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齿轮的参数及齿轮计算(携带)
- 格式:docx
- 大小:13.87 KB
- 文档页数:2
斜齿轮计算公式大全斜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它通过斜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而要计算斜齿轮的参数,就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计算公式。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斜齿轮计算公式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斜齿轮。
1. 基本参数计算公式。
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齿数、齿宽等,这些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模数 m = (1/2) × (齿轮1齿数 + 齿轮2齿数) / 传动比。
齿数 z = π×分度圆直径 / 模数。
齿宽 b = 2.2 ×模数。
2. 啮合角计算公式。
啮合角是斜齿轮啮合时两个齿轮啮合齿的压力线与齿轮轴的夹角,计算公式如下:cosα = cosβ× cosψ。
其中,β为压力角,ψ为螺旋角。
3. 啮合线速度计算公式。
啮合线速度是指两个啮合齿轮上任一点的速度,计算公式如下:v = π×分度圆直径× n。
其中,n为转速。
4. 齿宽系数计算公式。
齿宽系数是斜齿轮齿宽与分度圆直径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b/m = 2.2。
5. 齿轮啮合传动比计算公式。
齿轮啮合传动比是指两个啮合齿轮的齿数比值,计算公式如下:i = z1 / z2。
6. 齿轮啮合传动效率计算公式。
齿轮啮合传动效率是指斜齿轮传动的效率,计算公式如下:η = (cosα (1 v2/v1) × sinα) / cosα。
7. 齿轮啮合传动功率计算公式。
齿轮啮合传动功率是指斜齿轮传动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P = T ×ω。
其中,T为扭矩,ω为角速度。
8. 齿轮啮合传动噪声计算公式。
齿轮啮合传动噪声是指斜齿轮传动时产生的噪声,计算公式如下:Lw = 10 × log10(1/η)。
以上就是斜齿轮计算公式的大全,通过掌握这些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应用斜齿轮传动装置,提高机械设备的传动效率和性能。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标准斜齿轮计算公式在机械传动中,斜齿轮是常用的传动方式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传递能力强、传递效率高等优点。
在设计中,需要计算斜齿轮的参数,以确保传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斜齿轮计算的相关公式和参考内容。
1. 齿数计算公式:斜齿轮的齿数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可以根据齿轮传动的所需传输比和模数来计算。
公式:z1 = z2 * i其中,z1和z2分别为齿轮1和齿轮2的齿数,i为齿轮的传动比,通常为整数。
2. 中心距计算公式:中心距是斜齿轮传动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决定了齿轮的相对位置。
公式:a = (dz1 + dz2) / 2其中,a为齿轮的中心距,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z1和z2为齿轮的齿数。
3. 齿厚计算公式:齿厚是指齿轮上齿槽的宽度,也是斜齿轮的重要参数之一。
公式:bw = a * cos(β)其中,bw为齿厚,a为齿轮的中心距,β为齿轮的斜角。
4. 模数计算公式:模数是设计斜齿轮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齿轮传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公式:m = d / z其中,m为模数,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z为齿轮的齿数。
除了上述计算公式之外,设计斜齿轮还需要考虑齿轮的动力学参数、强度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参考内容,供设计师在斜齿轮计算中参考使用:1. GB/T 10095-2001《斜齿轮的几何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斜齿轮的几何图形、尺寸和公差等基本要求,是设计斜齿轮的重要参考资源。
2. GB/T 10096-2001《斜齿轮计算手册》:该手册详细介绍了斜齿轮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给出了实例,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斜齿轮的设计和选型。
3. ISO 6336《齿轮传动-计算法》:该国际标准规定了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包括斜齿轮的计算内容,是齿轮传动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4.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是机械工程师常用的参考书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齿轮传动计算公式和实例,对斜齿轮的设计和计算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斜齿轮的参数及齿轮计算斜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主要用于实现两个交叉轴之间的转动传递。
斜齿轮的参数与齿轮计算是设计斜齿轮传动所必备的基本步骤之一、本文将介绍斜齿轮的参数以及齿轮计算的相关知识,并详细解释如何进行齿轮设计与计算。
一、斜齿轮的参数1. 模数(Module):模数是斜齿轮的一个重要参数,代表齿轮大圆与齿数之比。
模数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常见的模数有0.5、1、1.5、2、2.5等。
模数越大,齿轮尺寸越大,传动能力越强。
2. 齿数(Number of Teeth):齿数是指齿轮上的齿的数量,用N表示。
齿数决定了齿厚、齿宽等参数,可以根据传动比、模数和其他要求进行计算确定。
3. 压力角(Pressure Angle):压力角是齿轮上任意一点的轮齿延长线与与该点处相切的准线之间的夹角。
常用的压力角有20°、14.5°、25°等,其中20°和25°的最常见。
选择合适的压力角可以提高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效率。
4. 齿宽(Face Width):齿宽是指齿轮上两相邻齿顶之间的距离。
齿宽大小应根据传递的转矩大小、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计算。
二、齿轮计算齿轮计算是根据给定的参数和需求,对齿轮的尺寸、传动比等进行计算和设计。
齿轮计算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传动比计算: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设计要求,计算传动比。
传动比可以根据两个斜齿轮的齿数N1、N2来计算,传动比等于齿数比N2/N12.齿数计算:确定斜齿轮的齿数。
齿数一般根据传动比和模数来计算,可使用公式N=(Z1/Z2)*(Z2/Z1)。
3.齿轮尺寸计算:通过使用已知的参数,计算齿轮的尺寸。
齿轮尺寸计算包括齿顶高度、齿根高度、齿厚、齿槽宽度等。
4.齿轮间隙计算:齿轮间隙是两个齿轮啮合时齿顶与齿根之间的距离,用来保证齿轮运转时的正常啮合。
齿轮间隙的计算需要根据齿轮的尺寸和齿轮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进行计算。
5.齿数修正: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制造条件,对齿数进行修正。
标准斜齿轮计算公式标准斜齿轮计算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其计算公式涉及到齿轮的参数、传动比、力学和几何等方面。
标准斜齿轮的计算公式包括齿数计算、模数计算、齿距计算、齿顶高计算、齿根高计算、齿顶宽计算、齿跟倒角计算等。
1. 齿数计算在设计斜齿轮传动时,首先需要确定齿轮的齿数。
齿数是齿轮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的计算公式如下:齿数= (π * 中心距) / (2 * 模数)其中,中心距是两个齿轮中心之间的距离,模数是齿轮的基本参数之一,代表着齿轮齿数与模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2. 模数计算模数是齿轮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模数= (π * 齿宽) / 齿数模数的大小决定了齿轮的尺寸,模数越大齿轮尺寸越大,相应齿轮的承载能力也较大。
3. 齿距计算齿距是齿轮牙顶与相邻牙顶之间的距离,它的计算公式如下:齿距= π * 模数齿距的大小与模数的大小相关,模数越大齿距越大。
4. 齿顶高计算齿顶高是齿轮牙顶到齿轮基圆的距离,它的计算公式如下:齿顶高 = 模数 * 0.5齿顶高的大小是由模数决定的,模数越大齿顶高越高。
5. 齿根高计算齿根高是齿轮牙根到齿轮基圆的距离,它的计算公式如下:齿根高 = 1.25 * 模数齿根高的大小是由模数决定的,模数越大齿根高越高。
6. 齿顶宽计算齿顶宽是齿轮上齿顶的宽度,它的计算公式如下:齿顶宽= 0.5 * π * 模数齿顶宽的大小与模数相关,模数越大齿顶宽越宽。
7. 齿跟倒角计算齿跟倒角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齿轮加工方式之一,它的计算公式如下:齿跟倒角 = (0.2 - 0.3) * 模数齿跟倒角的大小与模数有关,模数越大齿跟倒角越大。
以上是标准斜齿轮的一些常用计算公式,它们可以为机械设计师提供便利的设计工具和方法。
在实际设计中,根据具体的要求和场景,还需要考虑安全系数、扭矩传递等方面的因素,因此这些公式只是设计过程中的参考内容,具体计算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斜齿圆柱齿轮计算公式大全斜齿圆柱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在齿轮计算中,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公式,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斜齿圆柱齿轮计算公式。
一、基本参数计算公式1.齿比(传动比):i=z2/z1,其中z1为小齿轮的齿数,z2为大齿轮的齿数。
2.传动比误差:δi=(i1-i2)/i1×100%,其中i1为理论传动比,i2为实际传动比。
3.中心距:a=(m1+m2)/2×cosα,其中m1、m2为两轮齿距离,α为齿轮锥角。
4.渐开线长度:L=π(m1+m2)/2×(z1+z2)/(2×cosα)。
5.公法线长度:LG=π(m1+m2)/2×(z1+z2)/(2×cosα×cosβ),其中β为齿轮斜角。
二、齿形参数计算公式1.齿顶高:h1=m1+α×(1+εα)×(z1/2+1),其中εα为齿顶圆偏差系数。
2.齿根高:h2=m1+α×(1+εα)×(z1/2-1),其中εα为齿根圆偏差系数。
3.齿顶圆直径:d1=m1×z1/cosα,其中m1为模数。
4.齿根圆直径:d2=d1-2×h1,其中h1为齿顶高。
5.安全系数:K=Ys/ZE,其中Ys为击穿强度,ZE为齿展强度。
三、载荷参数计算公式1.齿面载荷:Ft=[2×T/(d1+d2)]×cosα,其中T为扭矩。
2.弯曲应力:σH=Ft×K1/b,其中K1为载荷分配系数。
3.接触应力:σZ=Ft×K2/(b×cosα),其中K2为接触系数,b为齿宽。
以上为斜齿圆柱齿轮常用的计算公式,掌握这些公式能够更好地进行齿轮设计及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公式,以确保齿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齿轮机构 >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 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基本参数
法面参数: (垂直于螺旋线方向所作的截面称为法面)端面参数: (垂直于齿轮轴线方向所作的截面称为端面)
法面参数与端面参数的换算关系
1)标准参数---------用滚齿法加工的斜齿轮, 其法面参数是标准值,即:
法面摸数m n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摸数系列表(GB/T1357-87).
法面压力角
法面齿顶高系数
法面顶隙系数
2)端面参数计算--------在计算斜齿轮的几何尺寸时,常需用到的端面参数是:
端面模数:
端面压力角:
端面齿顶高系数:
端面顶隙系数:
3)斜齿轮的标准中心距公式
由此可知,在设计斜齿轮传动时,可以用改变螺旋角的办法来调节中心距的大小,使得凑中心距有多了一条途径。
斜齿轮计算公式大全斜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斜齿轮的计算公式有着重要的需求。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斜齿轮计算公式大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模数的计算公式。
斜齿轮的模数是指齿轮齿数与齿轮直径的比值,通常用m表示。
斜齿轮的模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m = d/z。
其中,m为模数,d为齿轮直径,z为齿数。
2. 基本齿数的计算公式。
斜齿轮的基本齿数是指标准齿轮的齿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z = m × z'。
其中,z为基本齿数,m为模数,z'为标准齿轮的齿数。
3. 齿轮齿数的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z = πd/m。
其中,z为齿数,d为齿轮直径,m为模数,π为圆周率。
4. 齿轮齿顶高的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顶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 = 1.25m。
其中,h为齿顶高,m为模数。
5. 齿轮齿根高的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根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 = 1.25m。
其中,h为齿根高,m为模数。
6. 齿轮齿顶圆直径的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d = m(z+2)。
其中,d为齿顶圆直径,m为模数,z为齿数。
7. 齿轮齿根圆直径的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d = m(z-2.5)。
其中,d为齿根圆直径,m为模数,z为齿数。
8. 齿轮齿顶向径的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顶向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da = m(z+2)。
其中,da为齿顶向径,m为模数,z为齿数。
9. 齿轮齿根向径的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根向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da = m(z-2.5)。
其中,da为齿根向径,m为模数,z为齿数。
10. 齿轮齿顶间隙的计算公式。
齿轮的齿顶间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 = 0.167m。
其中,c为齿顶间隙,m为模数。
11. 齿轮齿根间隙的计算公式。
斜齿轮齿轮设计公式
斜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元件,其齿轮的设计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包括传动比、传动效率、齿轮强度、齿形等方面。
因此,斜齿轮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斜齿轮的设计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齿数计算公式
齿数是斜齿轮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其计算公式如下:
z = (mπcosα)/(2sinβ)
其中,z为齿数,m为模数,α为压力角,β为斜齿角。
2. 齿距计算公式
齿距是指相邻两齿轮齿顶之间的距离,其计算公式如下:
p = πm/(2sinβ)
其中,p为齿距。
3. 齿宽计算公式
齿宽是指齿轮的轴向长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b = d*cosβ/(tanα+ tanβ)
其中,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4. 模数计算公式
模数是指齿轮的公称尺寸,其计算公式如下:
m = d/z
其中,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
5. 压力角计算公式
压力角是指齿轮齿面上法线与轴线间的夹角,其计算公式如下:
tanα= (tanβ+ βcosβ)/(cosβ- βsinβ)
其中,β为斜齿角。
6. 斜齿角计算公式
斜齿角是指齿轮齿面上的切线与轴线间的夹角,其计算公式如下:
tanβ= (cotα- λ)/(1 - λcotα)
其中,λ为齿顶高与模数的比值。
以上是斜齿轮齿轮设计中常用的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对斜齿轮的设计进行计算和优化,从而得到满足要求的齿轮结构。
齿轮计算表(包含直齿轮和斜齿轮)对于直齿轮:1. 基本参数- 模数m:指定齿轮齿面宽度上,每个齿的轴向长度与齿数之比,以毫米为单位。
- 齿数z:齿轮上的齿数。
- 分度圆直径d:齿轮上齿距圆的直径,以毫米为单位。
- 压力角α:齿轮上齿面与分度圆切线间的夹角,以度数表示。
- 顶高系数h:反映齿轮齿峰高度与分度圆直径之比的关系,通常为0.25,0.3,0.35,0.4四者之一。
- 底隙系数c:反映齿轮齿谷高度与分度圆直径之比的关系,通常为0.2,0.25,0.3三者之一。
2. 计算公式- 分度圆直径d = m × z- 基圆直径db = d × cosα- 安全齿顶高度h1 = m × (1 + h) / 2- 实际齿顶高度h2 = h1 + c × m- 安全齿根高度h3 = m × (1 - h) / 2- 实际齿根高度h4 = h3 + c × m- 齿顶间隙C1 = 0.25 × m- 齿根间隙C2 = 0.3 × m- 齿顶圆直径da = d + 2h2- 齿根圆直径df = d - 2h4- 对啮合线上的齿距p'求法:p' = π / m- 一个齿的圆弧长度L(计算齿轮外径):L = mπ = πd / z- 第二齿轮的基本参数公式与计算方法同第一齿轮,只需根据需要调整其齿数即可。
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定义两个齿轮的齿数比,即z1 / z2 = i。
3. 示例- 假设需要计算模数为2mm,齿数为30的直齿轮参数:分度圆直径d = m × z = 2 × 30 = 60mm基圆直径db = d × cosα = 60 × cos20° = 56.985mm安全齿顶高度h1 = m × (1 + h) / 2 = 2 × (1 + 0.25) / 2 = 2.5mm 实际齿顶高度h2 = h1 + c × m = 2.5 + 0.2 × 2 = 2.9mm安全齿根高度h3 = m × (1 - h) / 2 = 2 × (1 - 0.25) / 2 = 1.5mm实际齿根高度h4 = h3 + c × m = 1.5 + 0.2 × 2 = 1.9mm齿顶间隙C1 = 0.25 × m = 0.5mm齿根间隙C2 = 0.3 × m = 0.6mm齿顶圆直径da = d + 2h2 = 60 + 2 × 2.9 = 65.8mm齿根圆直径df = d - 2h4 = 60 - 2 × 1.9 = 56.2mm一个齿的圆弧长度L = mπ = πd / z = π × 60 / 30 = 6.28mm对于斜齿轮:1. 基本参数- 模数m:同直齿轮。
斜齿轮的参数及齿轮计算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斜齿轮的参数及齿轮计算)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斜齿轮的参数及齿轮计算的全部内容。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转载)狂人不狂收录于2007-04—18 阅读数:1093收藏数:2公众公开原文来源我也要收藏以文找文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9。
9。
2◆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斜齿轮的轮齿为螺旋形,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端面(下标以t表示)和垂直于齿廓螺旋面的法面(下标以n表示)上有不同的参数。
斜齿轮的端面是标准的渐开线,但从斜齿轮的加工和受力角度看,斜齿轮的法面参数应为标准值。
1.螺旋角β右图所示为斜齿轮分度圆柱面展开图,螺旋线展开成一直线,该直线与轴线的夹角β称为斜齿轮在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简称斜齿轮的螺旋角。
tanβ=πd/ps对于基圆柱同理可得其螺旋角βb为:所以有:。
.(9-9—01)通常用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斜进行几何尺寸的计算。
螺旋角β越大,轮齿就越倾斜,传动的平稳性也越好,但轴向力也越大。
通常在设计时取。
对于人子齿轮,其轴向力可以抵消,常取,但加工较为困难,一般用于重型机械的齿轮传动中。
齿轮按其齿廓渐开螺旋面的旋向,可分为右旋和左旋两种。
如何判断左右旋呢? 测试一下?2.模数如图所示,pt为端面齿距,而pn为法面齿距,pn = pt·cosβ,因为p=πm, πmn=πmt·cosβ,故斜齿轮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 mn=mt·cosβ。
3。
压力角因斜齿圆柱齿轮和斜齿条啮合时,它们的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应分别相等,所以斜齿圆柱齿轮法面压力角αn和端面压力角αt的关系可通过斜齿条得到。
斜齿轮的参数及齿轮计算(携带)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斜齿轮的轮齿为螺旋形,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端面(下标以t表示)和垂直于齿廓螺旋面的法面(下标以n表示)上有不同的参数。
斜齿轮的端面是标准的渐开线,但从斜齿轮的加工和受力角度看,斜齿轮的法面参数应为标准值。
1.螺旋角β右图所示为斜齿轮分度圆柱面展开图,螺旋线展开成一直线,该直线与轴线的夹角β称为斜齿轮在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简称斜齿轮的螺旋角。
tanβ=πd/ps对于基圆柱同理可得其螺旋角βb为:所以有:通常用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斜进行几何尺寸的计算。
螺旋角β越大,轮齿就越倾斜,传动的平稳性也越好,但轴向力也越大。
通常在设计时取。
对于人子齿轮,其轴向力可以抵消,常取,但加工较为困难,一般用于重型机械的齿轮传动中。
齿轮按其齿廓渐开螺旋面的旋向,可分为右旋和左旋两种。
如何判断左右旋呢?测试一下?2.模数如图所示,pt为端面齿距,而pn为法面齿距,pn = pt·cosβ,因为p=πm, πmn =πmt·cosβ,故斜齿轮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 mn=mt·cosβ。
3.压力角因斜齿圆柱齿轮和斜齿条啮合时,它们的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应分别相等,所以斜齿圆柱齿轮法面压力角αn和端面压力角αt的关系可通过斜齿条得到。
在右图所示的斜齿条中,平面ABD在端面上,平面ACE在法面S上,∠ACB=90°。
在直角△ABD、△ACEJ及△ABC中,、、、BD=CE,所以有: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的关系4.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无论从法向或从端面来看,轮齿的齿顶高都是相同的,顶隙也是相同的,即5.斜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只要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中的各参数看作端面参数,就完全适用于平行轴标准斜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名称符号公式分度圆直径d d=mz=(mn/cosβ)z基圆直径db db=dcosαt齿顶高ha ha=h*anmn从表中可以看出,斜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螺旋角β有关。
斜齿轮计算公式大全斜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其计算公式涉及到许多工程知识和数学原理。
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了解斜齿轮的计算公式对于确保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斜齿轮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斜齿轮传动。
1. 基本参数。
在计算斜齿轮传动系统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些基本参数,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等。
模数是指齿轮的模数,通常用m表示,其计算公式为:m = d / z。
其中,d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
压力角通常用α表示,常见的压力角有20°和14.5°两种,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压力角。
2. 齿轮啮合。
斜齿轮的啮合是指两个齿轮齿面接触并传递力量的过程。
在计算斜齿轮传动系统时,需要考虑齿轮的啮合情况,包括啮合角、啮合线速度等。
啮合角通常用β表示,其计算公式为:tanβ = tanα / cos(齿轮螺旋角)。
啮合线速度是指齿轮齿面上任意一点的线速度,通常用v表示,其计算公式为:v = π d n / 60000。
其中,d为分度圆直径,n为转速。
3. 齿轮参数计算。
在斜齿轮传动系统中,还需要计算一些齿轮的特殊参数,如齿顶高、齿根高、齿顶圆直径等。
这些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齿顶高:h = m + c。
其中,c为齿顶高系数,一般根据齿轮的精度等级选取合适的值。
齿根高:h = m c。
齿顶圆直径:d = m z / cosα。
齿根圆直径:d = m (z / cosα 2 (m + c))。
4. 功率计算。
斜齿轮传动系统的功率计算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一般来说,斜齿轮传动系统的额定功率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P = (π T n) / 30000。
其中,P为功率,T为扭矩,n为转速。
5. 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在斜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以确保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公式如下:σH = (2 Ft) / (b d Z Y)。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转载)狂人不狂收录于2007-04-18 阅读数:1093 收藏数:2公众公开原文来源我也要收藏以文找文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9.9.2◆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斜齿轮的轮齿为螺旋形,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端面(下标以t表示)和垂直于齿廓螺旋面的法面(下标以n表示)上有不同的参数。
斜齿轮的端面是标准的渐开线,但从斜齿轮的加工和受力角度看,斜齿轮的法面参数应为标准值。
1.螺旋角β右图所示为斜齿轮分度圆柱面展开图,螺旋线展开成一直线,该直线与轴线的夹角β称为斜齿轮在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简称斜齿轮的螺旋角。
tanβ=πd/ps对于基圆柱同理可得其螺旋角βb为:所以有:...(9-9-01)通常用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斜进行几何尺寸的计算。
螺旋角β越大,轮齿就越倾斜,传动的平稳性也越好,但轴向力也越大。
通常在设计时取。
对于人子齿轮,其轴向力可以抵消,常取,但加工较为困难,一般用于重型机械的齿轮传动中。
齿轮按其齿廓渐开螺旋面的旋向,可分为右旋和左旋两种。
如何判断左右旋呢?测试一下?2.模数如图所示,pt为端面齿距,而pn为法面齿距,pn = pt·cosβ,因为p=πm, πmn=πmt·cosβ,故斜齿轮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 mn=mt·cosβ。
3.压力角因斜齿圆柱齿轮和斜齿条啮合时,它们的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应分别相等,所以斜齿圆柱齿轮法面压力角αn和端面压力角αt的关系可通过斜齿条得到。
在右图所示的斜齿条中,平面ABD在端面上,平面ACE在法面S上,∠ACB=90°。
在直角△ABD、△ACEJ及△ABC中,、、、BD=CE,所以有:... (9-9-03)>>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的关系<<4.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无论从法向或从端面来看,轮齿的齿顶高都是相同的,顶隙也是相同的,即5.斜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只要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中的各参数看作端面参数,就完全适用于平行轴标准斜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名称符号公式分度圆直径 d d=m z=(m n/cosβ)z基圆直径d b d b=dcosαt齿顶高h a h a=h*an m n齿根高h f h f=(h*an+c*n)m n全齿高h h=ha+h f(2h*an+c*n)m n齿顶圆直径d a d a=d+2ha中心距 a a=(d1+d2)/2=m n(z1+z2)/2cosβ从表中可以看出,斜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螺旋角β有关。
例:1.00244αfn =12°θ=90°βf1=βf2=16.5°法向模数m n m n =t fn /π=m s *cos βf m n =端面模数m s m s =m n /cos βf =t fs /πm s =z 1=z 2=法向分度圆压力角αfn tg αfn =tg αfs cos βf αfn =°端面分度圆压力角αfs tg αfs =tg αfn /cos βf αfs =°βf1=°βf2=°基圆螺旋角β0tg β0=tg βf *cos αfs sin β0=sin βf cos αfnβ0=°d f1=d f2=D e1=D e2=D i1=D i2=r 01=r 02=法向基节t jn t jn =m n *π*cos αfn t jn =端面基节t js t js =m s *π*cos αfst js =法向周节t fn t fn =π*m n t fn =端面周节t fs t fs =t fn /cos βf t fs =轴向齿距t fct fc =π*m s /tg βf=π*m n /sin βft fc =H=z*π*m s /tg βf =z*π*m n /sin βf H 1=H=z*π*m sH 2=齿顶高h e h e =m n ×f n h e =齿根高h i h i =m n ×(f n +c n )h i =齿高h h=h i +h eh=径向间隙c n m n m n ≤1 c n =h i -h e =0.35m n >1 c n =h i -h e =0.25齿顶高系数f n f n =1 短齿f n =0.8f n =中心距A 0A 0=(±d fi +d f2)/2A 0=引用齿数z y z y =z/(cos 3βf )=C M *z z y1=分度圆弧齿厚S fn S fn =m n *(π/2±2tg αfn *ξn )S fn =分度圆弦齿厚S'fnS fn =m n*z y *sin(90°/z y)S'fn1= 1.5707751361.910886825 1.23070582825.03077391Z2/TAN(βf2)*Ms=14.0837460916.500000000按d f1、d f =z×m n /cos βf 按已知β3.14159265412.218745620.2815125弧度=16.129478114斜齿圆柱齿轮和螺旋齿轮传动计算公式m n =z 1=z 2=名称代号公式122.3307739111.2677840212.00000000012.499506978弧度= 1.631.042948913弧度=73.50000000013.50377369弧度=0.209439510.218157552弧度=3.1988601236.874965650.2879793271.28281724螺旋线导程H265.472359513.106082570.353.27652064212.3511.06134831齿数z z=d f cos βf /m n r 0=d f *cos αfs /2齿根圆直径D i =d f -/+ 2m n ×(f n +c n )齿顶圆直径D e De=d f ±2m n f n分度圆直径d f 分度圆螺旋角βf cosβf =z×m n /d f基圆半径r 027.0307739116.1696439111.580668719.5572611c n*m n =1.353.0729413171.56992509227.22703495C M =10.35c n 取值c n 值由mz y2=174.5961156S'fn2=分度圆弦齿高h f h f=R ey -m n*z y/2*cos(90°/z y)h f=变位系数ξnξn=则S fn=m n*(π/2±2tgαfn*ξn)ξn=mn*π/2(Sfn-mn*π/2)k斜齿轮跨测齿数K 1.3201278490.8ξn=0.767055788=mn*π/2+mn*2*tgαfn*ξn(Sfn-mn*π/2)/mn/2/tgαfn1.5707963270.561203673注:凡有“±”或“+”符号的,上面符号用于外啮合齿轮,下面符号用于内啮合齿轮1.570796327px1q中心距A=19.5572653.761.2307058281.6648870270.739212816蜗杆轴向模数与蜗轮端面模数相等(d1+d2)/2=(q+z2)*m/2蜗杆轴向齿距=πm蜗杆直径系数=d1/m=z1/tanγ按C n0.6440495650.62997554 0.82156885。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斜齿轮的轮齿为螺旋形,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端面(下标以t表示)和垂直于齿廓螺旋面的法面(下标以n表示)上有不同的参数。
斜齿轮的端面是标准的渐开线,但从斜齿轮的加工和受力角度看,斜齿轮的法面参数应为标准值。
1.螺旋角β
右图所示为斜齿轮分度圆柱面展开图,螺旋线展开成一直线,该直线与轴线的夹角β称为斜齿轮在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简称斜齿轮的螺旋角。
tanβ=πd/ps
对于基圆柱同理可得其螺旋角βb为:
所以有:
通常用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斜进行几何尺寸的计算。
螺旋角β越大,轮齿就越倾斜,传动的平稳性也越好,但轴向力也越大。
通常在设计时取。
对于人子齿轮,其轴向力可以抵消,常取,但加工较为困难,一般用于重型机械的齿轮传动中。
齿轮按其齿廓渐开螺旋面的旋向,可分为右旋和左旋两种。
如何判断左右旋呢?测试一下?
2.模数
,pt为端面齿距,而pn为法面齿距,pn = pt·cosβ,因为p=πm, πmn=πmt·cosβ,故斜齿轮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 mn=mt·cosβ。
3.压力角
因斜齿圆柱齿轮和斜齿条啮合时,它们的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应分别相等,所以斜齿圆柱齿轮法面压力角αn和端面压力角αt的关系可通过斜齿条得到。
在右图所示的斜齿条中,平面ABD在端面上,平面ACE在法面S上,∠ACB=90°。
在直角△ABD、△ACEJ及△ABC中,、、
、BD=CE,所以有:
法面压力角和端面压力角的关系
4.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
无论从法向或从端面来看,轮齿的齿顶高都是相同的,顶隙也是相同的,即
5.斜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只要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中的各参数看作端面参数,就完全适用于平行轴标准斜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名称符号公式
分度圆直径 d d=mz=(mn/cosβ)z
基圆直径db db=dcosαt
齿顶高ha ha=h*anmn
齿根高hf hf=(h*an+c*n)mn
全齿高h h=ha+hf(2h*an+c*n)mn
齿顶圆直径da da=d+2ha
中心距 a a=(d1+d2)/2=mn(z1+z2)/2cosβ
从表中可以看出,斜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螺旋角β有关。
当一对斜齿轮的模数、齿数一定时,可以通过改变螺旋角β的方法来凑配中心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