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雾霾,探寻根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57 KB
- 文档页数:3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一半期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秋季,夜空精彩纷呈。
10月3日,智利、阿根廷等地可以观测到“日环食”;10月12日,“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经过近地点,其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长达61751年;10月17日,“超级月亮”现身夜空,带来今年最大的一轮明月;10月21日,猎户座流星雨达到高峰。
据此完成1~3题。
1.上述天文现象中,涉及到的天体有()①彗星②卫星③恒星④星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3.若天气晴好,下列地点中,肉眼观察猎户座流星雨最佳的是()A.成都市中心B.峨眉山山顶C.金沙江谷底D.青城山林间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可以观测本世纪第三次“水星凌日”罕见天象,该天象是指水星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且连成一条直线,可以观察到水星投影出的小黑斑缓慢穿过太阳。
下图为水星凌日照片和据此完成4~6题。
4.本次“水星凌日”天象发生时,水星所处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5.形成“水星凌日”天象的重要条件是()A.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B.地球体积小于水星C.日地距离远小于日水距离D.太阳自身不会发光6.根据“凌日”现象原理,在地球上观测,下列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A.木星B.金星C.火星D.天王星2024年10月15日,我国宣布将开启地外生命探寻的相关计划,重点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寻找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迹象存在。
据此完成7~8小题。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环境条件有()①太阳正值壮年期,有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③地表温度适宜,液态水广泛存在④质量和体积适中,存在大气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与地球相比,月球()A.距离太阳更近B.昼夜温差更大C.液态水更丰富D.生物种类更多“夸父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
关于雾霾知识试题及答案【正文】1. 雾霾知识试题1.1 多选题1. 雾霾是指什么?A. 大气污染的一种形式B. 高浓度的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形成的C. 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的聚集D. 大规模山火引起的空气污染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机动车尾气C. 温室气体排放D. 天然气使用3. 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A. 呼吸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特定致癌物质的积累D. 全身皮肤1.2 判断题1. 有雾霾天气时,户外锻炼对健康有益。
A. 正确B. 错误2. 雾霾天气下,佩戴普通口罩可以有效防护。
A. 正确B. 错误3.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雾霾频发的地区。
A. 正确B. 错误2. 雾霾知识答案1.1 多选题答案1. A2. C3. A、B、C1.2 判断题答案1. B2. B3. A【总结】通过以上雾霾知识试题及答案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雾霾的相关知识。
雾霾是大气污染的一种形式,主要由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导致。
雾霾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在雾霾天气中,户外锻炼并不利于健康。
普通口罩无法有效防护雾霾颗粒物的吸入。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雾霾频发的地区。
掌握雾霾的相关知识,对于自身的健康和参与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减排行动,共同努力创造更清洁的环境。
雾霾知识答题1、霾天气对健康有哪些影响?霾天气引起的健康影响主要以急性效应为主,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结膜炎、支气管炎、眼和喉部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鼻塞流鼻涕、皮疹、心血管系统紊乱等疾病的症状增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
此外,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
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霾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
2、雾霾期间的防范措施?老人、儿童、孕妇及患有心、肺疾病的人群,在雾霾天气时,要避免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出行,如果必须出门要采取带口罩等防护措施;外出回来后应及时清冼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室内的PM2、5除了室内吸烟、燃料燃烧、烹调油烟等来源外,主要来源于室外,雾霾天气时尽量关闭门窗,减少外环境颗粒物进入室内。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颗粒物的污染。
3、口罩的佩戴时间与适用人群?口罩是在一定条件下佩戴的,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佩戴。
本身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配戴后呼吸阻力增大,会造成不适的感觉。
口罩也不适宜长时间佩戴,一方面口罩外部吸附了颗粒物等大量污染物,会造成呼吸阻力的增加;另一方面口罩内部也会吸附呼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在口罩选择方面, N95型口罩比医用口罩对PM2、5阻挡效果更好。
4、什么是PM2、5?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是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微粒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微粒组成。
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微粒由尘土性微粒、植物和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黑粒子组成。
二次微粒主要由硫酸铵和硝酸铵组成,这两种微粒是由大气中的SO2和NOx转化生成的。
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城市大气中PM2、5的来源和生成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各种燃烧过程,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的直接排放;大气化学反应的“二次生成过程”,如NOx和VOCs在大气中生成的光化学微粒,SO2和NOx在大气中生成的硫酸盐、硝酸盐微粒等。
雾霾的知识阅读题及答案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下面是的雾霾的知识,欢送来参考!⑴20xx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多地遭遇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严重。
1月9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大雾蓝色预警。
随着影响程度的加重和范围的扩大,1月12日,中央气象台将预警从蓝色提高到最高等级黄色。
这令人恐惧的雾霾天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雾霾天出现前,在经历了大范围的低温之后,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出现了停歇。
由于地面上方对流层中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比拟稳定,夜间辐射降温效应的出现,导致了雾的产生。
雾本身是一种比拟正常的天气现象,并没有污染,但是大雾形成时由于天气形势的相对稳定,造成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困难,越聚越多的聚集效应,形成了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霾的出现。
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从本质上讲,按照气象学的定义,雾和霾是有本质区别的。
雾是由水汽组成。
水汽遇冷就结雾,再冷就是冷雾。
一般雾的颗粒比拟大,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微米。
而霾就不一样了,它是比拟干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是非常小的,根本上为微米量级。
从研究结果来看,一般情况下,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也就是大家常说到的PM2.5,它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又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所以说,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
⑷在颜色上,我们常见的雾主要是由水体组成,水体在阳光或者是散射光照射下会呈偏白的颜色;而霾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或者褐色。
在城市里,雾和霾总是交织出现。
⑸我们都知道,天气系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与净化能力,对于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来说,这种消散作用需要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
一些污染物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产生物理化学反响,沉降、分解,通过雨雪进入到陆面或者海洋。
当大气扰动明显时,除了水平方向的运动外,还会有垂直方向的扩散,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便会被稀释。
雾都孤儿狄更斯阅读理解答案雾都孤儿狄更斯阅读理解答案「篇一」综合性学习。
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下面请你参加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1)请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
(每条不超过30字)(2分)材料1: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
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现象。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2: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
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程度。
材料3: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鄂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作,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自20xx年5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
20xx年6月,又启动了省级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
(2)为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分)(3)针对农村露天焚烧秸秆的突出问题,鄂州市政府督查室、市环保局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农村展开巡查。
假如你是督查组的一员,遇到一位农民老大爷正准备焚烧秸秆,你将怎么劝说他?(4分)答案(1)示例:①雾霾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②鄂州市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
(每条1分,符合题意即可。
共2分。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雾霾,雾和霾的组合,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
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春季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会逐渐出现轻雾天气。
随时间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连续雾霾,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
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而人为因素一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北方在冬季取暖时,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
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使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空气污染严重,这样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国家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
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
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主题活动二:雾霾现象探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主题活动二:雾霾现象探秘》是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一节主题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雾霾现象,探究雾霾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雾霾的定义、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危害、雾霾的防治四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关注。
但他们对雾霾现象的认识可能局限于表面,对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展示等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难点:引导学生探究雾霾的成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雾霾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展示法: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调查问卷,用于学生课前调查。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雾霾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让学生对雾霾有全面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雾霾现象,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二《雾霾现象探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题是《雾霾现象探秘》,属于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第一单元主题活动二。
教材以雾霾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雾霾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雾霾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雾霾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实验等方法,探究雾霾现象,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培养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雾霾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4.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雾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实验器材:雾霾模拟实验所需物品。
3.调查问卷:用于学生调查雾霾现象。
4.相关资料:关于雾霾防治的政策、措施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雾霾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同时,提问:“你们对雾霾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雾霾现象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雾霾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雾霾现象。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6八上·邵阳期末)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 . 斑澜栖息xī泰然处之chù危言悚听B . 潸然眼棱léng弄巧成拙chù适得其反C . 喧嚣濒临bīng夜不能寐mèi按步就班D . 绰号贿赂lù脍炙人口kuài循规蹈矩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选骋抱歉马革裹尸鞠躬尽瘁B . 污秽元勋妇儒皆知慷慨淋漓C . 屏障喧闹不以为然警报叠起D . 高粱亘古可歌可泣铤而走险3.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满电视都是明星玩游戏,央视的《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B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短短40个字传递出丰富的房地产调控信息,彰显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坚强决心。
C . 自然存在的山和艺术创作的山,竟分不出界线,融为一体。
D . 在我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的那些人迹罕至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由于嫦娥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B . 学校狠抓后勤管理,防止学生校园食品中毒事件不再发生。
C . 云南各地政府积极制定抗旱措施,调查旱灾情况。
D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活质量。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6九上·垦利期中) 补充句子。
①温庭筠在《望江南》中,通过写景充分表现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和内心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雾霾现象探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雾霾的定义和特点2. 雾霾的成因3. 雾霾的危害4. 雾霾的防治措施5. 环保意识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雾霾的成因和危害2. 雾霾的防治措施3. 环保意识教育难点:1. 雾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理解2. 环保意识教育的实践教具与学具准备1. 投影仪、PPT2. 雾霾相关视频资料3. 环保手工艺品材料4. 研究报告模板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雾霾天气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雾霾现象的好奇和关注。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雾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环保手工艺品的制作,如使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袋等,以此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手工艺品,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解释。
板书设计1. 雾霾现象探秘2. 提纲:雾霾的定义和特点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危害雾霾的防治措施环保意识教育作业设计2. 环保手工艺品:要求学生在家中制作一个环保手工艺品,如环保袋、废纸制成的笔筒等,以此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环保态度和行为习惯。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程的动态流程,包括学生参与的活动、讨论、实践和反思,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雾霾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雾霾的主要成分?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颗粒物D. 臭氧答案:D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A. 气象条件B. 汽车尾气C. 工业排放D. 阳光照射答案:D3. 以下哪个措施不能有效减少雾霾天气?A.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B.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C. 增加城市绿化D. 提高紫外线照射强度答案:D4.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我国雾霾天气严重的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答案:C5. 以下哪个措施不属于雾霾应急措施?A. 限行B. 停工C. 减少公共交通运营D. 增加户外运动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雾霾的预防措施?A. 减少烟花爆竹燃放B. 提倡低碳出行C.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D.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答案:D7. 以下哪个现象与雾霾无关?A. 空气污染B. 能见度降低C. 呼吸困难D. 晴空万里答案:D8. 以下哪个指标不能反映雾霾天气?A. AQI(空气质量指数)B. PM2.5C. SO2D. 温度答案:D9. 以下哪个措施可以有效减轻雾霾天气?A. 增加燃煤量B.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C. 发展核能D. 减少绿化面积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雾霾的健康危害?A. 呼吸道疾病B. 心血管病C. 皮肤病D. 失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分包括哪些?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颗粒物D. 臭氧E. 温室气体答案:ABC1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雾霾天气?A.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B.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C. 增加城市绿化D. 提高紫外线照射强度E. 推广清洁能源答案:ABCE13. 雾霾天气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减少烟花爆竹燃放B. 提倡低碳出行C.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D.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E. 增加户外运动答案:ABC14. 雾霾天气的健康危害包括哪些?A. 呼吸道疾病B. 心血管病C. 皮肤病D. 失眠E. 免疫系统疾病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5. 雾霾天气是由气象条件和人为污染共同导致的。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雾霾现象探秘》一、活动设计说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14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主要目的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雾霾等焦点环境问题的关切和期待,展示中国政府铁腕铁规治污的坚定决心和应对雾霾等突出环境问题的积极行动“雾霾”是2013年度关键词。
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
江苏也常常出现雾霾天气。
目前全国重度污染的城市越来越多雾霾天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雾霾是怎样形成的?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危害?我们能为消除雾霾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有所了解,有所担当,为治理雾霾天气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活动目标结合学校的环保主题“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召开“远离雾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通过赞环境、忧环境、护环境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知道与雾霾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并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绿化,宣传环保活动,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热情。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雾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与分析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雾霾天气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各种危害,能在雾霾天气时知道采取一些适当的防护措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交流合作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为治理雾霾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准备学生:1.雾霾天的时候,拍几张照片或一段视频,观察雾霾笼罩下人们的生活,并将照片或视频保存到U盘或上传到网盘,以便课堂上交流。
2.对于雾霾有哪些问题?写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上网、与大家交谈等方式自己去探究、去寻求答案,比如,雾霾是怎么形成的?雾霾可以消除与预防吗?人类目前已经采取了怎样的有效行动?教师:1.收集一些雾霾笼罩下的人们生活的照片、视频或相关报道等2.和学生同步了解一些关于雾霾的信息四、活动过程(一)话题导入PPT出示一组图片,引出雾霾话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看了这些图片后的感受,最后出示课题“雾霾现象探秘”。
无锡市苏少版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主题二:雾霾现象探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动主题二:雾霾现象探秘》是苏少版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雾霾现象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雾霾的定义、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雾霾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对雾霾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雾霾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对雾霾现象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为保护家园贡献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雾霾的定义、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雾霾的成因及其危害。
2.雾霾的防治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实验等方法,自主探究雾霾现象。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雾霾现象探秘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实验器材:准备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实验器材。
3.调查问卷:设计关于雾霾现象的调查问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雾霾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雾霾问题。
提问:“你们对雾霾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介绍雾霾的定义、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雾霾的形成过程及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雾霾现象。
例如,用口罩模拟雾霾环境,让学生感受戴口罩的重要性。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主题活动二:雾霾现象探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主题活动二:雾霾现象探秘》这一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雾霾现象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雾霾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雾霾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的认识尚不深入,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环保素养。
此外,学生对实践活动充满兴趣,通过动手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掌握、观察、分析等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关注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雾霾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雾霾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地考察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雾霾图片,引发学生对雾霾现象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3.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雾霾成因、危害和防治方法,形成报告。
5.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周围环境的雾霾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6.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观察、分析的过程和心得。
7.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注环境、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1雾霾⑴连日来,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雾霾天袭扰中东部大城市。
网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究竟什么是雾霾天,在这,我给大家做一下科普性的介绍。
⑵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
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
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
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
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⑶霾,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⑷霾与雾的区别是什么呢?⑸雾是自然形成的,霾是人为造成的。
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下面请你参加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1)请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
(每条不超过30字)(2分)材料1: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
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现象。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2: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
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程度。
材料3: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鄂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作,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自2015年5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
2015年6月,又启动了省级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
(2)为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分)(3)针对农村露天焚烧秸秆的突出问题,鄂州市政府督查室、市环保局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农村展开巡查。
假如你是督查组的一员,遇到一位农民老大爷正准备焚烧秸秆,你将怎么劝说他?(4分)参考答案:(1)示例:①雾霾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②鄂州市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
(每条1分,符合题意即可。
关于雾霾知识试题及答案1.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此时,应多吃润肺食物,以下哪种食品不能达到润肺功效?(D)A.百合B.雪梨C.莲藕D.辣椒2.雾霾天在什么情况下要带口罩(A)A.PM2.5>100B.PM2.5>200C.PM2.5>300D.PM2.5>4003.室内在什么时间可以开窗通风换气(A)A.中午B.清晨C.傍晚D.晚上4.上下班高峰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的时间段,污染物浓度_D_。
A.正常B.最低C.较高D.最高5.雾霾天里,像_B_等对污染比较敏感的人群,阴霾天也最好别出门。
A.青年人B.孩子、孕妇C.青少年D.中年人6.雾霾天气行车不正确的注意事项(D)A.正确使用灯光B.保持比较低车速C.使用喇叭进行提示D.可以随意超车7.PM2.5雾霾主要来源不正确的是_C_?A.汽车尾气B.工业生产C.水面蒸发D.日常发电8.雾霾天气,我们普通人可以带什么口罩?(A)A.KN90型口罩B.KN95口罩C.纱布口罩D.塑料口罩9.N95虽能过滤95%的PM2.5,但其密闭严、透气性差。
医生提醒,佩戴N95这种专业防护型口罩要经过培训,否则容易造成_C_。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更要谨慎选择。
A.不良反应B.感染细菌C.呼吸困难D.病毒感染10.在户外待的时间较长,回家后一定_B_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清洗口部,漱口就可以了。
清洗鼻腔,可以用棉签蘸点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
A.要休息过1小时后B.要及时C.不要及时。
“认识雾霾,探寻根源”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导读:区域
PM2.5污染源
排放比例
总排放量
北京市
机动车尾气
22%
75.5%
煤炭燃烧
16.7%
工地扬尘
16%
工业排放
16.3%
农村养殖、秸秆焚烧
4.5%
周边省市
周边省市空气污染
24.5%
24.5%
主要原因:主要污染源:
10.针对雾霾天,北京市采取了多项措施。
请你根据下面内容,概括出北京市政府治理PM2.5所采取的四项措施。
(4分)大气污染期间,在一定区域内机动车拟限行;排污单位不执行停产、部分停产的强制性应急措施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北京史上最严厉、最细致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日前公开征求意见。
2月1日起执行“京五”机动车排放标准,3月1日起停止销售注册不符合“京五”标准的轻型汽油车。
据介绍,实施“京五”排放标准后,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单车氮氧化物排放与“京四”相比均将下降40%左右。
今年66家高污染企业须完成转型调整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否则将被关停退出;在石化等重点行业实施“两倍”环保审批制度,即新建项目排放1吨污染物,则需对现有污染物排放削减2吨。
按照计划,本市今年继续实施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确保全年完成35万亩任务,加快建设南中轴等森林公园,新增万亩城市森林10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11.班会的黑板报上需要一个条幅,某同学写出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内容续写下句。
(要求:与上句语意关联,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浓雾霾锁京城,探寻根源。
下句:
参考答案:
9.(4分)主要原因: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加重北京市雾
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煤炭燃烧、工地扬尘、工业…中考综合性学习参考答案…还蓝天/多措施治污染,纯净空气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