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脂水平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0.51 KB
- 文档页数:3
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1. 内容综述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患者常常伴随认知障碍,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其社会功能下降。
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风险进行早期预测,对于临床医生采取针对性治疗和康复措施至关重要。
国内外学者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许多学者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构建了多种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
这些模型大多基于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生活习惯、神经影像学检查等多维度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建模。
这些模型的构建不仅提高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的准确度,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认知障碍与大脑的血流灌注、神经细胞的损伤及修复等因素有关。
针对这些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往往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认知障碍风险。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如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在预测模型中的应用,使得模型的预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当前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的代表性、模型的普及性、预测因子的选择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不仅要关注其预测的准确性,还要关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先进的方法和模型被应用到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中,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决策支持。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常伴随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恢复。
高脂蛋白(A)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游咏;杨期东;张乐;张岳峰;刘尊敬【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5(009)045【摘要】BACKGROUND: It is manifested in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that lipoprotein (a) is a new risk factor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s of high serum lipoprotein (a) and stroke.DESIGN: Case controlled analysis.SETTING: Neurological Institute of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METHODS: Totally 294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selected from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of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 uth University between September 1999 and March 2002. Of them, 159 cases were regarded as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other 135 cases as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In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109 patients had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50 patients had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and94patients with contimuous health examination were regarded as health examination group. Serum lipoprotein (a) in each group was assayed with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value of lipid was normal or not,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ssayed withsingle sample t test, and multiple line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ssay whether sex, hypertension and value of lipid were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serum lipoprotein (a).MAIN OUTCOME MEA SURES: ① Comparisons of serum lipoprotein (a)among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and health examination group. ② Correlated analysis between serum lipoprotein (a) and lipid.RESULTS: Among 294 patients, 94 cases in control group entered the final analysis. ① Comparisons of serum lipoprotein (a) among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and health examination group: Levels of serum lipoprotein (a) in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concentration of lipoprotein (a) in athero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was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P < 0.05). Also, level of lipoprotein (a) in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was a littl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0.05). ② Correlated analysis between serum lipoprotein (a) and lipid: Levels of lipoprotein (a) in both normal lipid group and abnormal lipid group were assayed with single sample t test,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P > 0.05). Multiple line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ssay whether sex,hypertension and value of lipid were related to level of serum lipoprotein (a).CONCLUSION: Levels of lipoprotein (a) may be an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背景: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表明,脂蛋白(A)是一个新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较大.目的:探讨高脂蛋白(A)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对象:选择1999-09/2002-0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4例脑卒中患者.29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梗死组159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组135例.脑梗死组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者109例,腔隙性脑梗死者50例.并选择来自门诊连续健康体检人员94例为健康体检组.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的血浆脂蛋白(A),并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别按血脂各项正常与否(脂蛋白(A)除外)分成两组,血脂正常组与血脂异常组脂蛋白(A)水平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性别、高血压及血脂各项与脂蛋白(A)血清水平有无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和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组间脂蛋白(A)的比较.②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血脂各项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所纳入的294例患者及94例正常对照组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和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组间脂蛋白(A)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出血组患者脂蛋白(A)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脂蛋白(A)浓度较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组高(P<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脂蛋白(A)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血脂各项的相关性分析:血脂正常组与血脂异常组脂蛋白(A)水平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组脂蛋白(A)水平接近(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亦显示性别、高血压及血脂各项与脂蛋白(A)血清水平无相关性. 结论:高脂蛋白(A)可能是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总页数】2页(P148-149)【作者】游咏;杨期东;张乐;张岳峰;刘尊敬【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高脂蛋白(a)血清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 [J], 游咏;杨期东;颜向军;许宏伟2.脂蛋白脂酶Ser447Term多态性和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 [J], 杨玉梅;朱丹;吴江3.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率及发病至入院时间的影响 [J], 古贱秀;刘贞仔;蒋志民;罗秋兰;兰桂香;刘宏文4.深圳地区5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J], 温程娟;任力杰;林芳仪;张洁琼5.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J], 黄家中;郑黎强;孙英贤;孙兆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是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
5 HT和NE是下行抑制通路的关键调节神经递质,脊髓中5 HT和NE水平低下,会让大脑接收到放大的疼痛信息。
5 HT既能抑制疼痛,又辅助疼痛感知;NE通过下行调节通路的下行抑制系统抑制疼痛,但不参与下行调节通路对疼痛感知的强化作用,所以NE对疼痛的抑制作用更重要。
且米那普仑在美国、奥地利等国家获批纤维肌痛适应证。
以上提示米那普仑在抑郁共病躯体疼痛患者中可能会有更好获益。
3.3.2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很常见,因为大约90%的糖尿病管理是由患者自己完成,共病抑郁的患者可能存在自我照顾动机的降低,导致出现更多的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风险。
对于这些患者,应选择不导致体质量增加,且与正服用的多种药物交互作用风险较低的抗抑郁药物,米那普仑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研究发现,对共病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6个月的米那普仑治疗,可以同时改善抑郁症状和代谢指标,有效率超过60%,完全缓解率超过35%。
并且抑郁症状的改善可以在整体上更好的改善代谢指标[13]。
3.3.3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康复延迟和死亡率增加有关。
有研究发现米那普仑对PSD既有治疗作用也有预防作用。
对于急性期和康复期的PSD患者,相对低剂量的米那普仑(30mg/d~75mg/d)均可明显减轻抑郁症状,并且能够促进功能恢复,且耐受性良好[14 15]。
另外,一项非盲研究指出,米那普仑可改善PSD患者的认知功能[16]。
一项为期1年的研究纳入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米那普仑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两组12个月内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22%和15.22%,表明米那普仑在预防PSD方面具有优势[17]。
3.3.4 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常共病抑郁,患病率在20%~25%之间。
在小样本的开放性研究中发现,米那普仑对该类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18]。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的研究进展王圆圆1综述,侯玉立1,陈烜2审校摘要: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在中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胰岛素抵抗(IR)与脑卒中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提出了一个联合血脂和血糖的IR新指标,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指数)。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yG指数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脑卒中的早期预防、治疗及随访至关重要。
关键词:脑卒中;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association of 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with atherosclerosis and stroke WANG Yuanyuan,HOU Yuli, CHEN Xuan.(The 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Abstract:Stroke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 and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China. Insulin resistance (IR)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stroke,and in recent years,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TyG index) has been proposed as a new indicator of IR, which combines blood lipids and blood glucose. At present, more and more studies in China and globally have shown that TyG index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stroke, and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nal association between TyG in⁃dex and stroke, so as to achieve the early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follow-up of stroke.Key words:Stroke;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Atherosclerosis;Insulin resistance脑卒中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全球第二大死因,在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也高达39.9%,位居全球首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四项血脂指标与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张菊;高韩宁;邵元【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血脂指标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由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17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脂以及Hcy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脑卒中患者其Hcy水平均高于同性别非脑卒中患者,且两组患者男性Hcy水平均高于同组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患者(P<0.05),但是两种分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脑卒中亚型患者其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患者(P<0.05),但不同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有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是否吸烟酗酒与Hcy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间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非脑卒中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无论何种分型血清Hcy、TC、TG、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HDL-C水平则会有一定的降低.【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3【总页数】3页(P2495-2496,封3)【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脑卒中【作者】张菊;高韩宁;邵元【作者单位】陕西省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铜川,727000;陕西省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铜川,727000;陕西省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铜川,72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
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是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基础。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伴抑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临床观察目的通过对脑卒中伴抑郁状态(PSD)盐酸氟西汀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_CRP)及血脂水平对照分析,探讨PSD的病因和相关指标的不同变化。
方法入选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40例PSD和40例非PSD患者,并参照正常体检人数40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hs_CRP、血脂的指标,并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分析。
结果PSD患者血清hs_CRP、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脑卒中患者和正常水平(P<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_C)、低密度脂蛋白(LDL_C)均高于正常组,但抑郁组与非抑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检测血清hs_CRP及血清总胆固醇能判断氟西汀治疗PSD的临床疗效程度。
标签:脑卒中后抑郁;盐酸氟西汀;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3讨论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目前临床认为其不仅使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而且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因此PSD严重阻碍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患者长期的预后。
近年来神经生物学研究认为,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变化,与情感障碍自然病程中发生的改变有所类似,也会产生相类似的抑郁焦虑情感表现。
同时更进一步研究认为,PSD与脑卒中有着直接且密不可分的关系,且五羟色胺(5_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失衡是PSD 发生的基础,因此临床予以应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抗抑郁药物来治疗PSD。
其中氟西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PSD的选择性SSRIs,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选择性抑制5_HT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_HT含量,从而增加相应神经递质活性,因此其临床疗效良好已被公认,但是由于存在起效慢的缺点,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较长,因此临床需要较为敏感的指标来判断其抗抑郁临床疗效改善的程度。
超敏C反应蛋白(hs_CRP)是机体炎性反应较为敏感的重要指标。
卒中后抑郁患者载脂蛋白E与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发表时间:2013-05-20T15:21:56.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李静郑振雨肖博李素芳[导读] 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滞等李静郑振雨肖博李素芳(通讯作者)(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453003)【摘要】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载脂蛋白E(ApoE)水平和认知功能特点,为PSD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客观依据。
方法 1.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作为认知功能的评定指标。
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poE水平。
结果 1.事件相关电位(ERP)测定卒中后抑郁组N2及P3波潜伏期较卒中组和对照组延长(P<0.01),P3波幅降低(P<0.01)。
2.PSD组血清ApoE水平高于卒中组(P<0.05)。
3.卒中后抑郁组ApoE基因mRNA表达量低于卒中组(P<0.01)。
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合载脂蛋白E水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参考指标。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载脂蛋白E 认知功能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滞等,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
研究证实血脂代谢的异常是导致脑卒中和抑郁症的重要因素,而ApoE可以调节血脂代谢。
也有研究表明载脂蛋白E与脑血管性疾病相关,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同时ApoE基因与血管疾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关。
因此我们推测ApoE影响PSD的发生。
近期研究发现ApoE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成为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指标[2]。
本研究旨在研究PSD患者ApoE和血清血脂水平特点,期望为PSD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客观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患者67例,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OSAHS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糖、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许艳李建华(广州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820)〔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糖、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脑卒中患者130例,根据多导睡眠仪检测分为单纯脑卒中组、脑卒中合并轻度OSAHS 组、脑卒中合并中度OS-AHS 组、脑卒中合并重度OSAHS 组,对各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
结果随着AHI 的升高,FPG 、TG 、TC 、LDL-C 、LPa 、Hcy 水平渐增,而HDL-C 水平降低;脑卒中合并中度及以上OSAHS 组的FPG 、TG 、TC 和LDL-C 水平与单纯脑卒中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脑卒中合并不同程度OSAHS 组的Lpa 和Hcy 水平较单纯脑卒中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各组APO-AI 和APO-B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结论OSAHS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血糖、血脂、Hcy 均有不良影响。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脑卒中;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3-0464-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3.009通讯作者:李建华(1967-),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理学研究。
第一作者:许艳(1976-),女,住院医师,主要从事睡眠生理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 )是最常见的睡眠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睡眠结构紊乱,夜间频繁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白天嗜睡、工作效率降低。
中国脑卒中防治血脂管理指导规范中国脑卒中防治血脂管理指导规范目录一、调脂药物的种类和选择(一)他汀类(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三)苯氧酸类(四)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kexin9型抑制剂二、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脂管理三、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血脂管理(一)缺血性脑卒中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调脂策略(二)缺血性脑卒中的调脂达标值四、缺血性脑卒中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一)糖尿病患者(二)肝脏疾病或肝功能异常患者五、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管理六、总结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与美国心脏协会(ACC/AHA)首次将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明确纳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范畴,并强调了降胆固醇治疗对于减少缺血性脑卒中/TIA风险的重要意义。
降低胆固醇的方法包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这两种方式均是重要的手段。
《2018年AHA血胆固醇管理指南》明确强调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所有年龄段的ASCVD风险。
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和非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苯氧酸类、胆酸螯合剂及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型抑制剂)。
随着循证依据的不断丰富,血脂管理的指南不断推陈出新,推荐的控制目标不尽相同,但一致认为血脂管理是为了降低ASCVD的发生风险。
本规范通过汇总和分析国内外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和最新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现状,旨在指导医务人员合理地管理血脂,科学地防治脑卒中。
一、调脂药物的种类和选择(一)他汀类他汀类亦称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ydroxy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抑制剂,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继而上调细胞表面的LDL受体,加速血清LDL分解代谢。
研究发现,除了调脂外,他汀还具有“多效性”,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脑血流、促进血管新生及突触重构、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及减轻炎性反应等。
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抑郁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除了降低胆固醇和脂肪血症的功效之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
这些作用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有关。
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少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
脑卒中后的炎症反应是引起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来抑制脑卒中患者的炎症反应。
这种抗炎作用可能减轻了抑郁症状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通过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来减轻抑郁症状。
脑卒中后,患者的大脑功能受损,特别是前额叶和扣带回区域,这些脑区和抑郁症状有很高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提高脑部血液供应和代谢,增强脑功能的恢复,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脑功能和减少氧化应激来减轻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
目前对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具体机制和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