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_给药
- 格式:ppt
- 大小:873.00 KB
- 文档页数:117
基础护理给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给药的“三查七对”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查对药名B. 查对剂量C. 查对时间D. 查对病人答案:D2. 口服给药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核对药物B. 核对病人C. 核对剂量D. 直接将药物放入病人口中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静脉注射的注意事项?A. 严格无菌操作B. 注射前检查药物C. 注射后立即拔针D. 注射过程中观察病人反应答案:C4. 皮下注射时,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 注射部位应选择皮肤松弛处B. 注射前不需要消毒皮肤C. 注射时针头应与皮肤成45度角D. 注射后立即按摩注射部位答案:C5. 肌肉注射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注射前检查药物B. 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处C. 注射时针头应与皮肤垂直D. 注射后立即拔针答案:D6. 以下哪项是药物过敏反应的常见表现?A. 皮疹B. 恶心C. 头痛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保管的注意事项?A. 按类别存放B. 定期检查有效期C. 随意放置D. 避光保存答案:C8. 以下哪项是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A. 皮疹B. 恶心C. 头痛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项是药物相互作用的常见类型?A. 协同作用B. 拮抗作用C. 增强作用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药物剂量调整的常见原因?A. 病人年龄B. 病人体重C. 病人肝肾功能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疗效?A. 药物剂量B. 给药途径C. 病人的生理状态D. 药物的保存条件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A. 严格无菌操作B. 选择适当的输液速度C. 定期更换输液器D. 输液过程中观察病人反应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药物过敏反应的处理措施?A. 立即停止使用可疑药物B. 给予抗过敏药物C. 观察病人反应D. 必要时进行急救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药物保管的注意事项?A. 按类别存放B. 定期检查有效期C. 随意放置D. 避光保存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药物剂量调整的常见原因?A. 病人年龄B. 病人体重C. 病人肝肾功能D. 药物相互作用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给药前不需要核对药物。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给药法(一)口服给药法1.摆药(病房摆药)按医嘱准备住院病人口服药。
正确提供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
(1)用物:药柜(备有各种药物及用具,如量杯、滴管、乳钵、药匙、纱布或小毛巾),发药盘或发药车,药杯,服药单。
(2)操作要点:①洗手、戴口罩,将用物备齐。
②核对服药单。
③摆固体药物,应用药匙取,药粉或含化药物须另用纸包后放入杯内。
④摆药过程中,严格核对药瓶标签3遍,取药前、取药中、取药后各核对1遍。
⑤摆水剂时应用量杯计量。
先将药水摇匀,再手持量杯或带刻度的药杯,拇指在所需刻度处,使之与视线同一水平,右手持药瓶,标签朝向掌心,倒毕以湿纱布擦净瓶口,放回原处。
⑥药液量不足1ml时,须用滴管测量(1ml-15滴),将药液滴入盛少许凉开水的药杯内,以免黏附杯上。
⑦药物全部摆完后,与服药单查对1次。
对婴幼儿和鼻饲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将药片研碎后用纸包好放一药杯内。
⑧清洗滴管、乳钵等,整理药柜。
⑨经第2人核对后发药。
2.发药(1)目的:按医嘱将口服药发给病人,并指导、协助病人服下。
(2)用物:温度适宜的白开水,服药单,发药盘或发药车。
(3)操作要点:①洗手,戴口罩;②按规定时间送药至床前,核对床号、姓名无误后发药。
帮助病人及时服下;③老人、体弱者、小儿及危重病人应喂药,鼻饲病人应将研碎药液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并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④若病人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者应将药品取回保管并交班;⑤药杯浸泡消毒,清洗干燥后备用。
(4)注意事项:①摆药、发药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药方法及时间。
②剂量要准确,同时服用几种水剂时,应分别倒入各自药杯内。
同时服用两杯以上药物时应一次取离药盘,以免再次取药时拿错。
③如病情需要或系幼儿,可将药片磨碎后送服。
④严格依照医嘱按时给药。
因特殊情况暂不发药,要做好交班。
⑤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应在使用前了解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中须加强病情观察。
第十二章给药1、给药的原则;(1)根据医嘱给药:给药是一种非独立的护理操作,因此,护士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3)安全正确用药: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
备好的药品应及时分发或使用,避免放置过久药效降低或污染(4)注意用药后反应:某些药物易引起过敏或毒副反应较大的应加强观察,做好记录。
发现给药错误,及时报告、处理。
(5)做好心理:技术熟练、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
心理上予解释、鼓励、劝慰,消除怀疑、恐惧及抗药心理以取得主动治疗的效果。
2、注射给药的原则(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A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B注射器的活塞、针头与针梗必须保持无菌C按要求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常用消毒方法、安尔碘消毒D临时抽取,随即注射(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检查药物质量、查实确无配伍禁忌(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人一套物品,注射器空筒与活塞分离(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剂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注射器和针头(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血管神经处;不可在局部皮肤肌肉有炎症、损伤、硬结或瘢痕处进针;长期进行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6)现配现用注射药液:规定注射时间临时抽取,即时注射(7)注射前排尽空气:注射前应排除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空气栓塞、排气时要注意避免浪费药液(8)注射药液前检查回血:静脉、动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则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9)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各种注射法进针深度不同;进针时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皮肤(10)应用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A做好解释与安慰,使患者心身放松,适当的体位与姿势B二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药速度慢C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护理学基础知识:给药的基本知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会涉及到给药的基本知识,相关考点相对简单,但较零碎,下面为大家进行了考点的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药物的保管:避光:维生素C、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
拧紧瓶盖防挥发、超解或风化:过氧乙酸、乙醇、碘酊、酵母片、糖衣片。
冷藏保存:疫苗、胎盘球蛋白、抗毒血清、胰岛素。
防火:乙醇、乙醚、环氧乙烷2.注意事项:(1)病区设有药柜,应备有一定数目的常用药物,由专人负责保管,根据消耗,定期到药房领取补充。
(2)剧毒药和麻醉药,病区备有固定数目,应凭医生处方和空安瓿领取补充,加锁保管,专人负责,专人负责,专本登记,班班交接。
(3)内服药蓝标签、外用药红标签、剧毒药黑标签。
(4)药柜应放置于通风、干燥、光线充足但避免阳光直射处;药柜应有专人负责保管。
3.给药原则:(1)应根据医嘱给药护士必须严格遵医嘱给药,但也不可盲目执行;对有疑问的医嘱,应确认无误方可给药;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3)正确实施给药:易引起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按需做过敏试验,并加强观察。
(4)密切观察:用药后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
4.给药的途径:给药的途径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情况、治疗需要而决定的给药途径以及吸收速度:静脉给药药物作用时间最快;药物吸收速度排序: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直肠口服皮肤。
5.常见缩写:prn需要时(长期)、st(立即)、sos(必要时;现用1次,12小时内有效)。
第十三章给药知识脉络图第一节概述一、给药原则给药原则是一切用药的总则,护士在执行药疗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一)根据医嘱给药给药属于非独立性的护理操作,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
护士应具有一定的药理知识,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毒性反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对有疑问的医嘱,应及时向医生提出,不可肓目执行,也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到“三查七对”,才能达到“五个准确”,即将准确的药物,按准确的剂量,用准确的方法,在准确的时间给予准确的患者。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七对容)。
七对:对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注意检查药物质量,对疑有变质或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使用。
(三)安全正确给药1.合理掌握给药次数和时间。
应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和发挥最大药效为最佳选择,同时考虑药物的特性及人体的生理节奏。
2.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与技术。
不同给药方法有其相应的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给药技术是护士胜任药疗工作的必备条件,如在抢救患者时,护士运用准确而熟练的静脉注射技术,使药物进入患者体而迅速发挥疗效,对抢救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备好的药物应及时分发或使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给药前应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自我合理用药的能力。
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使用前应了解过敏反应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使用中加强观察。
(四)密切观察反应给药后应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两重性的表现,临床用药的效果正是药物作用两重性的综合体现。
训练有素的护士应熟练运用有关药物的药理知识,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持续评估药物的疗效,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为临床护理及调整治疗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可使药物治疗符合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的标准。
1.安全性安全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前提,力求在获得最大治疗效果的同时,让患者承担最小的治疗风险。
护理基础给药范文首先,给药的原则是护理基础给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给药需要考虑到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病情,并根据医嘱和护理计划制定给药方案。
给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既往病史、体格检查等,并了解需给药的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等信息,以确保给药的安全性。
其次,给药的方法也是护理基础给药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常见的给药方法包括口服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
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需要考虑到药物的特性、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等因素。
例如,对于需要快速且有效的药效的药物,可以选择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而对于需要长时间维持药物浓度的药物,可以选择口服给药。
另外,给药计算是护理基础给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的给药剂量可以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常见的给药计算包括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进行剂量的计算,以及配制浓度药物的稀释等。
护士需要熟悉各种给药计算的公式和步骤,并进行精确计算,以避免给药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最后,给药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在给药前需要了解药物的外观和包装,并检查药物的有效日期和药物质量。
给药时应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给药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解释给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在给药后需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并及时记录和上报。
总之,护理基础给药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护士需要掌握给药的原则、方法、计算和注意事项等知识,以确保给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合理的给药,护士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