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休克分类与休克指数
- 格式:pptx
- 大小:276.23 KB
- 文档页数:5
休克的概念、分类、护理休克(shock)是机体受到强烈有害因素侵袭后出现的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为基本病理改变的一种临床危急综合征。
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淡漠、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浅而急促、尿量减少等,休克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造成不可逆的病理改变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危险。
了解患者是否患过可能引起休克的疾病,如损伤或出血、急性感染、心功能衰竭、食物或药物过敏等。
根据不同病因,休克可分为如下几类。
⒈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oliguric hypovolemic shock)是由于失血、失液和创伤导致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
因手术失血、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大出血、肝脾破裂出血等所致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由大面积烧伤、急性肠梗阻等引起严重不足可致失夜性休克;由于严重损伤如骨折、挤压综合征等引起失血、剧痛及组织坏死产物的释放与吸收可导致以失血为主的复合型休克。
⒉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主要由细菌及毒素导致血管的收缩功能异常、重要脏器损害引起,常继发于严重胆道感染、弥漫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和脓毒症等。
⒊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主要由于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心输出量不足引起,常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等。
⒋神经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常由调节循环功能的神经受到刺激或破坏,周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所致,常见于剧烈疼痛、高位脊髓麻醉或脊髓损伤等引起。
⒌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常因严重过敏引起的外周血管扩张、体内血容量分布异常所致,常见于接触油漆、进食鱼虾海鲜、注射某些药物或血清制剂等情况。
其中,外科最常见的休克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护理措施1.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
(1)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输液通路,大量快速补液(除心源性休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