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八年级下册初二地理人教版全套课件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39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2课时教案10.互动交流:产生“同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什么?补充:沪杭高铁的开通,无论是在旅客运送,还是物流运输,都会有提升作用。
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沪杭高铁开通后,将与早先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形成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11.活动参与: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
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
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2)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西塘古镇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3.涉足世界文化遗产出示杭州西湖资料: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每一处景观都是人间绝色———因为有了西湖,杭州成了一座让人百看不厌的城市。
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图为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杭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
4.欣赏特色文化,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1)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汉族说唱艺术。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2)戏曲文化——我们眼中的昆曲是什么样的?(3)茶文化——生活中的龙井茶补充: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
(4)丝绸文化——优质生活的感受: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江海交汇之地教学目标:1、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2、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能够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教学重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教学难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了南方地区的气候,以及南方地区的农业和农产品,知道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但是,你们知道南方地区哪里盛产水稻吗?那么,今天,我们就去看看“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新授:教师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让学生找出长江三角洲位置。
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地区。
为什么这里被成为“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季风气候,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本地区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所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让学生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让学生找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影响: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让学生找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交通的影响: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