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行业数据
- 格式:xls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8
2013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对2013年保险行业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了解该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1. 行业概述2013年,保险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
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需求。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保险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达到了X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X%。
这主要得益于国际贸易的增加以及新兴市场的崛起。
3. 市场竞争格局2013年,保险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A、B、C等公司。
其中,公司A在市场份额上占据领先地位,其次是公司B和公司C。
4. 市场驱动因素在2013年,保险行业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全球经济的复苏促使更多人购买保险产品。
其次,人们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加速了保险市场的扩大。
另外,科技的进步也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5. 主要问题和挑战然而,2013年的保险行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保险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之间的利润率不断下降。
其次,保险产品的复杂性导致消费者购买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此外,保险行业还面临着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管理的挑战。
6.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保险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公司需要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保险产品。
其次,通过合作与整合,提高市场份额和降低成本。
另外,保险公司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提高盈利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2013年保险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保险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保险公司应积极应对变化,加强创新和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3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一、2013年全国建筑业基本情况2013年,建筑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实现整体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9313亿元,增长16.1%;完成竣工产值90199亿元,增长13.3%;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13.0亿平方米,增长14.6%;房屋竣工面积达到38.9亿平方米,增长8.5%;签订合同额289674.1亿元,增长17.1%;实现利润5575亿元,增长16.7%。
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79528个,增长5.6%;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均人数4904.3万人,增长5.9%;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324842元/人,增长9.6%。
(一)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总产值增速趋缓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436528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6%(图1)。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3737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0.9%。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2010年、2011年40%以上的高位增长后,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12年为13.9%,2013年仅为1.4%(图2)。
图1:2009-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增速图2:2009-2013年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3年达到159313亿元,是2004年的5.5倍。
建筑业总产值在历经2004年、2010年两次25%以上的高速增长后,2011年起增速步入下行区间。
2013年下行趋势进一步明显,为16.1%,已下滑到《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期总产值年增长15%附近(图3)。
图3:2004-2013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速(二)建筑业从业人数与企业数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图4:2009-2013年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建筑业从业人数增长情况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建筑业企业79528个,比上年增加4248个,增长5.6%(图5)。
2013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报告2013年,工业生产由连续两年的快速回落转向平稳,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继续放缓,工业企业利润呈恢复性增长,小微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总体平稳,但仍处不景气区间。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7%,增速较上年回落 0.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2011年、2012年明显收窄。
工业生产增长由前两年的快速回落有所趋稳。
从年内运行态势看,上半年小幅回落,下半年回升企稳。
一季度增长 9.5%,二季度增长 9.1%,三季度增长 10.1%,四季度增长 10%。
7月份至12月份,工业增长连续六个月保持在9.5%至10.5%的区间内,呈企稳运行的态势。
从行业门类看,2013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10.5%,与上年持平;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回升1.5个百分点。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回落,20个行业增速加快,1个行业持平。
主要工业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4.9%,较上年加快6.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9%,加快1.2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2%,加快0.8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8%,加快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加快1.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9%,加快0.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2.1%,加快0.4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5%,加快0.3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7.2%,与上年持平;纺织业增长8.7%,较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4%,回落4.2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增长10%,回落1.8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增长7.2%,回落2.1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13.5%,回落1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3%,回落0.8个百分点。
2013汽车行业分析报告根据2013年汽车行业的市场数据和趋势,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首先,在2013年,全球汽车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际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了8900万辆,较2012年增长了4.4%。
尽管以欧美市场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汽车销售增长较为缓慢,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汽车销量增长迅猛,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其次,2013年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
电动汽车的推广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和优惠措施。
同时,电动汽车的技术也逐渐成熟,续航里程得到明显提升,充电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
这使得电动汽车在2013年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全球销量达到了21万辆,较2012年增长了80%。
第三,2013年是国内汽车市场增长放缓的一年。
受到经济增长放缓和政府调控政策的影响,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明显下滑。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了14%,较2012年下降了4.7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销量增长了15%,但增速也较2012年下降了5.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内汽车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推出了新的产品和政策来争夺市场份额。
最后,2013年是汽车行业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年份。
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了节能、低排放的新车型。
尤其是在中国,政府对汽车尾气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推动了汽车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更加环保的汽车产品。
2013年,中国国内自主品牌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标准也进一步提高,使得中国汽车行业向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2013年汽车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新兴市场的增长势头迅猛,电动汽车得到了政府和市场的大力支持,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但绿色发展成为行业的主要方向。
这些趋势对于未来的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3年中国物流行业运行统计报告2013年中国物流行业运行统计报告2013年全国货物运输量达444亿吨,较2012年412亿吨增长7.7%。
全国货物运输周转量总计为182977.87亿吨,较2012年163300.27亿吨增长12%。
全国邮政业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分别为2547.8亿元和2725.1亿元,占GDP比例分别为0.44%、0.47%。
在GDP中的占比逐年攀升。
一、2013年公路运输情况2013年全国公路货运量为354.9亿吨,较去年322.13亿吨增长10%。
货运周转量为67114.6亿吨,较去年59826.08亿吨增长12%。
表1:2013年1-12月公路货运量单位:亿吨2013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公路货运量总计26.4 23.727.7 28.4 29.8 30.4 30.4 30.8 31.8 32.3 32.1 31.1注:①表中累计同比增长数据,是用上年修订后的数据计算的,非直接比较。
数据整理: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表2:2013年1-12月公路运输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2013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公路货物周转量总计4789.74285.845084.85133.95390.5820.75725.865780.76188.76287.76394.16232.6注:①表中累计同比增长数据,是用上年修订后的数据计算的,非直接比较。
数据整理: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二、2013年铁路运输情况2013年全国铁路货运量39.5较去年39.4亿吨基本持平。
铁路货运量周转量29174.04亿吨较去年29125.92亿吨基本持平。
表3:2013年1-12月铁路运输货运量单位:亿吨2013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铁路货运量总计3.4 3.13.4 3.1 3.2 3.1 3.2 3.3 3.3 3.5 3.4 3.5注:①表中累计同比增长数据,是用上年修订后的数据计算的,非直接比较。
2013年塑料制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生产情况
2013年1-12月,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累计完成产量6188万吨,同比增长8%,其中,农用薄膜累计完成产量187.4万吨,同比增长13.6%;12月份当月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完成产量593.6万吨,同比增长5.1%,其中农用薄膜完成产量16.7万吨,同比下降2.3%。
二、销售情况
2013年1-12月,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累计产销率达97.9%;其中12月份当月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当月产销率达98.3%。
三、经济效益情况
在经济效益方面,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2%,完成税金总额同比增长 1.3%。
其中塑料薄膜生产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8%,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4%,完成税金总额同比增长12.9%。
2013年中国各行业各地区平均工资2014年05月27日 09:48:22来源:新华财经新华网消息国家统计局网站2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国家统计局在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范围内对不同岗位的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87万家法人单位。
调查单位的就业人员按岗位分为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5类。
调查数据显示,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5676元,其中,单位负责人107374元,专业技术人员63074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6403元,商业、服务业人员39322元,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0044元。
单位负责人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35倍;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6%。
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73。
分四大区域看,东部地区岗位间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3.09;中部地区岗位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3。
分行业门类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5.65;建筑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17。
7个行业岗位工资差距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6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7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6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18,房地产业3.5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19,批发和零售业2.88;9个行业岗位工资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建筑业2.17,住宿和餐饮业2.40,卫生和社会工作2.51,制造业2.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60,采矿业2.6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65,教育2.69。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外商投资企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5.35;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01;第三是国有单位,最高与最低之比是3.19。
2013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5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6.3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1315.30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8508.03亿元,增长9.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856元,比上年增长10.2%。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
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5%、11.7%和4.3%。
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3428.76亿元,比上年增加419.88亿元,增长14.0%,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118.67亿元,增长19.3%;公共财政支出3056.48亿元,增长17.2%。
全省国税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2106.01亿元,增长9.7%;全省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2189.21亿元,增长20.2%。
规模以上工业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
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9.8%,家具制造业增长15.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2.8%,纺织业增长22.6%,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18.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0.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0%,黑色金属冶炼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59.45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94.33亿元,增长12.7%;国有企业86.47亿元,增长17.0%,集体企业7.63亿元,下降20.4%,股份制企业1000.34亿元,增长13.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83.82亿元,增长2.8%;私营企业637.39亿元,增长19.1%。
201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报告第一篇:201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报告201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1%新华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雷敏、刘铮)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38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
统计显示,2013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8885亿元,增长11.6%。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2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918亿元,增长14.6%。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商品零售208988亿元,增长13.6%。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110704亿元,增长12.7%,其中,汽车类增长10.4%,家具类增长2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5%。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环比增长1.24%。
第二篇: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报告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李栋)今天,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
马建堂讲话中提到,201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129亿元,增长14.6%。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9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849亿元,增长14.5%。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商品零售183884亿元,增长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