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极电阻 对Q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3
频率响应典型习题详解【3-1】已知某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试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渐近波特图,并指出放大器的上限频率f H ,下限频率f L 及中频增益A I 各为多少【解】本题用来熟悉:(1)由传递函数画波特图的方法;(2)由波特图确定放大器频响参数的方法。
由传递函数可知,该放大器有两个极点:p 1=-102rad/s ,p 2=-105rad/s 和一个零点z =0。
(1)将A (s )变换成以下标准形式:(2)将s =j ω代入上式得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写出其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表达式如下: 对A (ω)取对数得对数幅频特性: (3)在半对数坐标系中按20lg A (ω)及φ(ω)的关系作波特图,如题图所示。
由题图(a )可得,放大器的中频增益A I =60dB ,上限频率f H =105/2π≈,下限频率f L =102/2π≈。
【3-2】已知某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试问该放大器的中频增益、上限频率及增益带宽积各为多少【解】本题用来熟悉:由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表达式确定其频率参数的方法。
将给出的频率特性表达试变换成标准形式: 则当ω = 0时,A (0) =200,即为放大器的直流增益(或低频增益)。
当ω =ωH 时,ωH =106rad/s相应的上限频率为 由增益带宽积的定义可求得:GBW=│A (0)·f H │≈ 思考:此题是否可用波特图求解【3-3】已知某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特性波特图如题图(a )所示,试写出β的频率特性表达式,分别指出该管的ωβ、ωT 各为多少并画出其相频特性的渐近波特图。
【解】本题用来熟悉:晶体三极管的频率特性及其频率参数的确定方法。
由β(ω)的渐近波特图可知:β0=100,ωβ=4Mrad/s ,ωT =400Mrad/s 。
它是一个单极点系统,故相应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ωT 也可按ωT ≈β0ωβ=100×4=400 Mrad/s 求得。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预习部分一、实验目的L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3.熟悉示波器、函数发生器、交流亳伏表、直流稳压电源及模拟实验箱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1.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及调试1)静态工作点当放大电路未加输入信号(为=0)时,在直流电源作用下,晶体管基极和集电极回路的直流电流和电压用/BQ、UBEQ、I CQ、UCEQ表示,它们在晶体管输入和输出特性上各自对应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Q的位置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有很大影响。
以NPN型三极管为例,如工作点偏高(如图2-2・1中的Ql点),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 此时儿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工作点偏低(如图2-2-1中的Qz点)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
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加,检查输出电压〃〃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
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图2-2-1静态工作点不合适产生波形失真最后还要申明电笔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
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
若要获得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如图2-2-2中的Q点。
图2・2-3共射极单管放大器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测量方法静态工作点由偏置电路设置。
放大电路常用的偏置电路有固定和分压式偏置电路。
固定偏置电路仅由一个基极电阻构成,要求电阻在兆欧数量级上,Q点易受晶体管参数变化和基极电阻值误差的影响。
图2-2-3所示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极放大电路。
偏置电路由两个千欧数量级的基极电阻RBl和R B2构成,并添加射极电阻,也称射极偏置。
一. )二. 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 、B 、C 、D1/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____,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与____关系十分密切。
(A .温度, B .掺杂工艺 , C .杂质浓度)2、某二极管在正向电流I D =10mA 时,其正向压降U D =。
在U D 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二极管的结温升高10℃,I D 将____。
(A .小于10mA , B .大于10mA , C .等于10mA )3、随着温度升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____,穿透电流CEO I ____,在I B 不变的情况下b-e 结电压U BE____。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5、选择填空。
1.直接耦合与变压器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之间主要不同点是。
(A .所放大的信号不同,B .交流通路不同,C .直流通路不同) }2.因为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A 1.各级静态工作点Q 相互独立,B 1.Q 点相互影响,C 1.各级A u 相互影响,D 1.A u 互不影响),所以这类电路(A 2.温漂小,B 2.能放大直流信号,C 2.放大倍数稳定),但是(A 3.温漂大,B 3.不能放大直流信号,C 3.放大倍数不稳定)。
6、选择填空。
1.正弦波振荡电路利用正反馈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____。
(A .1=F A , B .1=-F A , C .11>>F A+) 2.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____。
(A .0=F A ,B .1=F A ,C .1=-F A ,D .∞=F A) 1、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用A 、B 、C 、D 填空。
N 型半导体是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____;P 型半导体是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____。
(A .带负电的电子, B .带正电的离子, C .三价元素,如硼等 , D .五价元素,如磷等);2、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用A 、B 、C …填空。
共基放大电路放大倍数
共基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形式,也是三种基本的晶体管放大电路之一。
它的特点是放大倍数大、频率响应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共基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值。
在共基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是通过基极-发射极之间的电流来传递的,因此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共基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参数来实现。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流增益等参数来调整放大倍数。
同时,共基放大电路中的负载电阻也会对放大倍数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输出信号的幅度就越大,但同时也会增加电路的复杂度和功耗。
因此,在选择共基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除了放大倍数外,共基放大电路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特性。
首先,它具有较宽的频率响应范围,可以放大高频信号。
其次,它具有较低的输入电阻和较高的输出电阻,使得它可以与其他电路连接起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共基放大电路常常被用于放大微弱信号,如传感器
信号、音频信号等。
通过合理设计电路,可以使得输入信号得到放大,从而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共基放大电路是一种重要的放大电路形式,具有放大倍数大、频率响应宽的特点。
它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通过合理设计电路,可以使得输入信号得到放大,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掌握共基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班级: 计算机09(2)班 姓名: 侯立政 学号:1881090206
实验三 基极电阻b R 对Q 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研究基极电阻对单管放大电路的Q 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二、仿真电路
选择FMMT5179型号的晶体管搭建如下放大电路
三、仿真内容
(1)分别测量Rb=3MΩ和3.2MΩ时的CEQ U 和u A 。
由于信号幅值很小,为1mV , 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故可以从万用表直流电压(为平均值)档读出静态时管压降CEQ U 。
利用示波器可以观察输出电压的峰值。
(2)输入电压峰值逐渐增大至20 mV , 观察输出电压波形的变化情况。
四、仿真结果
1、Rb=3MΩ和3.2MΩ的CEQ U 和u
A (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2、将信号源峰值逐渐增大到10 mV 时输出电压波形正、负半周幅值有明显差别。
测出此时的波形并说明原因。
信号源峰值逐渐增大到20 mV ,分别测量出正、负半周的幅值。
(记录
输出波形)
(原因:随着电压增大放大失真
)
(10mv 波形) (20mv 波形)
3、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值不变,改变其频率,利用示波器观察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电压的波形并得出结论
(1)1f =10kHz, 2f =10MHz, 3f =30MHz, 4f =50MHz, 5f =100MHz, 6f =500MHz, 利用示波器进行观察以上不同频率下的输出波形并得出输出电压的峰值。
(记录输出波形)
(10MHz)(10KHz)
(30MHz) (50MHz)
(100MHz)(500MHz)
(2)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随着频率增大
峰值开使减小且逐渐不稳定。
五、结论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总结得出结论)
放大电路的放大需要在一定电压和频率范围内否则电路将
失真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