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572.00 KB
- 文档页数:7
2020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浙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2020全国新高考Ⅱ卷,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2020年6月3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
《报告》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预计,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高于2019年的6.6亿吨。
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将分别达到2.1亿吨、1.3亿吨和2.6亿吨。
粮食种植面积较2019年略有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
答案:
①2020年6月3日;②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③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
解析:压缩语段应注意把握语句的层次,根据关键词语来筛选信息。
本语段是典型的新闻,语句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
第一句话是关键信息,因为不超过55个字数限制,可以把“在京”、“以下简称《报告》”这些非重要信息删除,保留时间即2020年6月3日(时间没必要精确到“上午”,所以删去“上午”)、事件即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
第二句是报告所显示的内容,紧接着第三句是《报告》的具体内容,“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讲的是《报告》的形成依据,不属于重要信息,可以删除,所以可以压缩为“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
第四句是具体粮食种类的产量,第五句是讲粮食种植面积较往年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从整个语段来说,这些都是一些细节性的信息,不是最重要的,可以删除。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 年全国新高考I 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
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 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于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来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A.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扫而光。
”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 B 19.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2020-2023年全国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手法类)B.“公是公,私是私”属于议论性语言,突出强调应公私分明的观点;C.“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属于人物语言描写,突出强调与对方划清界限;D.“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属于描写性语句,突出强调描写对象“小姑娘”长得漂亮的特点。
故选D。
【2022年】②增强语势: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连用,有力地抒发了“我”对曾经的乐园的无限怀念和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怅。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以时间为序,将“我”与祖父的年龄对举,形成鲜明对比,数字的变化中是祖父的老迈,“我”的长大成熟,从中可见岁月无穷,但人有意,自然规律下“我”难以留住祖父,但会懂得这些数字的意义,并努力珍惜用心对待与祖父在一起的幸福美好,并留驻心底。
使用排比修辞,用“我……,祖父……”的表达句式,间隔反复中不断强化突出祖父由衰老至死亡与“我”由出生至成长的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表达了“我”与祖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祖父的不舍,语言简单但情感深厚,可谓言简义丰,耐人寻味,启发读者思考,并用心对待生活,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年年岁岁分分秒秒。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中使用了排比,使内容丰富,露珠、太阳、红霞,随着时间的变化景物变化,多角度多侧面联想想象:以三个结构为“那……是不是还……”的句子,整齐对称,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用细腻的笔触从不同视角一一展现“我”对园中各种美好景物的回忆,极富感染力,排比修辞增强语势。
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连用,以时间为序,从早晨到午间,最后到黄昏时候,分别对应三个意象,抓住了景物特点,具有景物定格的效果,用特写镜头有力地抒发了“我”对曾经的乐园的无限怀念,“变着”,寄寓了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怅。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
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
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
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
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
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18.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喜闻乐见B.老少皆宜C.炉火纯青D.不一而足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B.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C.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国际风筝节D.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国际风筝节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5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凝聚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②人类形成了现代城市,③并努力用灯光点亮城市的夜晚。
④作为经济学家来说,⑤城市灯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经济秘密,⑥可以据此估算城市人口的数量,⑦预测房价的走势,⑧进而反映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ト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占卜辞的甲骨。
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
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____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___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筒。
从出土的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
(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
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热的文字。
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____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应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以及容易尚且然而B.乃至容易仍然虽然C.以及易于仍然然而D.乃至易于尚且虽然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造青铜器文而言,比较困难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
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
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内容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一一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章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的流派风格。
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书法作品中_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别具匠心才思敏捷异彩纷呈弥足珍贵B.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C.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D.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一一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
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
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内容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一一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章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的流派风格。
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书法作品中_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别具匠心才思敏捷异彩纷呈弥足珍贵B.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C.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D.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一一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浙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生水起 B.短小精悍 C.然而 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2.选出下列成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 )A.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新研究指出,南极冰层因气候变化而加速_______,将使南极皇帝企鹅数目锐减。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________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由于全球化的现实,如今新的对华大战略既不能以________为基础,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
A.融解凝视遏制 B.溶解窥视遏制C.溶解凝视遏止 D.融解窥视遏止4.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
篇1: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一种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亦作“婉晚”。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苏卷,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答案】C【解析】A.弹劾(tán) 弹丸之地(dàn) ,哽咽(gěng) 狼吞虎咽(yàn ), 责难(nàn)多难兴邦(nàn)。
B.鲜活(xiān)寡廉鲜耻(xiǎn),泊位(bó)淡泊明志(bó),叶韵(xié)一叶知秋(yè )。
C.大度(dù)审时度势(duó),长进(zhǎng)身无长物(cháng), 解救(jiě)浑身解数(xiè)。
D.参差(cēn)扪参历井(shēn),披靡(mǐ)风靡一时(mǐ),畜牧(xù)六畜兴旺(ch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将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解析】A.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
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
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误在贬词褒用。
B.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与已然语境相违。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秒在巧。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尚书》)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李白)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率现在已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同步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袁宗道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
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语言文字运用)汇编一、(2024ꞏ新高考Ⅱ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
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 ① ,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
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
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
当然,不是每个人 ② ,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
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
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
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二、(2024ꞏ全国甲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山可谓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恐怕不多。
怎样算是真正了解天山呢?不妨做个测试。
你闭上眼睛,念出“天山”这个名字,试试看,能不能想象出一幅天山的全景图来?在这幅全景图里,山脉或平行或交错,许多巨大的、汽车要.开上很久很久的盆地坐落其间。
两座威严的雪峰——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巍然耸立,俯视着周边十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
2020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年8月1日,“90后”古风美食博主李子柴①由成都文旅局授予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称号。
有媒体报道称,她在国外社交媒体的粉丝超过700万。
李子柴的海外走红,()文化输出似乎带有预设的目的和动机,而李子柴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不太可能担负着“文化输出”的重任。
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槊的作品的确很好地向海外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②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上各说各话、③的窘境?这首先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在李子槊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李子染的视频中,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扔回池塘。
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荣获交融自怨自艾脱颖而出B.荣获交互孤芳自赏崭露头角C.荣膺交互自怨自艾崭露头角D.荣膺交融孤芳自赏脱颖而出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李子柴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B.李子柴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李子柴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在李子柴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___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____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首先要理解各词语的含义,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特立独行”意思是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用作褒义。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的,所以“身体力行”合适,这样就排除了A、B项。
“耳提面命”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濡目染”是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因为后面有“说教”一词,所以第二个空应该填“耳提面命”,这样就可以排除D,答案选C。
答案:C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解析: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第一句谈的是理性经济,追求的是个人经济最大化,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利己主义的假设,它要向分享经济转变必须有条件,所以③⑥排在前面,所以排除C、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