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知识点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17.83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的居民
(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的数量:1999年已突破60亿7月1日为世界人口日
2、世界人口的增长: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口增长快,而欧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增长慢
结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3、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人口/总人口×100% 或=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率
南北美洲的东部(优越)4
1亿人=100000000人)增长过快: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经济发展受影响、资源环境压力过大等
5、人口问题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
对策: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属于黄种人
(三)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1、民族:世界近2000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是汉族
2、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没有文字
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3、三大宗教:基督教:《圣经》(信仰人数最多)伊斯兰教:《古兰经》佛教
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
(四)世界的聚落
1、聚落的形态: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出现早)
2、聚落与环境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
例如:东南亚的高脚屋——下部架空,防水——气候高温多雨
北非的平顶屋——墙厚、少窗、防日晒、保温——气候干旱、气温日夜变化大
因纽特人的冰屋——低矮、无窗、保温好——气候严寒。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总数:201年110月,世界人口总数达70亿。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3、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X总人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0,总人口会增长;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0,总人口不增也不减;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0,总人口会减少。
4、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一般来说,欧洲国家、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中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主要与长期的计划生育有关。
二、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资源不足,环境压力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决措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总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1、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某地区总人口(人)人口密度=某地区总面积(平方千米)、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人文因素:交通、开发历史、工业、农业等四、世界的人种:主要根据体质特征划分归纳:人种的肤色大致从低纬向高纬变浅。
世界上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人种是白色人种。
、除上述三大人种外,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
说出下图中各地的主要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说出下图中各地的主要语言:二、世界的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
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1.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也是人口最多的洲,拥有各种各样的民族和文化。
其中,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是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他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亚洲,人们信奉的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在饮食方面,亚洲的人们饮食多样,米饭是主食,饭后品茶是一种习惯。
此外,亚洲的传统服饰也各具特色,如中国的旗袍、印度的沙利华、日本的和服等。
2. 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洲,也是人口第二多的洲。
在非洲,有上百个不同的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
非洲的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也有一些原始宗教存在。
非洲人的饮食以玉米、小米、高粱为主食,还有很多肉类和蔬菜。
在非洲,人们喜欢身着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传统服饰,还喜欢手工艺品和音乐舞蹈。
3. 欧洲欧洲是世界上的第三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欧洲,有许多著名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欧洲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
在欧洲,食物种类丰富,以面包、奶酪、葡萄酒为代表,还有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糕点和美食。
欧洲的服饰多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时装品牌。
4. 北美洲北美洲是世界上第四大的洲,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
北美洲人口众多,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因此拥有多元化的文化。
在北美洲,主要宗教是基督教,此外还有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
在饮食方面,北美人喜欢各种类型的快餐和西餐,如汉堡、披萨、炸鸡等。
在服饰方面,北美洲的人们盛行西方时尚,穿着休闲舒适的服装。
5. 南美洲南美洲是世界上第五大的洲,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多样的气候。
南美洲有着多种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国家。
南美洲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还有许多原始宗教存在。
在南美洲,人们喜欢各种类型的辛辣食品,如墨西哥的塔科、秘鲁的鸡肉。
在服饰方面,南美洲的人们喜欢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以及拉美风情的音乐和舞蹈。
初中地理人口知识点归纳人口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国家特定时期内的居民总数。
了解人口方面的知识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并为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下面,我将对初中地理中的人口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人口的增长与分布1. 人口增长的原因- 出生率:指一定时间内每1000人口中新生婴儿的数量。
- 死亡率:指一定时间内每1000人口中死亡人数的数量。
- 自然增长率: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 流动人口:指移居、迁入或迁出的人口。
2. 全球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 人口稀疏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
- 人口过度密集区: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3.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 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经济相对较落后。
- 内陆省份:人口集中在沿江、沿海和大中城市。
- 城乡人口差异:城市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二、人口问题与解决办法1. 人口问题的表现- 人口过多:导致资源供给不足,环境破坏严重。
-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增多,劳动力减少。
- 人口流动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城市人口过多和农村人口减少。
2. 人口问题的解决办法- 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控制生育率和生育限制,调整人口数量和结构。
- 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养老负担。
- 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 区域发展平衡:通过发展内陆地区和农村经济,减少人口流动问题。
三、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 人口迁移的类型- 农村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 城市向城市迁移:人口从相对不发达的城市迁移到发达的城市。
- 国际人口迁移:人们跨越国家边界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2. 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 就业机会:城市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高的薪资。
- 教育和医疗资源:城市拥有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设施。
七年级地理世界居民知识点世界居民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生活、工作、学习、交流等各种活动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世界居民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讲解七年级地理世界居民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一、世界居民的分布情况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些?最多的城市在哪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哪里?这些问题都要涉及到世界居民的分布情况。
在地理学中,我们一般利用普查数据、统计数据和遥感图像等手段来了解世界居民的分布情况,其中普查数据是最直接实用的一种。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等;最多的城市是东京、德里、上海、撒马尔罕、孟买等;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摩纳哥、新加坡、香港等。
了解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上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态。
二、世界居民的聚居形态聚居形态是指世界上居民的居住分布的形态,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集中式聚居形态是指人口集中在城市、市中心、沿海等地区,这类形态主要存在于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日本、中国东部沿海等地区。
分散式聚居形态是指居民分散分布在广阔的乡村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欠发达地区较为常见。
三、世界居民的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是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要素。
不同地区的居住环境也会影响到世界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例如,热带地区由于气候炎热湿润,疾病的流行率较高;荒漠地区由于食物和水源匮乏,人们往往采用游牧或移民的方式生活;丛林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人们更多的采取自给自足、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
四、世界居民的语言和文化世界上有着非常多的语言和文化,每个地区的语言和文化都有其特色。
例如,北美洲以英语和西班牙语为主要语言,当地文化也深受西欧文明、印第安文明、非洲文化等的影响;东南亚以汉语、印尼语、马来语、泰语等语言为主要语言,当地文化也呈现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多样化的特点。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核心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考点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总数: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
(2)人口增长进程: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
(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①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②人口稠密区: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③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自然环境恶劣地区
3.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措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
(2)人口数量过少,增长过慢
措施:鼓励生育
考点二:世界的人种
1.气温的变化:
(1)三大人种: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2)不同人种的特征及分布
考点三: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语言:
2.世界的三大宗教:
考点四:世界的聚落1.聚落的形式:
2.聚落的形成条件:
3.聚落与自然环境:
4.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有些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着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便于后人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状况。
(2)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
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速记清单教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目录知识点一:世界人口的数量:突破80亿(2022年)知识点二: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1)人口增长特点:从总体看,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是不断增加的。
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
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2)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知识点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100%出生率=出生人口数平均人口数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平均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自然增加人口数(出生人口数减去死亡人口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100%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平均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数量增长,如中国、印度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0,表示人口数量停止增长,如欧洲的一些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数量减少(负增长),如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知识点四: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大洲是欧洲。
【点拨】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第三《世界的居民》复习要点1、1999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突破70亿,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慢,此后世界人口增长快,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在迅速增长2、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4、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地区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南美洲的东部、北美洲的东部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如撒哈拉沙漠)、寒冷的极地(如南极洲)、空气稀薄的高高原(如青藏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如亚马孙平原)6、人口密度=总人口数/领土面积单位用人/千米2表示7、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的问题:①自然方面:资短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引发自然灾害②社会经济方面: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经济等矛盾突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带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不足8、人口如何增长才是合理的:人口的增长应与资、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9、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重要措施10、近几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11、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12、填写世界的人种有关问题人种分布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湘教版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2、公元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此后特别是20世纪世界以来人口迅速增长。
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4、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6、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7、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8、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世界人口问题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0、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会引发: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资源方面: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粮食短缺等。
环境方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干扰等。
社会方面: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犯罪率上升,交通拥挤等。
6、我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
2、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3、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一、世界的人口1、2011年10月31日,这一天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世界人口日:每年的7月11日。
2、人口增长的快慢,受生活水平、医疗条件、人口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3、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度量。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人口增加;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表示人口减少;自然增长率等于零表示人口不变。
4、除南极洲外,亚洲人口最多,大洋洲人口最少。
非洲的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
5、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说明。
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6、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7、人口增长速度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增长(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问题。
8、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1、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特征等划分的人群。
世界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2、(了解)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了解)。
3、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4、主要语言分布地区(了解)5、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6、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
7、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
起源于阿拉伯地区。
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8、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在中国,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
9、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佛塔、石窟。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梳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梳理湘教版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口和历史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又会作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人口变动的基础。
研究它有利于政府等决策部门对人口的发展问题进行合理政策实施.世界人口空间分布分为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和基本未被开发的无人口地区。
据统计,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区的约占陆地面积的7%,那里却居住着世界70%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
人口在各大洲之间的分布也相当悬殊。
欧亚两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2.2%,但两洲人口却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2%。
尤其是亚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于此。
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一半而人口尚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4。
大洋洲陆更是地广人稀。
南极洲迄今尚无固定的居民。
欧洲和亚洲人口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都在90人以上,非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平均每平方公里在20人以下。
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才2.5人。
世界人口按纬度、高度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世界上有近80%的人口分布在北纬20°~60°之间,南半球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1%多;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也不平衡,5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200米以下、不足陆地面积28%的低平地区。
由于生产力向沿海地区集中的倾向不断发展,人口也随之向沿海地带集中。
目前,各大洲中距海岸200公里以内临海地区的人口比重,已显著超过了其面积所占的比重,并且沿海地区人口增长的趋势还会继续发展。
从国家看,情况也是这样。
1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3.1 世界的人口(课本48—53页)1.时期。
世界人口突破70亿。
2.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3.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②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4.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单位是人/km ²。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5.世界人口绝大部分住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1)四大人口稠密区:①亚洲东部和南部、②欧洲西部、③北美洲东部、④南美洲的东部。
※(2)四大人口稀疏区:①干旱的荒漠、②寒冷的极低、③原始的热带雨林、④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7.世界人口问题:3.2世界的人种(课本54—55页)①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且直,脸宽平,鼻梁中高,身材中等。
②白色人种:皮肤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浅,头发波浪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多,身材高大。
③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棕色,头发卷曲,鼻形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体毛少,四肢较长。
2.世界人种的分布 黄色人种分布在:主要在亚洲的东部,还有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分布最广)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黑人故乡”)、美洲。
(美洲也有黑人分布的原因贩卖奴隶)。
混血人种分布:南美洲3.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课本56—59页)1.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口诀:汉英法俄西阿拉)2.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把英语作为母语。
3.巴西通用葡萄牙语,其他多数国家为西班牙语。
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5.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 ①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_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初中地理必背学问点:世界的居民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divide;面积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淡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惊慌、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惊慌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缺乏、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运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运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____: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足够、气候暖和潮湿、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初中地理必背学问点: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改变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拟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改变,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此时此刻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此时此刻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改变,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知识点讲解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知识点讲解
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
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
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
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
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
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
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
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