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345.50 KB
- 文档页数:30
第一章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填空题1.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2.学校在国家出现之后产生,首先是适应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3.古代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希伯来。
4.外国早期原始人的化石发现于东非的坦桑尼亚。
5.中外学术界关于教育起源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需要起源说。
6.母系氏族时期出现的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称为青年之家。
二、选择题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 A 的宫廷学校。
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 D 。
A.文雅教育B.职官教育C.书吏教育D.科学教育3.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 D 。
A.生动活泼B.直观有趣C.严肃认真D.简单粗暴4.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之外,还有 A 等。
A.寺庙学校B.教区学校C.文法学校D.修辞学校5.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B .(2009)A.“拉比”B.“古儒”C.“书吏”D.“校父”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一、填空题1.“三艺”是辩证法、文法、修辞学。
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角力(摔跤)。
3.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_要求身心和谐发展_。
4.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5.“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仆人。
6.“三艺”为“智者派”所创。
7.在荷马时代,希腊人最为重视的道德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8.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9.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柏拉图提出的。
10.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政治学》。
11.苏格拉底以其“知识助产术”而著称于世界教育史。
12._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
13.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被称为三个里程碑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外国教育教学史教程填空选择题第一章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填空题1.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2.学校在国家出现之后产生,首先是适应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3.古代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希伯来。
4.外国早期原始人的化石发现于东非的坦桑尼亚。
5.中外学术界关于教育起源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需要起源说。
6.母系氏族时期出现的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称为青年之家。
二、选择题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 A 的宫廷学校。
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 D 。
A.文雅教育B.职官教育C.书吏教育D.科学教育3.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 D 。
A.生动活泼B.直观有趣C.严肃认真D.简单粗暴4.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之外,还有A 等。
A.寺庙学校B.教区学校C.文法学校D.修辞学校5.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B .(2009)A.“拉比”B.“古儒”C.“书吏”D.“校父”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一、填空题1.“三艺”是辩证法、文法、修辞学。
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角力(摔跤)。
3.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_要求身心和谐发展_。
4.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5.“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仆人。
6.“三艺”为“智者派”所创。
7.在荷马时代,希腊人最为重视的道德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8.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9.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柏拉图提出的。
10.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政治学》。
11.苏格拉底以其“知识助产术”而著称于世界教育史。
12._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
13.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被称为三个里程碑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古希腊的教育名词解释一、智者派【答案要点】古典时期是古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期,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后来,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称为智者。
后期,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智者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二、美德即知识【答案要点】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联系。
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掌握有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才能趋善避恶。
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进而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
评价:①这个见解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②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一”的见解,相对于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来说,是有着明显的进步意义的;③但“美德即知识”的观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为等。
三、苏格拉底法【答案要点】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提出的一种师生对话的方法。
由于苏格拉底曾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因此又称为“产婆术”。
这一方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下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强制灌输,而是师生共同讨论。
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
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有一定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古希腊教育古代希腊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典型而完整的代表。
古代希腊文化对后代的影响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化——近现代资产阶级各流派一、荷马时代的教育公元前1100—公元前800年被称为荷马时代。
在荷马时代,尚未出现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主要是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进行的。
教育的内容大致以军事和与军事直接有关的知识、技能为主,同时也注重演说能力的培养。
荷马时代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道德教育。
概括地说,荷马时代的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像阿喀琉斯那样勇敢、武艺高强和像奥德修斯那样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武士。
二、古风时代的教育古风时代希腊社会最为重大的变化是最终完成了从氏族制度向奴隶制的转变,形成了奴隶制国家。
(一)斯巴达的教育多利亚人3万——希洛人25万政治制度:农业奴隶主寡头专制制度1、教育目的——军人、武士古风时代希腊社会最为重大的变化是最终完成了从氏族制度向奴隶制的转变,形成了奴隶制国家,2、教育的组织形式(1)生儿检查:儿童出生后属于国家,抛弃弱病。
(2)家庭教育(3)公共教育:7-——18岁“场”:它是一种吃、住、训练完全集中在一起的兵营式的教育机构。
五项竞技:跑、跳、投、骑、摔跤。
18——20岁埃弗比军事体育训练斯巴达教育的特点1、学校国家公立,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2、重视军事体育训练3、重视妇女教育4、忽视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二)雅典的教育奴隶主民主政治1、教育目的——培养和谐发展的人2、教育的体系和内容公元前六——公元前四世纪雅典的教育制度18—20 “埃弗比”团的教育(军体训练)16—18 体育馆的教育(体操、政治、文学和哲学)13—15 体操(角力)学校(五项竞技)7——14 文法学校(读写算)弦琴学校(音乐、诵诗等)斯巴达与雅典教育比较相同点:1、教育是奴隶主子弟享受的特权。
2、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外国教育史习题(附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D.古巴比伦)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 进位计算法的是(D.古埃及)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沛西.能)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C.等级性)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D寺庙或僧侣学校)A.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B.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
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C.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
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一般儿童5岁上学,一直到16、17岁。
由学校实行收费,贫民子弟很难进入D.寺庙或僧侣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
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9.古儒学校是印度(D.婆罗门家庭教育)的教育形式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D.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古希腊教育(一)古风时代的教育1.斯巴达教育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地处内陆地区,与外界交往极不方便。
作为一个奴隶制国家,思八达不仅实行专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而且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
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巴达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
其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富有勇武精神和爱国精神、善于战斗并持久斗志的武士。
为了保证这样的教育目的,教育在斯巴达被当作是国家的事业,并举有严格的国家性质,完全由国家控制。
整个斯巴达教育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行严格的新生儿体格检查。
检查合格的才允许抚育,不合格的弃于荒野。
第二个阶段是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
儿童在7岁以前由父母代替国家抚养,并在家里接受教育,具体由母亲负责,主要是使儿童有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斯巴达人的思想品德,为7岁以后打下基础。
地三个阶段是公共教育,它可以分为7——18岁和18——20岁两个时期。
从7——18岁,男女儿童分别在国家教育场所接受体育和军事训练,具体内容为“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角力。
教育方法主要是实践练习。
从18——20岁,青年进入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在此期间,青年要参加“秘密服役”,即在夜间外出对奴隶进行突然袭击。
从这一段教育来看,他们不重视阅读和书写技能的培养。
斯巴达教育是片面的、野蛮的,但是又是成功的,因为他培养出来的人都是非常勇敢的战士,能够为城邦英勇作战,甚至牺牲在战场上。
2.雅典教育雅典三面临海,逐渐成为商业和手工业城邦,与此同时,它也接受了东方文化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雅典形成了以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制度。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道德高尚、能言善辩的公民和商人,即“身心既美且善”的人。
整个雅典教育的实施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家庭教育。
7岁前,儿童在自己家里接受教育。
子女出生后也受体格检查,有其父检查,随后是抚养和教育,主要是在身体、道德、智力、审美等方面打下基础。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A.生物起源论 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 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一、选择1.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为主。
A.私立学校教育B.公立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2.“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3.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A.《十二铜表法》B.《吠陀经》C.《荷马史诗》D.《雄辩术原理》......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选择1.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2.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A.“外学” B.“内学” C.俗人D.留学生3.晚期修道院的主要课程体系是()A.基督教教义B.哲学C.骑士“七艺” D.七艺......第五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2.以下哪种是拜占庭的教会教育形式()A.宫廷学校B.星期日学校 C. 昆它布D.主教学校3.阿拉伯的教育是以()为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