cognitive

restructuring),包括贝克的认知治疗(CT)和艾里斯

的理性行为治疗法(REBT)。在认知治疗中,案主搜索有关自己解释情境的信息,工作者对此提出疑问并找出问题的产生过程。在理性行为疗法中,非理性信念主导案主的思考,随后导致“糟糕化”,即以不合逻辑的负面方式看待事物,看待自己;低挫折容忍度,即觉得忍受不舒服的情境是不可能的;还有诅咒,即觉得自己本质上就是差的,因为自己不能做成某事。在治疗中,工作者质疑并反击在这些反应背后的非理性信念。根据Scott(1989)的理解,认知理论包括不同的焦点,Beck关注的是对自身、自身生活和未来的扭曲思考如何导致了案主的抑郁或焦虑,而Ellis则聚焦于案主对世界的非理性思考。认知行为治疗聚焦于改变伴随行为的非理性想法和感觉的一套治疗程序,但并不把这两者看成是改变行为前的准备。

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中的一种形式,聚焦于我们如何通过观察社会环境中他人成功的行为来学习(替代学习)。新行为主义特别关注压力和焦虑症的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理论也与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思考有关,因为它们都关注心理,并试图在思想和行动间建立理性联系。

二、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

一般而言,传统的行为治疗只着眼于外显的行为,刻意去消除那些适应不良的行为,精心去塑造那些健康正常的行为,至于促使这些行为变化的个体内在动机常常不予顾及。但事实上许多适应不良行为都与情绪的变化有关,而任何行为或情绪归根到底都受思维过程的控制。传统的行为治疗学者开始了解认知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斯金纳的黑箱理论时代渐成过去,心理学也开始踏入了认知心理学的年代。

20世纪6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艾里斯(AlbertEllis)

及贝克(Beck)等都认为认知过程是情绪与行为的决定因素,

![收稿日期]2007-12-18

[作者简介]刘慧(1980—),女,安徽泗县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硕士。

认知行为治疗之简析

(上海青浦区练塘工业园区

上海

201716)

【摘要】认知行为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与之相应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不仅在心理治疗领域成为

主流,而且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本文主要从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背景、原理、方法技术及对该理论的评价几个方面对该模式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认知治疗行为治疗

理性情绪治疗

“ABC”

理论【中图分类号】B84-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08)01-0025-03

25

2008年1第11卷・第1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强调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又直接来源于个体的认知观念。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改变人的观念来纠正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治疗时,着眼于患者的错误认知,而不单单针对其异常的情绪和行为。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情绪是愤怒或是焦虑,他的行为是攻击或是逃跑。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个体容易出现极端的、绝对的、单向的判断,产生错误的认知,继而出现负性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往往要透过患者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去寻找产生它们的不良认知,然后将这些不良认知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检验,以证实其是错误的,再以正确的认知替代之,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与不良行为,使之更好地适用环境。总之,认知行为治疗以更进一步改变认知为目标,他们认为适应不良性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是造成不良性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只有矫正了不正确的思想,其派生的不良性情绪和行为也随之矫正。适应不良性认知可能来源于现实,也可能来源于以往经历,还有可能源自当前的病态。神经症患者及某些轻性抑郁患者,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合理、错误的认知,导致不合理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3],主要是通过说理、追问和争议,矫正这些病态的认知。首先是认知分析,让患者记录具体的适应不良性认知,并详细罗列支持和反对这些认知的理由。然后,引导患者深入对之分析。在临床治疗中,常采用“划界”和“离心”两种程序。划界,是让患者学会分清主观想象和客观现实的界线,例如“觉得自己不好”并不等于“自己是个坏人”。离心,则是让患者分清因果关系,不要把周围环境中无关紧要的现象硬往自己身上拉扯。后一阶段为认知强化,即鼓励患者改变自己不良的想法,一旦形成较为正确的适应性认知时,即予反馈性强化。同时,还可以让患者将治疗取得局部成功而形成的正确的想法,以有声或无声的语言作自我诉述,自我进行强化。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说是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的一个结合。在80年代末期,贝克和艾里斯的认知治疗已经在学术界和临床方面对治疗抑郁症取得一席之地。学者开始把认知治疗更加系统化,好让认知治疗理论和实践能更广泛地用于其他病症身上。学者希望将行为治疗的科学态度,譬如:客观评估、对照比较、统计分析和实证疗效等特性套用于认知治疗里面。从那时起,认知行为治疗便开始迅速发展,并用于其他不同的病例上,譬如强迫症、人格障碍、创伤后压力症等。新一代的认知行为治疗学家,包括Barlow,Clark,Salkovskis等推出了不少对恐慌症的新理论,令治疗和理论的关系更趋密切。

三、认知行为治疗的技术[4][5]

理性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psychotherapy)是一种以认知重建为核心内容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艾里斯提出的著名的产生心理障碍的“ABC”理论,可用于解释这一心理现象,他用“A”代表与情感有关的激发事件,“B”指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观点,“C”指对激发事件的反应结果。艾里斯认为,来自外界的刺激事件,是否会引起情绪后果?引起什么样的情绪后果?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认识与信念系统是否符合现实与理性。对于情绪障碍的发生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非理性非现实的认识系统。非理性信念可能是“妄下结论”和“个人引申”,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武断的下结论;另一方面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把外界事物联系到自己身上。心理治疗的要义就在于抓住认识与信念这个关键,有的放矢进行说服教育,变非理性信念为理性信念。

艾里斯进一步提出所有的心理问题是由“非理性”想法引起的,解决心理问题便需要改变思想,由“非理性”转为“理性”。他指出,人们由于从童年时代起所受到的环境的熏陶,如常见的“非理性”信念有[4]:人生的不幸是由环境造成的,情绪不好是由于外界压力造成的,个体对此无能为力;做事就应当做得十全十美,让所有的人都挑不出错来,所有的人都叫好;我应该得到所有我认为重要的人对我的爱和认同;回避困难容易,面对困难难。相应地,“理性”信念是:人非为物所扰,乃其自扰之;我理应接受自己是个有不足和限制的平凡人;虽然我渴望被爱及被认同,我并不需要它来生存,每个人都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人的赞赏。最好还是注重爱人及接受自己,而不是专注被爱;解决困难才能让自己心安,回避困难只能愁上加愁。

在具体治疗方面,认知行为治疗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上的改造,可通过治疗性学习班,系统讲授治疗理论,以及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来帮助患者认识到他原先的信念是与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的,是感情用事的,因而是非理性的,然后帮助他进行认识上的重建。第二部分是情绪上的转变,即通过劝说、正确反应示范、系统脱敏、放松训练等方式来帮助就诊者摆脱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第三部分是行为训练,如典型的做法是布置作业,让就诊者去完成。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两种。课堂作业是指通过设计一些带有风险的作业,让就诊者去完成,如让他在某次工作中故意完不成任务;家庭作业是指让他在日常生活中,将引起他不良情绪的事件记录下来,并把当时的认知写下来,自己分析理性和非理性信念。通过这些实践,让案主体验到有些事并不像他原来想象的那样困难,那样高不可攀,有时偶然失误一次也不见得如何了不起,不一定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使案主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起理性信念。

四、认知行为治疗之论争

自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在临床医学与社会工作领域运用以来,学术界对此就存在着诸多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

一是争议一直围绕着认知与行为治疗,因为它们处在实证论争论的中心。行为主义者对心理动力模式的社会工作发起了有力攻击。他们批评其定义欠妥的成效,这个欠妥的定义是建立在不能进行实验验证的关于心理内部结构的假设上的。而有力支持认知和行为模式的论据是其经过试验验证的成效,承认这些论据就需要接受科学方法和关于知识的现代主义观点。

二是认知行为方法只获得在特定机构针对特定案主群体的有限运用。这个方法经常运用在学校恐惧症、儿童问题和精神病机构,特别是就认知方法而言,用在轻微焦虑和抑郁的治疗上。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在于,临床心理学家,也包括少部分的这种机构中的医生和护士、以病人为中心的机构,能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