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反射隔热_保温涂料检验方法、热工计算示例
- 格式:pdf
- 大小:221.38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太阳辐射能对建筑物的热环境和能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波长的长短,太阳光可以分为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紫外线的波长小于400nm,约占太阳总能量的5%。
可见光波400~760nm,约占太阳总能量的45%。
而红外线的波长大于760nm,约占太阳总能量的50%。
可见,太阳能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区和红外区。
太阳辐射热通过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和外墙以及屋面进入室内,从而造成室内过热。
因此这些部位也是建筑物夏季隔热的关键部位。
房屋围护结构太阳辐射热平衡方程可以简化如下:Q1=I0-Q2-Q3,Q1——外表面向室内传导的热量,W/m2,I0——太阳辐照度,W/m2;Q2——外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热量,W/m2,Q3——外表面发射的热量,W/m2。
当然,严格地说,还有外表面吸收的大气辐射热量,外表面吸收的地面及物体辐射热量,以及室外空气和外表面对流传热量。
因为涂膜外表面是非透明的,所以太阳辐射热量一部分被外表面反射,一部分被吸收。
其中外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Q2=αI0=(1-ρ)I0,α——外表面反射率,%,ρ——外表面吸收率%。
就颜色来说,红色将红光反射出去,蓝色将蓝光反射出去,白色反射热量多,黑色吸收热量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热反射涂料是白色和浅色的原因。
此外,还有反射红外线的材料,毕竟红外部分占了太阳50%的能量。
这就是说,也可以通过选择吸收生产有色热反射隔热涂料。
外表面涂膜的全反射率越高,外表面反射的太阳辐射热量就越多,而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就越少。
也就是说,向室内传导的热量就越少,夏天空调负荷就越低。
在外表面吸收的热量中,一部分被外表面辐射出去,一部分传至室内。
外表面辐射热量的计算如下:Q3=εwCb(T/100)4εw——外表面发射率,%;Cb——黑体发射常数,5.67W/(m2·K4);T——外表面绝对温度K。
严格来说,换热要考虑角系数等因素。
这里仅作定性分析。
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技术条件及评价方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提高建筑节能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外墙及屋面领域,热反射材料因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的技术条件及评价方法,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技术条件1.反射率:热反射材料应具有高反射率,以降低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一般要求材料的太阳反射比(SR)≥0.8。
2.隔热性能:热反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以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
常用指标为热阻(R值),要求R值越大越好。
3.耐候性能:热反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能够在自然环境下长期稳定使用。
要求材料在紫外线、温度变化、湿度等环境因素作用下,性能不发生明显变化。
4.物理力学性能:热反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附着力等,以满足施工和使用要求。
5.环保性能:热反射材料应满足环保要求,不含有害物质,可回收利用。
二、建筑外墙及屋面用热反射材料评价方法1.实验室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评价热反射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反射率、隔热性能、物理力学性能等。
(1)反射率测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积分球法等方法进行测试。
(2)隔热性能测试:采用热流计法、热箱法等方法进行测试。
(3)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如拉伸强度、附着强度等。
2.模拟评估:通过建立建筑物模型,模拟实际使用环境,评估热反射材料在建筑外墙及屋面的应用效果。
(1)能耗模拟: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如EnergyPlus、DOE-2等,分析热反射材料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
(2)热环境模拟:利用热环境模拟软件,如Fluent、StarCD等,分析热反射材料对建筑物室内外热环境的影响。
3.现场检测:在实际工程中,对热反射材料的应用效果进行现场检测,包括反射率、隔热性能、耐候性能等。
反射隔热涂料检测指标反射隔热涂料是一种应用于建筑物或其他设施表面的涂料,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反射太阳辐射来降低表面温度,减少热量的吸收和传导,从而达到隔热的效果。
反射隔热涂料的性能指标是评估其隔热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依据,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反射隔热涂料检测指标。
1. 反射率:反射率是评估反射隔热涂料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反射率越高,涂料能够反射的太阳辐射越多,表面温度越低。
常见的反射率指标有太阳光反射率和红外线反射率。
太阳光反射率是指涂料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红外线反射率是指涂料对红外线辐射的反射能力。
一般来说,反射率越高,涂料的隔热效果越好。
2. 热导率:热导率是指涂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反射隔热涂料的热导率应尽量低,以减少热量的传导。
热导率的测量可以通过热导率测试仪来进行,该仪器能够测量涂料在一定温度差下的热传导情况。
3. 耐候性:反射隔热涂料应具备一定的耐候性能,能够在长期的太阳辐射、温度变化和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反射率。
耐候性的评估可以通过加速老化试验和实际使用环境下的长期观察来进行。
4. 耐久性:反射隔热涂料应具备一定的耐久性,能够长期保持其隔热性能而不发生剥落、褪色或其他损坏。
耐久性的评估可以通过耐久性试验来进行,如湿热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等。
5. 粘结强度:粘结强度是指涂料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反射隔热涂料应具备良好的粘结强度,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表面,不易剥落。
粘结强度的测试可以通过剥离试验来进行。
6. 环保性:反射隔热涂料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含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环保性的评估可以通过有关的环境和健康标准来判断。
总结起来,反射隔热涂料的检测指标包括反射率、热导率、耐候性、耐久性、粘结强度和环保性等。
这些指标综合评估了涂料的隔热性能、质量和安全性,对于选择和使用反射隔热涂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使用环境选择符合要求的反射隔热涂料,以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目的。
建筑外墙保温热工节能计算分析外墙外保温围护结构基本组成:面砖(不计入)+ 热镀锌电焊网复合抗裂砂浆(8-10mm)+B1级黑色聚苯板(外保温)(50mm)+混凝土墙(200mm)+ 混合砂浆(内墙抹灰)(20mm)依据《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及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方法(见附录),按体形系数小于0.3计算,得出如下表计算分析结果:当B1级黑色聚苯板(外保温)厚度为50mm时,墙体热阻R0=1.857,墙体传热系数K=0.54<0.60符合《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的设计要求。
附录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方法1 传热系数的计算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按下式计算:1R K =式中 R 0――围护结构传热阻(单位:m 2·K/W )。
2 传热阻的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阻R 0按下式计算:ei e i a R a R R R R 110++=++= 式中 R i ,a i ――内表面换热阻(单位:m 2·K/W )和换热系数[单位:W/(m 2·K)],按附表2-1采用;Re,a e ――外表面换热阻(单位:m 2·K/W )和换热系数[单位:W/(m 2·K)],按附表2-2采用;R ――围护结构热阻(单位:m 2·K/W )。
附表2-1 内表面换热系数a i 及内表面换热阻R i 值附表2-2 外表面换热系数a e 及外表面换热阻R e 值i i 3 热阻的计算3.1 单层结构或单一材料层热阻R 按下式计算:λδ=R 式中δ――材料层厚度(单位:m );λ――材料导热系数〔单位:W/(m ·K)〕,见附图1。
λδ附图13.2 多层结构热阻R 按下式计算:式中 R 1,R 2,…,R n ――围护结构各材料层热阻(单位:m 2·K/W )。
{4 围护结构的热惰性系数D (无量纲)4.1单层结构或单一材料层热惰性系数D 按下式计算:D=R*S4.2多层结构热惰性系数D 按下式计算:D=ΣR*S4.3多层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D=ΣR•S=R 1S 1+R 2S 2+……RnSnnR R R R +⋅⋅⋅++=214.4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层厚度δ(m)δ=λR=λ(1/K-R0)=λ(R0min-ΣR-0.15(冬季)0.16(夏季)以上各式中:R0min—围护结构按节能标准要求的最小传热阻(M2•K/W),R0min=1/K;R、R1、R2、Rn—各层材料层的热阻(M2•K/W);Ri—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Ri=0.11㎡•K/W;Re—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阻,Re=0.04(冬)或Re=0.05(夏);λ、λ1、λ2、λn—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W/m•K),查表;S、S1、S2、Sn—各层材料的蓄热系数(W/ M2•K),查表。
关于“反射隔热涂料”相关的标准问题“反射隔热涂料”相关的标准(国内部分)目前存在7项:1. JC/T 1040-2007 “建筑外表面用反射隔热涂料”2. JG/T235-2008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3. GB/T 2561-2010 “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4. HG/T4341-2012“金属表面用热反射隔热涂料”5. JG/T375-2012 “金属屋面丙烯酸高弹防水涂料”6. JG/T235-2014“建筑反射隔热涂料”7. JGJ/T287-2014“建筑热反射涂料节能检测标准”各标准隔热性能指标及特点和我们的评价如表4.表4. “反射隔热涂料”相关标准的技术指标和评价标准号标准名称主要技术指标评价(优缺点)JC/T1040-2007 建筑外表面用反射隔热涂料太阳反射比≥ 0.83半球发射率≥ 0.85提出“耐人工气候老化性”;只二个光学指标。
JG/T235-2008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太阳反射比(白色)≥ 0.80半球发射率≥ 0.80隔热温差≥ 10.0隔热温差衰减≤12.0提出隔热温差;温差检测方法设计有欠缺GB/T 2561-2010 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太阳光反射比(白色)≥ 0.80半球发射率≥ 0.80提出反射隔热涂料等效涂料热阻;仅二个光学指标,门坎太低。
又去掉了隔热温差指标,无法判定真假。
HG/T4341-2012 金属表面用热反射隔热涂料太阳光反射比(白色)≥ 0.80其他色)≥ 0.60半球发射率≥ 0.85近红外光反射比(合格品)≥0.60,一等品)≥ 0.70,优等品)提出近红外反射比并对涂料分级;无温差指标≥ 0.80JG/T375-2012 金属屋面丙烯酸高弹防水涂料太阳光反射比(白色)≥ 0.80半球发射率≥ 0.80对防水涂料提出隔热指标;仅二个光学指标JG/T235-2014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太阳光反射比低明度≥0.25,中明度≥0.40高明度≥0.65近红外反射比:低明度≥0.40,中明度≥L值/100 ,高明度≥0.80半球发射率≥ 0.85污染后太阳光反射比变化率:中明度≥15% ,高明度≥20%人工气候老化后太阳光反射比变化率:≤5%对彩色隔热涂料提出反射指标、增加了近红外反射比考察指标;仍无温差指标;是国外冷屋面涂料标准的翻版JGJ/T287-2014,行标“建筑热反射涂料节能检测标准”提出节能检测指标及现场检测;仍是二个光学指标Q/320412 CGT 005-2006 薄层弹性隔热保温涂料热反射率可见光区)≥ 0.85近红外光区)≥ 0.80导热系数(W/m.K)≤0.10隔热指数≥ 60%有温差(隔热指数),近红外光,导热系数等特征指标;无半球发射率。
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检测报告:隔热反射涂料检测报告建筑写赞美涂料公司的文章保温腻子代理江苏涂料文章怎么吸引人篇一:反射型隔热涂料的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反射型隔热涂料反射型隔热涂料的绝热原理及产品特点通常情况太阳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为0.4~1.8μm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区。
因此,如果研制的反射型隔热涂料在此波长范围内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越高,涂层的隔热效果就会越好。
反射型隔热涂料就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树脂、颜料、填料及生产工艺,制得高反射率的涂层来反射太阳热,从而达到隔热降温的目的。
反射型绝热涂料开始是为满足军事上和航天上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由于反射型绝热涂料能够显著地降低暴露于太阳热辐射下的物体的表面温度,因而该类涂料迅速在石油化工业得到应用。
反射型绝热涂料在建筑工程中主要应用于隔热场合,即在外围结构的表面采用高反射性隔热涂料,能够减少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阻止建筑物表面因吸收太阳辐射导致的温度升高,减少热量向室内的传入。
以前主要研究在屋面上应用,以降低温升并对屋面防水材料起保护作用。
近年来由于国外新型高效能反射材料玻璃空心微珠的出现,推动了这类涂料在我国南方冬冷地区外墙面的应用。
空心玻璃微珠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微粒材料,是由钠磞硅盐材料经特殊工艺制成的薄壁、封闭的微小球体,球体内部包裹一定量的气体,它具有低密度、低导热、低吸油率、耐高温、电绝缘强度、热稳定性好、耐腐蚀、粒径及化学组成可控等优点。
空心玻璃微珠是目前反射型隔热涂料的主要功能性填料目前市场上的几种主要反射型隔热涂料:1集保温隔热、耐候性好、防火阻隔、防尘自洁、无菌类及苔藓滋长、无挥发物、无毒环保于一身的无机隔热反射墙体涂料。
2热反射率可达85%以上,可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广泛应用于成品油罐及低温容器的隔热保温的薄层隔热反射涂料。
3水性化石涂料发展的必然趋势,将金属薄片进行特殊处理或不采用金属薄片的水性反射隔热涂料已成为国内外隔热涂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保温隔热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屋面保温层应区别不同保温材料,按实铺体积×隔热材料净厚度以m3计算,一般给出屋面坡度和保温层的最薄厚度,此时应注意计算保温层的平均厚度。
如图1,计算公式为:
h平=h+a%×A/2 V=L×2A×h平
2、地面隔热层按围护结构墙体间净面积乘以设计厚度立方米计算,不扣除0.30m2以内的孔洞所占的面积。
3、墙体隔热层,外墙按隔热层中心线,内墙按隔热层净长乘以图示尺寸的高度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应扣除冷藏门洞口和管道穿墙洞口所占的体积。
如图纸未注明高度时,则下部由地坪隔热层起算,带阁楼时算至阁楼板顶面止,无阁楼时则算至檐口。
4、柱包隔热层,按图示柱的隔热层中心线的展开长度乘以图示尺寸的高度及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5、池、槽隔热层按图示池、槽保温隔热层的长、宽及其厚度立方米计算。
其中池壁按墙面计算,池底按地面计算
6、门洞口侧壁周围的隔热部分,按图隔热层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入墙体或地坪的保温隔热工程量内。
保温隔热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热损失计算:
热损失量(Q)=求解表面积(A)×热传导系数(λ)×温度差(ΔT)/厚度(L)
公式中,求解表面积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通常为热传导方向上的表
面积;热传导系数可根据保温材料的热导率(λ)取值;温度差为内外表
面温度差;厚度为保温层的厚度。
2.保温材料用量计算:
保温材料用量(V)=面积(A)×厚度(L)
公式中,面积为所需保温的表面积,厚度为保温材料的设定厚度。
3.保温层面积计算:
保温层面积(A)=求解表面积+厚度×保温导热系数/表面温度差
公式中,求解表面积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通常为保温材料的外表面积;厚度为保温层的厚度;保温导热系数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4.保温材料承重计算:
保温材料承重(P)=保温层面积×保温材料密度
公式中,保温层面积需根据实际情况计算;保温材料密度可根据材料
的物理属性查询得到。
5.管道保温计算:
管道保温用量(V)=管道长度(L)×π×管道外径(d)/4+2×管道长度(L)×管道外径(d)/4×π×管道厚度(t)/2
公式中,管道长度为所需保温的管道长度;管道外径为管道的实际外径;管道厚度为管道的实际厚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为一般情况下常用的计算规则和公式,实际工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计算。
对于复杂的工程量计算,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考虑和分析。
建筑保温隔热涂料热阻检测方法A.1 基层墙体采用常规保温参比基板与无石棉纤维水泥板复合制成,参比基板导热系数要求控制在(0.040±0.002)W/m·K,纤维水泥板采用符合JC/T 412.1-2018中NAFA级要求,厚度为8mm,表面应平整,无浮灰,按照GB/T9271的规定进行表面处理,测试基板由外向内构造依次为8mm纤维水泥板+50mm保温标准板+8mm纤维水泥板。
复合墙板的整体传热系数应控制在0.7~0.9【W/(m2·K)】之间.复合墙板的尺寸由稳态热传递检测设备的规格确定。
试件成型后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干燥养护,干燥时间不少于7d。
基层墙体表面应平整,整体密实。
A.2 试样试样数量1个。
A.3 试验步骤A.3.1 按照GB/T 13475中防护热箱法的检测规定测试基层墙体的传热系数,设备冷热室环境温度应设置40℃温差;A.3.2 依据委托方施工工艺将待测保温隔热涂料系统均匀涂刷在基层墙体的单侧面(热侧或者是冷侧的选择可根据涂料使用部位由委托方与检测机构协商确定)。
A.3.3 试验样墙整体在自然状态下养护不少于14d后,依据GB/T 13475中防护热箱法的规定进行整体样墙传热系数的检测。
A.4 结果计算A.4.1 热阻按下式计算,结果精确至0.01[(m2·K)/W]R=(1/K)-(1/K0)式中:R——热阻,单位为[(m2·K)/W];K——基层墙体涂刷保温隔热涂料系统后的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1K0——基层墙体的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
2。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节能检测标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节能检测标准1. 引言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建筑物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室内温度,节约能源消耗。
然而,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品牌和类型的反射隔热涂料,其性能差异较大。
为了确保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质量和节能效果,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2. 反射率测量标准反射率是评估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反射率测量标准旨在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供的指南,可以使用光谱反射率仪器进行反射率测量。
该仪器通过测量不同波长下的反射光强度,计算出材料的反射率。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制定不同颜色和不同厚度的反射率测试方法。
3. 耐久性测试标准耐久性是评估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需要经受长期的太阳辐射、风雨侵蚀和温度变化,因此需要进行耐久性测试。
耐久性测试标准可以包括光老化测试、热循环测试和酸碱腐蚀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条件,评估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在长时间使用中的性能变化和稳定性。
4. 热阻测试标准热阻是评估建筑反射隔热涂料隔热效果的指标。
热阻测试标准可用于测量建筑材料的导热性能,进而评估其隔热性能。
常见的热阻测试方法包括热盒法、平板热传导仪法和热流计法。
这些方法可以测量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热传导性能,从而评估其隔热效果和节能潜力。
5. 环境友好性评估标准在选用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时,环境友好性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环境友好性评估标准可以考虑材料的成分、生产过程和可回收性等方面。
对于涂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需要进行相关测试和评估。
还可以考虑涂料的碳足迹和可持续性认证等指标,以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建筑反射隔热涂料节能检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建筑节能效果和提高建筑节能水平至关重要。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部分市场上的涂料产品存在着质量和性能差异的问题,这将对建筑节能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反射隔热涂料检测指标反射隔热涂料是一种应用于建筑物表面的涂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热量吸收,提高室内舒适度。
在选择和使用反射隔热涂料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检测指标,以确保所选涂料的性能和效果符合预期。
1. 反射率:反射率是评估反射隔热涂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涂料能够反射多少太阳辐射,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反射率越高,涂料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越强,建筑物吸收的热量就越少。
因此,在选择反射隔热涂料时,应优先考虑具有高反射率的产品。
2. 辐射率:辐射率是另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它表示涂料能够向外界辐射多少热量。
辐射率越高,涂料向外界辐射的热量就越多,建筑物的表面温度就越低。
因此,辐射率高的反射隔热涂料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的热吸收,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从而节能环保。
3. 紫外线稳定性:紫外线稳定性是评估反射隔热涂料耐久性的重要指标。
由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涂料可能会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发生老化、褪色等问题。
因此,具有良好紫外线稳定性的涂料能够保持长期的反射性能,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
4. 耐候性:耐候性是评估反射隔热涂料适应不同气候环境的能力。
涂料应能够在不同温度、湿度和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不发生开裂、剥落等问题。
在选择涂料时,应优先考虑具有良好耐候性的产品,以确保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可靠性。
5. 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表示涂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反射隔热涂料应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以减少热量的传导。
这样一来,涂料能够更好地隔热,降低室内外温度差异,提高室内舒适度。
6. 膜厚:膜厚是涂料施工后的厚度。
适当的膜厚能够确保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然而,膜厚过大可能导致施工困难和成本增加。
因此,在选择涂料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膜厚。
反射隔热涂料的检测指标包括反射率、辐射率、紫外线稳定性、耐候性、导热系数和膜厚。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涂料,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降低能耗,创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反射隔热涂料检测◆红外半球发射率Emissometer & Solar Spectrum ReflectometerMONCH◆近红外反射比 ◆太阳光反射比太阳光反射比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以合成树脂为基料,与功能性颜料及助剂等配置而成,施涂于建筑物外表面,具有较高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和红外半球发射率的涂料。
因此在建筑行业会对该种材料做以上参数的检测来评估涂料的性能。
相关简介近红外反射比 半球发射率 热沉在300nm-2500nm 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反射与同波段入射的太阳辐射通量的比值。
在780nm-2500nm 近红外波段反射与同波段入射的太阳辐射通量的比值。
热辐射体在半球方向上的辐射出射度与出于相同温度的全辐射体(黑体)的辐射出射度的比值。
温度不随传热量变化的物体。
测量方法介绍请在此输入文字内容感谢您使用我们的PPT 模板在此录入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辐射积分法绝对光谱法漫射光照射被测物表面,利用多个探测器探测一定角度上不同波段的发射辐射能,加权计算得到被测物表面太阳反射比的方法。
将试样放置于积分球中心位置,通过测试试样在规定波长上的绝对光谱发射比,计算试样太阳光反射比的方法。
通过测试试样在规定波长上相对于标准白板的光谱发射比,计算试样太阳反射比的方法采用光纤作为信号耦合器件,将试样反射光耦合到光谱仪中进行光谱分析测定试样反射比的仪器。
相对光谱法光纤光谱仪相关规程对设备的要求及出处序号标准条文参数设备要求方法备注1 JG/T235-2014《建筑反射隔热涂料》附录B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便携式反射比测定仪:测量头(钨卤素灯、过滤器、多个不同波段探测器),读数模块数显分辨率0.001,黑腔体,标准板辐射积分法行业的计量规程附录C 半球发射率便携式辐射计:探测器重复性±0.01,热沉,标准板(低发射率抛光不锈钢标准板和高发射率黑色标准板)2 JGJ/T287-2014《建筑反射隔热涂料节能检测标准》4+附录B.1 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波长350-2500nm,测量波段不应少于4个,应由钨灯、过滤器和探测器组成;测量头内壁为高反射材料;探测器应能探测到紫外、蓝光、红光和近红外区的电子感应;测量头采样孔径为25-26mm,重复性为±0.003,偏差应为±0.002。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节能检测标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我国,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节能检测标准旨在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一、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概述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是一种采用特殊原料和生产工艺制成的涂料,其主要成分为颜料、树脂、溶剂和助剂。
通过在建筑物表面涂刷,形成一层隔热层,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减少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节能原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节能原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建筑物表面温度;二是有效隔绝热量传导,减少建筑物内部热量的损失。
涂料中的高性能颜料能够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降低建筑物表面的吸收热量。
同时,涂料形成的隔热层能有效减少建筑物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降低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使用频率。
三、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检测标准在我国,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反射率、隔热效果、耐候性、环保性能等方面。
检测标准规定,优质的反射隔热涂料应具备较高的反射率和隔热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环保性能。
此外,检测标准还对涂料的施工工艺、涂层厚度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反射隔热涂料选择反射隔热涂料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反射率:选择高反射率的涂料,能够更好地降低建筑物表面温度。
2.隔热效果:选择具有优良隔热效果的涂料,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
3.耐候性:选择具有良好耐候性的涂料,确保隔热层长期稳定。
4.环保性能:选择环保性能好的涂料,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5.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涂层厚度,确保涂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五、反射隔热涂料的应用与效果反射隔热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屋顶、装饰板等部位,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据实验数据显示,涂刷反射隔热涂料的建筑物相较于未涂刷的建筑物,夏季室内温度可降低5-10℃,空调使用时间减少15%-20%,节能效果显著。
关于规范湖南省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工程应用的说明1传热机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具有较高的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施涂于建筑外表面,白天可以减少建筑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降低表面温度,夜间辐射散热又较好,因此夏季具有较好的隔热散热性能,但冬季对保温不利。
并且从其传热机理可知,反射隔热涂料必须施涂于建筑的外表面,用于建筑内表面就没有隔热保温效果了,因此不能用于建筑的外墙内表面、内墙和楼板。
2分类与定义建筑反射涂料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和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两种类型。
2.1建筑反射隔热涂料。
依据《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 359-2015(以下简称《行业技术规程》)第2.0.1条,定义为:“以合成树脂为基料,与功能性颜填料及助剂等配制而成,施涂于建筑表面,具有较高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的涂料”。
2.2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
依据湖南省《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DBJ 43/T 303-2014 (以下简称《省技术规程》)第2.0.1条,定义为:“以合成树脂为基料,与具有反射、保温、隔热作用的功能性颜填料及助剂等配制而成,施涂于建筑表面,既具有较高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达到明显的反射隔热效果,又具有一定的热阻,起到保温作用,并对建筑物起到装饰和保护作用的复层涂料”。
2.3两者的差异。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由底涂和面涂组成,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的底涂和面涂与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相同,但增加了1- 3mm 厚的保温中涂,因此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只有隔热性能,而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除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外,还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3执行标准3.1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工程应用时,应按《行业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热工计算、设计、审图、检测、施工和验收,不得以其他标准和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作为设计依据。
涂料层的等效热阻Req当为浅色时取0.12m2.k/w,颜色偏深时取0.07m2.k/w,当为深色时或在反射隔热涂料外又做了真石漆时,等效热阻Req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