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说课
- 格式:ppt
- 大小:860.00 KB
- 文档页数:38
《乙醇》说课稿《乙醇》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乙醇》。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
在教学时要留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肯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老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楚明了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肯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神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阅历入手,充分利用试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
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依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五、说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讲授法(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当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学习、小结作业。
乙醇说课稿(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乙醇是继卤代烃之后,又一种非常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好本节内容对学习其它烃的衍生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本节内容也是全章的重点。
2.内容简介本节内容包括了乙醇的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和醇类,分二课时完成。
下面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乙醇的结构﹑性质﹑用途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②通过化学性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实质;③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②关注生活,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突破由于乙醇在高中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地位,乙醇的化学性质将成为本节的教学重点,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结构决定性质;大多数的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实验以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学好乙醇的化学性质,应紧扣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这一全章主线,抓住乙醇分子的关键部位(官能团及其邻近原子),分析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本质,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提高知识的应用水平。
四、教法分析新课程提倡“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首先精心确定富有动态的题目《走近乙醇》,让学生有亲切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采用探究讨论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走近乙醇[创设情景]本节课的引入是从几首古诗开始的,教师首先富有感情的朗诵几首有关酒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撙空对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乙醇》说课稿《乙醇》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的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本节是以学生初中所学的有机化合物常识为基础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介绍了有机物甲烷、乙烯、苯等烃的基础上引入的。
通过本节的探究学习,既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也为以后学习更复杂衍生物如苯酚、乙醛、乙酸打下基础。
乙醇这节课将学习到官能团决定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
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__的重点,也是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重要考点。
2、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能解释与乙醇有关的生活现象。
②知道乙醇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能辨认乙醇的官能团。
③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让学生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尝试科学探究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来探究乙醇与钠反应的产物以及乙醇的结构式。
②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形成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酒的发明的介绍,感受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爱国情怀。
②调查酗酒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带来的乐趣。
3、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结构推断和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是整个醇类化学性质的“龙头”,掌握了乙醇的化学性质,可以类推其他醇类的性质,并为后面学习苯酚、乙醛等的性质做好铺垫。
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关系乙醇在反应中断裂和生成的化学键分别在哪个部位以及为什么这样断键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通过学生已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利用实验产物,可推知化学键断裂和生成部位,并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更形象直观地看出这些部位,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乙醇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有一些了解,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乙醇的组成和性质,有着较强的求知欲。
教案:乙醇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
3. 能够运用乙醇的性质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乙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乙醇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乙醇的制备方法的原理和操作。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第一章:乙醇的基本概念1.1 引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说过乙醇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1.2 讲解教师介绍乙醇的定义、分子结构和化学式。
1.3 互动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乙醇的命名规则。
1.4 练习学生完成一些关于乙醇的基本概念的练习题。
第二章:乙醇的性质2.1 引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乙醇有哪些性质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2 讲解教师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性)和化学性质(如氧化、脱水)。
2.3 互动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乙醇的性质对实际应用的影响。
2.4 练习学生完成一些关于乙醇性质的练习题。
第三章:乙醇的制备方法3.1 引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乙醇是如何制备的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3.2 讲解教师讲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如发酵法、合成法等。
3.3 互动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乙醇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3.4 练习学生完成一些关于乙醇制备方法的练习题。
第四章:乙醇的应用4.1 引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乙醇在哪些领域中应用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4.2 讲解教师讲解乙醇的应用领域,如医药、燃料、溶剂等。
4.3 互动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乙醇应用的实际例子。
4.4 练习学生完成一些关于乙醇应用的练习题。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5.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乙醇的化学反应6.1 引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乙醇可以参与哪些化学反应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乙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乙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乙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也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代表物。
通过对乙醇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为后续学习其他有机物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从乙醇的用途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介绍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乙醇的化学性质,如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等。
教材内容编排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也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如甲烷、乙烯等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3)能书写乙醇与钠反应、乙醇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乙醇与钠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
2、教学难点(1)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乙醇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案:乙醇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定义、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用途和反应。
3. 能够运用乙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2. 乙醇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教学难点:1. 乙醇的制备反应机理。
2. 乙醇的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乙醇样品。
3.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章:乙醇的定义和结构1.1 乙醇的定义1.2 乙醇的结构1.3 乙醇的制备方法第二章:乙醇的物理性质2.1 乙醇的熔点2.2 乙醇的沸点2.3 乙醇的溶解性第三章:乙醇的化学性质3.1 乙醇的氧化反应3.2 乙醇的脱水反应3.3 乙醇的取代反应第四章:乙醇的制备方法4.1 发酵法4.2 合成法4.3 提取法第五章:乙醇的用途5.1 医疗用途5.2 工业用途5.3 日常生活中用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2. 练习题的正确率。
3.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乙醇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评价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正确率,以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全面评估学生对乙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六章:乙醇的氧化反应6.1 乙醇的催化氧化6.2 乙醇的燃烧反应6.3 乙醇的其他氧化反应第七章:乙醇的脱水反应7.1 浓硫酸催化下的脱水反应7.2 热脱水反应7.3 乙醇的脱水聚合反应第八章:乙醇的取代反应8.1 乙醇的卤代反应8.2 乙醇的酯化反应8.3 乙醇的其他取代反应第九章:乙醇的工业制备方法9.1 发酵法的工业应用9.2 合成法的工业应用9.3 提取法的工业应用第十章:乙醇的环保应用10.1 乙醇作为生物燃料10.2 乙醇的废气回收利用10.3 乙醇的其他环保应用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乙醇氧化反应、脱水反应和取代反应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乙醇工业制备方法和环保应用的了解程度。
乙醇(说课稿)引言概述:乙醇是一种常见的醇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乙醇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环境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1. 乙醇的性质1.1 乙醇的化学结构:乙醇的分子式为C2H5OH,它是由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而形成的。
1.2 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具有特殊的酒精气味。
其熔点为-114.1℃,沸点为78.3℃,密度为0.789g/cm³。
1.3 化学性质:乙醇可以被氧化成乙醛、乙酸等化合物,也可通过脱水反应生成乙烯。
此外,乙醇还可与酸、碱等发生酯化、酯水解等反应。
2. 乙醇的制备方法2.1 通过发酵:乙醇可以通过微生物(如酵母菌)发酵糖类物质得到。
这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制备方法,如酿酒、制造酒精等。
2.2 通过合成:乙醇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常用的方法包括乙烯的水合反应、乙烯的氢化反应等。
3. 乙醇的应用领域3.1 化工工业:乙醇是许多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用于制造醋酸乙酯、乙酸乙酯等化工产品。
3.2 药品工业:乙醇可用作药物的溶剂,也是一些药物的原料,如解热镇痛药物。
3.3 能源领域:乙醇可以作为生物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4 食品工业:乙醇可用于酿造啤酒、葡萄酒等饮品,也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成分。
3.5 医疗领域:乙醇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一定的医疗应用价值。
4. 乙醇的环境影响4.1 污染问题:乙醇在大量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4.2 温室气体排放:乙醇的生产和燃烧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4.3 能源效率:乙醇作为生物燃料,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能源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5. 乙醇的未来发展方向5.1 生物技术的应用:通过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乙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研发新型催化剂可以提高乙醇的合成效率和选择性,推动乙醇工业的发展。
说课稿乙醇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点课题——乙醇。
乙醇不仅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教材分析乙醇这一课题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有机化学单元中。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首次系统地接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乙醇作为最常见的有机溶剂之一,其学习对于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乙醇性质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以及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和分析。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乙醇的性质,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展示乙醇的应用和相关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乙醇的应用实例,如消毒酒精、饮料中的酒精等,引出乙醇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气味、颜色、沸点等,并介绍乙醇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和酯化反应等。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乙醇的燃烧实验和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乙醇的性质与其应用之间的关系,并分享各自的实验观察结果。
高中化学《乙醇》精品公开课说课稿《乙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说明:本模块学习要求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及主要用途深广度要求仅限课标中所列常见代表物的学习,官能团概念、其他内容暂不作要求,将在选修模块学习。
2、教材地位和作用: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的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模块的乙醇教学应该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学生借助这种熟悉的有机物,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烃的含氧衍生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同时乙醇也是高考的重点物质之一,在各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中都曾有所体现,所以在学习中必须给与高度重视。
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掌握乙醇的组成、主要性质及用途。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探索,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观察生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运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养成团队合作的品质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感受乙醇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化学性质(催化氧化反应和置换反应)教学难点:经历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的过程,规范实验操作的要领。
二、学生分析:1、知识储备初中时学生对生活中常见到的酒有所了解,对乙醇的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用途也已初步接触;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乙醇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其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 理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乙醇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乙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3)乙醇的重要性与危害性。
2. 教学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约5分钟)
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对乙醇这个词有听说过吗?你们知道乙醇是什么吗?”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主题。
2. 基础知识讲解(约15分钟)
(1)介绍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式,并与其他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对比。
(2)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等,并与其他化合物进行比较。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溶解性等。
3. 乙醇的制备方法(约15分钟)
(1)介绍乙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天然发酵法和合成法。
(2)详细讲解天然发酵法,即通过微生物作用使糖类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