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及其治疗措施DyslipidemiaandTherapy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110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血脂异常(dyslipidemia)一般是指血中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超过正常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血脂异常也常称为高脂血症(hyperl ipidemia),则主要是指TC或/和LDL-C或/和TG增高。
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 erosis,AS)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s,CVE)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近平来AS和冠心病(CAD)防治中飞速发展的领域之一。
本文拟对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几个主要问题作简单介绍:5个W、1个H,即6个问题的英文字头。
1、为什么要调脂(或降脂)治疗(Why to treat)1.1首先,血浆TC及LDL-C增高与AS及CAD关系最为肯定。
高胆固醇血症,特别LDL-C增高,增加发生CAD的危险,在临床脂质研究与冠心病一级预防(LRC-CPPT,1984)及多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 FIT,1986)中均证实了这一点。
Hebert等1997分析他汀类使LDL–C下降30%,非致死性和致死性冠心病下降33%,脑卒中下降2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28%,总死亡率下降22%。
这些试验充分论证了降低TC及LDL-C对降低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性。
最近Goud 等在荟萃分析中强调TC下降10%,CAD死亡率的危险下降15%(P<0.001),而且各种原因的死亡危险亦下降11%(P<0.001),未见非心血管原因的死亡危险有所增加。
从上述临床流行病学、一级及三级冠心病预防及冠脉病变回缩等大量资料,已无可争辩地证实TC及/或LDL-C的升高是冠心病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各种治疗干预特别是他汀类对降低TC或LDL-C,对降低冠心病患病率、病死率及粥斑样块的回缩具有肯定的效果。
1.2其次,TC及LDL-C处的其他血脂异常也与AS及CAD有关系。
第二十七章血脂异常血脂:包括胆固醇〔Cholester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脂肪酸〔Fattyacid〕和磷脂〔Phospholipids〕,通常要紧指血浆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和TG。
脂质要紧与蛋白质结合=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实际指异常脂蛋白症〔高脂蛋白症〕,包括血脂的含量和/或组分异常。
临床以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血症和低HDL血症多见。
【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一)病因分类1、临床分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①原发性血脂异常:遗传缺陷所致,又称为原发性家族性血脂异常。
②继发性血脂异常:系统性疾病所致。
★高TC血症要紧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减和Cushing综合征等。
★高TG血症要紧见于糖尿病未操纵时、肾病综合征、肾衰透析者、胖胖者、糖原累积病、慢性乙醇中毒和长期雌激素治疗等。
2、血脂谱分型依据血浆脂蛋白谱的变化分五型:Ⅰ型:血浆乳糜微粒〔chylomicrone,CM,〕浓度升高,要紧含TG,TC正常或轻度升高。
见于家族性高CM血症/家族性高TG血症。
Ⅱ型:可分为★Ⅱa→血浆LDL升高,TG正常.★Ⅱb→VLDL、LDL水平均升高,要紧见于高TC血症/家族性高β球蛋白血症。
Ⅲ型:要紧是血浆CM残粒和VLDL残粒增加,血浆TC和TG 升高,见于家族性异常β球蛋白血症。
Ⅳ型:血浆VLDL增高,血浆TG升高,而TC正常或偏高。
Ⅴ型:CM、VLDL(TG和TC)升主,但以TG升高为主,如混合型高TG血症。
注:++:升高为注或明显升高;+:升高;N=normal(二)发病机制1、获得性因素★高脂饮食:常见★体重增加:原发性胖胖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是血浆TC、TG升高的常见缘故。
★增龄:血浆TC随年龄而升高〔缘故:机体分解代谢下落,LDL受体活性落低〕。
★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增加LDL分解。
运脾化浊法治疗血脂异常何 庆 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摘要:笔者根据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探讨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血脂异常的主要病机为“脾失运化,浊滞血脉”,认为采用运脾化浊法治疗血脂异常,可以使患者“脾主运化,主转枢”功能恢复,血脉中浊邪消除,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并叙述了多年来采用运脾化浊法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血脂异常;脾失运化;浊滞血脉;运脾化浊法;体会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02803)Activating spleen to eliminate turbid therapy for dyslipidemiaHE Qing-yong( 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 ) Abstract: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main pathogeneses of dyslipidemia were‘disfunction of the spleen in transport and turbid stay in blood vessel’by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TCM and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Activating spleen to eliminate turbid therapy for dyslipidemia could achieve good clinical effi cacy, because it could recovery the function of the spleenin transport and eliminate turbid in blood vessel. What is more, the experience on activating spleen to eliminate turbid therapy for dyslipidemia wa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Dyslipidemia; Disfunction of the spleen in transport; Turbid stay in blood vessel; Therapy of activating spleen to eliminate turbid; ExperienceFund assistanc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202803)・临证经验・近年来,我国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血脂异常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引言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
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尚低于多数西方国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平均的血清TC水平正逐步升高。
与此同时,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也十分常见。
调查发现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血清TC和LDL-C升高率的分布特点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贫穷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提示我们在经济转型期血脂异常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和女性都随年龄增高,到50~69岁组到高峰,70岁以后略有降低,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CO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甚至高于男性(附件2: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血脂在人群中的水平及分布状况)。
这些分布特点表明血脂异常的防治应以城市和富裕农村、中年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为重点。
在1996年底全国血脂研讨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1997年在有关方面专家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旨在为各级医务人员在防治实践中提供科学依据。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
由于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因此,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dyslipoproteinemia)。
血脂异常少数为全身性疾病所致(继发性),多数是遗传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发性)。
血脂异常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密切相关。
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明显升高。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报道,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患病人数1.6亿。
防治血脂异常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血脂和脂蛋白概述】(一)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血浆脂蛋白是由蛋白质[载脂蛋白(apoprotein,Apo)]和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等组成的球形大分子复合物。
应用超速离心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5大类: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density lipoprotein,I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
这5类脂蛋白的密度依次增加,而颗粒则依次变小。
此外,还有脂蛋白(a)[Lp(a)]。
各类脂蛋白上述4种成分的组成及其比例不同,因而其理化性质、代谢途径和生理功能也各有差异(表8-4-1)。
载脂蛋白是脂蛋白中的蛋白质,因其与脂质结合在血浆中转运脂类的功能而命名。
已发现有20多种Apo。
血脂异常的中医辩证治疗蒋丽萍【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4(000)022【摘要】Objective The dialectic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 dyslipidemia to be investigated. Methods Analyze the dialectical therapy da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30 dyslipidemia patients. Results With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illness of 6 cases of patients are controlled,11 cases of patients show a sign of improvement in their health state,12 cases are effective and one case is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ness rate reaches to 96.66 percent. 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 treats phlegm as the core to cure il ness,and the treatment achieves effective and desirable results.%目的:探讨血脂异常的中医辩证治疗。
方法选取30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辩证分析治疗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经中医治疗控制6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66%。
结论中医治疗以痰瘀为病机核心论治,临床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