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补充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全国储委1985-1)目录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 (1)绪言 (1)第一章砂金矿类型 (1)第一节砂金矿成因类型 (2)第二节砂金矿形态类型 (2)第二章工业要求 (4)第一节砂金矿床开采方式 (4)第二节确定砂金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5)第三章砂金矿床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 (6)第一节矿床地质研究要求 (6)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研究要求 (7)第三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要求 (8)第四节矿床勘探程度的要求 (8)第四章砂金矿床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密度 (9)第一节勘探类型 (9)第二节勘探工程密度 (10)第五章砂金矿床地质勘探工作质量要求 (10)第一节地质调查 (10)第二节探矿工程及采样 (11)第三节砂金样品淘洗与重砂分析 (12)第四节资料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13)第六章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14)第一节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14)第二节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15)第三节确定储量计算各项参数的要求 (15)附录一H系列采金船开采技术条件 (16)附录二最低工业品位制定方法 (17)附录三松散碎屑物粒度分析的分级要求 (17)附录四特高品位的确定与处理方法 (18)附录五矿体圈定中的外推与外推储量级别的划分 (19)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一九八五年一月绪言砂金矿是由分布于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自然金碎屑所形成的矿床。
自然金通常都含有银、铜、铁、钯及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1000份自然金中纯金的重量份数称为自然金的成色。
砂金成色自990~800不等,间或更低。
大多数砂金矿的成色为800~900。
自然金虽属于等轴晶系,但砂金通常呈不规则粒状、片状、棒状和丝状,其粒度不一,可从小于0.01毫米的微粒到巨大的自然金块。
我国多数砂金矿床中砂金粒度为0.2~0.5毫米,也有少数矿床大于0.5毫米的金粒所占比重较大。
近年,陕西、湖南、新疆和黑龙江等省区都在开采砂金时发现了大金块。
砂金矿床地质勘探工作质量要求砂金矿地质勘探工作应合理选择各种勘探研究方法,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质量要求,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第一节地质调查勘探砂金矿,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结合使用勘探工程,调查研究矿区和区域地质情况,以期提高对成矿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的认识,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矿床勘探和外围普查工作。
主要地质图件及比例尺的要求如下:一、矿区外围地质调查,可在已有最大比例尺区域地质图的基础上进行,对和砂金矿床有关的岩金矿、矿化岩石、地层、构造、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等进行必要的调查。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区域地质图进行修订。
二、调查研究矿区(床)地质、地貌,要求对矿区(床)地质构造、地貌单元、第四系成因和形态类型与矿体分布等进行综合研究。
矿区(床)第四纪地质地貌图和矿区(床)地形基岩地质图比例尺为1:5000至1:10000。
三、以第四纪地质地貌图为底图,编制矿区(床)水文地质图。
第二节探矿工程及采样勘探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探矿工程有:一、钻探钻探是勘探砂金矿的主要手段,通常使用冲击回转式砂钻。
目前我国使用的口径(以钻头外径计)主要为130,其次有168和325毫米等。
1、钻进非冻结层时,应先钻进套管,然后在套管中破碎岩柱和采样;钻进冻结层时,可超钻头破碎,然后跟进套管和在套管内采样;2、钻探工程自开孔就要进行连续分段采样,采样长度:泥砂层采样长度不得大于1米,为了控制矿砂层的上限,在接近矿砂层时,采样长度为0.2-0.5米,在已证实泥砂层不含金时,可不对其采样。
矿砂层采样长度为0.2-0.5米,难于钻进时可缩小采样长度;3、岩心采取率应不大于松散岩石在注水情况下的松散系数,一般为0.8-1.3;4、开孔和终孔都要测量钻头内径;5、测量终孔水位(一般在终孔半小时之后);6、埋设孔口标志以便定测;7、为了研究基岩岩性和硬度,在钻探工程中须采基岩标本;8、对矿化蚀变基岩,应采取分析金含量的样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5号《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10年11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局长骆琳二○一○年十二月三日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的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生产矿山企业的探矿活动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地质勘探作业,是指在依法批准的勘查作业区范围内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地质勘探单位,是指依法取得地质勘查资质并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第四条地质勘探单位对本单位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从事矿产地质勘探及管理的企事业法人组织(以下统称地质勘探主管单位),负责对其所属地质勘探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地质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安全生产职责第六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七条从事钻探工程、坑探工程施工的地质勘探单位应当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八条地质勘探单位从事地质勘探活动,应当持本单位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和地质勘探项目任务批准文件或者合同书,向工作区域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检查。
第九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二)岗位作业安全规程和工种操作规程;(三)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五)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六)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八)事故信息报告、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九)劳动防护用品、野外救生用品和野外特殊生活用品配备使用制度;(十)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十一)其他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制度。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sunsecond. 2007-12-15 23:43:00 太阳社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绪言砂金矿是由分布于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自然金碎屑所形成的矿床。
自然金通常都含有银、铜、铁、钯及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1000份自然金中纯金的重量份数称为自然金的成色。
砂金成色自990~800不等,间或更低。
大多数砂金矿的成色为800~900。
自然金虽属于等轴晶系,但砂金通常呈不规则粒状、片状、棒状和丝状,其粒度不一,可从小于0.01毫米的微粒到巨大的自然金块。
我国多数砂金矿床中砂金粒度为0.2~0.5毫米,也有少数矿床大于0.5毫米的金粒所占比重较大。
近年,、、和等省区都在开采砂金时发现了大金块。
砂金硬度为2.5~3.0,具延展性,砂金比重为15.6~18.3,纯金比重可达19.3。
砂金呈深浅不一的金黄色。
少量砂金因表面有铁质被膜而显褐色,且具弱磁性。
金属属于贵金属,主要用做货币储备和贸易支付手段。
金的工业用途除用于装饰品、瓷、镶牙、金笔等传统行业外,在电子、电气、化纤和宇航等工业上都得到了应用。
由于砂金矿具有勘探周期短,矿山建设速度快而投资少等优点,所以寻找和勘探更多的砂金资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砂金矿类型根据形成条件和产出条件,砂金矿可分成以下主要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型。
第一节砂金矿成因类型可分为残积砂金矿、坡积砂金矿、冲积砂金矿、洪积砂金矿、滨岸(海和湖)沉积砂金矿、冰川砂金矿、冰水砂金矿和风成砂金矿等。
一、残积砂金矿:是岩金矿床或矿化带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产物——残积物。
砂金未经磨蚀,有的表面覆以铁质薄膜,常见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
残积砂金矿若略有位移则向坡积砂金矿过渡。
自治区多产此类过渡型砂金矿。
二、坡积砂金矿:产在山坡上靠近原矿源地的坡积物,组成砂金矿的碎屑沉积对其源地已有位移。
砂金略有磨蚀,常见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
此类砂金矿一般规模很小,适于地方小型开采。
坡积砂金矿的前缘常向洪积砂金矿过渡。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砂金矿是由分布于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自然金碎屑所形成的矿床。
自然金通常都含有银、铜、铁、钯及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1000份自然金中纯金的重量份数称为自然金的成色。
砂金成色自990~800不等,间或更低。
大多数砂金矿的成色为800~900。
张晓峰1985/11/1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绪言砂金矿是由分布于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自然金碎屑所形成的矿床。
自然金通常都含有银、铜、铁、钯及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1000份自然金中纯金的重量份数称为自然金的成色。
砂金成色自990~800不等,间或更低。
大多数砂金矿的成色为800~900。
自然金虽属于等轴晶系,但砂金通常呈不规则粒状、片状、棒状和丝状,其粒度不一,可从小于0.01毫米的微粒到巨大的自然金块。
我国多数砂金矿床中砂金粒度为0.2~0.5毫米,也有少数矿床大于0.5毫米的金粒所占比重较大。
近年,陕西、湖南、新疆和黑龙江等省区都在开采砂金时发现了大金块。
砂金硬度为2.5~3.0,具延展性,砂金比重为15.6~18.3,纯金比重可达19.3。
砂金呈深浅不一的金黄色。
少量砂金因表面有铁质被膜而显褐色,且具弱磁性。
金属属于贵金属,主要用做货币储备和贸易支付手段。
金的工业用途除用于装饰品、陶瓷、镶牙、金笔等传统行业外,在电子、电气、化纤和宇航等工业上都得到了应用。
XX/T XXXXX—XXXX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勘查目的及勘查阶段 (1)3.1 勘查目的 (1)3.2 勘查阶段 (2)4 勘查工作程度 (2)4.1 勘查控制基本要求 (2)4.2 普查阶段要求 (4)4.3 详查阶段要求 (6)4.4 勘探阶段要求 (8)4.5 供矿山设计开采的小型和复杂矿床的勘查程度要求 (10)5 绿色勘查要求 (10)5.1 基本要求 (10)5.2 勘查设计 (10)5.3 勘查施工 (11)5.4 环境恢复治理与验收 (11)6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 (11)6.1 勘查测量 (11)6.2 地质填图 (11)6.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12)6.4 物探工作 (12)6.5 探矿工程 (12)6.6 岩矿鉴定取样、制样与鉴定 (13)6.7 重砂(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淘洗(制备)、鉴定(测试) (13)6.8 原始资料保存、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16)7 可行性评价 (16)7.1 基本要求 (16)7.2 概略研究 (17)7.3 预可行性研究 (17)7.4 可行性研究 (17)8 资源储量估算 (17)8.1 矿床工业指标 (17)8.2 资源量估算的基本要求 (17)XX/T XXXXX—XXXX8.3 储量估算的基本要求 (19)8.4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 (19)8.5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19)附录A(资料性附录)矿床勘查类型划分及勘查工程间距 (20)附录B(资料性附录)砂矿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型 (23)附录C(资料性附录)资源量规模划分标准 (25)附录D(资料性附录)砂矿床各勘查阶段探求的资源量及其比例的参考要求 (26)附录E(资料性附录)松散碎屑物粒度分析的分级标准 (27)附录F(规范性附录)重砂矿物分离质量要求 (28)附录G(资料性附录)一般工业指标 (29)附录H(资料性附录)特高品位确定标准 (31)附录I(资料性附录)资源量和储量类型及其转换关系 (32)参考文献 (3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岩金普查、砂金勘探(及补充规定)(1994-5-1/1985-1/1991-8)目录岩金矿普查规范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普查目的任务及工作程序 (1)4 普查工作程度要求 (2)5 普查工作质量要求 (2)6 储量计算 (6)7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8)附录A岩金矿特高品位处理及矿体圈定、外推原则 (8)附录B 岩金矿D、E级储量级别条件(参考件) (9)附录C 岩金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件) (10)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 (11)绪言 (11)第一章砂金矿类型 (11)第一节砂金矿成因类型 (12)第二节砂金矿形态类型 (12)第二章工业要求 (14)第一节砂金矿床开采方式 (14)第二节确定砂金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15)第三章砂金矿床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 (16)第一节矿床地质研究要求 (16)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研究要求 (17)第三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要求 (18)第四节矿床勘探程度的要求 (18)第四章砂金矿床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密度 (19)第一节勘探类型 (19)第二节勘探工程密度 (20)第五章砂金矿床地质勘探工作质量要求 (20)第一节地质调查 (20)第二节探矿工程及采样 (21)第三节砂金样品淘洗与重砂分析 (22)第四节资料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23)第六章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24)第一节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24)第二节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25)第三节确定储量计算各项参数的要求 (25)附录一H系列采金船开采技术条件 (26)附录二最低工业品位制定方法 (27)附录三松散碎屑物粒度分析的分级要求 (27)附录四特高品位的确定与处理方法 (28)附录五矿体圈定中的外推与外推储量级别的划分 (29)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补充规定 (30)一、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密度 (30)二、船采砂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的要求 (30)三、勘探程度的要求 (31)四、特高品位的处理 (32)五、储量计算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4—93岩金矿普查规范1994-05-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岩金矿地质普查的目的任务、工作程序、工作程度、质量要求、储量计算及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等基本内容。
财政部关于印发《黄金地质勘探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3.10.15•【文号】财建[2003]456号•【施行日期】2003.10.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财务制度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黄金地质勘探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3]45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了加强和规范黄金地质勘探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黄金地质勘探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黄金地质勘探资金管理办法2003年10月15日附件:黄金地质勘探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黄金地质勘探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黄金地质勘探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支持黄金矿山企业为增加黄金地质储量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黄金地质勘探资金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各司其职,共同管理。
财政部职责:负责资金预算管理,参与项目评审,审核批复资金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问效、监督检查。
国家发展改革委职责:负责编制项目指南,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编制年度项目计划,提出资金使用计划建议,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资金使用原则与范围第四条黄金地质勘探资金安排的基本原则:(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黄金地质勘探规划。
(二)择优扶持。
1、地质资源条件优越,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已达到普查程度或已经开采证实的探矿项目。
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办法,并已初见成效且带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探矿项目。
(三)主要用于支持国家计划单列黄金企业集团的探矿项目。
第五条黄金地质勘探资金的开支范围包括:(一)项目管理费: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为管理黄金地质勘探项目而发生的支出。
主要包括:编制项目指南、组织项目申报、评审论证等支付的费用。
(二)项目费:是指黄金地质勘探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开采黄金矿产审批手续的补充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冶金工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01.31•【文号】•【施行日期】1994.01.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开采黄金矿产审批手续的补充规定(1994年1月31日冶金工业部)一、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为了加快发展黄金工业,加强黄金矿产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保障黄金工业建设当前和长远的需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对黄金矿产实行保护性开采的通知》[国发(1988)75号]精神。
黄金矿产作为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要进一步有效地加强管理和实行保护。
二、鉴于目前全国集体开办的小型黄金矿山日益增多,为了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做好开办黄金矿山的审批发证工作,决定将原来由国家黄金管理部门审批改为国家和省级黄金管理部门两级审批。
三、冶金工业部黄金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黄金管理部门是办理开办黄金矿山审批的管理机关。
申请开办黄金矿山的企业,由冶金工业部黄金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黄金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颁发《开办黄金矿山批准证书》。
四、申请开办黄金矿山属以下条款之一的,由冶金工业部黄金管理局负责审批。
(一)申请开办黄金矿山使用的地质勘查报告中岩金储量(C+D级)在2吨以上(含2吨),砂金储量(B+C+D级)在1吨以上(含1吨)。
(二)岩金矿山企业的采矿或者选矿建设规模在100吨/日以上(含100吨/日);砂金矿山的建设规模在160立方米/小时以上(含160立方米/小时);矿体平均品位低于3.5克/吨的矿石经黄金管理局批准后可采用堆(池)浸工艺采金,堆(池)浸矿石处理量在3万吨/年以上(含3万吨/年)。
(三)利用黄金地质勘查基金和黄金地质贷款勘查的项目及国家规划勘查项目建设的黄金矿山。
(四)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独办或联办的黄金矿山。
(五)外商投资开办的黄金矿山企业。
砂金矿的探、采、选技术方法一、砂金矿品位确定有人说,我有砂金矿,品位每立方3克,大家不要相信,你想要是真的达到3克/立方,那么每天只要处理量达到1000立方就是1000立方×3品位×80%回收率=2400克黄金(偶然单日生产10000克也不稀奇,平均品位3克基本不可能),处理量达到1000立方的生产方式是很容易的,每天处理3000立方以上的设备和生产方式也很正常。
那么3克品位是怎么来的呢?第一是勘探数据随便填的,第二是算的含金砂品位,没把整个矿体的厚度算进去。
砂金矿品位达到多少可以开采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的,因为每个砂金矿的地质情况都一样,而确定一个矿体的品位到底多少?从现在全球砂金勘探技术来讲也是个难题,大家所看到的勘探地质资料除掉造假的,有60%的准确率就不错了,要准确拿出一块砂金矿体的准确品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是受限于勘探设备,砂金矿地质形成等复杂原因的影响,所以开采砂金矿对民采的调查,山形地貌、水文、河流等要综合考察研究,必要时结合钻探、竖井或挖掘机挖槽探矿。
砂金矿品位在0.1以上,按现在的黄金价格就可以开采了,但是还是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确定,比如国内、国外、用什么方式开采等,因为这些因素都直接决定开采成本的大小。
二、砂金矿勘探方法按主要矿体的延展规模、形态、厚度稳定程度和主要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划分勘探类型,是为了合理地确定勘探工程密度,从而达到有效地探明各级储量的目的。
各种砂金矿床和同一矿床的各个矿体乃至一个矿体的不同部位,地质因素及其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划分勘探类型和确定勘探工程密度,一般是按矿床中占有大部分储量的主要矿体的地质因素来考虑的。
根据以上分类原则,将砂金矿床勘探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类:Ⅰ类:主要矿体形态简单,延展规模大,厚度稳定,砂金分布不均匀,底板平坦且坡度小。
规模较大的河漫滩砂金矿及滨岸砂金矿多属这一类型。
如陕西省恒口河漫滩砂金矿和黑龙江省达拉罕河漫滩砂金矿。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补充规定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一九九一年八月一、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密度1.勘探线间距。
第一勘探类型的B、C、D三级储量块段的线距分别确定为:300、600、1200m;第二勘探类型在第一勘探类型的基础上加密一倍;第三勘探类型在第二勘探类型的基础上加密一倍。
在河谷的转弯处应加密勘探线控制矿体。
2.勘探工程间距按每条勘探线上矿体的宽度并结合全矿体组分均匀程度来确定。
对矿体宽度>200m者,当品位变化系数<120%时,B、C级块段的工程间距均按40m 部署;当品位变化系数为120—200%时,B级块段的工程间距为20m,C、D级块段的工程间距为40m,还应对部分C级块段用20m工程间距作加密验证,其比例不低于1/5;当品位变化系数>200%时,则B、C级块段的工程间距均为20m,D级块段的工程间距为40m。
对矿体宽度为100—200m者,当品位变化系数<200%时,B、C级块段的工程间距应为20m,D级块段的工程间距为40m;当品位变化系数>200%时,B、C、D级块段的工程间距均应为20m;对矿体宽度为40—100m者,工程间距均应为20m,部分C级块段应加密验证,其比例不低于1/3。
二、船采砂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的要求用船采而又超过我国目前所用船型的技术指标者(参照表1—表3)应单独圈算,视具体情况确定储量类别,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时列为表内,否则列为表外。
1.对于高帮、巨砾、胶结层及底板坡度等影响到船采的合理布局时,勘探前应与工业主管部门商定后再开展工作。
2.干帮(含高帮,即当工业指标有盖层剥离比时,含砂粘土层)在枯水期水上高度大于所拟采用船型水上挖掘厚度2米时,应单独圈定、计算储量。
3.根据混合砂的水下厚度、矿体宽度、矿砂总量所选择的船型和斗容,分别参照表1、表2确定允许巨砾的最大粒径及允许含量。
对超过允许砾径的巨砾应调查其分布范围,并统计百立方米含巨砾的数量。
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一、铁矿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一>、储量分类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铁矿储量分为两类:(1)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2)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是由于有益组份或矿物含量低,矿体厚度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对这种矿石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二>、储量分级和级别条件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铁矿储量分为A、B、C、D四级。
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
其条件是:(1)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对于影响开采的断层、褶皱、破碎带已准确控制。
对于夹石和破坏矿体的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及分布情况,已经确定;(3)对于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完全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矿山初期开采地段。
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在B级范围内对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已详细控制。
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3)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
其条件是:(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
关于金矿地质勘查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地质矿产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06.08•【文号】•【施行日期】1994.06.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土资源部关于停止执行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03年2月20日实施日期:2003年2月20日)停止执行关于金矿地质勘查有关问题的通知(1994年6月8日地质矿产部)为了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金矿资源,进一步加强金矿地质勘查,保护地勘单位的利益,保护利用国家资金发现和勘查的地质成果(无形资产)的国有资产权益,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地勘单位(部门)已经同有关方面签订的勘查承包合同,凡勘查资金按合同规定已经如期到位的,各地勘单位应按合同的规定按期向发包方提交勘查报告。
凡是勘查资金未能按合同规定如期到位,地勘单位可以另行筹资勘查或寻求合作单位,勘查成果的法人财产权归地勘单位及新的合作者。
对原发包方已投入的资金,依法扣除违约损失后,承认其在勘查成果价值中所占的权益份额。
二、按国家有关规定,自1993年9月1日起,所有金矿地质勘查成果实行有偿使用。
勘查成果的价值应经有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在评估基础上,有偿使用的价格,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有偿使用价格低于实际勘查总成本的,应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
有偿使用的方式由供需双方商定,可以是一次性转让,也可以是计价入股。
地勘单位以一次性转让方式提供有偿使用勘查成果的收入,在实际勘查成本以内的部分,应全部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再投入;超出成本部分应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再投入。
以计价入股方式提供有偿使用勘查成果的,可比照《企业财务通则》关于无形资产的规定处理。
三、地勘单位向有关方面承包金矿勘查储量时,其承包价款参照国家收购黄金的浮动价方式议定,按现行黄金收购价与1985年收购价的增幅,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承包的单价可在每吨450万元至650万元间商定。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08-2002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placer (metallic mineral) exploration2002-12-1发布2003-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DZ/T 0208—200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勘查的目的任务4 勘查研究程度4.1 矿产勘查工作4.2 勘查各阶段要求5 勘查控制程度5.1 勘查类型划分5.2 勘查工程间距5.3 勘查控制程度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6.1 地形及工程测量6.2 地质填图6.3 物理物探6.4 探矿工程6.5 样品采集、淘洗(加工)、重砂(化学)分析6.6 矿砂选矿加工技术试验采样6.7 岩石、矿砂物理技术性能测定6.8 地质编录、综合整理6.9 应用新技术7 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8.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1 工业指标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9.3 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9.4 矿体圈定与外圈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规范性附录)可行性评价工作B.1 概略研究B.2 预可行性研究B.3 可行性研究B.4 资质要求附录C(规范性附录)重砂矿物分离质量要求附录D(资料性附录)采掘船开采主要开采技术条件附录E(资料性附录)固体矿产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划分及工作要求附录F(资料性附录)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方法F.1 用地质统计学法确定矿产勘查的工程间距F.2 SD法确定矿产勘查工程间距附录G(资料性附录)勘查类型划分和工程间距附录H(资料性附录)松散碎屑物粒度分析的分级标准附录I(资料性附录)特高品位确定标准附录J(资料性附录)一般工业指标附录K(资料性附录)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附录L(资料性附录)砂矿成因类型及形态类型L.1 砂矿成因类型L.2 砂矿形态类型前言本标准是将原单矿种的或在金属矿产勘探(查)规范中有关砂矿勘查部分经修订编制的。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补充规定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一九九一年八月
一、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密度
1.勘探线间距。
第一勘探类型的B、C、D三级储量块段的线距分别确定为:300、600、1200m;第二勘探类型在第一勘探类型的基础上加密一倍;第三勘探类型在第二勘探类型的基础上加密一倍。
在河谷的转弯处应加密勘探线控制矿体。
2.勘探工程间距按每条勘探线上矿体的宽度并结合全矿体组分均匀程度来确定。
对矿体宽度>200m者,当品位变化系数<120%时,B、C级块段的工程间距均按40m部署;当品位变化系数为120—200%时,B级块段的工程间距为20m,C、D级块段的工程间距为40m,还应对部分C级块段用20m工程间距作加密验证,其比例不低于1/5;当品位变化系数>200%时,则B、C级块段的工程间距均为20m,D级块段的工程间距为40m。
对矿体宽度为100—200m者,当品位变化系数<200%时,B、C级块段的工程间距应为20m,D级块段的工程间距为40m;当品位变化系数>200%时,B、C、D级块段的工程间距均应为20m;对矿体宽度为40—100m者,工程间距均应为20m,部分C级块段应加密验证,其比例不低于1/3。
二、船采砂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的要求
用船采而又超过我国目前所用船型的技术指标者(参照表1—表3)应单独圈算,视具体情况确定储量类别,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时列为表内,否则列为表外。
1.对于高帮、巨砾、胶结层及底板坡度等影响到船采的合理布局时,勘探前应与工业主管部门商定后再开展工作。
2.干帮(含高帮,即当工业指标有盖层剥离比时,含砂粘土层)在枯水期水上高度大于所拟采用船型水上挖掘厚度2米时,应单独圈定、计算储量。
3.根据混合砂的水下厚度、矿体宽度、矿砂总量所选择的船型和斗容,分别参照表1、表2确定允许巨砾的最大粒径及允许含量。
对超过允许砾径的巨砾应调查其分布范围,并统计百立方米含巨砾的数量。
为此,除要进行地表调查外,还应施工浅井了解垂向上砾石的变化情况,大型矿床浅井不少于5个,中型矿床不少于3个,小型矿床不少于2个,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施工或收集不少于浅井数量的民采坑中统计资料。
对超过允许砾径巨砾分布区的矿砂量应单独圈算。
浅井的其它用途,详见《规范》。
对施工浅井确有困难者,应写出专门报告,与工业主管部门商定,报储委备案。
4.胶结层应查明其层数、厚度、胶结物成分、胶结强度、空间分布,对胶结层的可挖性作出评价。
位于不可挖胶结层之下的砂金量应圈出,单独计算其储量。
5.船采砂金矿的清底工作影响砂金的回收率,应收集资料,评述底板基岩的可挖性。
6.相邻勘探线间的底板坡度大于所拟采用船型允许的坡度时,应在相应的图件上予以注记和单独计算其砂金储量。
7.当基岩距枯水期水位线的水下深度小于所拟选用采金船的吃水深度与安全间隙之和时(参照表3),应在平面图上予以标记,并单独圈算该范围内的储量。
说明有无提高水位的可能性。
8.当混合砂在丰水期水位线下的厚度超过拟选用采金船最大挖深时,应单独圈出范围并计算其砂金储量。
用水枪开采、分别开采、地下开采等其它方式开采的矿床,其开采技术条件的要求仍按《规范》执行。
三、勘探程度的要求
对各级储量比例要求,B+C级储量的比例根据“保证首期、准备中期、储备后期”的原则,大、中型矿床应占50—60%;复杂的中型矿床可不探求B级储量,但C级储量应占50%;小型矿床一般只探求C+D级储量,其中C级储量应占40%。
为保证生产需要,B级储量比例,大型矿床为10%,中型矿床为5%。
B级储量应分布在经与工业部门商定的首采地段。
四、特高品位的处理
1.特高品位的确定
砂金矿床以单工程品位作为衡量特高品位的单位,其品位大于矿体平均品位6—8倍时,即为特高品位。
当品位变化系数<40%时取6倍,>100%时取8倍。
2.特高品位的处理
1)确定为特高品位的工程,分布上为富矿段时,应加密工程单独圈定并计算储量。
在富矿段中的特高品位工程,按富矿段的平均品位的6—8倍确定其下限值予以处理。
2)当特高品位的工程(大于矿体平均品位6—8倍者),分布上无规律,计算储量时,处理方法如下:
用特高品位工程所影响块段内各工程(含特高品位工程在内)的平均品位代替,若代替后的品位仍高于确定的特高品位下限值时,应继续处理。
五、储量计算
1.基岩中的金一般不能参与单工程品位的计算。
计算储量时,也不应将其计入。
风化可挖基岩一般可圈入0.2m,如确定其含砂金时,可按实际含金厚度圈入计算储量。
2.除矿体矿砂量不能满足要求者外,不得任意用通道连接矿体。
当两矿体用通道连接时,应由工业部门在工业指标中下达通道的规格,并将通道的砂量计入所连接矿体的混合砂储量中,其矿体的平均品位必须大于混合砂块段最低工业品位。
3.城镇、乡村、重要构筑物以及重要地下管道压矿,致使该部分储量暂不能利用时,均应按表外储量处理。
其圈定的范围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勘探线间矿体连接的宽度不能大于勘探线上实际控制的矿体宽度,当矿体宽度小于可采宽度时,可用宽度米克立方米值(宽度×混合砂块段最低工业品位)。
5.矿体外推均呈矩形外推,宽度上有限外推与无限外推均为确定的基本勘探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走向上有限外推与无限外推均为确定的基本勘探线距的四分之一,当实际勘探工程间距与线距小于确定的基本勘探工程间距与线距时,分别按实际勘探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和线距的四分之一外推。
6.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用块段内各工程的见矿厚度及线上各工程的实际影响宽度一次加权求得。
六、勘探工作中,一个位置不得施工多个钻孔,对已经在一处打了多个孔者,应用第一个质量合格的钻孔资料,不得从中选择品位较好的计算储量。
表1 巨砾石标准表
表2 采掘船允许的巨砾石数量表
表3 平底船距采池底板安全间隙表
注:表1和表2与表3摘自198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采矿设计手册》(第一版)矿床开采卷上册第十二章采掘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