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考试公式计算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85.87 KB
- 文档页数:2
护考的各个计算公式在护理考试中,各种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掌握这些公式,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正确的计算,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护考中常见的计算公式,帮助护士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药物计算公式。
1. 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体重(kg)×剂量(mg/kg)。
2. 滴速计算公式。
滴速(滴/分)=(总量(ml)×滴数)/时间(分)。
3. 输液速度计算公式。
输液速度(滴/分)=总量(ml)/时间(min)。
4. 药物浓度计算公式。
药物浓度(mg/ml)=药物总量(mg)/溶剂总量(ml)。
5. 静脉注射速度计算公式。
静脉注射速度(ml/h)=总量(ml)/时间(h)。
二、生命体征计算公式。
1. 心率计算公式。
心率=心跳数/时间(min)。
2. 呼吸频率计算公式。
呼吸频率=呼吸次数/时间(min)。
3. 血压计算公式。
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2×收缩压)/3。
4. 体温计算公式。
华氏度转摄氏度,C=(F-32)/1.8。
摄氏度转华氏度,F=C×1.8+32。
5. 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三、液体计算公式。
1. 补液计算公式。
补液速度(ml/h)=补液总量(ml)/时间(h)。
2. 输液速度计算公式。
输液速度(滴/分)=总量(ml)/时间(min)。
3. 液体摄入量计算公式。
液体摄入量(ml)=饮水量(ml)+饮食中的水分量(ml)。
四、营养计算公式。
1. 能量需求计算公式。
能量需求(kcal)=基础代谢率(BMR)×活动系数。
2. 蛋白质需求计算公式。
蛋白质需求(g)=体重(kg)×蛋白质摄入量(g/kg)。
3. 脂肪需求计算公式。
脂肪需求(g)=总能量摄入量(kcal)×脂肪摄入比例。
五、输血计算公式。
1. 输血速度计算公式。
输血速度(滴/分)=总量(ml)/时间(min)。
护考常用公式归纳在考试中,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题,提高考试成绩。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护考常用公式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1. 数学公式1.1 一次函数公式:y = ax + b1.2 二次函数公式:y = ax^2 + bx + c1.3 三角函数公式:-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2(x) + cos^2(x) = 1- 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sin(x ± y) = sinxcosy ± cosxsiny-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sin2x = 2sinxcosx- 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cos^2(x/2) = (1 + cosx)/21.4 几何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A = l × w-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 = 1/2 ×底边 ×高- 圆的面积公式:A = πr^2-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2. 物理公式2.1 力学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2 电路公式:- 电流计算公式:I = V/R(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电阻计算公式:R = V/I(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功率计算公式:P = VI(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2.3 光学公式:- 光速公式:v = c(光速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比例相等)3. 化学公式3.1 反应平衡常数公式:Kc = [C]^c[D]^d/[A]^a[B]^b(反应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乘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的乘积)3.2 摩尔浓度公式:M = n/V(摩尔浓度等于物质的物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3.3 摩尔质量公式:M = m/n(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除以物质的物质量)4. 统计学公式4.1 概率计算公式:P(A) = n(A)/n(S)(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的样本数除以样本空间的样本数)4.2 正态分布公式:P(x) = 1/(σ√(2π)) * e^(-(x-μ)^2/(2σ^2))(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4.3 伯努利方程:P + 1/2ρv^2 + ρgh = 常数(流体力学中描述流体的压力、速度和高度之间关系的方程)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护考常用公式的归纳总结,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公式在不同学科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常用计算公式护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药物计算、液体计算、营养计算、体征计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公式及其用途。
一、药物计算公式:1.用药剂量计算药物剂量=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2.滴速计算滴速(gtt/min)=总量(mL)× 滴数(gtt/mL) / 时间(min)3.药物溶液浓度计算药物溶液质量(mg)=溶液体积(mL)× 药物浓度(mg/mL)4.药物输液速率计算输液速率(mL/h)=总量(mL)/时间(h)5.药物流速计算药物流速(mL/h)=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h) / 药物浓度(mg/mL)二、液体计算公式:1.水分需求计算水分需求(mL)=体重(kg)× 每日水分需求(mL/kg)2.补液计算补液量(mL)=缺液量(mL)/每小时(h)3.两点法计算总液体量(mL)=体重(kg)× 两点法液体量(mL/kg)三、营养计算公式:1.能量需求计算能量需求(kcal)=体重(kg)× 每日能量需求(kcal/kg)2.蛋白质需求计算蛋白质需求(g)=体重(kg)× 每日蛋白质需求(g/kg)3.脂肪需求计算脂肪需求(g)=体重(kg)× 每日脂肪需求(g/kg)4.糖需求计算糖需求(g)=能量需求(kcal)× 0.5 / 糖的能量值(kcal/g)四、体征计算公式:1.呼吸频率计算单位时间(通常为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2.心率计算单位时间(通常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3.血压计算血压=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4.体温计算单位时间内的体温变化五、其他常用计算公式:1.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BMI=体重(kg)/ 身高(m)²2.肌酐清除率计算肌酐清除率(mL/min)=((140-年龄) × 体重(kg))/肌酐(μmol/L)× 体积(L/kg)3.预估肺活量计算预估肺活量(mL)=体重(kg)× 每公斤肺活量系数(mL/kg)以上仅是护理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具体的计算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护理专业考试中常用计算公式总结大全展开全文计算公式总结:(1)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d/ml)/[每分钟滴速(d/min)×60(min)](2)氧气的浓度=21+4×氧流量(3)烧伤计算:①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小儿为1.8ml,婴儿为2ml)②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生理日需水量2000ml③第一个24小时的电解质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2/3(若为特重度烧伤,则乘以1/2)④第一个8小时的补液总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pide;2⑤第一个8小时的电解质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pide;2]×2/3(若为特重度烧伤,则乘以1/2)⑥第二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计算量)&pide;2]+生理日需水量2000ml(4)基础代谢率(BMR)=脉压+脉率-111(正常BMR为±10%,+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5)老年人运动后最宜心率=170-年龄(6)小儿体重公式:①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②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③2-12岁:体重(kg)=8(kg)+年龄×2;(7)小儿身高公式:2-12岁:身高(cm)=77(cm)+年龄×7;(8)女性排卵日=月经周期-14(9)预产期:末次月经第一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阴历日期加15)(10)补钾浓度的计算(最大量):钾(kg)=液体总量×3/1000;10%氯化钾(ml)=液体总量×3/100以上就是关于护理计算题目的公式总结,内容并不多,但是各位考生面对这些公式,不要一味的去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学会实际的应用,将公式与题目结合,在练习题目的基础上,掌握这些公式的运算。
收藏:护考常用公式归纳1.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7~12个月:6+月龄X0.252~12岁:年龄X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约46cm。
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7.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X(100~110)=500~550ml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9.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2/3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10.烧伤面积的计算: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护士资格考试必备公式大全来源:文都图书历年护士资格考试中,对临床护理评估中常用的计算公式考核都是一个重点,每年真题汇总中必有计算题,在此特为每位考生搜集了历年高频考点中的一些常用公式,下面为大家分享:1.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6+月龄X0.25 2~12岁:年龄X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约46cm.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7.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X(100~110)=500~550ml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1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 (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9.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X2/3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公式计算汇总1.小儿体重的计算:出生:体重(kg) = 3.253 ~12 月龄:体重(kg)=[年龄(月)+9 ] / 21 ~6 岁:体重(kg)=年龄(岁)×2 十87 ~12 岁:体重(kg)=[年龄(岁)×7-5] / 22.小儿身高计算:出生:身长(高)(cm) =503 ~12 月龄:身长(高)(cm)= 752 ~6 岁:身长(高)(cm)=年龄(岁)×7+757 ~10 岁:身长(高)(cm)=年龄(岁)×6 + 80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cm ,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 2岁时48cm , 5岁时50cm 。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
注: 头围测量在 2 岁前最有价值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
一岁时头围与胸围相等,约46cm。
5.牙齿:2 岁以内乳牙的数目为月龄减4~6。
6.听感知的发育:6 个月时能区别父母声音,唤其名有应答表示;7 ~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1 岁时听懂自己名字;2 岁时能区别不同高低的声音,听懂简单吩咐;4 岁时听觉发育完善。
7.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 小儿体重kg×每日(次) 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2)按体表面积: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 m ²) =体重×0.035+0. 1体重>30 ,小儿体表面积( m ²)= [ 体重( kg) - 30] ×0.02+1. 05(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 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
8.血压: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 年龄×2+80mmHg ( 年龄×0.26+10.67kpa)舒张压= 收缩压×2/3注: 1 岁以内的婴儿收缩压70 ~80mmHg(9. 3 ~10.7kPa)9.烧伤面积的计算: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第一个24 小时补液计算= 体重(kg)×II~III 度烧份面积(%)×1.5ml (小儿为 1. 8ml ,婴儿为2ml )加2000ml 生理需水量。
护士资格证考试必背公式在护理工作中,准确的计算和应用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资格证考试中经常涉及各种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对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护士资格证考试中必背的一些常见公式,以帮助考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一、药物计算公式1. 计算药物剂量公式药物剂量(D)= 药物浓度(C) ×给药体积(V)在给药体积和药物剂量已知的情况下,通过计算药物浓度来确定药物的用量。
2. 计算滴速公式滴速(GTT/min)= 输液容量(ml)×滴数因子(gtt/ml)÷时间(min)通过计算滴速来控制输液液体的流速,确保药物按照规定速度输入。
3. 计算体表面积公式体表面积(BSA)= 0.0061 ×身高(cm)+ 0.0128 ×体重(kg)-0.1529体表面积的计算常用于儿科药物的剂量计算,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来确定药物的适宜剂量。
二、生命体征测量公式1. 计算心率(HR)HR = 60 ÷心动周期(s)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通过计算心动周期来确定心率。
2. 计算呼吸频率(RR)RR = 60 ÷呼吸周期(s)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通过计算呼吸周期来确定呼吸频率。
3. 计算体重指数(BMI)BMI = 体重(kg)÷身高²(m)体重指数常用于评估一个人的体重是否正常,通过计算身高和体重的比值来确定体重指数。
三、输液计算公式1. 计算滴速(gtt/min)滴速(gtt/min)= 输液剂量(ml)×滴数因子(gtt/ml)÷时间(min)输液滴速的计算可以根据输液剂量、滴数因子和时间来确定,以确保输液速度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计算输液总时间(min)输液总时间(min)= 输液剂量(ml)÷滴速(gtt/min)输液总时间的计算是为了估计输液完成所需的时间,以便合理安排护理计划。
护理计算公式大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计算公式:
1. 药物计算公式:
- 药物剂量计算:剂量= 体重×给药剂量/ 药物浓度
- 药物滴速计算:滴速= 药物剂量/ 时间
- 药物稀释计算:浓度= 原液体积/ 稀释液体积
2. 输液计算公式:
- 滴速计算:滴速= 输液总量/ 时间
- 滴速换算:滴速(滴/分钟)= 滴速(滴/秒)×60
3. 输血计算公式:
- 输血速度计算:输血速度= 输血总量/ 时间
4. 饮食计算公式:
- 能量需求计算:能量需求= 体重×能量系数
- 蛋白质需求计算:蛋白质需求= 体重×蛋白质系数
5.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 标准体表面积计算:体表面积= 0.0061 ×身高
(cm)+ 0.0128 ×体重(kg)- 0.1529
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护理计算涉及到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医嘱等因素,建议在实际操作中遵循医嘱和护理规范,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指导。
护士干货临床常用的30个护理公式总结护理工作中,护理公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护士进行各种临床计算和评估。
以下将总结30个常用的护理公式,供护士们参考和使用。
1.生命体征计算公式:-呼吸频率计算:每分钟呼吸次数-心率计算:每分钟心跳次数-血压计算:收缩压/舒张压2.体重计算公式:-标准体重计算:男性(身高-100)、女性(身高-105)- 体表面积计算:BSA (m²) = 0.0061 x (身高 cm)^0.725 x (体重kg)^0.4253.药物计算公式:-药物剂量计算:药物剂量=药物浓度x滴速- 静脉输液速度计算:滴速 (滴/分钟) = 总体积 (ml) / 时间 (小时) x 滴数 (滴/ml)-药物排泄率计算:RD=(药物剂量/药物浓度)x时间4.入量与出量计算公式:-液体平衡计算:入量-出量- 泄殖器出血量计算:出血量 (ml) = 引流液体积 (ml) - 引流液(ml)5.输液计算公式:- 静脉滴注计算:流速 (ml/h) = 输液总量 (ml) / 输液时间 (h) - 出血估算:出血量 (ml) = (血红蛋白初始测定 - 血红蛋白最后测定) x 血容量系数6.燃烧面积计算公式:-烧伤面积计算:BSA(m²)=0.0061x(头部+躯干+上肢+下肢)-烧伤深度计算:深度=(清创时间x清创速度)/(总面积(+肌力损伤面积))7.心电图计算公式:-心率计算:30除以心电图上每个R波之间的格数-QT间期修正:QTc=QT/根号RR间期8.液体维持与置换计算公式:-维持液体计算:- 0-10 kg: 100 ml/kg/天- 11-20 kg: 1000 ml + 50 ml/kg/天(11 kg)- 20 kg以上:1500 ml + 20 ml/kg/天(20 kg)-补液量计算:出血量+肠液流量+尿量+代谢消耗-输液置换计算:输液总量-实际出量9.估算潮气量计算公式:- 简化公式:潮气量 (ml) = 体重 (kg) x 10- 标准公式:男性 (0.035 x 身高 (cm)) - (0.021 x 年龄) - 1.61 10.病历计算公式:-年龄计算:出生日期-进院日期-年龄分类计算:新生儿0-28天、儿童1-14岁、成年≥15岁11.饮食计算公式:-能量需要计算:男性(66.5+(13.75x体重)+(5x身高)-(6.75x年龄))女性(55.1+(9.56x体重)+(1.85x身高)-(4.68x年龄))- BMI计算:BMI = 体重 (kg) / (身高 (m))^2这里只列举了30个常用的护理公式,护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公式还有很多,护士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计算汇总
1.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
2~12岁:年龄X2+8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小儿身高的计算: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
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46cm。
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7.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
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
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X(100~110)=500~550
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1
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
(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
9.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
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67kpa)
舒张压=收缩压X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10.烧伤面积的计算: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X烧伤面积(%)X1.5(ml)加2000ml生理需要量
(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
共占18%;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
5%、足7%)共占46%。
(2)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等于自己身体面积的1%计算。
(3)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小儿头部面积为9十(12一年龄):小儿双下肢面积为46一(12一年龄)
11.计算基础代谢:BMR=脉率+脉压—111
12.吸氧浓度(%)=21+4X氧流量(L/min)
13.测量5个或5个以上的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钟的心率,例如:某老人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平均p—p间隔为15个小格,其心率为?
即60除以(15X0.04)=100
14.流速和输液所用时间的计算:
滴数(ml)=[液体总量(ml)X滴系数(/ml)]/输液所用时间
输液所用时间(min)=[液体总量*滴系数]/滴数注:滴系数可有多种,最常见的是15滴/min
15.老人远动后最宜心率=170—年龄
16.预产期计算:末次月经第一天,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阴历日期加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