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考试语文卷L
- 格式:doc
- 大小:6.33 KB
- 文档页数:3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腈纶(qīng)潜规则(qián)不着边际(zhuó)装模作样(mú)B.下载(zài)贺岁片(piān)返璞归真(pú)强颜欢笑(qiǎng)C.屏弃(bǐng)一场雨(cháng)荆钗布裙(chāi)煊赫一时(xuān)D.弭谤(mǐ)血淋淋(xiě)叱咤风云(chà)睡眼惺忪(sō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瑕不掩瑜纠纠武夫出奇制胜真知灼见B.融会贯通生死攸关首屈一指不径而走C.英雄辈出出神入化器宇轩昂殒身不恤D.欢度国庆人情世故两全齐美平心而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2010年11月23日,中国建筑正式启动十大地标评选活动。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天津之眼”摩天轮、香港迪斯尼乐园等一大批建筑脱颖而出,引起人们关注。
B.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C.黄金、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在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D.一个整天不学无术、散漫自由的学生,经过王老师的教育感化,变成了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优秀生。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张序三说,航空母舰之所以广受各国青睐,就在于航母编队巨大的打击力和防护力所致,它在海战中几乎所向披靡。
B.记者从济南市文广新局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集中排练,由济南市京剧院创演了京剧《重瞳项羽》已完成全部排演工作,将于今日在山东剧院举行首场演出。
C.7月26日晚间有消息称,国际基金经理人乔治•索罗斯将结束40年的基金经理职业生涯,他旗下的索罗斯基金将把约10亿美元投资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山东省济南一中等四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试卷说明: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24分)1.B(“有”通“又”→“详”通“佯”→“乡”通“向”→“蜚”通“飞” A.“不”通“否”→“案”通“按”→“卒”通“猝” C.“要”通“腰”→“趣”通“促”→“傅”通“附” D.“俾倪”“傲视”→“罢”通“疲”→“见”通“现”)2.C(A.率领,引导,掉转,延请B.道理;取道;提到,叙述;道路C.侥幸;幸亏;宠幸;宠幸D.表敬副词,请允许我……;请命;告诉;请求)3.B(回头/不外/只是/回头。
A.使……承担/依仗/辜负/背着C.几/计算/屡次/命数D.超过/过错/拜访/经过)4.D(“报仇、空言、筋骨”古今意义相同)5.D(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用刀杀/袖装/做人质/目视。
A.名词用作动词,穿/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客人那样/名词作动词,驻扎/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死/名词作状语,以礼/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站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将/名词作状语,敲着鼓/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6.C(趁机/通过/顺着A.连词,因为/连词,因为/连词,来。
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顺承D.副词,竟然/副词,竟然/副词,于是)7.A(你,代词/比得上,动词/如果,连词 B.跟,介词/跟,介词/帮忙,动词C.给,介词/弹奏,动词/给,介词 D.他的,代词/表祈使语气,副词/他的,代词)8.C(被动句。
A.省略句/省略句/判断句B.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谓倒装/主谓倒装兼宾语前置D.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二、(12分)9.C(A.“去”,距离B.“将兵”,带兵D.“所”,摆布)10.A(到,动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助词B.带领,动词/因为,介词/因为,介词C.并且,并列连词/况且,递进关系连词/况且,递进关系连词D.就,副词/是,副词/就,副词)11.C 12.D(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不是李广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本身辩护,而是最终不肯在法庭上辩白)三、(36分)13.墟,门。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第卷(共51分)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戏谑(xu)晕车(yn)安步当车(dng)铩羽而归(sh)B.下载(zi)绯闻(fi)量体裁衣(ling)天遂人愿(su)C.校正(jio)胆怯(qi)煊赫一时(xun)抛头露面(l)D.召唤(zho)间隔(jin)锲而不舍(qi)管窥蠡测(l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碜绊脚石毛骨耸然树倒猢狲散B.翱翔拉拉队冠冕堂皇时事造英雄C.厮杀高材生指手画脚一言以蔽之D.熟稔明信片以逸代劳针尖对麦芒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多了。
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和。
这家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裁减职员,更重要的是增加工作效益。
淡薄淡泊质疑置疑不止不只A.淡泊质疑不止B.淡薄置疑不止C.淡薄质疑不只D.淡泊置疑不只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金黄、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B.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大,便一发不可收拾,以致达数十篇,集编成册。
C.尽管很难找到证据,但中国足协仍查实了一个打假球的俱乐部,并准备在今后一两天内对这个俱乐部进行责罚,以儆效尤。
D.经过教育感化,他由一个整天不学无术、散漫自由的不良学生,变成了勤奋好学、遵纪守规的好学生。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终善遇之对待B.鲍叔遂进管仲举荐C.知我不遭时也遭受D.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了解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赞于平原君告诉B.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充数C.其末立见尖端D.而王弗知恶焉厌恶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痛恨B. 老弱罢于内疲惫C.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赌注D.批亢捣虚,形格势禁阻碍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鲍叔知其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公子纠死,管仲囚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D.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乃设九宾礼于庭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自赞于平原君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B.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谨奉社稷而以从C.窃载与之齐吾乃与而君言D.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齐使田忌将而往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B.虏魏太子申以归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C. 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则与斗卮酒D.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济钢高中2011级高三 12月 摸底考试 语文 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3年12月22日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fó) 确凿(záo) 戛然而止(?jiá) B.角逐(jué) 寒颤(zhàn) 肖像(xiào?) 摒弃(?bìng) 载入史册(zǎi) C.功勋(xūn) 遴选(lín) 压轴(zhóu) 偌大(ruò) 装模作样(mú) D.讥诮?(qiào?) 顷(qīng)刻?(zháo) 劲爆(jìng) 叱咤风云(z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思辨 做客他乡 各行其是 计日程功 立竿见影 B.一柱香 如愿以偿 一筹莫展 百废待新 斐然成章 C.文身 犯而不校 濯污扬清 原物璧还 流金铄石 D.掉书袋 仗义执言 察言观色 铩羽而归 改弦更章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科技组在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X光、波长更短的射线等。
B.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
“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
C.作家见闻的真切、感觉的深刻,使其行文“不是铺张,不是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
(张岱《中跋寓山注二则》) D.面对所谓的“快乐杀猪法”,真不知道是该为我们的人道屠宰唱一首赞歌,还是为那些死的不明不白的猪唱一首挽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事先得到的情报,我军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设好埋伏,守株待兔,一举全歼了鬼子的增援部队。
B.新近的“嫦娥三号”带着国人的梦想与祝福飞赴月球并成功落月,这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上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剽.(piāo)悍语塞.(sè)多棱.(líng)镜不着.(zhuó)边际B.矗.(chù)立角.(jué)斗配给.(jǐ)制公开露.(lòu)面C.散.(sàn)播横.(héng)祸一溜.(liù)烟相.(xiàng)机行事D.说.(shuō)服撷.(xié)取文绉绉.(zōu)自怨自艾.(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披阅一窝蜂闻过则喜不自由,毋宁死B.干炼擀面杖屈尊下顾召之即来挥之即去C.峰会不成器洗血耻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D.驻足半吊子震古烁今识实务者为俊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B.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振奋人心。
在人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娱乐圈的明星们也纷纷带来祝福。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我们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
B.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胜利闭幕,但是“小白菜”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更多的“小白菜”将会出现在大街小巷,继续传递温暖人心的文明清香。
C.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的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D.“大衣哥”朱之文一炮走红,有识之士建议社会学家能否对这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最健康自觉的群体性追星现象做一个专门研究。
2017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我看到了不屈不挠、生命飞扬的自然景象!感叹之余,围绕着古塔,我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挟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
假如没有众多的树根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坍塌于荒野下。
刹那间,我感动不已。
我在(琢磨/捉摸)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遨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
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结的根蔓提供了(必要/必须)的养分,使宛若蛇虬的根茎不断(延伸/延续)。
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
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鼎礼膜拜了。
1.文中加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裹挟(xiá) 厮守B.秾丽(nóng) 鼎礼膜拜C.蛇虬(qiú) 遨翔D.按捺(nài) 盘根错结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琢磨必须延续B.琢磨必要延伸C.捉摸必要延续D.捉摸必须延伸3.依次填入原文横线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
、【答案】1.D2.B3.C【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
A项,“裹挟(xiá)”应为“裹挟xié”;B项,“鼎礼膜拜”应为“顶礼膜拜”;C项,“遨翔”应为“翱翔”;D项“按捺(nài)”应为“按捺nà”,“盘根错结”应为“盘根错节”。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12月检测试题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华蜜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华蜜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华蜜观。
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华蜜观被许很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
今日,先秦诸子的华蜜观对我们相识什么是华蜜、怎样实现华蜜仍旧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欢乐。
华蜜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
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华蜜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宝对华蜜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欢乐更是华蜜所必需的。
因此,他们主见对物质财宝、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看法,应当更加留意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华蜜。
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华蜜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许。
孟子认为,人生华蜜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化之,三乐也。
”庄子认为,华蜜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华蜜的本质、领会了精神的名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
今日,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华蜜与他人华蜜、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
《礼记·高校》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
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李苦禅谨记..老师的这句话,因此他学的是老师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不是简单地描摩..老师的艺术样式。
在绘画(题材/体裁)上,齐白石一生“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万虫”“百鸟”寄托了齐白石对自然生活的思念。
而李苦禅则有意避开老师常画的风物,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赋予/付与)对象某些人格内涵。
如综合了鹰、鹫等多种猛禽特点的“雄鹰”形象,是阳刚的化身;风中伫.立的劲.竹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写照;①“雪侮霜欺芳益烈”的白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②在艺术修养方面,齐白石是诗、书、画、印四全,自谓“印第一,诗第二,书第三,画第四”;李苦禅未着.意印学,诗不及齐,书法过之,较之老师又增武术戏曲之功。
李苦禅认为:“齐老师治印是以金石艺术融入大写意,我要把这功夫尽用在读碑贴..和欣赏铜器图文和砖石刻画的拓.片上——③体会它的金石味道,融进自己的书画里,习得齐派治印的真精神。
”此外,李苦禅对《易经》很感兴趣,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禅境”,齐白石赞扬他“能将有法为无法”。
齐白石爱画暮鸦归林,从鸟的朝飞暮还中(领悟/领略)人生的真谛;李苦禅每临自然生机景象,往往喃喃念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谨记伫.(chù)立B.描摩劲.(jìng)竹C.念叨着.(zhuó)意D.碑贴拓.(tà)片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题材付与领略B.体裁付与领略C.题材赋予领悟D.体裁赋予领悟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其用词运斤成风....,最可表现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剽.(piāo)悍语塞.(sè)多棱.(líng)镜不着.(zhuó)边际B.矗.(chù)立角.(jué)斗配给.(jǐ)制公开露.(lòu)面C.散.(sàn)播横.(héng)祸一溜.(liù)烟相.(xiàng)机行事D.说.(shuō)服撷.(xié)取文绉绉.(zōu)自怨自艾.(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披阅一窝蜂闻过则喜不自由,毋宁死B.干炼擀面杖屈尊下顾召之即来挥之即去C.峰会不成器洗血耻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D.驻足半吊子震古烁今识实务者为俊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B.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振奋人心。
在人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娱乐圈的明星们也纷纷带来祝福。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我们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
B.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胜利闭幕,但是“小白菜”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更多的“小白菜”将会出现在大街小巷,继续传递温暖人心的文明清香。
C.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的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D.“大衣哥”朱之文一炮走红,有识之士建议社会学家能否对这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最健康自觉的群体性追星现象做一个专门研究。
1.古诗文默写。
①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③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孤城被围,将士斗志昂扬坚守城池的诗句是:
__________,。
⑤《已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小题1】他的文化不高,常年在外闯荡,跌过几次跟头,qióng chóu liáo dǎo(),无业为生。
【小题2】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小题3】近来,一些外来生物消失于人们的控制的视野,而xiào jù shān lín(),成了一方之害。
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__________,。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__________,。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
(3)《长歌行》中告诫我们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气的两句是:
__________,。
(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__________,。
1.课内阅读(12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第1段中的“钟声”意味什么?(3分)
【小题2】韩麦尔老师“脸色惨白”“哽住了”“说不下去”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3分)【小题3】这几段文字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韩麦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3分)【小题4】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为什么对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3分)
2.(13分)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
但音调上大不相同。
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
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
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
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
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
这是表示对人的惧怕。
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
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
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
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
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抓住的也无过于鹅。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2分)叫嚣:局促:
【小题2】两段选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就这两个方面概括鹅的特点。
(2分)
【小题3】第一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2分)
【小题4】“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句中,“”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分)
【小题5】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两方面?(2分)
【小题6】鹅不惧怕人的性格导致的后果是(2分);你对此有何看法?(2分)
1.海鸥与巷燕(8分)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
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
”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
”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
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
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
②忮(zhì):嫉妒。
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我至子所:(2) 燕于是始思鸥言: (3)燕不喻而去: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A.鸥于海渚遇巷燕欲信大义于天下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孤之有孔明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小题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2分)
2.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
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①天机,倍须训诱。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②素业;无③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注释:①天机:天赋的悟性,聪明。
②素业:清素之业。
③履立:实行,实践。
【小题1】断句,限断三处。
(3分)
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及至冠婚既加冠 B体性稍定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C多者或至《礼》、《传》而或长烟一空 D自兹堕慢挥手自兹去
【小题3】翻译句子。
(2分)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小题4】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这句话。
(4分)
1.综合性学习(4分)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班里开展了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
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活动。
【小题1】【诗情画意品古诗】欣赏画面,根据画意写出古诗。
【小题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确是千古至情之语,道出了天下体念母爱的儿女心声。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5分)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
【小题1】诗歌写出了雨后初晴原野的什么特点?(2分)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3.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分)
【小题1】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如聚”,山峰走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
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
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
B.“望西都,意踌蹰”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作者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势雄浑,感情深沉。
【小题2】你是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
1.作文(40分)
他们,经常在田间地头除草施肥挥汗如雨;他们,每天手握方向盘穿行在城市之中迎来送往;他们,奔走于厨房餐桌之间为我们端茶上菜;他们,艰难地攀爬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筑起高楼大厦;他们,日复一日地扫去街道上落叶灰尘……生活中,无数的“他们”就在你我身边,虽然陌不相识,但却又和你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要写自己生活中与文题密切相关的事。
⑵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