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明史马自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河南省新野县一中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起八代之衰清石如果可以穿越回大唐,在那盛世之初,我们可以见到最流行的文章是这样的:“……前朱雀,后玄武。
左苍龙,右白虎。
环卫匝,羽林周。
雷鼓八面,龙旂九斿,星戈耀日,霜戟含秋。
三公以位,百寮乃入,鸣佩锵锵,高冠岌岌。
规矩中,威容翕,无族谈,无错立。
若乃山中禅定,树下经行。
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
莫不汪洋在列,欢喜充庭。
天人俨而同会,龙象寂而无声。
”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盂兰盆赋》中的一段,文中描述了武则天于如意元年(692)将盂兰盆分送佛寺的情形。
“三公”以下,百官静默并立,武后临御,举行盛大法会。
当时骈文盛行,多数用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而杨炯文风号称“骨气”“刚健”,这篇文章已是被赞为“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四库全书总目》)的佳品,当时给皇帝上奏疏便是用这样的文体。
而过了几十年之后,最为人传诵的文章变成了这样:“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这就是我们在中学课本中早已熟悉的唐宋八大家散文。
这一次文体的改变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东汉以来的浮华文风为之一变。
这次文体改革的口号是“文以载道”,倡导上继三代两汉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而与六朝以来流行的“今文”,即骈文相对立。
篇一:马自强传阅读答案明史-马自强传译文附下:马自强,字体乾,同州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
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
隆庆年间,历任洗马,负责经筵。
晋升为国子祭酒,整治学政,拒绝请托。
提拔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负责翰林院。
神宗做皇太子时出后宫,他担任讲官,陈述明白、深切,于是受到皇上器重。
等到神宗登基,马自强已经调任詹事,教导庶吉士,又提升为礼部右侍郎,担... 卖萌自重00112 2014-11-03 明史-马自强传译文附下:马自强,字体乾,同州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
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
隆庆年间,历任洗马,负责经筵。
晋升为国子祭酒,整治学政,拒绝请托。
提拔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负责翰林院。
神宗做皇太子时出后宫,他担任讲官,陈述明白、深切,于是受到皇上器重。
等到神宗登基,马自强已经调任詹事,教导庶吉士,又提升为礼部右侍郎,担当日讲官。
不久,以左侍郎身份负责詹事府,像以前一样负责讲授。
遭逢继母去世而归乡。
服丧期满,诏令他任原职协助负责詹事府。
他到任后被升任吏部左侍郎,仍然负责经筵。
才两个月,朝廷推举他任礼部尚书。
皇帝派遣使者询问张居正尚书是否可以兼任讲官,张居正回答,事务繁多不得兼任。
于是任用他为尚书,罢除日讲,担当经筵讲官。
礼官所负责的事,皇族宗藩的事情最多,先后的条例自相矛盾,狡黠的官吏得以恣意为奸。
马自强选择恰当的条例命僚吏遵守,诸项不适宜于执行的条例都予以摒弃。
每当藩府的奏疏送到,他都及时裁决,在礼部门上张榜告示,公开表明可行与禁止,官吏无法牟利。
龙虎山正一真人,在隆庆年间就被降为提点,剥夺了盖有御印的诏书。
到此时,张国祥请求恢复他原来的封号,马自强扣压了他的奏章。
张国祥就大肆贿赂冯保,坚持请求恢复封号,马自强极力主张不可以,最终还是因为御旨准许了。
起初,俺答通贡互市,对他们有定额的赏赐,后来边关大臣答应他们的请求,赏额逐渐增加。
马自强奏请申明旧约,乱自请求的数额不给,每年节省的费用不可估量。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专项突破演练22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阅读下面文言片段,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分)世纪金榜导学号01450368 钱士升,字抑之,嘉善人。
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授修撰。
天启初,以养母乞归。
久之,进左中允,不赴。
高邑赵南星、同里魏大中受珰①祸,及江西同年生万燝杖死追赃,皆力为营护,破产助之,以是为东林所推。
崇祯元年起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
明年以詹事召。
会座主钱龙锡被逮,送之河干,即谢病归。
四年,起南京礼部右侍郎,署尚书事。
祭告凤阳陵寝,疏陈户口流亡之状甚悉。
六年九月,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明年春入朝。
请罢鼓铸②,严赃吏之诛,止遣官督催新旧饷,第责成于抚按。
帝悉从之。
(节选自《明史·钱士升传》,有删改) 【注】①珰: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
②鼓铸:鼓风扇火,冶炼金属。
1.天启初,以养母乞归。
久之,进左中允,不赴。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年以詹事召。
会座主钱龙锡被逮,送之河干,即谢病归。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罢鼓铸,严赃吏之诛,止遣官督催新旧饷,第责成于抚按。
帝悉从之。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启初年,以赡养母亲为由请求回家。
很久以后,晋升为左中允,不去赴任。
2.第二年,以詹事官被召。
恰巧主试官钱龙锡被逮捕,钱士升送他到河边,就称病而回。
3.钱士升请求停止冶炼,严厉执行对贪官的惩处,停止派遣官员督收新旧军粮,只是责成抚按去做。
2025届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学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易经·系辞》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按照这个说法,诗词曲赋与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都可归入无形的“道”的范畴,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而建筑与车舆、衣服、盆碗类似,属于有形的“器”的性质,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主要由匠人来制作,文人士大夫阶层极少直接参与。
由此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界虽然巨匠辈出,巧夺天工,取得极高的成就,却一直缺乏理论总结。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相对得到主流阶层的追捧,出现了《园冶》《长物志》等理论名著,而在更广泛的建筑领域,相关学问备受冷落,虽然有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做法》等官书和明代《鲁班经》之类的民间著述传世,但数量远远不及西方,而且主要内容都偏于实际操作层面的记述,没有太多的理论探索,与西方古罗马《建筑十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名著差异很大。
19 世纪末叶以来,随着清朝的衰落和灭亡,中国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冲击,传统建筑行业走向衰微,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逐渐在中国各地流行,使得拥有千年历史的华夏大地的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至今日,中国的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趋同,与古代则大相径庭,广大建筑师对于传统的建筑技艺普遍感到生疏,绝大多数设计作品都近于西方建筑的翻版,失去了本土的文化基因。
在此情形之下,从 20 世纪初开始,一些中外建筑师努力尝试扭转这一趋势,在现代建筑中刻意表现“民族形式”,将传统建筑的造型与文化内涵融入新的建筑项目,如亨利·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校园和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共9分)马永,字天锡,迁安人。
生而魁岸,骁果有谋。
习兵法,好《左氏春秋》。
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
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
镇守蓟州。
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
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永叩马谏。
帝注视久之,笑而止。
中路擦崖当敌冲,无城堡,耕牧者辄被掠。
永令人持一月粮,营崖表,版筑其内。
城廨如期立,乃迁军守之。
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大同兵变,杀巡抚张文锦。
命桂勇为总兵官往镇,而议将抚之。
永言:“逆贼干纪,朝廷赦其胁从,恩至渥也,顾犹抗命。
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
”乃命永督诸军与侍郎胡瓒往。
会乱平,乃还镇。
永上书为陆完请恤典,且乞宥议礼获罪诸臣。
帝大怒,夺永官。
巡按丘养浩言:“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
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永徒感国士知,欲效区区之报。
祈曲赐优容,俾还镇。
”永竞废不用。
永杜门读书,清约如寒士。
久之,用荐佥书南京前府。
辽东兵变。
中官王永战败。
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网者众。
悍卒无所惮,结党叫呼,动怀不逞。
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倡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
伏等登谯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
千户张斌被杀,永战益力,尽歼之。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
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臣。
都御史王廷相言:“永善用兵,且廉洁,宜仍用之蓟镇,作京师落屏。
”未及调,卒。
辽人为罢市。
丧过蓟州,州人亦洒泣。
两镇并立祠。
(选自《明史·马永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B.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C.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D.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嗣世职,世职,世代承袭的职位;文中指马永继承世袭职务为金吾左卫指挥使。
上海姚连生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juān)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
官名,俗称太监。
担任宫廷内洒扫的人。
②安事死马:要死马有何用?③捐:白白费掉。
(1)关于“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以下几种,文中“反以报君”中的“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背叛,违反B.反而C.对立D.同“返”,返回(2)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与《马说》中的千里马命运截然不同,请简述其不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茌平人马周①,客游长安,舍与中郎将常何之家。
六月,千午,以旱,诏文武官极言得失。
何武人不学,不知所言,周代之陈便宜②。
二十余条。
上怪其能,以问何,对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
”上即召之:未至,遗使督促者数辈。
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③门下省,寻除监察御史,奉使称旨。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马周:唐初大臣。
②便宜:指有利国家,合平时宜之事。
③直:进入。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①及谒见________②寻除监察御史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
(3)选文中的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B.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C.策之不以其道策:马鞭D.执策而临之临:面对(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耶B.策之不以其道以其境过清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伯乐不常有D.马之千里者大道之行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始,就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发人深省。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马芳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
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
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
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
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
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
数御寇有功,得官,以父贫,悉受赏以养。
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
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
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
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
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
寇营野马川,克日战。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芳战益力,寇乃去。
超迁都督佥事。
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
寻以功进左,赐蟒袍。
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
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
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连却。
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
堡圮,众请塞之,不可。
请登台,亦不可。
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
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
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
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
”勒兵追击,大破之。
芳有胆智,谙敌情,所至先士卒。
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
家蓄健儿,得其死力。
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
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
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戒谕。
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识者多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B.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C.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D.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年号是用来纪年的名号,每个皇帝对应一个年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世奇,字君常,无锡人。
世奇幼颖异,嗜学,有文名。
登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十一年,帝遣词臣分谕诸藩。
世奇使山东、湖广、江西诸王府,所至却馈遗。
还,进左谕德。
父忧归。
久之还朝,进左庶子。
帝数召廷臣问御寇策。
世奇言:“闯、献二贼,除献易,除闯难。
人心畏献而附闯,非附闯也,苦兵也。
今欲收人心,惟敕督抚镇将严束部伍,使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则乱可弭。
”帝善其言,为下诏申饬。
时寇警日亟,每召对,诸大臣无能画一策。
世奇归邸,辄太息泣下,曰:“事不可为矣。
”十七年三月,城陷。
世奇方早食,投箸起,问帝安在,东宫二王安在,或言帝已出城,或言崩,或又言东宫二王被执。
世奇曰:“嗟乎,吾不死安之!”其仆曰:“如太夫人何?”世奇曰:“正恐辱太夫人耳。
”将自经二妾盛饰前世奇讶曰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曰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世奇曰:“有是哉!”二妾并自经。
世奇端坐,引帛自力缢乃死。
先是,兵部主事成德将死,贻书世奇,以慷慨从容二义质焉。
世奇曰:“勉哉元升。
吾人见危授命,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者!与君携手黄泉,预订斯盟,无忘息壤①矣。
”世奇修颐广颡,扬眉大耳,砥名行,居馆阁有声,好推奖后进。
为人廉,父死,苏州推官倪长圩以赎锾②三千助丧。
世奇辞曰:“苏饥,留此可用振。
”周延儒再相,世奇同郡远嫌,除服不赴都。
及还朝,延儒已赐死,亲昵者率避去,世奇经纪其丧。
其好义如此。
赠礼部右侍郎,谥文忠。
(节选自《明史•马世奇传》)【注】①息壤:文中指誓言。
②赎锾(huán):罚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将自经/二妾盛饰前/世奇讶曰/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曰/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B.将自经/二妾盛饰前/世奇讶曰/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曰/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C.将自经/二妾盛饰前/世奇讶曰/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曰/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D.将自经/二妾盛饰前/世奇讶曰/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曰/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宫可以指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借指太子,这与后宫又可借指妃嫔是同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试题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juān)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
官名,俗称太监。
担任宫廷内洒扫的人。
②安事死马:要死马有何用?③捐:白白费掉。
(1)关于“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以下几种,文中“反以报君”中的“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背叛,违反B.反而C.对立D.同“返”,返回(2)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与《马说》中的千里马命运截然不同,请简述其不同。
2.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
及为相,甚允③时望。
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常临镜,默默不乐。
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
②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
③允:符合(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选贤与能________②女有归________③及为相________④上常临镜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202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O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华伟大文化对于新时代砥砺前行的重要作用,而总书记提到的这片辽阔土地所孕育的、令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心驰神往的大漠孤烟、江南细雨、黄河九曲、奔流长江、良渚、二里头、殷墟甲骨、三星堆等等,都是纪录片人的创作富矿。
2023年,纪录片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定文化自信,承担起传承历史、传播文化、记录时代的重要使命,记录下国家行进步伐何以坚实、有力量、见风采、显底色,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创作繁荣。
②记录中国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之姿。
2023年纪录片搭建文化对话交的桥梁,国际合作灵动多样,出海态势欣欣向荣,结出累累硕果。
传播视角方面,重视全球视野,《当法老遇见三星堆》在文化互鉴角度揭示不同文明背景下相同的热爱,《下一站出口》邀请外籍青年走进、体验真实的中国。
二、古代诗文阅读5 (35 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马自强,字体乾,同州人。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检讨。
隆庆中,历洗马,直经筵。
迁国子祭酒,振饬学政,请寄不行。
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神宗为皇太子出阁,充讲官。
敷陈明切,遂受眷。
及即位,自强已迁詹事,教习庶吉士,乃擢礼部右侍郎,为日讲官。
寻以左侍郎掌詹事府,直讲如故。
丁继母忧归。
服阕,诏以故官协理詹事府。
至则迁吏部左侍郎,仍直经筵..。
甫两月,廷推礼部尚书。
帝遣使询居正尚书得兼讲官否,居正言,事繁不得兼。
乃用为尚书,罢日讲,充经筵讲官。
礼官所掌,宗籓事最多,先后条例,自相牴牾,黠吏得恣为奸利。
自强择其当者俾僚吏遵守,诸不可用者悉屏之。
每籓府疏至,应时裁决,榜之部门,明示行止,吏无所牟利。
龙虎山正一真人,隆庆时已降为提点,夺印敕。
至是,张国祥求复故号。
自强寝其奏。
国祥乃重贿冯保固求复,自强力持不可,卒以中旨许之。
初,俺答通贡市,赏有定额,后边臣徇其求,额渐溢。
自强请申故约,滥乞者勿与,岁省费不赀。
《世宗实录》成,加太子少保。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
念阁臣..在乡里者,高拱与己有深隙,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位其下乃请增置阁臣帝即令居正推择,遂以人望荐自强及所厚申时行。
诏加自强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与时行并参机务。
自强初以救吴中行、赵用贤忤居正,自分不敢望,及制下,人更以是多居正。
时吕调阳、张四维先在阁。
调阳衰,数寝疾不出,小事四维代拟旨,大事则驰报居正于江陵,听其裁决。
自强虽持正,亦不能有为,守位而已。
已,居正还朝,调阳谢政,自强亦得疾卒。
诏赠少保,谥.文庄,遣行人护丧还。
(节选自《明史·马自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其下/乃请增置阁臣/
B.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位其下/乃请增置阁臣/
C.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位其下/乃请增置阁臣/
D.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位其下/乃请增置阁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嘉靖,明朝皇帝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长仅次于万历,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
B.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始称经筵,明尤重讲读。
C.阁臣是明代内阁大学士和以翰林学士入职内阁者的别称,因其入阁办事而称阁臣。
D.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如光武、世祖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马自强整治学政,成绩显著。
他担任国子祭酒,整顿教育,拒绝私人请托, 后被提拔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B.马自强担任讲官,受到信赖。
他学识广博,神宗登基,他担任讲官,陈述得明白、深切,受到皇上器重。
C.马自强掌管礼部,明示行止。
礼官管事,多涉及皇族宗藩,他选择恰当的条例执行,使黠吏无法为奸利。
D.马自强坚持原则,持守公正。
张国祥曾请求恢复龙虎山正一真人原来的封号,马自强扣压了他的奏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寻以左侍郎掌詹事府,直讲如故。
丁继母忧归。
服阕,诏以故官协理詹事府。
(2)自强请申故约,滥乞者勿与,岁省费不赀。
14.马自强曾经因为救助吴中行、赵用贤与张居正相抵触,张居正奏请增加内阁大臣时为什么会推荐马自强?请简要说明。
(3 分)
10.C(“与”意为结交,和“易”联系紧密,共同作谓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念”的宾语是“阶前辈”,“已还”的主语应为张居正,“阶前辈”与“已还”中间应断开,排除B、D两项。
画波浪线部分加标点以后为“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
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位其下,乃请增置阁臣。
”)(3分)
11.D(“世祖”不是谥号,是庙号。
)(3分)
12.B(错在“神宗登基”,应为“神宗做皇太子时出后宫”。
)(3分)
13.(1)不久,凭借左侍郎身份掌管詹事府,像以前一样负责讲授。
遭逢继母去世而归乡。
服丧期满,诏令他任原职协助管理詹事府。
(一句1分,共5分。
寻,不久。
以,凭借……身份。
丁继母忧,遭逢继母去世。
服阕,服丧期满。
)
(2)马自强奏请申明旧约,无节制请求的数额不给,每年节省的费用不可计算。
(一句1分,共3分。
申,申明,说明。
滥,过度,无节制。
赀,计算。
)(8分)
14.①马自强有声望、威望;②张居正宽容知人;③马自强对他的地位构不成威胁。
(3分)
参考译文:
马自强,字体乾,是同州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
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
隆庆年间,历任洗马,负责经筵。
晋升为国子祭酒,整治学政,拒绝请托。
他被提拔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掌管翰林院。
神宗做皇太子时出后宫,他担任讲官,详尽的陈述明白、深切,于是受到皇上器重。
等到神宗登基,马自强已经迁任詹事,教导庶吉士,又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担任日讲官。
不久,凭借左侍郎身份掌管詹事府,像以前一样负责讲授。
遭逢继母去世而归乡。
服丧期满,诏令他任原职协助管理詹事府。
他到任后被升任吏部左侍郎,仍然负责经筵。
才两个月,朝廷推举他任礼部尚书。
皇帝派遣使者询问张居正尚书是否可以兼任讲官,张居正回答,事务繁多不能兼任。
于是任用他为尚书,免去日讲,担任经筵讲官。
礼官所负责的事,皇族宗藩的事情最多,先后的条例自相矛盾,狡黠的官吏得以恣意做非法谋取利益之事。
马自强选择恰当的条例使僚吏遵守,诸项不适宜于执行的条例都予以摒弃。
每当藩府的奏疏送到,他都及时裁决,在礼部门上张榜告示,明确地指示可行与禁止,官吏无法牟利。
龙虎山正一真人,在隆庆年间就已经被降为提点,剥夺了印敕。
到此时,张国祥请求恢复他原来的封号,马自强扣压了他的奏章。
张国祥就大肆贿赂冯保,坚持请求恢复封号,马自强极力主张不可以,最终还是因为皇帝的诏谕准许了。
起初,俺答进贡互市,对他们有定额的赏赐,后来边关大臣顺从他们的请求,赏额逐渐增加。
马自强奏请申明旧约,无节制请求的数额不给,每年节省的费用不可计算。
《世宗实录》修撰成,他被加封太子少保。
万历六年(1578)三月,张居正将要回乡安葬父亲。
思虑在乡里休息的内阁大臣,高拱与自己有很深的嫌隙,殷士儋有内援,有可能乘隙复出,只有徐阶年老容易结交,打算举荐他代替自己。
已经派遣使者报告了徐阶,又思虑徐阶为前辈,自己还朝,应位居其下,
于是奏请增设内阁大臣。
皇帝当即指令张居正推举,于是根据人望推荐马自强以及所厚爱的申时行。
诏令加封马自强为太子太保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与申时行一起参与机要事务。
马自强当初因为救助吴中行、赵用贤与张居正相抵触,自认不敢奢望,等到皇帝的命令下达,人们更加由此称赞张居正。
当时吕调阳、张四维先入内阁。
吕调阳身体衰弱,多次卧病不出门,小事由张四维代替他拟旨,大事则派人快马到江陵报告张居正,听从他的裁决。
马自强虽然持守公正,也不能有所作为,保持地位或职位罢了。
此后,张居正返回朝廷,吕调阳推辞政务,马自强也患病去世。
诏令赠封他为少保,谥号文庄,派遣行人护送他的灵柩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