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优质化学教案10篇学科:化学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目标:让学生了解制备氢气的方法,并能够实际操作进行氢气的制备。
教学步骤:1. 确保实验室安全,穿戴好实验服和安全眼镜。
2. 准备实验器材:锌粉、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瓶、导管等。
3. 将锌粉放入实验瓶中,用导管接上氢氧化钠溶液。
4. 观察启发反应发生,氢气气泡逸出。
5. 收集氢气,观察氢气的性质。
6. 让学生回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7. 总结实验过程,让学生体会制备氢气的原理。
评估:通过观察学生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估学生对制备氢气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2:溶解度实验——观察溶质溶解性的差异学科:化学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溶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差异,并观察溶解度标志实验。
教学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硫酸铜、氯化钠、盐酸、试管、试剂瓶等。
2. 将硫酸铜、氯化钠、盐酸分别溶解于水中。
3.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会在水中出现不同物质的不同溶解度,引导学生探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5.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溶解度标志的含义。
评估:通过学生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观察记录和解释,评估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3:酸碱中和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的现象学科:化学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目标:让学生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并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
教学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玻璃棒等。
2. 在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添加酚酞指示剂。
3. 观察酸碱反应发生,酚酞指示剂颜色变化。
4. 让学生解释酚酞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原因,并写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到酸碱反应中子反应的消失现象。
评估:通过学生对酸碱反应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评估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掌握情况。
教案4:原子结构实验——观察原子结构模型学科:化学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并通过模型实验观察原子结构。
精选初中数学教案优秀范文优秀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精选初中数学教案优秀范文优秀7篇讲授新课前,做一份完美的教案,能够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下面是本店铺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中数学教案优秀范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教案(最新6篇)初中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描绘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春天的各种景色及特点,把握作者情感。
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领会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抒情方式,学习抓住事物,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提高朗读领悟能力,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
教具准备:学生预习生字词,查找作者背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聆听春天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
提问:听完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了解经典名曲中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盼和喜悦。
同学们能大声说出关于“春”的名句吗?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些都是古人对春天的描写的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天的赞美的散文。
(二)师生诵读,感知春天聆听录音,感受春色之美。
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1)在预习基础上排除生字词,学生竞读。
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2)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朱自清的资料,师生相互补充。
强调基本常识。
点拨:补充朱自清其他代表作及写作风格。
理清思路,总观春天。
带着以下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点拨:文章围绕“春”字,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剖析春天(小组讨论)提问:盼春、绘春、赞春重点描绘了春天哪些美丽的景色?点拨: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五幅美丽的画图。
生齐读春草图,思考:(1)说说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2)作者从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3)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4)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点拨:分析出“偷偷”、“钻”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初中安全教育教案(优秀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初中安全教育教案【优秀14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交通安全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
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4、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这法、知法、守未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5、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各种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知道有关交通常识,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让学生了解交通事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文明交通、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教学难点】:1、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交规的意识【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求】: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交通安全不安全的行为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觉悟方面:认识交通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教学过程】:讲解交通安全事故案例一、导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
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二、交通法规法律条文,见教材《北京市昌平区一中学交通安全读本》法规篇:1、道路、交通2、交通安全3、交通法规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5、看图识标志常识篇: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警示篇:1、骑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2、行走时违反交通法规3、铁路或铁路口违反交通法规4、交通安全教育卡引入案例――《车祸是学生意外伤害的一杀手》《和孩子一起安全上路》《车祸重伤孤儿,企盼事故救助基金》,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由上一年的83853人上升到105930人,交通事故起数由上一年年616971起上升754919起,受伤人数由上一年的418721人上升到546485人,经济损失由上一年的2668903994元上升到3087872586元,万车死亡率由上一年的15.60下降到15.46,10万人口死亡率由上一年的7.27上升到8.51死亡人数再次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9381人,事故起数773137起,受伤人数562074人,经济损失3324381078元,万车死亡率13.71,10万人口死亡率8.79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死亡人数又一次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4372人,伤494174人。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初中语文教案(篇1)【导学目标】1.体会文本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伟大。
3.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
4.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课时计划】1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选择,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
不要让它们消沉下去,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
回眸20XX,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有关“眼睛”的*。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点缀(zhuì)漫步(màn)迟钝(dùn)闲暇(xiá)凸现(tū)拍摄(shè)蔚蓝(wèi)合拢(lǒnɡ)(2)词义迟钝: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闲暇: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心有灵犀: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2.作者名片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至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20余部,他的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初中语文教案大全【篇1】教学目的1.了解文中借事喻理的写法。
2.掌握课文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
3.体会家庭生活的健康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析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表现3次养猫的乐趣和痛惜之情。
2.感受作者在文中提倡明辨是非,反对主观武断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运用析读法,按“粗读一细读一精读”三个步骤组织教学。
2.运用程序教学法,按“写什么一怎样写一为什么要这样写”三步组织教学。
3.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按“自读一质疑一释疑一练习”的过程组织教学。
媒体设计课前制作好《猫》的光盘或投影片,准备好语言学习机。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先点一两名同学谈自己最喜爱的宠物,并说明为什么喜爱它。
然后教师相机点拨,早在几十年前,郑振铎先生写了“我家”3次养猫的经历,让我们随他一起去感受生活的情趣吧!(板书课题,放猫图片)(解说:这主要考虑本文.写作年代距今较远,以此激发学生“动情”,引起兴趣。
)二、解题本文是短篇小说。
作者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刨导者之一。
福建长乐人。
著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海燕》等;论著《文学大纲》等。
《猫》是作者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
作者于1928年10月24日为这本集子写的《自序》中说:“我不曾写什么小说,这一个集子所收的不过是小小的故事而已。
……我写这些故事,当然未免有几分的眷念(指对旧家庭——引者注)。
”三、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课文录音或示范读课文。
圈画勾点精美的字词句,自行注音释义。
忧郁郁闷怂恿安祥居然蜷伏惩戒断语(2)思考。
①小说写了什么中心事件?讨论明确:3次养猫的经历。
(解说:可以以此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讨论:A、全文共分几部分写“我”养猫的经历。
B.同学们讨论发言:有的说以时间为序,每次养猫为一部分,可分为三部分。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8篇)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准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②能准确熟练地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③使学生知道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课堂上生动、活泼和愉快、轻松地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及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谈话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问题:相反数6与-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二)新授1、引入结合教材P63图2-11和复习问题,讲解6与-6的绝对值的意义。
2、数a的绝对值的意义①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举例说明数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按教材P63的倒数第二段进行讲解。
)强调: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指出:表示“距离”的数是非负数,所以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②代数意义把有理数分成正数、零、负数,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用字母a表示数,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表示为:指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3、例题精讲例1.求8,-8的绝对值。
按教材方法讲解。
例2.计算:|2.5|+|-3|-|-3|。
解:|2.5|+|-3|-|-3|=2.5+3-3=6-3=3例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求这个数。
教案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初中语文教案(最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1.导语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
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
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
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介绍荀子。
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
《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
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
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
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
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5.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6.谈感悟: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感悟?7.布置作业:期中考试在即,同学们都在紧张备考,咱班某位同学贪玩,无心学习。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15篇)初中数学教案 1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动手操作得出矩形的概念,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2、通过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推导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定理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证明3、通过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能推导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感受直角三角形与矩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的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矩形的性质定理难点:灵活应用矩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与证明课前准备教具准备:活动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的复习,一方面巩固就知,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合作探究一:矩形的定义阅读课本第17-18页,“实验与探究”,思考:什么叫做矩形?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演示下图,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自己归纳出矩形的定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归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合作探究二:矩形的性质定理1、自主完成18页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实际操作回答提出的问题2、小组合作:完成对性质的证明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利用手中的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矩形的性质获得丰富的直观体验,为总结矩形的性质定理打下坚实基础矩形的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性质定理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合作探究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3设矩形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那么,BE是Rt△AB 中一条怎样的特殊线段(BO是Rt△ABC中斜边AC上的中线)它与AC有什么大小关系,为什么?【设计意图】:根据图形学生很容易猜想结果,关键是从数学的角度证明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明确论证方法、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例题讲解:例1、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6㎝,求矩形对角线AC的长?当堂检测:1、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2、已知Rt△ ABC中,∠ABC=90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1)若BD=3㎝,则AC=㎝(2)若∠C=30°,AB=5㎝,则AC=㎝,BD=㎝3、在矩形ABCD中,若已知∠DOC=120°,AC=8㎝,求AD的长4、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使AB=CD,EF=GH;(2)摆放成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xx,根据的数学道理是xx;(3)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xx,根据的数学道理是xx。
初中数学教案(通用9篇)初中数学教案篇1一、内容特点在知识与方法上类似于数系的第一次扩张。
也是后继内容学习的基础。
内容定位: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会求平方根、立方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实数简单的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二、设计思路整体设计思路: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实数运算),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学习对象----实数概念及其运算;学习过程----通过拼图活动引进无理数,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说明如何表示无理数,进而建立实数概念;以类比,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实数的运算法则;学习方式----操作、猜测、抽象、验证、类比、推理等。
具体过程: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介绍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以及平方根的运算。
最后,教材总结了实数的概念和分类,类比介绍了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规律和运算性质。
第一节:数字如何不够:通过拼图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借助计算器,探索出无理数是无限无循环小数,实现了无限逼近的思想。
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第二节和第三节:平方根和立方根:如何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它的价值是什么?介绍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
第四节:公园有多宽?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通过估计得到无理数的近似值。
为此,本节介绍了估算方法,包括估算比较大小和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5部分: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体验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理推理的能力。
第六节:实数。
概述了实数的概念和分类,类比介绍了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规律和运算性质。
三、一些建议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关注学生对无理数和实数概念的意义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重视学生的分析、概括、交流等能力的考察。
Teaching PlanInstructor:SunDate:9/3/2011Text: 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Teaching goals: Students are able to1.master the English new words like have a great time, organize, take away and soon.2.match the statements and responses according the report,3.speak the conversation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4.write the sentence with the new grammar be going to… if you do…,you’ll be…Important points:1. new language and phrases.(take away, clean-up, wear jeans, around the world, organize, professional.)2. speak the consequence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or other things.3. new grammar and how to use them to make sentences.Difficult points:1.difficult points in the exercises.2.New words & expressions and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in this unit.3.master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he text. Teaching aids: teaching pictures and a tape recorder.Time allotment: (5 hours)Teaching Procedure :Period OneDate: 9/3/2011Class: 191Text: Section A 1a-1c & grammarImportant points:1.new language and phrases (have a great time, wear jeans, take the bus, let in.)2.the use of be going to…and if you do, you’ll…Steps:ⅠPrepare for the new class (8’)1. Greetings!2. Having a dictation about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Good morning class! Who’s on duty today? You should wipe the blackboard. At first, we’ll make a dictation. Now close your notebook. Are you ready? The first one打开,second开始…the last one is危险. Ok each leader collects the dictation book in your group.)(at this time, I will write th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II teach the new words(5’)have a great time, wear jeans, take the bus, let in(ok now, look at the blackboard, ) point to the first one (what’s the meaning? Yes 玩的愉快Read after me, each word three times… the last one let in means 让…进入, )ask students read after me each words and then read together.)III. Presenting the new materials (25’)Point to the topic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Translate the topic and now leading in the grammar focus in this class. (15’)(ok everyone look at this word, 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描述将来可能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事情。
If 可是译作是如果。
Read after me,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read 3 times), now let’s look a example.e.g: if I take the bus to the party, I’ll be late.林思please! Can you translate this sentence? 你能翻译一下这个句子吗?T:yes. 如果我搭公交车去Party,那我会迟到的。
Yes very good, sit down please! Read after me.(read 3 times). Ok 再来看一个句子。
Do you known how to say 如果你待在家里,那么你会很遗憾。
秦娜娜please! How to say?T: sorry I don’t known.Ok it doesn’t matter, I will tell you. We can say if you stay at home, you will be sorry. now read after me(read 3 times)Ok now everyone look at here (point at the word we’ll & we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em, 同学们请注意看这两个地方,we’ll = we will, they have the same meaning,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前者是后者的缩写。
Now turn page 39, look at the part 2. 吴小晗please! Look at the first 1, 如果明天我起床晚了,我就会迟到。
Tell us how to say it.T: if I get up late tomorrow, I’ll be late.yes or no? yes very good. Sit down please. Read after me(read twice). Ok the second,邓家君please! 如果我没完成作业,我就不会看电视。
Do you known how to say? T: i don’t known.You don’t known? Ok who can help him? Raise your hand. Oh very good杨兰please! And you sit down.T: if I don’t finish my homework, I won’t watch TV.Yes you are right, you are clever.1a (4’)1. read the structure and make sure the students known how to do.2. the teacher read part of sentences to students and translate them.3.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sentences and have student match the statements andresponses.(Now turn back to page34. at first, let’s look at the sentences at right of box。
See a, if you do, the teachers won’t let you in. 如果你那样做,老师将不会让你进去。
And b, if you do, you’ll be late. 如果你那样做,你就会迟到。
Now c is if you do, you’ll be sorry. 如果你那样做,你会很遗憾。
The lastone is if you do,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如果你那样做,你将玩的很愉快。
Ok , we have known the answer of 1, 我们已经知道第一句的答案. I thinkI’m going to the party with Karen and Ann. We can say if you do, you’ll havea great time. Now let’s see the second. 杨明娟please read number 2 and tellus your answer. Ok?T: I think I’m going to wear jeans to the party. If you do, the teachers won’tlet you in.Thank you, sit down please. You select a. 邓慧芳please read the rest twosentences and give the right answer. 请把剩下的两个句子读出来并说出你的答案。
T:。
(此处省去)Ok very good, sit down please.)1b (4’)1. Play the tape and get student to check their answers to activity 1a.2. Talk about the answers together.(Now you have finished them, but are your answers correct? Now I’ll playthe tape and you pay attention to check your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record.Now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每放一句停下来问同学们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Were your answers correct? 你的答案对了吗?)1c (2’)ask students to have a group work.(Ok now . group 1 read the 1,2,3,4and group 2 read a,b,c,d. but you shouldgive right response, clear? 现在左边四组的同学读1,2,3,4部分,右边四组的同学读a,b,c,d部分,但是要对上正确的答案,一句一句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