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_201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景观变化研究_淡永利_王宏志_张欢_张晓峰[1]
- 格式:pdf
- 大小:313.87 KB
- 文档页数:6
武汉市湖泊面积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实验报告成员:一、实验背景曾经,武汉市内数百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三镇,武汉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百湖之市”,湖泊成为武汉市民的骄傲。
然而,据2010年武汉市水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武汉的湖泊面积减少了平方公里,五十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中心城区仅存的38个湖泊,还面临着继续被侵蚀的危险。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和消亡的原因之一。
但对武汉市消亡的近百湖泊而言,这一因素几可忽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湖泊被填,用以养殖或者建造城市用地。
客观地说,武汉湖泊的大面积缩小和消亡,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
武汉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武汉市缩减的湖泊面积有六成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填湖造地和围湖养鱼造成的,武汉市的各大湖泊几乎均受波及。
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湖泊,在这一阶段面积剧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或转化为人工精养鱼池,如东西湖、杨汊湖等;有的则被切割成若干小湖泊,如沙湖、东湖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武汉市逐渐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设,旧城的改造和城市的兴建,使得土地的价值不断上升,道路的规划和商品房、工厂厂房的兴建,在巨额利益趋势下,填埋湖泊的惩罚已经不被人所重视,填埋的湖泊特别是一些被污染了的湖泊上长起了繁华的街市,大量的湖泊在城市的喧嚣中流干了最后一滴眼泪。
二、实验意义湖泊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湖泊及其流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湖泊本身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在人与自然这一复杂的巨大系统中,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
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及开发利用初探
张毅;邓宏兵
【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39)004
【摘要】城市湖泊主要指位于建成区及其邻近正在非农化地区中的湖泊,也包括位于中心城市周围点状展布的卫星城镇区域范围内的湖泊.在分析武汉市湖泊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三国时期以来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的过程与规律,提出了武汉市湖泊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指出武汉市城市湖泊众多,可分为东沙湖水系、汤逊湖水系、北湖水系、墨水湖-龙阳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水系、东西湖水系等湖泊群.认为它们的形成演化、开发利用和保护同城市化过程关系极为密切,明代以来武汉市湖泊变化最为显著.提出了合理永续利用湖泊资源、发展湖泊经济、建设"湖城武汉"、加大湖泊保护力度等建议和对策.
【总页数】5页(P559-563)
【作者】张毅;邓宏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4;武汉大学,商学院,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5;P343.3
【相关文献】
1.城市湖泊湿地建成环境对PM10、PM
2.5浓度影响因子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 曾元梓;陈奕汝;郭慧娟;朱春阳
2.武汉市城市湖泊的发展现状与应对之策 [J], 雷桐
3.武汉市城市湖泊的发展现状与应对之策 [J], 雷桐;
4.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图集编制方法初探——以武汉市及东西湖区为例 [J], 何长忠
5.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状况评价及应对策略——以武汉市南湖为例 [J], 尹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与城市景观建设
宁龙梅;王学雷;吴后建
【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41)003
【摘要】选择武汉市城市发展较快的时间段(1996~2001年)的遥感图片作为信息源提取湿地景观信息,采用部分景观格局指标评价5年间景观格局的变化;利用马尔科夫矩阵计算湿地景观与非湿地景观的转化概率,再据此分析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城市景观建设的协调,使得湿地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现湿地景观与城市景观部分与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总页数】4页(P6-9)
【作者】宁龙梅;王学雷;吴后建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1
【相关文献】
1.武汉市道路网络结构及变化特征的景观格局效应 [J], 李佩伶;刘艳芳;危小建
2.近30年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J], 方应波;张中旺;熊宏涛;
3.特大城市新兴城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 [J], 韩勇;高军波;余斌
4.兰州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土地利用及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J], 郎永娟;种培芳;林杨杰;胡波;宁建杨
5.武汉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宁龙梅;王学雷;吴后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 要:近年武汉公众参与湖泊保护治理的空间特征与城市开发建设时序密切关联,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
但随着武汉湖泊时代性转变,尤其是中心城区湖泊园林化比例提升,环湖开发力度空前,城外湖相继转变为城中湖,郊区湖泊工程化景区化增多,今后武汉公众参与湖泊保护治理必将出现不同空间策略。
中心城区公众参与虽仍居主导地位,但参与重心将在共治共享,从“护岸”转向“护水”和“利生”、“利民”;新城公众参与湖泊共建共治将成为热点,力避中心城区湖泊老路,“护岸”与“护水”是当务之急;远城区则重在唤起本区公众参与意识,以点带面。
关键词:武汉;湖泊治理;公众参与;城市化;新城;湖泊眼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ake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in Wuha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iming sequenc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However, the lakes in Wuhan have great changes in this new age. More and more natural lakes become artificial gardens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and the strength of development is unprecedented. Many suburban lake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urban lakes, and the engineering and scenic areas of the suburban lakes are increasing. So, in the future,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ake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in Wuhan will inevitably have different spatial strategies.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is still dominant, but the focus will be“co-governance and sharing”. It will turn from “protection of the lakeshore” to "protection of lake water" and "benefit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two new towns will become a hot spot. To avoid the old road of the lakes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protection of the lakeshore " and "protection of lake water" are the urgent matter. But in the far suburbs, arousing作者简介韩 忠,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博士。
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湖泊保护与治理专题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材料1】水是生命之源,湖泊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载体。
它滋养了文明,润泽着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依托。
湖泊以仅为全球淡水万分之一的水量,以不到全球面积百分之一的水体,提供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40%!不言而喻,湖泊的环境保护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然而,在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湖泊又是最脆弱和最难恢复的生态系统之一。
目前世界各地的湖泊几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湖泊范围逐渐缩小,水质污染严重,生态功能不断退化萎缩,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鉴于此,一些国家和世界组织定期召开湖泊会议,探索湖泊保护之途。
2009年11月,以“让湖泊休养生息”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湖泊大会在武汉召开。
【该则材料阐述了湖泊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材料2】资料显示,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大面积酸雨区的出现,美国23个州的17000多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近50%的湖泊无鱼,听不到蛙声,如死一般寂静。
加拿大有5000多个湖泊明显酸化,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出现“死湖”,池塘漂满了死鱼,树木大量枯萎。
日本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湖泊大会发源地的琵琶湖,30年前也是一潭臭水。
【该则材料以国外湖泊的变化为例,指出因天气等原因,湖泊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材料3】湖泊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其生态健康与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是我国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全国城镇饮用水源的50%以上源自湖泊,全国粮食产量的1/3-1/4和工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来自于湖泊流域。
在过去的50年间,我国近3000个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减少了约1000个,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失。
1996年的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湖泊营养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20年武汉城市化与湖泊演化的时空耦合研究摘要:以1995、2000、2005、2010年武汉市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来源,运用耦合度方法,研究近20年(1991-2010年)来武汉市城市化过程、湖泊演化过程以及二者的时空耦合关系。
结果发现:1)武汉市城市化在1991-2001年速度较慢,2001-2010年速度增快;2)武汉市湖泊总面积1995-2000年减少,2000-2010年增大,其中主城区的湖泊面积一直在减小;3)整体上城市化与湖泊从中心城区的颉颃关系逐步过渡到边缘城区和郊区的协调和不相关关系。
关键字:武汉市,湖泊,空间演变,城市化Nearly 20 years in Wuhan urbanization coupled with the space-time evolution of the lakeAbstract: In 1995,2000,2005,2010 in Wuhan Landsat remote sensing image as the main data sources, using coupling methods, research nearly 20 years (1991-2010) to Wuhan Cit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lake and the evolution of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urbanization of Wuhan City in 1991-2001, 2001-2010 slower faster speed; 2) the total area of lakes in Wuhan reduction 1995-2000 2000-2005 2010 increases, including the main city lake area has been reduced; 3) the overall urbanization and lakes from the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city of a gradual transition tothe edge of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and non-correlation.Key word: Wuhan City, lakes, spatial evolution, urbanization前言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快速,政府大力推进城市群、都市连绵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城市湖泊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调蓄、供水、旅游功能为一体,却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面积不断改变,因此,研究城市化发展与湖泊演化的关系非常有现实意义。
1974~2010年洪湖湿地景观类型特征变化的分析陈利;林辉;刘刚【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3)008【摘要】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湿地景观类型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极为重要.本研究以洪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以MSS、TM、ETM、CBERS等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将洪湖湿地分为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淡水湖、草本沼泽、淡水养殖池塘、农用池塘/小型水池、灌溉用沟渠、稻田/冬水田8种类型,开展1974~2010年洪湖湿地的景观类型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1974~2010年间湿地景观斑块数量增加明显,湿地破碎化程度增大,斑块面积的变异系数减少,斑块数量变化起伏较大的地类为早地、农用池塘和稻田/冬水田;面积增长最快的属淡水养殖池塘;边缘总长度指数分布曲线基本一致,且景观类型边缘长度的排序和景观类型斑块面积一致,排列前3位为稻田/冬水田、旱地和淡水养殖池塘;周长面积分维数(PFRAC)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周长面积分维数(PFRAC)曲线变化最大属灌溉用沟渠.【总页数】5页(P108-112)【作者】陈利;林辉;刘刚【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1+2.3;X826【相关文献】1.江苏省启东市1974年-2010年眼恶性肿瘤病死资料分析 [J], 陈建威;陈陶阳;樊春笋;张永辉2.基于RS与GIS的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景观类型与破碎化分析 [J], 吴珊珊;张祖陆;管延波;陈敏3.湿地景观类型时空演变分析系统研究——以漳江河口湿地为例 [J], 李峥4.漳江口湿地景观类型动态度分析 [J], 陈建全5.1974-2017年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J], 张莹莹;蔡晓斌;杨超;宋辛辛;李仁东;厉恩华;王学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0年以来武汉市居住空间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题目:2000年以来武汉市居住空间变化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2000年以来武汉市居住空间的变化,探讨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城市和居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内容:
1.分析2000年以来武汉市居住空间的总体变化趋势,包括住房总数、住房面积、户均住房面积等方面的变化。
2.探讨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经济发展、土地供应状况、政策调控等因素,分析其对城市和居民的影响。
3.通过对武汉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宅的案例分析,深入研究这
些区域和住宅类型的特点、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4.针对武汉市居住空间变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住宅供应方式的优化、社区服务设施的配套
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研究方法:
1.通过搜集相关的土地、房屋、人口等数据,对武汉市住房总量、
住房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
2.对相关政策文献、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综合
分析,深入剖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3.通过对武汉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宅的案例分析,掌握地区差
异和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4.从城市规划、土地供应、住房供应、居住环境等多个角度,提出
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武汉市居住空间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为进一步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同时,也对于推动城市管理及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具有一定的政策倡导
和实践意义。
武汉的湖泊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进入初中后,就经常奔波于培训机构之间,每次都要经过武汉的东湖,早就有此意向想要做一份调查报告,所以选择这个选题,主要是想通过此报告来展现武汉的湖泊的现状,希望能以此向大家展示武汉的湖泊的美,更希望大家爱护环境,爱护湖泊!二·调查结论1·湖泊的美东湖墨水湖月湖这是200年前的武汉,周围布满湖泊,可以说漂在水上。
这是民国时期的武汉的湖泊,也有100余个大小不一的湖. 您知道,享有“百湖之市"美誉的武汉还剩多少湖泊吗?您了解,江城这片“梦里水乡”现存湖泊的面积吗?权威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城区湖泊由建国初的127个锐减至目前的38个.社会各界大声疾呼:保湖治湖,刻不容缓!“湖泊是地球妈妈明亮的眼睛”,曾经,武汉市内数百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三镇,武汉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百湖之市”,湖泊成为武汉市民的骄傲。
然而,武汉市水务局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近30年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228。
9平方公里,50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杨汊湖、范湖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仅仅成为带“湖"字的符号。
目前中心城区仅存的38个湖泊,仍面临着继续被侵蚀的危险。
我国湖泊与水资源环境研究领域权威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金伯欣等专家认为,武汉湖泊数量减少、面积锐减,既有特殊历史背景下围湖造地、围湖养鱼的“历史之殇",也有因城市建设需要而填湖占湖的“发展之殇”,更有屡禁不止的违法填湖的“现实之殇”。
武汉曾经优于水,如今却忧于水。
面对严峻的湖泊保护形势,武汉市长阮成发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大声疾呼:“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湖泊!”“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治理湖泊,保护湖泊!”金伯欣教授也呼吁:“政府当需铁腕治湖,市民也应主动保护。
”武汉在湖泊保护方面也做了诸多努力,出台《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实施“一湖一景”、“清水入湖”、“大东湖水网”等治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