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百数表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7
《做个百数表》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六课时做个百数表。
在“百数表”中蕴含着丰富的“规律”,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按10行10列做一个百数表,并探索在这样一个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从而加深理解数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按顺序填数、观察和交流的活动中,探索表格中1~100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3.使学生能找出简单数列排列的规律,初步培养数学的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理解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
难点:能运用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正确地填表。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景引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了!数字宝贝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字宝贝们是怎样排队的?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字宝贝还没来吗?我们一起来学习隐藏在数字宝贝方队中的秘密吧!板块二、活动过程1.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1)看一看,填一填。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32页,先认真观察表格,再按要求在空格中填数。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填表的结果,先同桌互相检查,然后师生一起完成放大的表格。
同桌交流,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填好的百数表,找出表中数的排列规律。
竖着看:每一竖行都有10个数,在同一竖行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相同的,十位上的数字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多1。
《做个百数表》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做个百数表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表示方法、数位等知识之后开始学习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直观探究的方式更深刻地揭示百以内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以让学生在经历多种模型中,如动作行为到图的阶段,再到符号语言阶段(百数表),逐步由具体到抽象,形成百以内数的一些基本概念为今后学习数的定位,数行列之间的对应关系,奠定基础。
【教材目标】1. 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体会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以及100以内数的大小。
2. 探究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提高探究的乐趣,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100以内数的顺序,探索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百数表中数的规律,并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磁性百数表2张、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动物王国的运动会就要开幕了,它们邀请了许多动物来进行体操表演,大象伯伯设计了一个体操站位图,你们能看懂大象伯伯的设计图吗?它有几行几列呢?预设:横着看有10行,竖着看有10列,是一个10行10列的方阵。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让学生从体操站位情境中,理解行和列,通过初步观察,体会百数表的填写规律,明确探究方向,为填写完整的百数表做铺垫。
二、合作交流,获取新知1. 检查百数表。
拿出前置学习单,带领大家检查百数表。
师:这就是我们数学中会经常用到的百数表。
(板书:做个百数表)2. 小组合作,交流规律。
带着课前思考,四人小组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汇报交流。
生1:横着看,每一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小1。
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都是整十数。
生2:竖着看,每一列的个位都是相同的,十位从上到下依次多1。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0,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小10。
生3:斜着看,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依次+11;反过来,从右下角到左下角是依次-11。
生4:从右上角到左下角是依次+9,反过来是依次-9。
做个百数表教学反思范文本课是让学生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体会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以及100以内数的大小。
在课堂上我采用直接导入,出示百数表,激发了学生填写百数表的欲望与兴趣,孩子们都能积极的进行填写,并能仔细观察、发现一定的规律。
但在“想一想、填一填”环节,有部分孩子不能正确的找到规律并进行填写,可见孩子们有的只是能把100以内的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对于其中的这一小部分不能很好的去探索,在课堂上只是让孩子们独立的探索,选取部分孩子进行讲解,没有让孩子与孩子只讲张看交流,导致了有部分学生没有及时的发现其规律。
由于前面填写、说发现为了让孩子们多说,给了很多得时间与空间,导致练习没有进行,需要第二课时的练习课。
本节课是在孩子们做完课本上练习题的基础上,进行习题的讲解,孩子们已经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做题,在课堂上,我每道题都让孩子上讲台当小老师,通过投影先展示,在讲讲自己做题的方法与思考。
2、3、4小题进行的很顺利,但第一小题涂一涂,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情况,若白板能用,让孩子们现场涂一涂,我想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做个百数表教学反思范文(2)一、引言百数表作为小学数学中的一种教学工具,在培养学生数学基本技能、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开发学生计算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百数表,学生可以掌握数字的排列规律、数学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运算的基础技能。
本文主要对我在百数表教学中的教学反思进行总结。
二、百数表教学的设计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2.帮助学生掌握百数表的排列规律;3.加深学生对十进制计数的理解;4.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和数学运算技能;5.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数字的增减和计算方法。
2.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百数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的排列规律。
(2)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做个百数表》的备课稿主备人:王晓燕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填写,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填写和理解百数表的编排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百数表的编排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100以内的数字了,不知道经过这么久的学习,你是否已经熟练掌握了。
1.最小的一位数-0;最大的一位数-9;最小的两位数10,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三位数100.2.十位是9的数();个位是5的数()。
3.找规律。
22、32、()、·····;96、86、·····()。
二、探索规律师:除了已经学过的这些,其实百以内的数字还藏着很多的秘密,你想去发现它吗?那么,这节课咱们就要继续探索100以内数字的规律。
(板书课题:《百数表》)(一)活动一:1.填写百数表。
师:同学们,这是一张不完整的百数表,你能把它按照规律补充完整吗?独立填写。
2.说一说。
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这么快就写好了。
师:通过每一位小朋友的努力探索,一个崭新完整的百数表就诞生了。
别看它不起眼,你要能从它身上找到规律和秘密就很了不起了。
(二)活动二:找一找1.自由汇报: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展示汇报自己发现的新规律。
2.按规律,找规律。
横着看: 竖着看: 数量 个位 十位 10相同相差10斜着看: 数量 个位 十位 总数 10 相差1相差10前后相差113.想一想,练一练。
师:横着第2行是什么?竖着第4行是什么?三、巩固提升1.完成课本33页第一题。
按要求涂一涂。
2.按顺序写一写。
完成第二题、第三题。
3.想一想,填一填。
完成表格。
做个百数表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数表的作用和基本使用方法;2.能够识读百数表上的任何数字;3.能够在百数表上找到任何一个数字所在的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正确的读取百数表上的数字;2.如何准确的找到某一个数字在百数表上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百数表组成的游戏板。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让学生们观察百数表,并询问他们有没有用过百数表,了解一下学生们对百数表的了解程度;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意识到百数表的重要性,并说明它的作用。
步骤二:示范1.学生观察教师示范的在百数表上读取数字和找到数字位置的方法;2.教师注意讲解数字的读法,例如:321的读法是“三百二十一”;3.教师强调数字的位置与读法有关。
步骤三:练习1.让学生分组,并发放百数表的游戏板;2.教师在百数表上喊出数字,并让学生找到该数字的位置,并将代表该数字的标记放在该位置上;3.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检查和辅助;4.教师提醒学生们要仔细观察标记位置的规律,以便更好地记忆百数表上的数字和位置。
步骤四:总结1.让学生们回答百数表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的读取数字和找到数字位置;2.评价学生们的表现,并再次强调百数表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立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观察、示范、练习和总结等。
其中,通过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操作,能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百数表的作用和用途,并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字与位置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生中建立良好的思维意识和学习习惯。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 3(第一课时)《做个百数表》(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做个百数表》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3(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材以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数序,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连一连等游戏活动,使学生感受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100以内的数有所了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顺序掌握不牢固。
学生在课堂上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和动手操作,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数数和倒数。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确数数和倒数,以及理解数的顺序。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数数游戏、接龙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的顺序。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的顺序。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百数表的图片和实物教具。
2.准备数数游戏和接龙游戏的道具。
3.准备教学PPT,包括数的顺序的相关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百数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百数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数的顺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数游戏和接龙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顺序。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数的顺序的特点和规律。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数的顺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顺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