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快乐学习享受成功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
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
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课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产生心理愉悦,获得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感,我对自身的要求如下:一、教师要亲切自然,创造和谐愉快的气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
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
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
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地贯彻积极的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鼓励孩子更好的发展当孩子信心满怀地画完一幅画,喜滋滋地送给老师时,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教师这样评价孩子的作品,“看你画得一点都不像”、“看你的线条画得乱糟糟地,多难看呀”、“你怎么画得这样差,看别人画得多好”……儿童的一些作品,在成人看来很可笑,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对事物特征的认识。
小学美术《好看的图画书》教案:为孩子带来快乐与乐趣的绘画学习艺术是一门无比神奇的学科,而绘画更是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绘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能,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让他们在艺术的柔软领域里自由地沉浸,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在小学生的绘画学习中,一本好看的图书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美术《好看的图画书》就是这样一本优秀的教材,它通过各种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孩子们开展绘画创作和认知探究,让他们在绘画学习中收获快乐与乐趣。
一、认识《好看的图画书》小学美术《好看的图画书》是一本专门为小学生准备的绘画教材。
该书主要以插图的形式展现一系列优秀的绘画作品,同时还会配合文字介绍画作所要表达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画作中的意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绘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该书还会针对不同主题,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范例,这些内容可以为孩子们的绘画创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二、《好看的图画书》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绘画学习效果和进步。
而《好看的图画书》正是通过优秀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绘画学习环境。
这本图画书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教学:1.儿童化:该书的语言和画面都以轻松愉悦的形式呈现,符合小学生的接受习惯和认知规律。
同时,该书还会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不同难度的教材和练习,让孩子们在适切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绘画学习。
2.情境化:该书通过不同的情境和主题,呈现出多样性的画作,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画作的内涵和表现手法,同时也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激发出他们的绘画创作热情。
3.破解化:该书会针对孩子们在绘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4.启发化:该书通过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和创新,让他们在绘画学习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绘画创作的水平和质量。
美术教导心得感慨美术教导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美术教导的意义和价值,也有许多感慨和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分享一些关于美术教导的心得感慨。
首先,美术教导是一门艺术创造和思维训练的课程。
在美术教导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绘画和造型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创造和表现艺术作品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用艺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美术教导是一门充满探索和创造的学科,它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美术教导是一门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
美术教导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观赏和分析各种艺术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品味。
美术教导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美丽的艺术作品来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品位。
再次,美术教导是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美术教导不仅仅是关于绘画和造型技巧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美术教导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锻炼他们的细致观察和动手能力。
美术教导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通过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培养自己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美术教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和同学们一起完成艺术项目,学生能够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最后,美术教导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课程。
美术教导可以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于不同艺术形式和流派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学习和分析艺术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和探讨艺术的内涵和价值,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美术教导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创作和表现方式的感知和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创作和表达自己的艺术作品。
二年级美术色彩的魔力美术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堂课,其中色彩是美术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色彩给人带来的魔力是无穷的,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本文将探讨二年级美术色彩的魔力。
一、色彩带来的快乐在二年级的课堂上,老师经常会用彩色的画笔和画板为孩子们展示色彩的魔力。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纸上随意涂画,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快乐。
当他们看到自己创造的美丽图案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
二、色彩的表达力色彩具有非凡的表达力,它可以传达情感和意义。
在画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比如,他们可以选择红色来表达喜悦和兴奋,选择蓝色来表达平静和安详,选择黄色来表达活力和快乐。
这种色彩的表达力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色彩的启发想象力色彩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勾勒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
当孩子们看到五彩斑斓的画面时,他们的想象力会得到激发,想象自己置身于其中。
孩子们可以创造出五彩斑斓的动物、植物和风景,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色彩的美感培养美术课上,老师会教授孩子们如何搭配不同的颜色,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和渐变。
通过这些教学,孩子们的美感得到了培养。
他们懂得了如何用色彩来创造出美丽的画面,如何让色彩相互协调和辉映。
这种美感培养不仅在美术课堂上有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带来许多益处。
五、色彩的艺术欣赏在学习色彩的同时,孩子们也会了解一些艺术作品,学会欣赏和评价。
他们可以观看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学习他们运用色彩的技巧和表现方式。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六、色彩的心理影响色彩对人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能够引发人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在二年级的美术课上,孩子们可以通过涂画不同的颜色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比如,他们可以选择温暖的颜色来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选择柔和的颜色来放松心情和舒缓压力。
色彩的心理影响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在学校的美术课上学习水彩感受绘的快乐在阳光明媚的一个周末,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美术课,开始了一次快乐的水彩绘画之旅。
当我走进美术室时,满目琳琅的画作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仿佛来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探索的欲望。
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绘制用水彩画表达感受。
”我十分期待,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
首先,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运用淡墨脱轻重的技巧来描绘大树。
我看到画家的刷子在宣纸上舞动,仿佛树枝随风飘摇。
忍不住眨眼间,画作已经完美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立刻拿起刷子,随心所欲地舞动起来。
我用水彩捕捉到树木在微风中跳动的姿态,画面仿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着,老师教给我们如何绘制一片浪花。
她笑着说:“画画就像大自然的魔法,感受到浪花的动感,你会发现画上的涟漪仿佛要跳出纸面。
”忽然,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激情奔放的小船在汹涌的海洋中穿行。
我把画纸靠近自己,轻轻地晃动,水彩乳浊成线条状,犹如汹涌的浪花。
美妙的一幕展现在我眼前,我忍不住赞叹:画画真是有趣,就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完成了几次小练习后,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个任务:用细腻的画笔展现一个城市的繁华。
我凝神聆听老师的指导,脑海里闪过一抹灵感。
我想到了我的家乡,那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我轻轻地蘸起颜料,快乐地绘制起来。
楼房、大街、小巷,一切仿佛活了过来。
楼房紧密排列,像勇敢而自信的孩子们挺胸迈步;大街上车水马龙,就像音符在快乐地跳跃;小巷深处,阳光洒在树枝上,犹如温暖的拥抱。
整个画面呈现出一幅繁华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城市风貌。
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每一次创作都是一个美丽的经历。
在学习水彩绘画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绘画的技巧,更学会了如何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绘画就像一面镜子,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通过这次快乐的水彩绘画经历,我发现绘画是一门神奇而有趣的艺术形式。
我相信,只要用心去描绘,每一次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妙世界。
我喜欢的美术课作文我喜欢的美术课。
美术课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程。
每当听到美术老师宣布要上美术课时,我总是兴奋不已。
在美术课上,我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丰富多彩的颜料和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美术课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还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美术课上,我最喜欢的就是自由创作的时间。
老师会给我们一些主题或者题材,然后让我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的作品。
有时候,我会画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时候我会画一些抽象的作品,有时候我会画一些有趣的卡通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没有任何束缚,只有自由和快乐。
除了自由创作,美术课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
比如,我们会学习一些绘画技巧,比如素描、水彩、油画等。
老师会给我们讲解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然后让我们动手实践。
通过这些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绘画的技巧和方法,也提高了我的绘画水平。
在美术课上,我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和我一样热爱绘画,我们常常一起交流作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绘画方面的知识,还结交了很多朋友,这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
总的来说,美术课给了我很多快乐和收获。
在美术课上,我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到很多绘画的技巧和方法,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美术课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还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会一直热爱美术课,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美术活动感想简短
在美术活动中,我得以释放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这次美术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得以近距离接触艺术,并且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绘画技巧和理念。
在活动中,我学会了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并把我所见所感转化成艺术作品。
我发现,艺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无处不在的美。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使用不同的画笔和颜料,掌握了一些绘画的基本技巧。
我也发现,从事美术创作需要耐心和毅力,有时候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但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进步,也更加享受这一过程。
而最让我感受到快乐和满足的是,通过美术活动,我和同班同学们之间更加亲近了。
我们在活动中互相交流、相互帮助,一起创作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这让我感受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也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在美术活动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艺术家的故事,了解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流派。
这也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欣赏和尊重艺术家们的创作。
通过这次美术活动,我不仅收获了绘画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深耕绘画这片艺术的土地,用自己的创作去传递美好,去打动人心。
感谢这次美术活动带给我的一切,让我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成长。
小小美术家——学习教案的快乐在现代社会,教育不再只是传统的口头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视觉教育。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培养美感和创造力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在我所教授的小学美术课上,我采用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更轻松有趣地学习美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我会利用每个季节的特殊元素,安排一些美术作品与它们相关联,例如在春天我会教授春节的红包、春联和春卷等。
这样做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趣味性,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欣赏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我喜欢使用一些小游戏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画画之前,我会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闹钟游戏。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设置一个时间,并且要求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画出与主题相关的作品。
这种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更加专注和愉快地进行学习。
同时,我也会采用竞赛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我会选择一个艺术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进行集体画画,让学生们进行表演和评选。
通过竞争的方式,我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我会注重与学生的真实需求相结合。
一些学生对于人物、风景和静物的画作感兴趣,而另一些则对于抽象画更加感兴趣。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学生不同的需求,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作品。
“小小美术家”的学习教案让孩子们能够以快乐的方式愉悦地学习美术。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可以不仅学到美术的基本技能,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他们还可以在与同龄人的竞争和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和合作,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小小美术家”的学习教案是一种传统和新兴教育的完美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欣赏美术之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为她们增加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绘画让我快乐作文【范文6篇】周末,该做的功课都做完了,我便想帮爸爸妈妈做点家务劳动,可是做点什么好呢?学做饭炒菜,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而且做的.口味不好还会造成浪费。
要不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擦玻璃吧!说干就干!我按照爸爸教的擦玻璃步骤,首先接了一盆清水,把一块干净的抹布放到水中浸湿,用湿抹布先将玻璃上的飞溅的泥土擦掉,嚯!刚擦了一下,抹布就变成黑的了。
这大概就是上一场春雨留下的足迹吧。
我整整擦了20分钟,用了3盆水,才把这些沙土擦干净。
然后我找了块干毛巾准备把湿玻璃擦干,这是爸爸叫住我:“应该用旧报纸擦玻璃,这样既干净又明亮。
”我正纳闷想问为什么,“因为报纸既能吸水,而且报纸上的油墨还能起到清洁上光的作用,让玻璃变得更明亮。
”爸爸接着说。
哎?报纸能让玻璃变亮?我倒要试一试。
于是,我拿了张旧报纸学着爸爸揉成团,认真地擦起了玻璃,大约10分钟,卧室的玻璃窗擦完了,我小心翼翼地跳下窗台,查看自己擦得干不干净,这儿怎么有个小黑点儿?我跳上窗台,擦了几遍都没擦掉,突然我想起妈妈擦玻璃时遇到难擦的黑点都是先哈口气再擦,我也试一试,果然奏效。
经过1个半小时的辛苦劳动,原来脏兮兮的带着泥土的玻璃变得锃明瓦亮好像镜子一样。
透过干净的玻璃我看到与窗外长放的白色的、粉色的樱花格外鲜艳。
那四季常青的松树好像比平时更加翠绿了。
那芙蓉树上的嫩叶也多出了许多。
就连那晒在树间的衣服也好像在微风中跳舞……啊!劳动真快乐!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就是绘画,每天晚上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画一幅画,今天,晚上我又画了一张画,名字叫《秋天的涂画》,上面画了一片片金色的稻田,稻子在秋风中笑弯了腰;稻田的旁边是一座大大的果园,里面有胀红了脸的苹果,挂起金色灯笼的梨子,咧开珍珠大嘴的石榴,你瞧!它们都在朝着你欢笑呢!接着我画了一个公园,里面开满了芬芳迷人的菊花,有红的。
黄的。
紫的。
雪白的……姹紫嫣红,各种各样,竞相争开着呢!它们真是千姿百态,艳丽无比。
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一高中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
“心”到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心”到与否,全由教师组织调度;整齐与否,决定其最终的教学效果。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合理运用尤为重要,适当设置并提出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激励学生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尤为重要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绘画还是工艺,不论是具体还是抽象都是美术家精心的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按照自己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理解,达到审美情感的升华。
三美术需要学生的介入和意志的投入
艺术课原本是最让人心动的。
艺术课尤其是美术,单一的欣赏内容,
教师力求“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终是一个欣赏,过分的知识化、理性化,学生的热情不会持久,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心”找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对于艺术课他们也就开始走过场,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们上课,我行我素。
于是,一堂艺术课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习课或休闲课。
高中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又说又表演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合,“表演”课是不会出现的,偶尔的“故事会”也不能多用,“快乐的大本营”到了超级大班,拥挤的空间会让你喘不过气来。
到这个时候,学生不用意志来控制自己,艺术课决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艺术课同样需要学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四美术课要增加实际操作练习,增强学习兴趣
从现阶段来看,高中艺术课,尤其是美术教材缺少让学生“动手”的教学内容,实地考察参观当另论。
但在欣赏内容的基础上,多一部分实际操作的练习,教学内容活而丰富,更能满足多数同学的学习需求,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初中有了动手实践的基础,大学里有相关部分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却出现了“断层”的现象。
实际技能训练不是少部分参加艺术高考学生的专利。
当前,艺术课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过它仍然是“调味”课,不可缺少,又不能将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师在很多时候充当的是类似“变脸”一样的角色。
许多教师认为,反正学校也不重视,评职最后,待遇最低,上艺术课也没人会看得起。
所以,
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创新意识不强。
前几年,地理、生物课也非应试科目,教学境况和艺术课相差无几,但自从加盟理科综合科目起,成绩上去了,地理、生物教师也摇身变成升学考试举足轻重的显赫人物。
而艺术课呢,还是那样……更多时候只能服从教学需要,为主课让路,在主课与主课的磨合中客串“润滑剂”、点缀物。
最终主课丰收了,艺术课却未能实现“丛中笑”的初衷。
显而易见,艺术教师在这当中的“色调”关系非常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