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化学危险品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化学实验室安全危险品的储存与处理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化学实验和研究的场所,安全危险品的储存与处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的储存和处理危险品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室安全危险品的储存与处理方法。
一、危险品的分类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危险品包括易燃物、腐蚀性物质、有毒物质等。
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储存要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物:如酒精、醚类溶剂等。
2.腐蚀性物质:如浓硫酸、盐酸等。
3.有毒物质:如氰化物、有机溶剂等。
4.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5.爆炸品:如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
二、危险品的储存1.储存区域划分化学实验室应当设置专门的危险品储存区域,将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分开存放,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事故发生。
2.储存条件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对储存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如下:(1)易燃物:易燃物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明火,存放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
(2)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应存放在防腐蚀柜中,远离可燃物和易燃物。
(3)有毒物质:有毒物质应存放在密闭的柜子中,防止泄漏和接触。
(4)氧化剂:氧化剂应远离易燃物和有机物,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5)爆炸品:爆炸品应存放在防爆柜中,远离热源和摩擦。
3.储存容器和标识危险品应使用符合标准的储存容器,容器上应进行正确的标识,包括物质名称、危险性标志、储存日期等信息。
三、危险品的处理1.废弃物处理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如下:(1)液体废弃物应首先进行分离,然后按照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储存,最后由专门的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2)固体废弃物应进行分类,有机物和无机物分开存放,然后交由环保部门进行处理。
2.事故应急处理化学实验室中,如果发生泄漏、火灾等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下:(1)泄漏事故处理:立即停止泄漏源,用吸附剂或控制剂吸附泄漏物,防止扩散,然后进行处置。
(2)火灾事故处理: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灭火,切勿用水灭火,并尽快报警求助。
实验室安全化学危险品实验室是化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化学危险品是实验室化学研究所必需的材料和试剂,但同时也潜在着很大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保护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引进并使用安全化学品,及时对化学品及时分类、储存、使用、处置,让实验室安全有效保障。
实验室危险品主要依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规则》的危险性分类体系,分为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几类。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腐蚀四种危险品,应该采取实施分类、统一编号的方式予以管理。
此外,物质的具体危险特性,在它们参与反应的条件、环境、比例和速度等方面也应考虑,从而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
首先,应该建立管制制度。
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细致的规章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化学安全品的采购、配送、使用、储存等,而系主任或管理人员必须对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摆明制度的重要性,让教职工和学生进一步提高自我安全意识、负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形成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
其次,储存和标记危险品。
在进行储存危险品时,应该注意:防潮、防火、隔热、隔水和绝缘;避免和其他化合物混合,储存存在相互反应的危险品时要区分开储;采用安全措施、安装防爆系统。
危险品应采用统一的标识符号,表明品名、名称、危险性简述、警告标志、安全措施、存储要求等信息。
对于危险品的标签应定期检查维护,避免陈旧、虚弱等情况。
第三,安全性操作。
使用化学品时,学生必须注意:个人防护和防爆措施,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损伤的黏膜和呼吸道等的伤害;严格遵守实验步骤,按照数据库和实验守则进行操作,把控实验的时间、温度、物质相对量等;清理好使用前的设备和操作台,防止吃入不干净的闷气或杂质,清理过勤要保证化学药品瓶帽控等标签是否断本、涂写是否正确,避免产生危险。
实验室化学危险品是化学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需的材料和试剂,但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避免实验室事故发生,学校应该在决策管理过程中引进和使用安全化学品,按照细节和标准进行分类、储存、使用和处理,严格执行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从而营造出一个安全、高效、稳定的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清单
附录:化学危险品按GB13690的规定分为八类:
a.爆炸品;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
d.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e.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f.毒害品;
g.放射性物品;
h.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贮存
化学危险品贮存方式分三种:
(1)隔离贮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2)隔开贮存: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
(3)分离贮存: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式.
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
爆炸物品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贮,必须单独隔离限量贮存。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和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品、自燃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
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
易燃液体、遇湿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应单独存放。
有毒物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
接近酸性物质。
腐蚀性物品,包装必须严密,不允许泄露,严禁与液化气体或其他物品同放。
序号品名/规格特性及相关危险性质储存区域责任人备注1粉末是一种静电喷涂用热固性粉末涂料,塑料粉末经过高温加热之后通过压缩空气给的风喷到材质表面仓库仓库课责任人:仓库课主管2油墨液体,沸点79-204℃,闪点19.5-40.5℃,比重密度0.81-1.73, 易燃限度1.1%-16.0%, 极易挥发.主要成分: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等, 易燃液体.健康危险:对水有污染避免于食物、饮料接触;存放於危險品倉庫,搬运过程中要轻拉轻放,避免撞击,口要密封,防止洩漏;危险品仓仓库课责任人:仓库课主管3油漆油漆为粘稠油性颜料,未干情况下易燃,不溶于水,微溶于脂肪,可溶于醇、醛、醚、苯、烷,易溶于汽油、煤油、柴油。
有害物质: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缩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油漆中不形成漆膜而最终挥发到大气中的有机物质。
TDI(甲苯二异氰酸脂) TDI在装修中主要存在于油漆之中,来源于PU漆固化剂的合成。
超出标准的游离TDI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主要是致敏和刺激作用,出现眼睛疼痛、流泪、结膜充血、咳嗽、胸闷、气急、哮喘、红色丘疹、斑丘疹、接触性过敏性等症状。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具有易挥发、毒性高的特点,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
甲醛毒性较高,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凝固作用,能和核酸的氨基及羟基结合使其变性,能阻碍胃酶和胰酶的作用,因而会影响代谢机能,其蒸气对啮齿动物有致癌作用。
苯属于剧毒物质,甲苯、二甲苯属于低毒性物质,吸入一定量苯、甲苯、二甲苯会引起中毒,甚至会破坏造血系统、神经系统。
危险品仓仓库课责任人:仓库课主管4开油水特性:无色液体,比重密度0.98-1.06,爆炸限度1.1%-16.0%,闪点52.5℃,沸点154-205℃,主要成分:内含环已酮、酯溶剂;健康危险:对水有污染避免于食物、饮料接触,通风密封,远离火和热;存放於危險品倉庫,搬運過程中要輕拉輕放,避免撞击,口要密封,防止洩漏.危险品仓仓库课责任人:仓库课主管5天那水无色透明液体,密度(d)0.8667 ,熔点-95°、沸点110.6℃、闪点4.44℃、自然点536.1℃、笨、乙醚不溶于水,爆炸极限1.27%-7.05%.主要成分:环已酮、酯溶剂,烷烴碳氫化合物;健康危险:气味浓烈,呼吸过多让人窒息; 可燃、有毒、避免人体接触,与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危险!存放於危險品倉庫,搬運過程中要轻拉轻放,避免撞击,口要密封,防止洩漏.危险品仓仓库课责任人:仓库课主管6酒精无色透明液体(纯酒精),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中学化学试验室危急品一说化学大家就会觉得化学很繁多,其实在学习化学中,还是须要积累的,我整理了中学化学试验室紧急品大全,盼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易燃类紧急化学品易燃类紧急化学品包括易燃液体药品、易燃固体药品、易燃气体药品、易自燃药品、遇水易燃药品等。
1.易燃液体药品性质特点:沸点低、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到达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火星、电火花等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
常见的这类药品有“汽油、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丙酮、乙醛、氯乙烷、CS2、乙酸乙酯” 等。
保存方法: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避光保存,且要远离火源和氧化剂,同时应留意保持通风。
2.易燃固体药品性质特点:着火点低、易点燃,受热、摩擦、撞击或遇强氧化剂等,可引起猛烈连续的燃烧、爆炸;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到达必需程度,遇明火、火星、电火花能猛烈燃烧或爆炸。
常见的这类药品有“硫磺、镁粉、锌粉、铝粉、赤磷、萘、樟脑、硝化纤维” 等。
保存方法:密封置于阴凉处避光保存,远离火源,同时留意通风。
另外要跟氧化剂分开存放。
3.易燃气体药品性质特点:撞击、受热可引起燃烧;与空气按必需比例混合,那么会爆炸。
常见的这类药品有“氢气、乙炔、甲烷”等。
留意事项:运用时留意通风。
如为钢瓶气,不得在试验室存放。
4.易自燃药品性质特点:在适当温度下跟空气接触被空气氧化、放热、到达着火点而引起自燃。
常见的这类药品有“白磷(白磷同时又是剧毒品)”等。
保存方法:少量白磷保存在盛水的试剂中,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加塞,保存于阴凉处。
运用时留意不要与皮肤接触,防止体温引起其自燃而造成难以愈合的烧伤。
5.遇水易燃药品性质特点:与水猛烈反响,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大量热,此反响热会引起燃烧。
常见的这类药品有“钾、钠、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氢化钠” 等。
保存方法:存放于密闭容器中,置于阴凉枯燥处。
少量钾、钠应放在盛煤油的试剂瓶中,使钾、钠全部浸没在煤油里,加塞存放。
保存于煤油中的时候,切勿与水接触。
一、易爆物质硝酸银:强氧化剂,与其他物质接触会发生爆炸,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操作应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进行。
金属钠、钾:遇水发生反应,着火,易爆炸。
应单独存放在安全处,室内温度不要太高。
三硝基甲苯(TNT):受热能引起爆炸,中等毒性。
工作时穿紧袖工作服,工后彻底洗手并淋浴。
可用含10%亚硫酸钾肥皂清洗。
亚硫酸钾遇三硝基甲苯成红色,如能将红色洗净,表示皮肤污染已清除。
也可用浸于9∶1的酒精氢氧化钠溶液的棉球擦手,洗净者不出现黄色。
硝化甘油:一种黄色的油状透明液体,可因震动而爆炸,属化学危险品。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硝化纤维:遇到火星、高温、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对苯二甲胺等)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如温度超过40℃时它能分解自燃。
用玻璃瓶包装,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仓间温度不宜过30℃,远离火种及热源。
与有机胺,氧化剂隔离储运。
苦味酸:受热,接触明火、高热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操作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硝基铵: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着火后会转为爆轰。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避免震动、撞击和摩擦。
叠氮化物:多具有高度爆炸性,或加热易爆炸。
此外叠氮化物为神经毒物,各种实验请小心。
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
雷酸盐(如雷汞):包含雷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雷酸盐多是对摩擦敏感的炸药,遇热或撞击均易发生爆炸。
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尽量减少摩擦,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
乙炔银:受热、震动、撞击、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储存于郊外专业仓库内,仓内要求阴凉通风。
高中化学实验室危险品高中化学实验室是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和进行实验的场所,也是危险品的重要储存和使用地。
化学实验中使用的危险品包括有毒气体、易爆物、腐蚀性物质、氧化剂等,这些危险品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室中,对危险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至关重要。
一、正确储存危险品危险品的储存是化学实验安全的基石。
首先,要保证储存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危险品放置在专门的存放架上,尽量避免直接放在地面上。
对于易燃、易爆物,应储存在专门的可燃物品柜内,同时留出足够的通风空间。
对于有害气体,应存放在通风设备良好的柜子内,并尽量避免危险品之间发生交叉污染。
在储存过程中应标注物品名称、危险性质、储存位置和储存时间等信息。
二、实验室标识正确标识是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的重要方面。
化学实验室应对危险物品、设备、通风系统和测量工具等进行标识,使学生们能够正确识别不同的危险品及安全性能。
三、实验前安全措施在进行实验前,必须先做好安全的准备工作。
首先明确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阅读实验说明书和安全须知,再确认实验所需危险品是否齐全并正常储存。
然后,对实验室内环境进行检查,检测消防设备是否正常运转,通风是否良好。
最后,在实验开始前向学生进行实验讲解和安全教育,提醒他们注意各种危险品的特征和安全使用方法。
四、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说明书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步骤或移动实验器具等,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对于使用危险品,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和使用方式,并保证操作人员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实验服、手套等。
同时,应按照实验室的操作规程需注意气体泄漏的情况,以及炉火、酸液等危险物品的热量、腐蚀等特性。
还应检测实验过程中气体排放口和通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防止危险品泄漏到实验室内。
五、事故处理和报告如果发生危险品泄漏、气体中毒、火灾等意外情况,要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人员受伤或财产受损。
化学实验室危险品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其中危险品的使用与管理是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实验室内危险品的安全操作,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危险品安全操作规程。
二、危险品分类1. 可燃物品:易燃、可燃液体、固体,如酒精、煤油等。
2. 氧化剂: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如高锰酸钾等。
3. 腐蚀性物品:具有腐蚀性的酸、碱、氯气等。
4. 毒性物品: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如重金属盐类、有机化合物等。
5. 爆炸品:能产生剧烈爆炸的物质,如火药、炸药等。
三、危险品使用规范1.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各种危险品的性质与特点,并且根据实验需要正确选择和购买相应的危险品。
2. 危险品的储存要求:可燃液体、腐蚀性物品应储存在防火柜中;氧化剂应与易燃物分开存放;毒性物品应单独存放在通风良好、标识明确的地方;爆炸品应专门储存,远离明火和电磁辐射源。
3.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危险品,确保自身的安全。
4.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随意堆放杂物等不安全行为,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干净。
四、危险品处理与废弃物管理1. 实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消毒实验设备及工作台面,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防止尘埃积累。
2. 使用过的实验用品、废弃物、化学试剂等应妥善处理。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分类存放,并且贴上清晰的标识,防止混淆和交叉感染。
3. 有关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严禁将危险废弃物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实验室内发生意外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迅速切断电源和气源,报告相关负责人,并按照现场安全规范进行紧急处理。
2. 当发生大面积泄漏时,要及时报警,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紧急疏散,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3. 在进行应急处理时,必须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且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石灰石吸收酸性溶液等。
2020年第2期水利技术监督建设与管理DOI:10.3969/j.issn.1008-1305.2020.02.030水质监测实验室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使用王主华(辽宁省大连水文局,辽宁大连116023)摘要:根据水质监测实验室的具体工作,阐明了常用危险化学晶的分类和危害,并总结了各类危险化学品管理与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针对水质监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水质监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X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305(2020)02-0104-03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监督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各地区各部门的水质监测实验室在不断扩大和完善,同时水质监测的业务量和工作量逐年加大,水质检测分析中危险化学品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类、氧化腐蚀类、有毒有害类以及易制毒类⑴,如若使用管理不当,很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严重事故,这不仅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更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现如今,实验室的水质监测技术和设备日益完备,但监测人员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却参差不齐,再加上其对于安全生产的懈怠,使得由于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安全事故不断加剧。
因此,掌握实验室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潜在危害,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化的管理与使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风险随着化工行业的逐渐成熟,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2015年危险化学品目录中收录的危险化学品便约有3000种⑵。
水质监测实验室主要负责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检测分析工作,所用到的危险化学品具有普遍性和常规性,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最新发表的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⑶,检测项目以地表水共计109项,地下水共计93项为主要依据,结合危险化学品目录,整理了水质监测实验室常用危险化学品共计40多种。
根据所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潜在危害,将其分为四大类:易燃易爆类、氧化腐蚀类、有毒有害类以及易制毒易制爆类,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