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皮肤的基本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285.50 KB
- 文档页数:61
皮肤病性病护理学一、导论1、皮肤的来源:表皮由外胚层分化而来,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
2、皮肤的基本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层。
3、表皮的结构成分:角质形成细胞: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
树枝状细胞:树枝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默克尔(M e r k e l)细胞、未定型细胞。
4、表皮通过时间:基底层细胞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上部需14天,再由颗粒层移行至角质层上部而脱落又需14天,两者总和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表皮更替时间。
5、真皮含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基质和各种结缔组织细胞,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6、毛发的生长分为生长期、退化期和休止期。
7、皮肤的功能:屏障、吸收、分泌和排泄、免疫、感觉、体温调节、代谢。
8、皮肤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两部分,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
9、皮肤的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小汗腺、顶泌汗腺)、甲。
10、尼氏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②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脱离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的表皮一同剥离。
11、表皮划痕试验(d e r m a t o g r a p h i c t e s t)三联征反应:①划后3~15秒,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②15~45秒后,红色线条两边出现红晕③划后1~3分钟,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
12、客观体征:①斑疹(m a c u l e):局限性颜色改变,皮损与周围皮肤平齐,直径大于2c m时称斑片(p a t c h)。
②斑块(p l a q u e):稍微隆起皮肤表面,皮损表面较为扁平,皮损直径大于1厘米。
③丘疹(p a p u l e):局限实质皮肤损害,触诊可以感知隆起,皮损直径小于1厘米。
④风团(w h e a l):触诊可以感知隆起,真皮浅层水肿引起,暂时发生,此起彼伏,皮损消退全无痕迹。
皮肤生理学知识(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皮肤生理学知识第一章皮肤的总述第二章皮肤生理结构及功能第三章皮肤基本功能第四章皮肤类型的划分及判别方法第五章问题性皮肤分类第六章斑形成的原因第七章斑点部位判断身体第一章皮肤的总述1、人体和外界直接接触的是皮肤,一个成人的皮肤表面积约为—2平方米2、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占人体体重的5—15%3、厚度约(不包括皮下脂肪层)。
手掌与脚掌的皮肤最厚,眼睑、外阴等处皮肤最薄。
第二章皮肤生理结构及功能(一)皮肤的结构一、表皮在皮肤的表面,表皮内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到触觉和痛觉。
因部位的不同,表皮的厚度在毫米之间。
表皮层由外到里又可分为:1、角质层2、透明层3、颗粒层4、生发层(有机层\基底层)角质层:角质层在美容学上称为“死皮”,它是由多层已经死亡并已角化的上皮细胞组成。
主要成分为软性角蛋白,角质蛋白不溶于水,因此角质层有防止体内水份过度蒸发的作用。
若破坏了角质层,一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必然会使皮肤受伤。
角质层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功能透明层:透明层只存在于我们的手掌和足底皮肤中。
具有防止毒物进入内部细胞,阻止体温散失的作用。
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颗粒层:有核的活细胞组成,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其中兰格罕细胞能够分泌免疫物质。
含有晶样角素,晶样角素可以折射阳光,减弱紫外线的伤害,但其极易被盐、碱所破坏生发层:位于表皮的最深部,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它具有不断增生的能力,以补充角质层死亡细胞的脱落和修复表皮的缺损。
生发层又可分为基底层与棘状层。
棘状层:A、呈弱酸性(PH值)是有核的活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起到基底层与表皮外层之间的桥梁作用。
B、储存淋巴液,为细胞提供营养。
可感知外界刺激如:热,痛,压力等。
基底层: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母细胞组成。
基底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繁殖能力。
当皮肤受伤时,只要基底细胞不被破坏,皮肤一般不会留疤痕。
一、简述皮肤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及分类皮肤的基本结构表皮(抗摩擦和抗损伤),真皮(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皮下组织(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皮肤的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
皮肤的基本功能1、保护功能:既能抵御外界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的侵袭,又能防止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丢失和浸透,起着保护肌体的作用。
2、分泌和排泄功能:一方面保持皮肤表面的湿润性,具有保护和软化角质的作用,另一方面担负着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3、吸收功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4、感觉功能:接受外来的各种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维护身体的健康。
5、体温调节功能:使体温保持在37度左右6、代谢功能:参与整个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以维持肌体内外的生理动态平衡。
还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7、其他功能: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其再生功能可以修复创面。
此外,皮肤还是一个表情的器官皮肤的基本分类中性皮肤:健康理想的皮肤,红润细腻,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干性皮肤:皮肤白皙,较干燥,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油性皮肤:肤色较深,油腻光亮,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易生粉刺、痤疮。
混合性皮肤:面部T型区(前额、鼻、口周、下巴)呈油性状态,眼部及两颊呈干性状态。
敏感性皮肤:可见于上述各种皮肤,对外界刺激很敏感。
痤疮性皮肤:多见于青春期,皮肤油腻,毛孔粗大,易出现黑头、白头及痤疮。
二、简述中医药养颜美容的基本原则1.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针对人体内部病变进行分析,找出病因病机,制定相应的原则,选用合适的药物,调节内部阴阳气血平衡,起到相应的美容效果。
2.根据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属性调节人体的寒热状态,并利用药物对气、血、内脏功能的调节起到治疗和美容的效果。
三、简述痤疮的形成原因及防治痤疮也叫青春痘或暗疮,是青春期内分泌发生改变,雄激素分泌相对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皮肤毛囊阻塞,再加上外界的细菌在毛囊中以皮脂作养料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第二章皮肤基础学第一节:皮肤的基本构造一、皮肤的概念皮肤是覆盖于人体表面的,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一种组织。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的正常对于整体的健康很重要。
同样,机体的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上反映出来。
正常健康的皮肤应是:微酸、微湿、柔软、结实而富有弹性,并有抵抗疾病的能力。
成人的皮肤面积为1.5---2平方米。
不包括皮下组织,其厚度约为0.5---4毫米。
不同部位的皮肤厚薄不一。
其中以眼睑的皮肤最薄,乳部和四肢曲侧等处皮肤较薄,四肢伸恻及掌跖等处皮肤最厚。
皮肤的中重量约占体重的5%---15%。
从面积和重量来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二、皮肤的特点三大特点:1、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
2、是活性细胞组织。
3、具有自愈的能力。
二、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角质层:抵御外物透明层:只有手掌和脚掌有颗粒层:抵御外物,防止水份流失棘层:为皮肤提养份皮肤基地层:新生细胞,分裂再生,黑生素细胞乳头层:胶原纤维真皮层网状层: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皮下组织:大量的脂肪组成附属器:皮质腺|、汗腺、毛发、指(趾)甲、血管、脂肪、神经(一)表皮人的表皮位于皮肤最外层,全层平均厚度为0.07---2毫米,表皮内没有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
表皮内含丰富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的刺激,产生冷、热、触、痛、痒等感觉。
表皮有外向内可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
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不断生长新细胞,并逐渐向皮肤表层推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的方式脱落。
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最后变成皮屑脱落大约需要28天。
1、角质层定义:是表皮的最外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
细胞排列紧密,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外层的角化细胞到一定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形成的角化细胞来补充。
经常受磨擦部位皮肤的角质层比较厚,如手掌脚底等处。
简述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保护、感知、调节体温和代谢等。
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对于保持健康的皮肤以及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非常重要。
一、表皮层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层次,主要由角质细胞和色素细胞组成。
角质层是表皮最外面的一层,由死亡的角质细胞组成。
色素细胞则分布在基底层中,它们产生黑色素来保护我们免受紫外线辐射伤害。
二、真皮层真皮是位于表皮下方的一层结构,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组织和器官。
真皮主要由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组成,并且包含了血管、神经末梢、汗腺、毛囊和脂腺等重要组织和器官。
三、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位于真皮下方的一层结构,主要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
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维护皮肤的形态。
四、皮肤附属器官皮肤附属器官包括汗腺、毛囊和脂腺等组织和器官。
汗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大汗腺和小汗腺,它们帮助我们调节体温并排泄废物。
毛囊则是生长毛发的结构,而脂腺则分泌油脂来保护皮肤。
五、皮肤血液循环皮肤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真皮层中流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营养和氧气,并且带走了废物和二氧化碳。
六、皮肤神经系统皮肤神经系统包含了许多感觉神经末梢,这些末梢能够感知疼痛、温度、压力等刺激。
这个系统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七、总结总之,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对于保持健康的皮肤以及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非常重要。
从表皮层到真皮层再到皮下组织,每一层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同时,还有皮肤附属器官、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等重要组织和器官。
只有了解这些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皮肤,并且预防和治疗各种皮肤问题。
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教学大纲(适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前言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是医学美容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涉及皮肤护理、化妆、美发三个学科领域,将三者融为一体,塑造个人完美形象,从而达到美的和谐统一。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要加强科学思维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我院三年制美容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36学时。
第一章皮肤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皮肤的概述目的要求:1、了解皮肤的特点。
2、熟悉皮肤的功能。
3、掌握皮肤的常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教学内容:1、皮肤的特点。
2、皮肤的重量、厚度、面积、表面形态、颜色、组成及PH值。
3、皮肤的八大功能。
第二节皮肤的基本结构目的要求:1、了解皮肤各层的形状2、熟悉皮肤各层的成分3、掌握皮肤的分层及各层的功能,皮肤附属器的组成。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教学内容: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2、表皮层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组成,及各层的形状、成分和功能。
3、真皮层的组成及功能。
4、皮肤附属器的组成:大小汗腺、皮脂腺的分布、开口、结构、功能;毛发的分类、组成、成分、生长阶段;甲的组成和生长速度。
5、皮下组织的组成及功能。
第二章化妆品教学要求:1、了解化妆品概述。
2、掌握化妆品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教学内容:1、化妆品的定义、特性、化学研究范畴、产品标识。
2、化妆品的分类、作用、使用方法。
3、不同性质的皮肤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应如何选择化妆品。
第三章美容皮肤护理第一节卸妆、洁面目的要求:1、了解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清洁皮肤的目的。
2、掌握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学时分配:理论 2学时实验 2学时教学内容:(一)理论教学内容1、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
2、包头的方法、纸巾的使用方法、胸巾的搭法。
3、清洁皮肤的目的、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引言概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人体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皮肤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美业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皮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美业相关的皮肤生理学知识。
一、皮肤的基本结构1. 表皮: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一层组织,由角质细胞、黑色素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
表皮起到保护身体免受外界刺激的作用。
2.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位于皮肤下层的一层脂肪组织,起到保温和储存能量的作用。
3. 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皮肤中的一种重要结构蛋白,具有支撑和保湿的作用。
胶原蛋白的含量和质量会影响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
4. 弹性纤维:弹性纤维是皮肤中的另一种结构蛋白,具有保持皮肤弹性和柔软度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弹性纤维的数量和质量会逐渐减少。
5. 汗腺和皮脂腺:汗腺和皮脂腺是皮肤中的两种特殊结构,分泌汗液和皮脂,帮助维持皮肤的水分平衡和保护作用。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1. 保护功能:皮肤作为身体最外层的屏障,可以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的刺激和侵害。
它可以防止水分流失,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体内。
2. 感知功能:皮肤是人体唯一的感知器官之一,能够感知到外界的温度、压力和触摸等刺激,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
3. 调节功能:皮肤可以通过调节汗液和皮脂的分泌来调节体温。
当体温过高时,汗腺会分泌汗液,通过蒸发帮助散热。
4. 吸收功能:部分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这一特性常被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5. 分泌功能:皮肤可以通过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汗液和皮脂,帮助维持皮肤的水分平衡和防止细菌感染。
三、皮肤生理学与美业的关系1. 了解皮肤类型:了解不同皮肤类型的特点和需要,可以帮助美业人员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皮肤护理方案。
2. 理解皮肤问题:皮肤问题如痘痘、色斑和皱纹等是许多人所关注的问题。
了解皮肤生理学知识可以帮助美业人员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3. 护肤品选择:了解皮肤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美业人员选择合适的护肤品。
皮肤的构造一,皮肤的基本构造:皮肤覆盖在人体最外面,与人的容貌密切相关.皮肤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人体皮肤含有大量的水份,占人体总含水量的70%,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年人皮肤的面积为1.5 2平方米左右,其重量占人体13 15%,厚度0.5 4毫米,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不尽相同,眼睑处皮肤最薄为0.5 0.7毫米,比较娇嫩,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表皮为到鱼鳞状.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一),表皮层:表皮是最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平均厚度为0.07 2毫米.表皮内无血管,但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压力觉,温觉,冷觉等感觉.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表皮的各层实际是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逐渐向皮肤表层推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脱落大约需要28天.表皮: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定义:基底层的母细胞在吸收了真皮动脉血管中渗出的营养与氧气后会不断的分裂子细胞,子细胞不断的向上推改变其形状与做用,直到形成角质层死皮脱落的过程叫表皮细胞新陈代谢。
1,基底层位于棘层之下,是表皮的最下层,呈圆柱状,单层排列,与真皮波浪式相接,由基底层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黑色素细胞呈树枝状稀疏散布在基底细胞之间,有分泌黑色素颗粒的功能.2,棘层位于颗粒层下,由4 8层带棘的多角细胞构成,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细胞之间的棘突相连,细胞间隙中有组织液,为细胞提供营养.棘层中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知外界各种刺激.3,颗粒层位于透明层之下,由2 4层菱形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几乎接近死亡,正要蜕变成角化细胞.细胞内含有细小颗粒状物,有折射光线作用可以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4,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下,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透明层由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5,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对人体起保护作用.外层的角化细胞到一定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形成的角化细胞来补充.经常受磨擦部位皮肤的角质层比较厚,如手掌,足底等处.眼睑部的角质层最薄,皮肤比较娇嫩.角质层的厚薄对人的肤色和皮肤的吸收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角质层过厚,会使皮肤看上去发黄,而且缺乏光泽.皮肤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角质层越厚,皮肤吸收能力越差.在做皮肤护理时,利用磨砂,去死皮等手段,将过厚的角质细胞去除,能使皮肤细嫩而富有光泽,同时也提高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达到理想的护肤效果.但是,眼睑部角质层很薄,不能做人工脱屑,以免损伤皮肤,按摩时也要轻些,避免拉松皮肤.它具有防护,防尘,防菌,防水,防紫外线,散热,保温的作用.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与表皮呈波浪状牢固相连.其厚度约为表皮的8倍.由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和基质构成,并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腺体,肌肉皮脂腺,汗腺,毛囊等.当皮肤划伤及真皮时,会产生疼痛感觉, 皮肤会出血.创伤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伤愈后会留疤痕. 真皮中的纤维结缔组织有三种: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它们使皮肤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纤维层动脉血管淋巴管静脉血管的主要作用:1 纤维层: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基质(是黏的胶状物,填充在纤维组织和细胞之间.它的主要成分是黏多糖,还有一些蛋白质,盐分和大量的水分.真皮层是人体的储水库之一含水量占全部皮肤组织的60%,若低于60%时,皮肤会呈现干燥,起皱纹等缺水状态)2 动脉血管:渗出营养与氧气3 淋巴管:排出废弃之物4 静脉血管:排出二氧化碳皮下组织:位于皮肤的最深层,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主要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深部毛囊等.皮下脂肪有保温防寒,缓冲外力,保护皮肤等作用,脂肪细胞被分细胞间脂质―――组织液(医学名为血清)作用:游离在表皮细胞与真皮之间,把真皮动脉血管中渗出的营养与氧气载运给表皮基底层的母细胞,母细胞吸收后分裂子细胞,同时排出废弃物与二氧化碳,再由细胞间脂质运输给淋巴管与静脉血管排出体处,这个过程也叫微小循环。
一.皮肤结构及功能(一)皮肤的构造1.皮肤的重量,厚度:成年人皮肤面积约为1.6—2.0平方米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6% 厚度:约为0.5—4.0mm2.组成成分:①水:约占皮肤比例的50%—72%,越往深层,水份含量越高。
②蛋白质:约占皮肤比例的25%,提供皮肤充足的氨基酸,纤维蛋白以及弹力素。
③脂肪酸及无机盐:约占3%,维护皮肤的健康及光泽度。
3.皮肤的酸碱度正常皮肤PH值介于4.5—6.5之间,属弱酸性。
(二)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可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层1.表皮层:厚度约为0.07—2.0mm,无血管,但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知各种刺激。
⑴角质层⑵透明层⑶颗粒层⑷棘层⑸基底层⑴角质层:正常含水量10%—20% 小于10%(干燥)作用:具有抗摩擦,防止体外的水份,化学物质以及微生物进入体内,吸收一定紫外线。
厚:皮肤肤色偏黄,吸收能力弱。
薄:皮肤嫩泽,吸收能力强。
去角质的作用:①清除老化角质细胞②改善肤色,令皮肤细腻而又光泽。
③增强营养的吸收④加速皮肤新陈代谢⑵透明层:此层仅存于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
构成:由2—3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
作用:防止体内,体外的水透过,可起到保护作用。
⑶颗粒层:构成:由2—4层菱形细胞构成。
作用: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防止体内,体外的水及有害物的透入。
⑷棘层;构成:由4—8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构成作用:有丰富神经末梢,感知外界各种刺激。
⑸基底层: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A,基底细胞:呈圆柱状,单层排列。
作用:基底细胞有分裂繁殖的能力,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
B,黑色素细胞:呈树枝状作用: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颗粒,吸收紫外线,阻挡紫外线射入体内。
1,真皮层:厚度约为表皮层的10倍由大量纤维结蒂组织,细胞和基质构成,并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腺体,立毛肌等。
A,纤维结蒂组织:胶原纤维:主要由胶原蛋白所构成,使皮肤具有柔韧性和抗牵拉的作用。
人体皮肤基本结构及生理功能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是人体抵御外界不良因素侵扰的第一道防线,成年人全身皮肤面积大约为1.5~2.0平方米,约占体重的16%。
一、人体皮肤的基本结构人体皮肤的组织结构由外往里可分为三层1.表皮表皮为皮肤的最外层,从内到外依次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2.真皮真皮位于表皮下方,通过基底膜与表皮基底层细胞相嵌合,对表皮起支撑作用。
主要由纤维状蛋白质、基质和细胞组成。
3.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具有保温防寒、缓冲外力的作用,同时,它也会影响皮肤的饱满程度,分布均匀的皮下脂肪层可使女性展现曲线丰满的优美身材。
同时,皮肤中还附带有毛囊毛发、汗腺、皮脂腺及指(趾)甲等附属器官,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肌肉组织。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一)保护功能1.正常皮肤表面呈弱酸性,不利于细菌的繁殖。
2.角质层致密坚韧的结构可以抵御外界各种物理、化学等有害因素对皮肤的侵袭。
3.真皮下较厚、疏松的皮下脂肪层具有缓冲作用,能减轻外力的冲击和挤压,对皮肤及深部组织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二)吸收功能人体皮肤虽然具有屏障作用,但不是绝对严密无通透性的,它可以选择吸收一些来自外界的营养物质。
皮肤吸收外界物质的主要屏障是角质层,以通过角质细胞间隙为主要途径,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被角质层所吸收。
(三)分泌与排泄功能皮肤的分泌与排泄功能主要是通过汗腺和皮脂腺完成,汗腺排泄汗液,皮脂腺分泌皮脂。
(四)感觉功能皮肤上分布着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具有触、痛、冷、热等多种感觉。
(五)防晒功能皮肤基底层中的黑色素细胞合成的黑素小体能够吸收紫外线,降低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防止长期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肌肤衰老。
(六)除了以上功能外,皮肤还有调节体温功能、代谢功能、免疫功能等。
三、皮肤的健康防护1.保持心情愉悦,动静结合,平衡膳食。
2.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与工作的合理平衡,不熬夜,保持7至8小时睡眠。
3.外出防止紫外线辐射,多吃蔬果,多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