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期末大学计算机考试复习资料必备
- 格式:ppt
- 大小:5.12 MB
- 文档页数:109
掌握的40%,理解的40%,了解的20%。
容易20%、较容易35%、较难30%、难15%。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第一章多媒体概述1、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协同性、信息载体多样性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对媒体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的分类:(1)家电制造厂商研制的电视计算机(T eleputer)(2)计算机制造厂商研制的计算机电视(Compuvision)2、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1)视频音频信息的获取技术(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发展(1)通信方面的应用(2)教育方面的应用(3)其他方面的应用第二章多媒体数据编码基础1、数字音频编码(1)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技术声音是一种机械振动,振动越强,声音就越大。
模拟音频:以模拟电压的幅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数字音频技术:把表示声音强弱的模拟电压用数字表示。
把某一幅度范围的电压用一个数字表示,这叫做量化。
数字音频通过采样量化把模拟量表示的音频信号转换成许多二制数1和0组成数字音频文件。
音频文件大小的计算:文件的字节数/每秒=采样频率(Hz)X采样位数(位)X声道数/8)(2)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与转换常用声音文件格式:.W A V: Windows的波形声音文件存储格式。
.VOC:Creative公司的音频文件存储格式。
.MP3:MPEG LayerⅢ。
.MID:Windows的MIDI文件存储格式。
.Rm:RealNetworks公司的流放式声音文件格式。
1.简述MIDI 工作过程MIDI 电子乐器通过MIDI 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计算机可通过音序器软件来采集MIDI 电子乐 器发出的一系列指令。
这一系列指令可记录到以。
MIDI 为扩展名的MIDI 扩展文件中。
在 计算机上音序器可对MIDI 文件进行编辑和修改。
最后,将MIDI 指令送往音乐合成器,由 合成器将指令符号进行解释并产生波形,然后通过声音发生器送往扬声器播放出来。
2 .常见的数字音频文件有哪些?WAV / MP3 / MIDI3 .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接口 标准有哪些?(OM \ \ G \端口 Il. oul 串口 (可选)MK 集成显卡4. 常见光盘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常见的光盘有:HD-DVD 光盘,全息光盘,光盘库,闪存盘等.HD-DVD 完全承袭标准DVD 数据层相同厚度,却是不折不扣采用蓝光激光技术,但却拥有较 短的光波长度,能储存较密集的数据到盘片上。
全息存储可以实时记录、可擦重写。
光盘一般用于不经常使用的数据准联机存储。
闪存盘可以使用的计算机必须带有USB 接口以及闪存盘所支持的操作系统。
5 .多媒体计算机层次结构如何划分的?共分为一五个层次:多媒体应用系统,著作工具,API 软件系统,硬件系统,6.分析多媒体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模型,这出各层次存储设备的特点多媒体存储系统中,最高层次的存储设备是随机存储器,紧跟肴是磁盘驰动器,它们均提供联 机服务。
光存储设备提供下一个存储层次,它们在某些情况下是联机设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邻机的,比如日动换片光盘库(Jukeboxs)o 存储层次的最低段是脱机存储设备,包括磁带、盘 等。
它们提供最高的存储容量和持久性,但存取速度方面的性能也最差。
多媒体数据存储要 从存储介质的容量、速度和价格等多方面考虑。
目前信息存储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磁记 录方式。
7 .多媒体设计关键技术有哪些?媒体数字化技术,数据压缩编码与解码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多媒体 技术,多媒体信息检索,多媒体网路通信技术。
《多媒体技术》考试备考必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引论1.媒体:存储信息的实体;传递信息的载体2.媒体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传输媒体,存储媒体3.感觉媒体:能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图像、动画、文本4.表示媒体:为了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
各种编码5.显示媒体:用于通信中使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用的媒体。
输入输出设备6.存储媒体:用于存放某种媒体的媒体。
纸张,光盘,磁盘,磁带7.传输媒体:用于存放某些媒体的媒体。
电话线、光纤、电缆8.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形、音频和视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9.多媒体计算机特征:多维化、集成性、交互性、数字化、实时性10.多媒体信息系统: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网技术来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系统11.多媒体计算机的相关技术: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超文本和web技术;多媒体应用开发和编著技术;多媒体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沉浸、交互、构想)12.超文本最基本的:结点、链、网络1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教育与培训;网络及通信;电子出版物;商业;家庭多媒体14.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通信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新技术15.多媒体技术交互式应用的高级阶段是(虚拟现实技术)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接口层,著作工具,应用系统2.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MPC1,MPC2,MPC33.CD-ROM单倍速150KB/S;DVD单倍速4.整个硬件的发展过程:先有板级产品,第二步是设计专用芯片,第三步是将CPU 芯片外的功能集成到CPU芯片内5.CPU内部总线:地址总线、指令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6.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存实际上是指(RAM的容量)7.磁存储的工作原理?完成磁存储的关键部件是磁头。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媒体中的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如文字、音频、图像和视频等的数字化编码表示等。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存储媒体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实时性A.仅(1) B.(1)+(2) C.(1)+(2)+(3) D.全部3.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哪些属于计算机多媒体的范畴?(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A.仅(1)B.(1)+(2 ) C.(1)+(2)+(3) D.全部4.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研究的兴起,从开始。
A. 1972年,Philips展示播放电视节目的激光视盘B. 1984年,美国Apple公司推出Macintosh系列机C. 1986年,Philips和Sony公司宣布发明了交互式光盘系统CD-ID. 1987年,美国RCA公司展示了交互式数字影像系统DVI5.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A.(1)+(2)+(3)B.(1)+(2)+(4) C.(1)+(3)+(4) D.全部6.下列哪些说法正确?(1)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2)多媒体技术可用来制作VCD及影视音响、卡拉OK机(3)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改善了人—界面(4)利用多媒体是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A.(1)+(2)+(3) B.(1)+(2)+(4).C.(2)+(3)+(4) D.全部7.下列哪些说法正确?(1)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代表着信息(2)任何媒体之间都可直接进行相互转换(3)不同的媒体所表达信息的程度不同(4)有格式的数据才能表达信息的含义A.(1)+(2)+(3) B.(1)+(2)+(4)C.(1)+(3)+(4) D.全部8.当前光盘存储容量最大的光盘类型是。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资料---(问答题篇)1.多媒体信息技的定义、特性和类型是什么?多媒体数据具有哪些特点?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定义: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产物;特性:直观、信息量大、易于接受、传播迅速,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实时性。
类型:感觉、表示、显示、存储、传送、信息交换等媒体。
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多媒体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
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多媒体软硬件平台技术、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多媒体信与分布应用技术。
2.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特点?答:静:一个文件存储一幅图像,主要用于表现自然景物、人物以及平面图形。
动:一个文件存储多幅图像,①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适于表现事件的过程,表现力更强、更生动、更自然。
②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数据量大,必须采用压缩算法保存和处理。
③具有帧之间的相关性,该特性是连续动作的基础,也是压缩处理的条件。
④具有强烈的实时性。
3.声音的类型?答:WAV文件、MIDI文件4.什么是显示分配器与显示器?答:显示分配器与显示器是多媒体计算机的重要设备,是计算机的信息窗口。
显示分配器简称“显示卡”显示器主要用于显示计算机主机送出的各种信息,包括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
5.声音的还原设备包括那些?答:立体声耳机、内置扬声器、外置扬声器、有缘音箱。
6.使用触摸屏的好处?答:触摸控制必须配合触摸屏才能实现,操作方式简单和直观、易用、非常富于人性。
7.三原色中的色料三原色和光三原色分别只什么?答:RYB色料三原色:红黄蓝;RGB光三原色:红绿蓝8.色彩三要素?答:明度、色相和纯度。
9.图像与图形的区别?答: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
一、多媒体基础知识
1.多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2.多媒体基础理论:声音、图像和视频的生成、传输与处理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二、多媒体数据压缩与编码
1.多媒体数据压缩的概念和原理
2.常用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算法:JPEG、MPEG等
3.多媒体数据解压缩和解码技术
三、多媒体数据的展示与交互
1.多媒体数据的展示技术:图像显示、声音播放、视频播放等
2.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与实现
3.用户交互技术: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四、多媒体应用开发环境
1. 多媒体应用开发语言:C、C++、Java等
2. 多媒体应用开发工具:OpenGL、DirectX等
3. 多媒体应用开发框架:Unity、Unreal Engine等
五、多媒体应用开发实践
1.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2.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实现和调试
3.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评估和优化
六、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1.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2.多媒体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3.多媒体技术在广告和营销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七、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挑战和前景
1.多媒体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2.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3.多媒体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以上是《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的基本框架,可以根
据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和拓展。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习题等进行复习,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加深对
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熵”( Entropy )表示一条信息中真正需要编码的信息量,即数据压缩的理论极限。
对于任何一种无损数据压缩,最终的数据量一定大于信息熵,数据量越接近于熵值,说明其压缩效果越好,假定一种无损数据压缩之后数据量小于信息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说明其数据压缩肯定出错了量度信息多少的测度就是信息量。
若某事件的基本空间可能出现的元素分别为x1、x2…xn;即:P(X= xi)=p I=1,2,…,n 则定义一个随机事件x所含的信息量(又称x的自信息量)度量公式:I(x)=log(1/p(x))=- log p(x)熵是系统无组织程度的度量,与信息量意义相反。
其计算过程描述如下:若某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分别为M1、M2…Mn;其概率分别为:P1、P2…Pn;则熵的度量公式:H=-{ P1 log P1 + P2 log P2 +… Pn log Pn }哈夫曼(Huffman)编码算法步骤:1.初始化,根据符号出现的次数按由大到小顺序对符号进行排序。
2.把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组成一个节点,节点为两符号次数之和,去掉已取出的两个节点,加入这两节点之和,重新排序,直至只有一个数据且该数据的值所有符号出现的总次数相同为止,跳向4步骤。
3.重复步骤2,得到新节点,形成一棵“树” 。
4.从根节点开始到相应于每个符号的“树叶”,从上到下标上“0” 或“1”。
通常左支标为0,右支标为1。
5.从根节点开始顺着树枝到每个叶子分别写出每个符号的代码。
例题:有一串由4个字母组成的长度为50的字符串,字母分别A、B、C、D、E和F,其中A出现3次,B出现5次,C出现15次,D出现11次,E出现12次,F出现4次,请使用哈夫曼对其进行编码。
静态统计模型的算术编码与解码例4-4:假设信源符号为{a,b,c,d},这些符号的概率分别为{ 0.1,0.4,0.2,0.3 },根据这些概率可把间隔[0,1]分成4个子间隔:[0,0.1],[0.1,0.5],[0.5,0.7],[0.7,1],其中[x,y]表示半开放间隔,即包含x不包含y。
1.多媒体技术中所说的数字媒体,用于在计算机内部表示信息,或者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
按时间属性来区分,内容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数字媒体称为;按生成属性来区分,使用数字化方法和相关设备从现实世界获取的数字媒体称为。
2.与常规媒体相比,数字媒体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与不足。
例如:易于复制和修改,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不易保证,以及。
3.多媒体技术强调的是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数字媒体的技术。
从本质上来说,它具有三种最重要的特性:媒体的、媒体的集成性和多媒体信息展现过程中的。
4.从“媒体食物链”的角度,多媒体信息处理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media preparation, media composition, media integration , media 和media consumption。
其中media consumption的例子是:等。
5.网络多媒体应用是多媒体应用的主流,是发展方向。
在面向人与系统通信的网络多媒体应用方式(p-to-s)中,又区分为交互方式和分配方式两种。
交互方式的p-to-s应用例子如等,分配方式的p-to-s应用例子如等。
6.数字媒体在计算机中的表示(representation),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数据的,即如何提高编码效率,降低存储和传输成本,二是数据的,即如何适应各种传输环境与应用的要求。
(下面是获取自然媒体的原理性框图,参考此图回答第7~9题)7.在图像获取设备中,使用的检测与转换器通常是,在声音获取设备中,使用的检测与转换器是。
8.图中第2个处理步骤“数字化”有3个主要的处理过程,它们是: ,和编码。
9.经过上述处理后所获取的自然媒体,通常是一组样本组成的阵列。
在未进行数据压缩时,其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以声音为例)为:声道数x x x 时间10.计算机展现声音(图像)时,应将声音(图像)从数字形式转换为模拟形式。
对重建声音(或图像)的质量评价有主观法和客观法2种,主观评价法按照人的感觉来进行评价,采用的是计分制,客观评价法主要使用来度量重建声音(图像)的质量。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最新补充)一、填空1、多媒体的英文是ⅰⅰ,Virtual Reality的含义是ⅰⅰ。
2、Windows95(98)系统中播放声音的软件有:ⅰⅰ、ⅰⅰ和ⅰⅰⅰⅰ。
3、文本、声音、ⅰⅰⅰⅰ、ⅰⅰⅰⅰ和ⅰⅰⅰⅰ等信息的载体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组合构成了多媒体。
4、图形也称,是由诸如直线、、圆或曲面等几何图形(称为图形)形成的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
5、音频有时也泛称声音,包括、和。
6、计算机中保存声音文件的格式有多种,常用的有:和。
7、波形音频文件是的数据文件。
8、数字音频文件又称,是以一系列指令来表示声音的,可看成是声音的表示。
9、多媒体系统可分成6个层次:、、、、、。
10、构建一个多媒体系统,是基础,是灵魂。
11、多媒体外围设备包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设备和装臵,通讯(网络)传输设备及装臵。
12、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多媒体计算机主机系统(MPC)及的接口部件。
13、多媒体核心系统,其实质就是,也包括设备的驱动程序。
14、媒体制作平台与工具,就是。
15、多媒体编辑与创作系统,该层是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可以实现各种媒体的。
16、多媒体关键技术一般分成二类: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研制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本身要解决的。
17、研制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
18、多媒体应用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
19、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ⅰ和ⅰⅰⅰⅰ。
20、多媒体通讯是和结合的产物,它将计算机的交互性、通讯的分布性和广播、电视的真实性融为一体。
如普通电话到。
21、现有的通讯网络包括:、计算机局域网、、、有线电视网等。
22、计算机总线分为:ISA总线、PCI总线、USB总线。
ISA总线只具备了的第1页/共10页带宽;PCI总线具备了的带宽;USB总线具有的传输速率。
23、扫描仪的接口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和。
24、奈奎斯特采样定律:只要采样频率(每秒钟采样的次数)高于信号中最高频率的二倍,就可以完全从采样中恢复原始信号波形。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1、多媒体:指的是一个很大的领域,指的是信息和信息有关的所有技术与方法进一步发展的领域。
2、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传输、处理和表现,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并使之建立起有机的逻辑关系,即成为一个系统并能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技术。
3、MIDI:是指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
任何电子乐器,只要有处理MIDI消息的微处理器,并有合适的硬件接口,都可以成为一个MIDI设备。
MIDI消息识乐谱的一种数字是描述。
4、MPG:是PC上的全屏幕活动视频标准文件格式,它使用MPEG方法进行压缩。
5、视频点播:从电信运营商角度看,把交互视频服务看成是一种在IP网络上的宽带服务,称为视频点播VDO,用户端既可以是电视机加机顶盒,也可以是一台个人计算机。
6、什么是多媒体创著作工具?为什么要使用多媒体著作工具?答:所谓多媒体著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多媒体信息,是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工具软件。
使用多媒体创作程序的目的就是简化多媒体的创作,使得创作者可以不必关心有关的多媒体程序的各个细节而创作多媒体的一些对象、一个系列以至整个应用程序。
7、空域相关:指一幅画面由若干像素组成,每一帧相邻像素之间的相关性很大,有很大的信息冗余8、16*16的定义:利用运动位移信息与前面某时刻图像对当前图像的预测方法9、什么是同步?有几种同步形式?它们各自表示的重点是什么?答:系统对各个媒体对象按照这个关系进行的控制过程,就是同步(Synchronization)。
它分为应用同步、合成同步、现场同步、系统同步四类。
其中:1)应用同步是从用户应用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的同步,重点在于表现与交互。
2)合成同步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媒体数据,侧重于它们在合成表现时的时间关系描述。
3)现场同步则是要表现出同一个应用中数据源方与表现方之间存在的实际同步关系,也既端—端之间的同步关系4)系统同步,又称“媒体内部的同步”(Intra-media Synchronization)。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能建立起有机的逻辑关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
2.多媒体技术中的基本技术包括: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及编码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大容量光学存储技术、多媒体的同步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超文本、超媒体技术。
3.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
4.模拟声音信号需要通过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才能转化为数字音频信号。
5.多媒体计算机获取常用的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视频)的方法是计算机产生彩色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用彩色扫描仪,扫描输入彩图形和静态图像、用视频信号数字化仪将彩色全电视信号数字化后,输入到多媒体计算机中。
6.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可分为两大类无损压缩法、有损压缩法。
7.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器、信道(网络)控制管理软件。
8.在多媒体音频技术中,对音频信号索样的三个标准采样频率为11.025 KHZ(语音效果),22.05KHZ(音乐效果),44.1 KHZ(高保真效果),常见的CD唱片采样频率为44.1 KHZ。
9.根据奈奎斯将采样定理:一段频率为10KHZ的声音,如果要求采样后不失真重放,那么它的有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是20KHZ 。
10.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链、接点、信息块。
11.在计算机中,根据图象记录方式的不同,图像文件可分为位图和矢量图两大类。
12.影响图像显示的重要指标主要有图像分辨率、显示器分辨率、图像深度、显示深度。
13.“冗余”是信息存在各种性质的多余度,信息量和数据量的关系是信息量= 数据量+ 数据冗余。
14.在Flash中可以创建两种形式的动画即帧动画、渐变动画。
15.音频卡的性能是以合成芯片为基础的,MIDI音乐合成方式一般有FM(调频)合成和波形表合成两种。
16.位图图像有不同的格式,常见文件储存格式有BMP 、TIF 、GIF 、JPG 、PSD 、PNG 。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要点期末考试题型包括:选择(40分)、填空(15分)、判断(15分)和简答题(30分)。
考试时间为12月10日。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约5分)✧计算机科学奠基人、电子计算机之父、图灵奖✧信息、数据和信息技术的概念✧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特点✧计算机应用的主要类型✧英文缩写CAD/CAD/CAM/CAI/AI的含义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约15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各自作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存储容量的概念及表达方式✧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常用软件所属的类别✧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及各自特点✧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主板,CPU(主要性能指标),内存(RAM,ROM),外存(主要外存设备,磁盘的基本存储原理,主要的硬盘种类(HDD/SSD)及接口)✧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和主要性能指标✧U盘格式化后的显示容量/ADSL最大下载带宽✧当前市场DIY计算机的构成部件第三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约10分)✧二进制、十六进制数到二进制的转换[掌握]✧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的原因[掌握]✧ASCII编码/汉字字符编码的基本概念第四章操作系统基础(约10分)✧操作系统的概念,分类,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桌面的管理(开始菜单,任务栏,回收站)的概念✧程序文件(的扩展名),程序的安装与删除✧程序、进程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文件的概念,文件的命名规则,常用扩展名的含义与设置✧文件夹的含义,树型目录结构,路径的表达与文件标识✧磁盘管理——文件系统,分区和格式化第五章办公软件(约10分)✧Word的基本概念、样式表✧Excel的基本概念、简单公式、基本的数据管理功能✧PowerPoint的动画和母版的基本概念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约30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发展历史,按地域分类✧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常用的协议✧局域网组网常用的硬件和软件、正接线和反接线的作用✧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及常用的拓扑结构✧常用命令(Ping Tracert Nslookup ipconfig)的作用✧Internet的主要接入方式(如ADSL的主要特点)✧IPv4和IPv6的组成和格式✧IP地址的分类:ABC分类、保留IP地址段✧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备用DNS服务器的概念和相互关系✧Internet的主要服务(HTTP、FTP、电子邮件)和协议的基本概念第七章数据库技术基础(约5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常用的软件名称)✧数据库三种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中的关系、关系模式、记录和属性的概念第八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约5分)✧基本概念: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特性✧声音数字化的基本方法,数字音频的主要技术指标、文件格式✧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方法,数字音频的主要技术指标、文件格式✧压缩算法的种类第九章信息安全(约10分)✧信息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触发方式、分类✧对称密钥密码体系和非对称密钥密码体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数字签名的定义、目的和数字签名技术的要求✧数字证书的基本概念其他(约5分)搜索引擎Google的几个常用搜索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