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5.50 KB
- 文档页数:4
2013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23456 B 在寝室吸烟引起被褥燃烧 迅速打开门窗并泼水 通风透气,降低可燃物温度C 歌厅因电线老化短路起火首先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然后断开电源 降低可燃物温度并隔绝空气 D 林区发生火灾 砍倒附近树木开辟隔离带 移走可燃物7. 右图是MgSO 4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1℃时,MgSO 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 2℃时的MgSO 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C. t 2℃时,MgSO 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溶解度/g 1 2 3 度/℃MgSO 4NaCl饱和溶液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 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完全燃烧二甲醚4.6 g,生成CO28.8 g,H2O5.4 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B. 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C. 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13 %D. 4.6 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 9.6 g9. 将a 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 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 30.0 %B. 22.2 %C. 27.6 %D. 10.3 %722.(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1)豆浆是价廉物美的饮品,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
①从平衡膳食考虑,我们在喝豆浆时无需搭配(填下列选项的序号字母)。
A. 核桃或花生以增加油脂B. 蔬菜或水果以增加维生素C. 牛奶或鸡蛋以增加蛋白质D. 馒头或面包以增加糖类②家庭常用豆浆机制作豆浆,豆浆机的内胆为不锈钢,手柄为酚醛塑料,导线外套为氯丁橡胶,则豆浆机用到的材料包括、两类。
(2)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CO把铁从铁矿石中______出来,炉内生成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8(3)昝博同学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硫酸的化学性质,下图表示硫酸能与a~e五类物质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 a为石蕊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2015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1个小题,共6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3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B.石蜡熔化、水分蒸发C.粮食酿酒、烟花燃放D.汽油挥发、云消雾散2.(3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3.(3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铁锈蚀条件C探究燃烧条件D探究分子运动A.A B.B C.C D.D4.(3分)下列推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②Na2MoO4中钼(Mo)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③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⑤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⑥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A.①②④B.②④⑥ C.①③⑤D.③⑤⑥5.(3分)将一定容器中,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 2.567.2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的质量为2.56gC.c物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6.(3分)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已知:①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②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氢化钙的化学性质稳定B.①中发生化合反应,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C.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是因为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气D.氢化钙可用于干燥潮湿的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7.(3分)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个4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表: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8.4401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20℃时四种物质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D.四杯溶液中各加入20℃的100g水后,溶液质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溶液8.(3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配置成稀硫酸,将镁条置于其中有气泡产生Mg是活泼金属B验纯后,将纯净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C向一未知无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无色未知溶液中一定有CO32﹣D将ag的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为bg 铁钉上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金属活动顺序为:Fe>Cu,且析出铜的质量为(b﹣a)gA.A B.B C.C D.D9.(3分)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高温也不分解),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78g固体,该固体与400g浓度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0g滤渣,则原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74.4% B.80.0% C.83.8% D.92.6%二、填空与解答题(共6小题,共97分)10.(5分)(1)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如图是铁锅的示意图.填空与解答.①铁锅含有合金单质(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②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③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④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11.(6分)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氢氧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①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②操作Y的名称是,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填字母).A、30℃水B、30℃饱和氯化钠溶液C、30℃饱和氯化钡溶液.③滤渣水洗的目的是.12.(4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图乙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Ⅰ.A的化学式为.Ⅱ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Ⅲ.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Ⅳ.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13.(16分)实验室给你提供了下列仪器,请选用合适的仪器完成指定的实验.①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②要制取较多的O2用来探究其性质(要求制取过程中可以添加反应物),组装气体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收集氧气应采用法,这种收集方法是根据氧气的性质.③提纯粗盐时,过滤需要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除此之外还缺少的仪器是滤纸、、(填名称).14.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3)按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Ⅰ(见表).(4)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Ⅱ(见表1)【实验装置】如图2【相关数据】ⅠⅡ数据编号测量项目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52.4051.92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102.00102.54氮气的体积/mL/243.5【回答问题】(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冷却的目的是.(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g.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填“有”或“没有”)氧元素.(4)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为.气体X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15.(7分)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0.0g水垢后,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1)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溶解10.0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若配制113.0g10.0%的稀盐酸,需用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是多少毫升?(结果精确到个位)2015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1个小题,共63分。
201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B.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C.铁制水龙头渗漏引起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2.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B.多骑自行车,少乘汽车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生日贺卡D.秸秆粉碎还田而不焚烧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取用固体药品过滤稀释浓硫酸检查气密性4.碳铵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碳铵受热容易分解:NH4HCO3 NH3↑+C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施用碳铵时应注意用泥土掩埋D.通过闻气味即可鉴别碳铵与氯化钾5.最近,大米中镉超标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镉有剧毒,首先引起肾脏损害,然后破坏人体内的钙,使人患上无法忍受的骨痛病.结合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关于镉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ll2.4C.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D.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6.下列着火情况下,相应灭火措施及其理由均正确的是()7.如图是Mg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MgSO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 2℃时的MgSO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C.t2℃时,MgSO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028.8g,H2O 5.4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B.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l3% D.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9.6g9.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30.0% B.22.2% C.27.6% D.10.3%二、填空与解答题10.(18分)(1)豆浆是价廉物美的饮品,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①从平衡膳食考虑,我们在喝豆浆时无需搭配(填下列选项的序号字母).A.核桃或花生以增加油脂B.蔬菜或水果以增加维生素C.牛奶或鸡蛋以增加蛋白质D.馒头或面包以增加糖类②家庭常用豆浆机制作强浆,豆浆机的内胆为不锈钢,手柄为酚醛塑料.导线外套为氯丁橡胶,则豆浆机用到的材料包括、两类.(2)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CO把铁从铁矿石中出来.炉内生成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咎博同学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硫酸的化学性质,如图表示硫酸能与a~e五类物质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a为石蕊溶液,反应的现象是.②b是活泼金属,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c是金属氧化物,所属反应类型是;d是哪一类化合物?.④e是盐,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⑤工业上可用e与d反应制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1.(8分)(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是吸热还是放热,仪器a的名称是.若出现导管中红墨水液面左管降低右管升高,则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填序号).A.NH4NO3固体;B.浓硫酸;C.NaOH固体;D.CaCO3固体.(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要从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氯化钾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3)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得知,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O2灭火.他们想知道,Na 与CO2反应究寓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提出猜想】Ⅰ.4Na+CO22Na2O+CⅡ.4Na+3CO22Na2CO3+CIII.2Na+2CO2Na2O+2CO溶液检验:PdCl2+CO+H2O═Pd(黑色)↓+2HCl+C O2【实验操究】该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分析讨论】①装置A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备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使制备CO2的反应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所选装置应是图3中的.②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C的作用是.③经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好药品使A中产生CO2,必须待装置E中出现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实验结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中的硬质玻璃管内残留白色固体,装置F中产生黑色沉淀,则猜想Ⅲ是正确的.12.(7分)四川泡菜深受人们喜爱.(1)家庭用含NaCl 94%的袋装食用盐配制泡菜水,要求泡菜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8.8%,则1000g 水中需加袋装食用盐g.(2)要测定某泡菜水中NaCl的含量,取70mL澄清的泡菜水(密度为1.1g/cm3),加入足量的AgN03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出沉淀,洗净烘干后称得其质量为28.7g.假设泡菜水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AgN03溶液反应,求这种泡菜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l位小数,无计算过程不给分)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考试时间:2013年4月22日上午9:00〜ll:30】四川省绵阳市2013届高中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 16 C135.5 Fe 56第I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逐渐加深。
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A.食品添加剂必须用纯天然物质才对人体无害B. S02漂白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C.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食用加碘食盐和加铁酱油D. 食醋中含少量乙酸,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2实现下列实验目的的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3.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足量Na20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A. B.C. D.4. 已知X、Y,Z、W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Z同族且均为金属元素,Y、 w同族,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Z>W>Y B.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碱C. 氢化物的沸点:W—定小于YD.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晶体5. 用H202和H2S0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
已知:在H2S04溶液中,Cu与H202反应生成Cu2+(aq)和H20(l)的反应热ΔH等于A. -417.91kJ·mol-1B. -319.68 kJ·mol-1C +546.69 kJ·mol-1D.-448.46 kJ·mol-16.25°C时,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pH=4的溶液中:B. 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 将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稀释到10L,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应为5.75D. pH=5.5的溶液中:7. 为减小C02对环境的影响,在倡导“低碳”的同时,还需加强对C02创新利用的研究。
2007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在下列工业生产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铁矿石炼铁B.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C.液化空气制氧气D.将石油蒸发、冷凝得到汽油、煤油等2.(3分)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许多生活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研制和尽可能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废弃塑料形成的白色污染B.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满足了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改善了生态环境C.绿色化学的兴起,将促进传统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D.许多新型合成材料的研制成功,对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国防等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3.(3分)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瓦斯等气体和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都易发生爆炸B.对人体所必需的元素,要尽可能通过食物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健康C.小强同学总是将所骑自行车擦得很干净,并将链条、钢圈等构件抹上油D.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可将白衬衣上的蓝墨水渍迅速洗掉4.(3分)关于原子、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的体积都比分子小B.原子的质量都比分子小C.原子、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的数目都要变化5.(3分)甲、乙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有关它们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乙是一种金属阳离子B.两种粒子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C.两种粒子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粒子D.两种粒子所对应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6.(3分)我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江油、北川等地的石灰岩溶洞中,奇妙的石笋、钟乳石吸引了大量游客.溶洞的形成与下列哪一个反应无关?()A.CO2+H2O═H2CO3B.CaCO3+H2CO3═Ca(HCO3)2C.Ca(HCO3)2═CaCO3+↓CO2↑+H2OD.CaCO3CaO+CO2↑7.(3分)X、Y、Z、R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能跟其余三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A.X B.Y C.Z D.R8.(3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9.(3分)木糖醇是细菌的天敌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木糖醇口香糖及木糖醇牙膏有利于预防龋齿和肺感染.有关木糖醇(C5H10O5)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个木糖醇分子由5个CH2O原子团构成B.1个木糖醇分子由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木糖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D.木糖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1%10.(3分)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此温度下向50 g水中加入50 g 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增加水的质量可以增大KNO3的溶解度D.升高温度和蒸发水均可使溶液中析出KNO3晶体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11.(17分)(1)下图所示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气在放电条件下部分转化为臭氧(O3),所得气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酸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下表是小张同学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总结,请你帮他填写表中空格:序号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物实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①与指示剂反应盐酸和石蕊﹣﹣﹣﹣溶液变为色.②与活泼金属反应盐酸和铁溶液变为浅绿色,产生大量气泡.③与某些反应盐酸和氧化铁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变为红褐色.④与反应硫酸和氢氧化无明显变化.钠⑤与某些盐反应硫酸和硝酸钡.上述②~⑤的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3)图可以说明泡沫灭火器的原理.请回答:①图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当带着泡沫的液体喷射到火焰上时,火焰为什么会熄灭?.③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能够灭火,但在特殊情况下却能引火.如用棉花团包裹适量过氧化钠(Na2O2),再用嘴通过长玻璃管向棉团吹气,棉花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CO2跟Na2O2很容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一种单质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CO2跟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由此可知,发生火灾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剂.12.(16分)(1)晓虹同学发现自己家厨房有三种白色固体(白糖、食盐、小苏打),做饭时一不小心就会弄错,他试图用化学实验方法将三种固体一一鉴别出来,其过程如下:将三种固体各取适量配成水溶液,并用X、Y、Z编号.取X、Y、Z溶液各少许,分别滴入稀盐酸,X中有气泡出现,Y、Z中均无明显现象.取Y、Z溶液各少许,分别滴入AgNO3溶液,Z中产生白色沉淀,Y中无明显现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X、Y分别是、.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某课外探究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CO2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当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时,能够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②取50 mL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一边搅拌,一边慢慢滴入澄清石灰水至溶液变为浅红色.用2支50 mL注射器分别吸取10 mL浅红色溶液,一支在学校操场上实验,一支在门窗紧闭的教室里实验,实验操作如下:用已吸取溶液的注射器抽取空气到50 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吸入口,振荡1分钟,然后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没有排出溶液),重复操作若干次直至溶液红色恰好褪去,记下抽气次数(见下表).请你帮他们完成下表:抽气地点抽气次数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操场240.03%教室6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1%,就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因此,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时要注意开窗通风.③在上述实验中,振荡注射器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注射器内溶液始终不变浑浊的原因是(填下列选项的字母标号).A.溶液中未发生反应B.溶液中没有难溶物生成C.生成的难溶物太少,溶液未达饱和D.溶液变浑浊的同时,沉淀又溶解了.13.(7分)已知一块废弃的合金材料由金、铜两种金属组成,为了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技术人员将合金样品磨成粉末,取6.3 g该粉末在空气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样品质量增至7.7 g.试计算:(1)该合金材料中金的质量分数.(2)若在灼烧后样品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再用铁将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理论上需要消耗铁的质量是多少克?。
初中化学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评卷人得分1.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做法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 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变废为宝B. 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D. 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答案】 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2.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下列选项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削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B.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C.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食醋和酱油D.向生锈铁锁的钥匙孔中加入铅笔芯粉末,使铁锁更容易打开【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肥料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由此可知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C.某温度下的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纤维素属于糖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故我们不需要摄入含纤维素的食物【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4.5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B.实验室中,点燃H2 前需要验纯,则点燃其它可燃性气体前也需要验纯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其它物质的溶解度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5.程浩同学查阅资料得知: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Cu可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 +2H2SO4(浓)CuSO4+SO2↑+2R,下列说法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该反应中涉及了3种类型的化合物B.R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反应前后,H2SO4中硫的化合价全部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答案】Cl【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固体碳酸钙中加入稀硫酸未见大量气泡产生两者不反应B向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已完全变质C将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能被氧气氧化D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该溶液显碱性【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8.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中含有丙烯(C3H6)和丁烯(C4H8),将二者的混合气体14g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44 g,下列判断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混合气体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一定是6:1B.消耗O2的质量一定为48 gC.混合气体中丙烯(C3H6)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0%D.混合气体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一定为18g【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二、未分类(共3题)1.安全问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6月12日下午3:00 ~5:30]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化学答题区域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 S –32 Cl - 35.5 Mg- 24 Ba- 137 Na - 23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厨房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食物霉变C.自制酸奶D.榨西瓜汁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的是A.焚烧秸秆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C.尽量以步代车D.推广使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以下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被蚊虫叮咬后,涂上呈碱性的肥皂水止痛止痒B.用洗洁精去除水壶里的水垢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4、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使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下列做法不会危害健康的是A.将“塑化剂”添加到饮料中B.霉变大米反复淘洗后继续食用C.用食醋去除皮蛋的涩味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铜用于制导线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下列摘录的是某同学笔记,其中正确的是A.物质俗名:CaO—生石灰NaHCO3—苏打NaOH—纯碱B.物质颜色:Fe(OH)3—红褐色Fe3O4—红棕色Cu(OH)2—蓝色C.材料分类:酚醛塑料、涤纶、棉—合成材料不锈钢、金刚石—金属材料D.物质分类:石墨、C60—单质甲烷、酒精—有机物NaCl、KMnO4—盐7、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将品红加入静置的水中,整杯液体变红——分子在运动B.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密封良好的包装袋从平原带到高原会膨胀——气体分子变大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温度降低,原子间距缩小8、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稀释浓硫酸C.干燥CO2D.过滤液体9、下列安全防护的措施和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禁携带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B.如果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并关闭燃气阀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内,立即用手揉眼睛,最后用水冲洗D.当你遭遇火灾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靠近墙壁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10、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
2010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共6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2.下列有关H2、CH4、CO三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还原性,其组成元素的原子都易失去电子。
B.与空气混合遇火易爆炸,点燃前都要检查纯度。
C.燃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燃烧产物相同D.都是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地壳中大量存在3.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反比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A①② B. ③④C.①③ D. ②④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4F e﹢3O2点燃2 F e2O3②炽热的高炉中炭使二氧化碳还原:CO2﹢C 2CO③氮肥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NH4HCO3+2HCl=NH4Cl+CO2↑+H2O④燃烧酒精灯:C2H5OH+3O2点燃3H2O+2CO2A①② B. ③④C.①③ D. ②④5.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反应涉及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含有两种元素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中的复分解反应C. 该反应各物的化学计量数都是1D.该反应是两种气体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6.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C. .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D. 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7.上海世博会采用了很多办法来营造“科技世博、生态世博”,以彰显“人、城市、地球”等理念。
绵阳市2013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科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2 O-l6 Cl-35.5 Na—23 Fe-56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6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B.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C.铁制水龙头渗漏引起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2.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B.多骑自行车,少乘汽车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生日贺卡 D.秸秆粉碎还田而不焚烧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4.碳铵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碳铵受热容易分解:NH4HCO 3△NH3↑+CO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施用碳铵时应注意用泥土掩埋 D.通过闻气味即可鉴别碳铵与氯化钾5.最近,大米中镉超标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镉有剧毒,首先引起肾脏损害,然后破坏人体内的钙,使人患上无法忍受的骨痛病。
结合图示判断,下列关于镉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ll2.4C.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D.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选项着火情况灭火措施理由A 不慎将酒精灯内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扑盖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着火点B 在寝室吸烟引起被褥燃迅速打开门窗并泼水通风透气,降低可燃物温烧度C 歌厅因电线老化短路起火首先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然后断开电源降低可燃物温度并隔绝空气D 林区发生火灾砍倒附近树本开辟隔离带移走可燃物7.右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8.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四川省绵阳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013•绵阳)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B.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C.铁制水龙头渗漏引起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青铜奔马变绿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3分)(2013•绵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B.多骑自行车,少乘汽车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生日贺卡D.秸秆粉碎还田而不焚烧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了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多骑自行车,少乘汽车,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生日贺卡,能减少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秸秆粉碎还田而不焚烧,既能给土壤增加肥料,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A.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3.(3分)(2013•绵阳)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过滤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3分)(2013•绵阳)碳铵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碳铵受热容易分解:NH4HCO 3NH3↑+C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施用碳铵时应注意用泥土掩埋D.通过闻气味即可鉴别碳铵与氯化钾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铵态氮肥的检验;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分析;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C、根据碳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进行分析;D、根据碳铵有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钾没有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frac{\underline{\;\;△\;\;}}{\;}NH3↑+CO2↑+H2O 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也为﹣3价,故说法错误;C、碳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因此施用碳铵时应注意用泥土掩埋,以防降低肥效,故说法正确;D、碳铵有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钾没有,因此可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碳铵与氯化钾,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掌握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合价的计算以及物质的性质和鉴别即可解答.5.(3分)(2013•绵阳)最近,大米中镉超标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镉有剧毒,首先引起肾脏损害,然后破坏人体内的钙,使人患上无法忍受的骨痛病.结合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关于镉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ll2.4C.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D.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元素符号左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题意,镉有剧毒,首先引起肾脏损害,然后破坏人体内的钙,使人患上无法忍受的骨痛病,可推知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无法直接获得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则中子数=112.4﹣48=≠48,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3分)(2013•绵阳)下列着火情况下,相应灭火措施及其理由均正确的是()选项着火情况灭火措施理由A 不慎将酒精灯内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扑盖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着火点B 在寝室吸烟引起被褥燃烧迅速打开门窗并泼水通风透气,降低可燃物温度C 歌厅因电线老化短路起火首先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然后断开电源降低可燃物温度并隔绝空气D 林区发生火灾砍倒附近树本开辟隔离带移走可燃物A.A B.B C.C D.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酒精灯内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扑盖,隔绝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B、在寝室吸烟引起被褥燃烧,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C、歌厅因电线老化短路起火,为防止触电,首先应切断电源,再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D、林区发生火灾,砍倒附近树本开辟隔离带,是利用了移除可燃物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3分)(2013•绵阳)如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有关意义进行分析,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物质,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反之则升高温度,据此解答.解答:解:A、t1℃时,MgS04和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B、硫酸镁溶液在温度低于t2℃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高于t2℃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正确;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8.(3分)(2013•绵阳)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028.8g,H2O 5.4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B.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l3% D.**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9.6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结合题意、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题意,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028.8g,H2O 5.4g,8.8gC0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H2O5.4g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5.4g×100%=0.6g.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之和为2.4g+0.6g=3g<4.6g,则二甲醚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分别为2.4g、0.6g,则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4g:0.6g=4:1,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100%≈13%,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为8.8g+5.4g﹣4.6g=9.6g,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3分)(2013•绵阳)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 B.**% C.**% D.**%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7.6%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道题比较难,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变化,找出碳与氧气的质量关系,即可计算出碳的质量分数.二、填空与解答题10.(18分)(2013•绵阳)(1)豆浆是价廉物美的饮品,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①从平衡膳食考虑,我们在喝豆浆时无需搭配C(填下列选项的序号字母).A.核桃或花生以增加油脂B.蔬菜或水果以增加维生素C.牛奶或鸡蛋以增加蛋白质D.馒头或面包以增加糖类②家庭常用豆浆机制作强浆,豆浆机的内胆为不锈钢,手柄为酚醛塑料.导线外套为氯丁橡胶,则豆浆机用到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两类.(2)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CO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炉内生成C0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02CO2、C02+C2CO.(3)咎博同学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硫酸的化学性质,如图表示硫酸能与a~e五类物质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a为石蕊溶液,反应的现象是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②b是活泼金属,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H2S04═Al2(SO4)3+3H2↑③c是金属氧化物,所属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d是哪一类化合物?碱.④e是盐,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S04+Na2C03═Na2S04+H20+C02↑.⑤工业上可用e与d反应制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03+Ca(OH)2═CaC03↓+2NaOH.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铁的冶炼;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化学与生活.分析:(1)牛奶、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等;(2)碳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3)稀硫酸能和酸碱指示剂、某些金属、碱、某些盐、某些氧化物反应;工业上可用纯碱和熟石灰反应制取火碱;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规范性.解答:解:(1)①牛奶、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从平衡膳食考虑,在喝豆浆时无需搭配牛奶、鸡蛋.故填:C.②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酚醛塑料、氯丁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2)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CO可以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故填:还原.碳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02CO2,C02+C2CO.故填:C+02CO2;C02+C2CO.(3)①稀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铝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04═Al2(SO4)3+3H2↑.故填:2Al+3H2S04═Al2(SO4)3+3H2↑.③金属氧化物能和稀硫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因为e是盐,所以d是碱.故填:碱.④碳酸钠属于盐,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04+Na2C03═Na2S04+H20+C02↑.故填:H2S04+Na2C03═Na2S04+H20+C02↑.⑤工业上可用纯碱和熟石灰反应制取火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03+Ca(OH)2═CaC03↓+2NaOH.故填:Na2C03+Ca(OH)2═CaC03↓+2NaOH.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11.(8分)(2013•绵阳)(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是吸热还是放热,仪器a的名称是广口瓶.若出现导管中红墨水液面左管降低右管升高,则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BC(填序号).A.NH4N03固体;B.浓硫酸;C.NaOH固体;D.CaC03固体.(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032KCl+302↑,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作催化剂.要从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氯化钾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3)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得知,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02灭火.他们想知道,Na与C02反应究寓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提出猜想】Ⅰ.4Na+C022Na2O+CⅡ.4Na+3C022Na2C03+C**+2C02Na2O+2CO溶液检验:PdCl2+CO+H20═Pd(黑色)↓+2HCl+C02【实验操究】该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分析讨论】①装置A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备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03+2HCl═CaCl2+H20+C02↑.为使制备C02的反应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所选装置应是图3中的c.②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l+NaHC03═NaCl+H20+C02↑;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③经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好药品使A中产生C02,必须待装置E中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排出反应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钠与氧气反应.【实验结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中的硬质玻璃管内残留白色固体,装置F中产生黑色沉淀,则猜想Ⅲ是正确的.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回答;导管中红墨水液面左管降低右管升高,则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时放热;(2)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要从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氯化钾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3)【分析讨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各装置的作用进行分析;【实验结论】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广口瓶;导管中红墨水液面左管降低右管升高,则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时放热,NH4N0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NaOH 固体溶于水时放热;CaC03固体不溶于水;(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032KCl+302↑;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做催化剂;要从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氯化钾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3)【分析讨论】①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03+2HCl═CaCl2+H20+C02↑;为使制备C02的反应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所选装置应是图3中的c.②碳酸氢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l+NaHC03═NaCl+H20+C0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③为防止钠与氧气反应,因此应先排出反应装置中的空气,当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空气已排除完毕;【实验结论】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若装置D中的硬质玻璃管内残留白色固体,装置F中产生黑色沉淀,则猜想Ⅲ正确;故答案为:(1)广口瓶;BC;(2)2KCl032KCl+302↑;作催化剂;溶解、过滤、蒸发;(3)【分析讨论】①CaC03+2HCl═CaCl2+H20+C02↑;c;②HCl+NaHC03═NaCl+H20+C02↑;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排出反应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钠与氧气反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中的硬质玻璃管内残留白色固体,装置F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猜想Ⅲ是正确的;故答案为:Ⅲ.点评:确理解实验装置的作用,为明确实验操作和实验目的基础和前提,难度较大.12.(7分)(2013•绵阳)四川泡菜深受人们喜爱.(1)家庭用含NaCl 94%的袋装食用盐配制泡菜水,要求泡菜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8.8%,则1000g水中需加袋装食用盐250g.(2)要测定某泡菜水中NaCl的含量,取70mL澄清的泡菜水(密度为1.1g/cm3),加入足量的AgN03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出沉淀,洗净烘干后称得其质量为28.7g.假设泡菜水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AgN03溶液反应,求这种泡菜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l位小数,无计算过程不给分)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进行计算;(2)根据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的方程式,由氯化银的质量可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设需要食用盐的质量m.则:18.8%=解得:m=250g;(2)设所取泡菜水中NaCl的质量为x.NaCl+AgN03═NaN03+AgCl↓** 143.5x 28.7g解得:x=11.7g泡菜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15.2%故答为:(1)250;(2)泡菜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5.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属于基本的计算,难度不大,应加强计算,提高计算的能力.。
绵阳市2013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科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2 O-l6 Cl-35.5 Na—23 Fe-56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6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
...化学变化是
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
B.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
C.铁制水龙头渗漏引起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
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
2.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下列做法不属于
...“低碳”生活的是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B.多骑自行车,少乘汽车
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生日贺卡 D.秸秆粉碎还田而不焚烧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碳铵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碳铵受热容易分解:NH4HCO3△
...的是
3↑+CO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施用碳铵时应注意用泥土掩埋 D.通过闻气味即可鉴别碳铵与氯化钾
5.最近,大米中镉超标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镉有剧毒,首先引起肾脏损害,然后破坏人体内的钙,使人患上无法忍受的骨痛病。
结合图示判断,下列关于镉的
说法错误
..的是
A.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ll2.4
C.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D.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
7.右图是MgS04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MgS04和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 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 .t 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 2℃时的NaCl 饱和溶液升温至t 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8.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完全燃烧二甲醚4.6g ,生成C02 8.8 g ,H 2O 5.4g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二甲醚由C 、H 两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中C 、H 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 .二甲醚中H 的质量分数为l3% D.4.6g 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 2 9.6g
9.将ag 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 ,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 30.0%
B 22.2%
C .27.6%
D .10.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07分) 二、填空与解答题
22.(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
(1)豆浆是价廉物美的饮品,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
①从平衡膳食考虑,我们在喝豆浆时无需搭配 (填下列选项的序号字母)。
A.核桃或花生以增加油脂 B.蔬菜或水果以增加维生素 C.牛奶或鸡蛋以增加蛋白质 D.馒头或面包以增加糖类
②家庭常用豆浆机制作强浆,豆浆机的内胆为不锈钢,手柄为酚醛塑料.导线外套为氯丁橡胶,则豆浆机用到的材料包括 、 两类。
(2)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CO 把铁从铁矿石中 出来.炉内生成C0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3)咎博同学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硫酸的化学性质,下图表示硫酸能与a ~e 五类物质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a 为石蕊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
②b 是活泼金属,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c 是金属氧化物,所属反应类型是 ; d 是哪一类化合物? 。
④e 是盐,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⑤工业上可用e 与d 反应制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本题包括3小题,共l8分)
(1)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是吸热还是放热,仪器
a 的名称
是 。
若出现导管中红墨水液面左管降低右管升高,则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填序号)。
A .NH 4N03固体
B .浓硫酸
C .NaOH 固体 D.CaC03固体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要从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氯化钾晶体,需要进行的实
验操作有
(3)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得知,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02灭火。
他们想知道,Na 与C02反应究寓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提出猜想】Ⅰ.4Na+C02
△
2Na 2O+C Ⅱ.4Na+3C02
△
2Na 2C03+C
溶液检验:PdCl 2+CO+H 20===P d(黑色)↓+2HCl+C0
2 【实验操究】该小组成员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
【分析讨论】
①装置A 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备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为使制备C02的反应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所选装置应是右图中的 。
②装置B 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 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 的作用是 。
③经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好药品使A 中产生C02,必须待装置E 中出现 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 。
【实验结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 中的硬质玻璃管内残留白色固体,装置F 中产生黑色沉淀,则猜想 是正确的。
24.(本题包括2小题,共7分) 四川泡菜深受人们喜爱。
(1)家庭用含NaCl 94%的袋装食用盐配制泡菜水,要求泡菜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18.8%,则1000 g 水中需加袋装食用盐 g 。
(2)要测定某泡菜水中NaCl 的含量,取70 mL 澄清的泡菜水(密度为1.1g /cm 3
),加入足量的AgN03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出沉淀,洗净烘干后称得其质量为28.7g 。
假设泡菜水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AgN03溶液反应,求这种泡菜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
(
计算结果保留l 位小数,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科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A 3.D 4.B 5.C 6.D 7.B 8.A 9.C 二、填空与解答题(共107分)
22.(共3小题,满分l8分)
(1)①C(2分) ②金属材料(1分) 合成材料(1分)
(2)还原(2分) C+02高温
CO2(1分) C02+C
高温
2CO(1分)
(3)①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2分)
②2Al+3H2S04===Al2(SO4)3+3H2↑ (2分)
③复分解反应(1分) 碱(1分)
④H2S04+Na2C03===Na2S04+H20+C02↑ (2分)
⑤Na2C03+Ca(OH)2===CaC03↓+2NaOH(2分)
23.(共3小题,满分l8分)
(1)广口瓶(或集气瓶)(1分) BC(2分)
(2)2KCl032KCl+302↑(2分)
作催化剂(1分) 溶解、过滤、蒸发(2分)
(3)【分析讨论】
①CaC03+2HCl===CaCl2+H20+C02↑(2分) c(1分)
②HCl+NaHC03===NaCl+H20+C02↑(2分)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1分)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
排出反应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钠与氧气反应(1分)
【实验结论】Ⅲ(2分)
24.(共2小题,满分7分)
(1)250(2分)
(2)解:设所取泡菜水中NaCl的质量为x。
NaCl+AgN03===NaN03+AgCl↓…··………………………………(1分) 58.5 143.5
x 28.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