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weblogic集群负载均衡部署文档(支持win7+linux6.5)
- 格式:doc
- 大小:4.56 MB
- 文档页数:32
W e b L o g i c和F相结合的负载均衡配置方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W e b L o g i c+F5负载均衡配置方案下面将F5公司的BIG-IP控制器为例,来介绍硬件负载均衡器配搭weblogic 服务器实现集群功能的解决方案。
1.Weblogic集群Weblogic服务器集群将一组服务器集合在一起工作,来提供更灵活调配的、更稳定的应用平台。
服务器集群对用户是透明的,对用户来说,服务器集群只是一个简单的server端,然而实际上,多台服务器一起协同工作来提供服务。
通过部署weblogic服务器的集群功能,网站对于来自网络用户的请求具备了出色的可扩展性、更高请求处理容量和冗余能力。
对于一个集成的环境,客户端的会话状态必须被保存,以使得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获得备份session状态。
Weblogicserver提供三种途径获得客户端会话状态:数据库复制(通过JDBC)、基于文件的复制和内存中的复制。
使用基于JDBC或基于文件的持久机制分别将客户端的会话状态保存在数据库或者文件中。
当一个客户端首次连接到集群中的某台服务器时,客户端与该服务器的连接建立,同时该服务器将会话状态完整地保存在离线存储器中。
随后的客户端的请求将被持续地发送给同一台server,这样就保证了会话状态的更新在存储机制中的保存。
如果这台服务器发生故障,那么该客户端可以连接到集群中的任何一台服务器。
新的服务器通过读取储存在文件系统或者是数据库中的会话状态来恢复与客户端的会话。
内存中的复制机制同样也用于保存客户端会话数据,但是它使用内存而不是其他永久存储机制。
在客户端初次连接到集群中的某台服务器时,客户端与该服务器的连接建立,同时该服务器指定另外一台集群中的服务器作为辅助服务器来存储会话数据的复本。
随后的客户端的请求将被持续地发送给同一台server,从而确保了在任何给定时间集群中都存有该客户机会话数据的两份拷贝。
WebLogic 部署方案1. 概述WebLogic Server 是Oracle Corporation的一款Java EE应用服务器,用于构建、部署和管理中大型、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程序。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WebLogic部署方案的详细指南,帮助用户轻松地将其应用程序部署在WebLogic Server上。
2. 准备工作2.1 硬件和资源要求在开始部署之前,需确保满足以下硬件和资源要求: - 服务器硬件:64位处理器、至少4核CPU、8GB以上内存 - 操作系统:推荐使用支持Java EE的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 Server等 - 存储空间:至少需要20GB的可用磁盘空间 -网络配置:确保服务器连接到稳定的网络,并具备外部访问权限 - JDK版本:WebLogic Server 12c要求使用Java SE Development Kit (JDK) 82.2 软件要求在开始部署之前,请确保按照以下软件要求进行安装: - WebLogic Server 安装包:从Oracle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WebLogic Server安装包 - Java SE Development Kit (JDK):从Oracle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JDK,并按照默认配置进行安装 - 数据库:根据应用程序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如Oracle Database、MySQL等 - IDE工具(可选):推荐使用Eclipse、IntelliJ IDEA等常见的Java开发工具3. 安装和配置WebLogic3.1 安装WebLogic Server1.解压WebLogic Server安装包到目标文件夹2.打开终端或命令提示符,切换到解压后的目录3.执行./configure.sh(Linux)或configure.cmd(Windows)命令,按照提示完成安装过程3.2 创建域和管理服务器1.打开终端或命令提示符,切换到WebLogic Server目录下的bin文件夹2.执行./config.sh(Linux)或config.cmd(Windows)命令,启动配置向导3.选择“创建新的域”选项,并按照向导提示完成域的创建过程4.在域创建完成后,启动管理服务器3.3 配置数据源和连接池1.打开WebLogic管理控制台,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7001/console(默认端口号为7001)2.登录管理控制台,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3.在控制台中,导航到“服务”->“JDBC”->“数据源”,点击“新建”按钮,按照向导完成数据源的配置4.导航到“服务”->“JDBC”->“连接池”,点击“新建”按钮,按照向导完成连接池的配置4. 部署应用程序4.1 打包应用程序1.将应用程序源代码导入IDE工具中2.构建项目,生成可部署的应用程序文件(一般为war或ear文件)4.2 部署应用程序1.打开WebLogic管理控制台,在导航栏中选择“部署”->“安装”2.点击“上传”按钮,选择应用程序文件并上传3.在应用程序列表中,选择要部署的应用程序,并点击“部署”按钮4.按照向导提示完成应用程序部署过程5. 监视和管理WebLogic5.1 监视服务器WebLogic提供了丰富的监视和管理功能,用于实时监控服务器的运行状况。
Weblogic10.0多机集群配置说明一配置说明:配置weblogic双机集群,主机1上运行管理服务器,受管理服务器1和代理服务器,主机2上运行受管理服务器2。
二目标:实现所有http请求全部发到主机1上的代理服务器,统一由代理服务分发给两个主机上的受管理服务器来处理业务,并且实现会话复制,即一台机器上的受管理服务器宕掉,所有的请求都转到另一台受管理服务器上,并且会话也会转移到这个服务器。
三配置图解:第一步,首先在主机1上运行weblogic的配置向导。
(01)选择“新建weblogic域”点击“下一步。
(图01)选择“生成一个自动配置的域以支持下列BEA产品“,点击”下一步“。
(图02)(03)填入用户名和密码,请记录填写的信息不要丢失,后面登陆控制台的时候需要用到这些信息,点击“下一步“。
(图03)(04)首先选择左侧的“生产模式“,然后选择右侧的”sun jdk“,点击”下一步“。
(图04)选择下方的“是“,点击”下一步“。
(图05)(06)填写管理服务器的相关信息( 我的配置:a 172.16.15.131 8001),点击“下一步“。
(图06)(07)填写各个受管理服务器的详细信息,这里要注意的是m2的监听地址填的是主机2的ip地址,因为这个服务实际是运行在主机2上,下面是我的配置:m1 172.16.15.131 8002m2 172.16.15.132 8003p 172.16.15.131 8008点击“下一步“。
(图07)(08)填入集群相关信息监听地址、端口可以默认,建议修改成唯一的不要是被占用了的,点击“下一步“。
(图08)(09)将左边的服务器m1和m2添加到右边的c集群下,点击“下一步“。
(图09)(10)勾上“为集群创建http代理c,点击“下一步”。
(图10)填入域的名称和位置,配置是:域名:web_c,域位置:默认,点击,“创建”。
到此主机1的配置向导的工作已完成。
Weblogic集群和负载分发的部署(支持win7+linux6.5 64位)目录1.集群目的 (3)2.部署环境 (3)3.注意问题 (3)4.安装weblogic过程 (3)5.weblogic集群部署过程 (9)5.1创建weblogic域 (9)5.2 weblogic集群化配置 (15)5.3 weblogic简单负载均衡配置 (28)5.4 weblogic集群复杂均衡测试 (32)1.集群目的项目成功部署后,可能会出现运行过程中服务器挂掉不能正常使用。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采用weblogic 集群方式部署,以消除客户的担心。
2.部署环境3.注意问题因为时间仓促和作者水平有限有些待解决问题需要说明1.请不要登陆后在地址栏按回车键重新访问地址来验证session复制。
2.如果按F5刷新页面则会跳到选择模块界面,无法说明session复制失败。
3.服务器地址默认用127.0.0.1 ,如果用ip地址(如:192.169.1.169),则把配置过程所有地方的127.0.0.1改成你的实际ip地址,记住创建时候ip地址要统一。
4.安装weblogic过程1)首先登陆/technetwork/cn/middleware/ias/downloads/wls-main-091116-z hs.html 去下载一个windows版的weblogic 我下载的是1036版本2)双击打开后3)初始化完成后4)点击下一步5)选择一个磁盘空间比较大安装,然后点击下一步6)把“我希望通过这个。
”勾选取消。
7)这个选择典型就可以8)这一步就是告诉你你的东西要安装到哪9)选择所有用户点击下一步10)11)12)这里需要运行这个quickstart 13)点击第一个”Getting“这个Linux安装类似略。
5.w eblogic集群部署过程5.1创建weblogic域1)创建域(Domain)的方式:Domain简单定义为:是一个逻辑管理单元,Domain下面包含着weblogic应用服务器中的所有东西,weblogic应用服务器的启动,停止都是以domain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提示Linux 文件路径:找安装路径下../weblogic/Oracle/Middleware/utils/quickstart 的quickstart.sh文件双击运行就可以。
Weblogic12.1.3 集群配置初步(本文介绍局域网中单机配置,后续希望能提供局域网多机配置)关键词:weblogic12.1.3 集群因为想了解一些服务器集群和负载均衡的知识,而这两天刚好有一点时间,借鉴以前网络资料,就研究了一下,分享出来,欢迎指正。
下面分步骤介绍,1.首先从官网获得Weblogic12c软件:WLS Zip Distribution for Oracle WebLogic Server 12.1.3.0这是一解压安装软件,This version of WLS requires JDK 1.7 as a minimum;2.解压后安装路径为:D:\wls12130;3.启动命令行工具cmd,进入指定安装目录后,执行命令:D:\wls12130\wlserver\common\bin>config4.稍等,出现Weblogic 配置向导工具:5.定义域名后,点击‘下一步’,默认weblogic模板:6.为管理服务器设置用户名和密码:7.选择‘开发’模式和‘生产’模式,此时都可以;8.点击‘下一步’,进入高级配置,选择两项:9.点击‘下一步’配置管理服务器:10.管理服务器增加后,配置两个受管理服务器,并增加一个代理服务器。
当后续创建集群时,前面两个受管理服务器ZL_ManagedServer将会配置到集群中,而最后一个受管理服务器将作为集群的代理,端口号为8080。
管理服务器就是用来管理域中那些所有受管理(ManagedServer)服务器,一般不直接用来部署应用。
最终应用是布署到某一个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中。
11.受管理服务器增加后,下一步配置增加集群,集群的逻辑名为ZL_Cluster_1,12.集群创建好以后,将受管理服务器增加到集群中:13.配置接受外部http客户端请求的代理服务器,是整个集群的前端入口:14.代理服务器配置好以后,下一步进入计算机设备配置:15.服务16.器增17.确认无误后,点击创建按钮:18.创建完成后,直接点‘完成’关闭配置向导19.接下来需要启动管理服务器,在命令行执行下面命令:D:\wls12130\user_projects\domains\zldomain\bin>startWeblogic 20.启动管理服务器后,打开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192.168.1.104:7001/console进入管理控制台之前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名称:weblogic口令:weblogic123进入后如下图:21.命令行工具启动受管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运行命令的目录是D:\wls12130\user_projects\domains\zldomain\bin>启动第一个受管理服务器(集群中第一个服务器)….\bin>startManagedWeblogic ZL_ManagedServer_1 http://192.168.1.104:7001启动第二个受管理服务器(集群中第二个服务器)….\bin>startManagedWeblogic ZL_ManagedServer_2 http://192.168.1.104:7001启动代理服务器(也是受管理的,但不在集群中)….\bin>startManagedWeblogic Proxy_Server_1所有受管理服务器启动后如下图:(四条命令启动了包含管理服务器在内的四个服务器)22.在浏览器中打开的管理服务器页面,在左边找到菜单‘Deployment’,准备向集群中部署一个新的应用:23.Install一个web应用,早已经准备好了一个‘hello,world’的jsp web项目,安装时找到对应的目录:E:\Aaa.war后面的步骤,都点‘Next’下一步,图片说明: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已经部署成功了哦!再回到部署应用的列表页面,刚才的应用是活动的,可以访问了:浏览器的访问地址是:http://192.168.1.104:8080/Aaa24.后续工作是对负载均衡的测试工作和在多台设备进行集群部署。
配置Weblogic负载均衡负载均衡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这里只介绍三种相对来说成本较低的方案(维护成本以及费用成本)weblogic自带的proxy、apache、nginx1、weblogic自带的proxy方式:1)需要新建proxy服务器2)配置proxy的ip、端口,这里设置为71003)配置SSL的主机名验证为“无”4)添加到machine管理5)部署proxy应用6)在服务器列表中启动三个server7)测试proxy应用的代码我压缩打包上传了主要就是配置web的servlet,拦截所有的请求,weblogic自带的配置如下:Java代码实际上,这个proxy内部会检测server的状态、负载情况,然后根据算法再将请求转发给具体的server处理。
2、apache方式:1)下载apache,安装过程就不介绍了。
下载地址为:/download.cgi2)添加weblogic插件:weblogic11g的插件位置是:D:\server\weblogic11\wlserver_10.3\server\plugin\win\32注意这里与weblogic较早的版本位置不同。
具体库所在目录根据操作系统版本及位数决定,我的是32位操作系统,所以就是这个目录下的mod_wl_22.so复制到apache的modules文件夹下主要就是设置WebLogicCluster,根据集群的server列表来设置。
注意:我这里设置的Listen端口号是8001,所以下面测试访问这个端口4)测试3、nginx方式:1)下载nginx并安装(我这里是windows环境,下载地址是:/en/download.html)2)简单配置nginx:修改nginx/conf/nginx.conf文件,开发、学习情况,只需要简单的增加如下配置即可:具体的意义,可以从网上找资料,这里不做详解。
3)运行直接双击nginx.exe就可以了。
Weblogic加Apache的负载均衡以与群集配置Weblogic的负载均衡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方式实现。
硬件可以使用F5等设备,软件一般使用apache来实现。
下面说明使用apache的具体方法。
Weblogic的负载均衡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方式实现。
硬件可以使用F5等设备,软件一般使用apache来实现。
下面说明使用apache的具体方法。
1. 环境准备Apache 2.2 d三台机器,用途分别如下:2. 配置weblogic为了支持session复制,为应用程序新建weblogic.xml文件,放置到ear文件的meta-inf目录下。
内容为:<?xml version="1.0" e nc oding="GBK"?><weblogic-web-app xm ln s=".bea./ns/weblogic/90"><session-descriptor><persistent-store-type>repli cat ed</persistent-store-type><sharing-enable d>tr ue</sharing-enabled></session-descriptor></weblogic-web-app>3. 配置apache从{weblogic_home}/server/plugin/win/32 目录,复制mod_wl_22.so 到修改d.conf文件,增加如下内容:<IfModule mod_weblogic.c>WeblogicCluster 192.168.10.101:7010,192.168.10.102:7011MatchExpression *WLLogFile "D:/Program Files/Apache SoftwareFoundation/Apache2.2/logs/wlproxy.log"Debug OnDebugConfigInfo OnKeepAliveEnabled OnKeepAliveSecs 15</IfModule>4. 部署应用程序启动machine2上面的admin server,进入控制台,部署应用程序,注意选择target 时,要指定为cluster_test。
WebLogic服务器负载均衡解决方案WebLogic是一个用于构建和部署企业级Java应用程序的Java EE服务器。
负载均衡是一个关键的解决方案,用于在WebLogic服务器集群中分配和管理应用程序请求的负载。
本文将探讨WebLogic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几种解决方案。
1. 硬件负载均衡器:硬件负载均衡器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分发网络流量的设备。
它可以将传入的请求分发到WebLogic服务器集群中的不同节点上,以平衡负载。
硬件负载均衡器可以基于不同的算法进行负载分发,如轮询、最少连接数和源IP散列。
这种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具有高性能和可扩展性,可以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
2. Web服务器负载均衡:Web服务器负载均衡是一种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通过在Web服务器前面放置一个负载均衡器来实现。
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将请求转发到不同的WebLogic服务器节点上。
常用的Web服务器负载均衡软件包括Apache HTTP Server和NGINX。
这种解决方案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但可能存在性能瓶颈。
3. WebLogic集群:WebLogic服务器可以配置为运行在集群模式下,以实现负载均衡。
集群是一组相互联网的WebLogic服务器节点,它们共享相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
WebLogic集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负载均衡,包括轮询、就近路由和会话粘性。
这种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无需额外的硬件或软件,直接使用WebLogic服务器自带的功能。
4. 云负载均衡:如果将WebLogic服务器部署在云环境中,可以使用云提供商的负载均衡服务。
云负载均衡器可以自动分配和管理负载,并提供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云负载均衡器通常基于虚拟IP地址和域名进行配置,并支持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
5. 基于DNS的负载均衡:DNS解析器可以根据特定的策略将域名解析为不同的IP地址。
通过配置多个WebLogic服务器的IP地址,可以使用DNS负载均衡来平衡流量。
Weblogic集群部署手册创建管理服务器1、选择创建一个新的域如下如图所示2、选择第一个默认创建一个新的域3、继续默认选择4、创建用户名密码,该用户是进入主服务器分发服务器的。
进入后可以对分发服务器进行配置上的修改5、配置JDK,根据自己的环境选择配置JDK6、在这里选择YES进行个性化的配置7、在这里进行配置数据源。
(IScp可以不用配置)8、配置分发服务器的服务端口,并且可以对SSL进行选择。
在这里IP地址为分发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选择不要冲突的。
9、配置受管服务器如下图所示,1、2分别为2个受管服务器。
1是本机的服务,2是另外一台机器的服务。
按照要求填写好需要配置的IP和端口既可。
在配置后最好把配置的名字、IP、端口进行记录,在匹配服务的时候需要完全统一。
其中fenfa是分发的服务端口。
就是在做完集群后对集群进行访问的端口。
10、建立一个分发的服务(在最后输入受管理服务器的IP、端口)11、将收官服务添加到分发应用下,HTTP代理不添加12、选择进行分发的分发服务器的HTTP代理13、创建物理机器的网络识别专用的端口(如果3台机器参加集群添加3台,如果2台机器集群添加两台)端口要不能被占用用于服务器互相识别。
14、根据配置好的属性进行物理机器的配置,由下图可看出new_Machine_1的机器是192.168.23.233的机器在这台计算机下分别安装了分发的管理服务。
受管理服务器的其中一个应用和分发服务器的HTTP代理。
所以这台计算机最终包括的服务有由于new_Machine_2只有一个受管理服务器的服务所以他的服务只有一个15、创建一个域名创建受管理服务器1、前几步设置基本相同在创建服务的时候要选择一个没有被占用的端口,由于本地的机器9001-9006全部被占用我这里用的是90072、添加受管理服务器,这里的受管理服务器要和之前管理服务器设置的IP、端口、名字相同。
3、分发服务器不用进行配置4、机器端口也不用进行配置5、创建新的域6、启动集群服务器受管服务器的链接文件该文件在\bea\user_projects\domains\test\bin 下启动方法最好从DOS控制台进入,通过控制台进入E:\bea\user_projects\domains\test\bin下输入startManagedWebLogic 服务名IP 端口在本次教程中应该是敲入命令为startManagedWebLogic 1 192.168.23.233:9002在通过这个命令启动分发服务器,因为之前分发服务我建立在了base_domain中所以要从base_domain启动具体路径为E:\bea\user_projects\domains\base_domain\bin只要在进行集群是请不要关闭这2个窗口。
Weblogic集群部署手册二0一二年十月目录一.配置集群应用的必要条件 (1)二.配置前的准备工作 (1)三.使用Domain Configuration Wizard进行配置 (2)3.1在主机新建域 (2)3.1.1选择安装类型 (3)3.1.2设置管理台用户密码及JDK版本 (4)3.1.3选择定制安装 (5)3.1.4输入管理服务器的信息 (6)3.1.5配置受管服务器、集群、计算机信息 (7)3.1.6配置集群信息 (8)3.1.7将受管服务器添加到集群中 (9)3.1.8向集群分配服务器 (10)3.2集群中其它节点服务器的安装(分机) (14)3.2.1在分机上新建域 (14)3.2.2设置管理台用户密码及JDK版本 (16)3.2.3选择定制安装 (17)3.2.4输入管理服务器的信息 (17)四.webloigc集群的启动 (21)4.1 启动集群中的管理服务器 (21)4.2 启动受管服务器 (22)4.3 启动分机服务器 (23)五.JDBC数据源的调试 (25)5.1配置jdbc/drmt数据源 (25)5.1.1 新建数据源 (25)5.1.2配置数据库信息 (26)5.1.3测试数据库配置参数 (28)5.1.4部署所属集群目标 (29)5.1.5激活所做更改 (29)5.2配置jdbc/cis数据源 (30)5.2.1 新建数据源 (30)5.2.2配置数据库信息 (31)5.2.3测试数据库配置参数 (32)5.2.4部署所属集群目标 (33)5.2.5激活所做更改 (33)六.应用程序包的部署 (34)6.1新建应用程序包 (34)6.2选中并部署应用程序包 (35)6.3部署应用程序所属集群 (36)6.4将应用程序部署到每个目标源 (36)6.5完成安装应用程序部署 (37)6.5激活并完成应用程序部署 (37)6.6启动应用程序 (38)七.页面测试 (39)7.1控制台中确定该应用程序 (39)7.2点击链接测试 (40)7.3页面展现 (40)一.Weblogic集群应用的必要条件1、集群中的所有Server必须位于同一网段,并且必须是IP广播(UDP)可到达的2、集群中的所有Server必须使用相同的版本,包括Service Pack3、集群中的Server必须使用永久的静态IP地址。
From here数据库层:数据库:oracle 10g 数据库服务器:2台以上F5 设备:2台部署图:采用RAID 0+1的磁盘阵列部署描述:1.F5虚拟地址作为对数据用户的唯一地址。
2.F5有主备2台设备,相互之间部署心跳线,在F5的配置中设定其中一台作为主机,配置心跳的告警设置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告警设置。
3.ORACLE需要安装F5的管理插件以监控数据库服务器性能参数和状态。
4.数据库采用RAC的方式进行集群,数据库之间有心跳线。
5.服务器Cluster需要一个统一的时间,在整个应用中由统一的服务器提供同步服务。
6.在数据库服务器集群和文件系统之间的交换机需要有主备线路。
访问控制:1.对F5虚拟地址的访问需要在数据库防火墙中配置白名单2.数据库的实地址只有DBA等数据库管理角色才能访问负载均衡:1.F5设备通过在Oracle服务器上的插件获取各个数据库本身的连接数,内存使用量,CPU占用率等参数,以及在F5配置中设置负载分发的规则来分发对数据库的真实访问。
2.对于数据库Cluster来说,采用10g以上版本的RAC的方式会有一个公用的缓存区。
数据安全:1.在文件系统中采用RAID 0+1的方式进行数据存放和备份2.磁带库作为文件系统的最终容灾备份。
故障处理:1.在F5主机出现故障时,由F5备用的心跳监控到并做自动切换,同时可以按告警配置进行对应操作。
2.数据库节点中一台出现问题时,会由别的节点接手,同时F5会监控到数据库的状态出现异常并按照告警配置进行对应操作,例如【发送告警邮件】等。
3.在数据库集群和文件系统的网络中,当主要线路出现问题,由备用线路接手。
优点:1.可扩展性好,在性能出现瓶颈的时候不需要修改整体布局,只需要增加服务器并配置2.可靠性好,所有设备都至少有一个备用节点。
3.访问无缝隙,对于用户来说只有一个访问接口,对于内部所有节点的备用节点都能实现自动切换或自动故障点剔除。
缺点:1.采用RAC进行数据库集群需要一个统一的文件存取管理系统,数据和存取基于网络,对网络性能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
1 负载均衡集群高扩展型集群,即负载均衡集群技术[2],就是带均衡策略(算法)的服务器集群。
负载均衡集群在多节点之间按照一定的策略(算法)分发网络或计算处理负载。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来扩展服务器带宽,增加吞吐量,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又可以避免单点故障[3]。
以Web访问为例,后台的多个Web服务器上面有相同的Web内容,Internet客户端的访问请求首先进入一台服务器,由它根据负载均衡策略(算法)合理地分配给某个服务器。
1.1 基于WebLogic的负载均衡集群WebLogic支持集群技术,即让一组Server指向同一域名一起工作从而提供一个更强大、更可靠的应用平台。
对于客户端而言,无论Cluster中有几个Server在工作,看上去都是一个[5]。
集群技术有两个最明显的特色:(1)可伸缩性:Cluster对加入其中的Server在性能上没有限制(如普通的PC机),为了提高性能,当客户端的请求大幅增加时,可以动态地向Cluster中添加Server。
并且,配置Cluster当一台机器的资源没有被完全利用时,可以在同一机器上启动多个Server,但要求每一个Server使用不同的IP,而不能用同一IP的不同端口。
(2)高可用性:由于在Cluster中同一service在多个Server上同时存放或放在一个共享文件系统中,因此相同的请求可以有多个Server提供,并且Server间还可以复制状态信息。
这样,当其中某一Server宕机或无法响应请求时,其它的Server会立即接管它的任务,从而把应用和客户端完全隔离开来。
1.2 WebLogic 集群的工作机制每一个Clustered service,在每一个server上都会有一个instance,即一个replica,这些replicas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replica-aware stub。
这些stubs负责客户端与相关的服务器段对象的通信,当客户端请求该service时,实际上是向stub发出请求,stub根据不同的算法调用集合中某一replica,如果调用失败,stub会检测到错误并重新调用其它的replica。
WebLogic+Apache 集群配置指南(V 1.0)目录第1章集群配置简介 ....................................................................................................... 1-1第2章安装准备............................................................................................................... 2-12.1硬件配置 .................................................................................................................................... 2-1 2.2软件配置 .................................................................................................................................... 2-12.3集群环境说明 ............................................................................................................................ 2-1第3章WINDOWS环境下的集群配置............................................................................. 3-13.1W EB L OGIC 10.3集群配置.......................................................................................................... 3-13.1.1 创建主控服务器domain .................................................................................................... 3-13.1.2 创建被管服务器domain .................................................................................................. 3-123.2A PACHE H TTP S ERVER配置 ....................................................................................................... 3-223.2.1 安装Apache ...................................................................................................................... 3-223.2.2 安装weblogic module扩展模块...................................................................................... 3-223.2.3 配置Apache Http Server .................................................................................................. 3-223.3启动集群 .................................................................................................................................. 3-233.3.1 启动Apache Http Server .................................................................................................. 3-233.3.2 启动主控服务器............................................................................................................... 3-243.3.3 启动代理服务器............................................................................................................... 3-253.3.4 启动被管服务器1 ............................................................................................................ 3-253.3.5 启动被管服务器2 ............................................................................................................ 3-263.4验证集群启动 .......................................................................................................................... 3-263.5停止集群 .................................................................................................................................. 3-273.5.1 停止被管服务器1 ............................................................................................................ 3-273.5.2 停止被管服务器2 ............................................................................................................ 3-273.5.3 停止代理服务器............................................................................................................... 3-273.5.4 停止主控服务器............................................................................................................... 3-283.5.5 停止Apache Http Server .................................................................................................. 3-283.6将数据源部署到集群上 .......................................................................................................... 3-293.7将应用部署到集群上 .............................................................................................................. 3-32第4章AIX环境下的集群配置 ....................................................................................... 4-354.1W EB L OGIC 10.3集群配置........................................................................................................ 4-354.1.1 用图形界面方式配置集群............................................................................................... 4-354.1.2 用命令行方式配置集群................................................................................................... 4-36 4.2A PACHE H TTP S ERVER配置 ....................................................................................................... 4-374.2.1 安装Apache ...................................................................................................................... 4-374.2.2 安装weblogic module扩展模块...................................................................................... 4-384.2.3 配置Apache Http Server .................................................................................................. 4-39 4.3启动集群 .................................................................................................................................. 4-394.3.1 启动Apache Http Server .................................................................................................. 4-394.3.2 启动主控服务器............................................................................................................... 4-404.3.3 启动代理服务器............................................................................................................... 4-404.3.4 启动被管服务器1 ............................................................................................................ 4-404.3.5 启动被管服务器2 ............................................................................................................ 4-41 4.4验证集群启动 .......................................................................................................................... 4-41 4.5停止集群 .................................................................................................................................. 4-424.5.1 停止被管服务器1 ............................................................................................................ 4-424.5.2 停止被管服务器2 ............................................................................................................ 4-424.5.3 停止代理服务器............................................................................................................... 4-424.5.4 停止主控服务器............................................................................................................... 4-424.5.5 停止Apache Http Server .................................................................................................. 4-42 4.6将数据源部署到集群上 .......................................................................................................... 4-43 4.7将应用部署到集群上 .............................................................................................................. 4-43第1章集群配置简介本文将介绍WebLogic的集群配置及Apache Http Server的安装配置,以及在集群环境下创建数据源部署应用。
Weblogic集群概念和配置(一)重要概念l Domainl Administrator Serverl Managed Serverl Machinel Node Managerl ClusterDomain定义一Domain是WebLogic Server实例的基本管理单元。
由配置为Administrator Server的WebLo gic Server实例管理的逻辑单元,这个单元是所有相关资源的集合。
中心配置文件叫config.xmlDomain定义二域是作为单元进行管理的一组相关的WebLogic Server 资源。
一个域包含一个或多个WebLogic Server 实例,这些实例可以是群集实例、非群集实例,或者是群集与非群集实例的组合。
一个域可以包含多个群集。
域还包含部署在域中的应用程序组件、此域中的这些应用程序组件和服务器实例所需的资源和服务。
应用程序和服务器实例使用的资源和服务示例包括计算机定义、可选网络通道、连接器和启动类。
Domain定义三群集中的所有的服务器实例必须驻留在同一域中;不能将群集“拆分”到多个域中。
同样,不能在域之间共享配置的资源或子系统。
例如,如果在一个域中创建了JDBC 连接缓冲池,则不能将其用于另一个域中的服务器实例或群集。
(而是必须在另一个域中创建类似的连接缓冲池)。
Domain图示Administrator Server定义一管理服务器是用来管理配置域的中心点,一般来说,管理服务器上是不部署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应该部署到被管理服务器上:Managed Server),而是用来统一管理、配置、监控被管理服务器以及部署应用程序到被管理服务器上。
一个域中有且只有一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和域是一对一的。
Administrator Server定义二在每个域中,只有一个WebLogic Server 实例可充当管理服务器:此服务器实例可配置、管理和监视域中所有其他被管理服务器实例和资源。
Weblogic集群配置(附带截图)1.1.1本节样例部署方案描述本文中将以如下部署方案进行说明:1)单机环境下做集群,服务器ip地址192.168.71.2082)Weblogic安装跟路径WEBLOGIC_HOME=/opt/bea3)JVM安装根路径JA VA_HOME=/opt/java1.44)WebLogic域建立在%WEBLOGIC_HOME%/user_projects/domains 下,域名为:siClusterDomain5)应用程序部署在%WEBLOGIC_HOME%/user_projects/applications 下6)日志文件放在siClusterDomain下7)siClusterDomain 下WebLogic Server的建立:adminServer: 192.168.71.208:7010 管理使用appServer1 : 192.168.71.208:7011 部署社保应用appServer2 : 192.168.71.208:7012 部署社保应用proxyServer: 192.168.71.208:7013 部署代理应用updateServer: 192.168.71.208:7014 部署版本分发应用,用于客户端程序更新本例中使用软件负载均衡器进行分发处理,实施中如果使用硬件负载均衡器,则跳过proxyServer的建立及代理应用的部署环节。
8)appServer1和appServer2上java虚拟机内存分配:各1843M 32位java虚拟机下,内存分配最大1.8G(即1843M),不能超过1.8G9)建立集群名称为:myCluster,包含appServer1和appServer2数据库服务器192.168.71.218:1521:orcl,支撑数据库用户名/密码为drm_hnsimis/drm_hnsimis,业务数据库的用户名/密码为hnsimis/hnsimis1.1.2创建Domain、Server和Cluster输入密码登陆服务器:Wizard。
Weblogic 集群配置一、集群架构设计二、集群配置信息设计(本文配置示例)机器名操作系统配置角色备注Machine1 Windows2008(64bit) 192.168.81.1087001AdministratorServer管理服务器Machine1 Windows2008(64bit) 192.168.81.1088080Proxy Server 代理服务器Machine1 Windows2008(64bit) 192.168.81.1087003Managed Server 受管理服务器Machine2 Win 7(32bit) 192.168.81.1597004Managed Server 受管理服务器Machine3 Windows XP2003(32bit) 192.168.81.1457005Managed Server 受管理服务器三、主控服务器配置3.1主控服务器配置步骤3.1.1从开始菜单使用Configuration Wizard打开配置向导选择“「开始」菜单→程序→Oracle WebLogic→WebLogic Server 11gR1→Tools→Configuration Wizard”3.1.2创建新的Domain选择“创建新的Weblogic域”,单击“下一步”按钮。
3.1.3选择安装域源默认选择安装“Basic WebLogic Server Domain”, 单击“下一步”按钮3.1.4指定域名和位置输入要创建的域名和位置,此处域名输入为itsm_domain,输入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域位置此处默认为weblogic的安装目录下的..\user_projects\domains3.1.5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口令输入WebLogic 管理员管理服务器(AdminServer)用户名和密码,单“下一步”。
3.1.6配置服务器启动模式和JDK选择“生产模式”和“JRockit SDK”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Weblogic集群和负载分发的部署(支持win7+linux6.5 64位)目录1.集群目的 (3)2.部署环境 (3)3.注意问题 (3)4.安装weblogic过程 (3)5.weblogic集群部署过程 (9)5.1创建weblogic域 (9)5.2 weblogic集群化配置 (15)5.3 weblogic简单负载均衡配置 (28)5.4 weblogic集群复杂均衡测试 (32)1.集群目的项目成功部署后,可能会出现运行过程中服务器挂掉不能正常使用。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采用weblogic 集群方式部署,以消除客户的担心。
2.部署环境3.注意问题因为时间仓促和作者水平有限有些待解决问题需要说明1.请不要登陆后在地址栏按回车键重新访问地址来验证session复制。
2.如果按F5刷新页面则会跳到选择模块界面,无法说明session复制失败。
3.服务器地址默认用127.0.0.1 ,如果用ip地址(如:192.169.1.169),则把配置过程所有地方的127.0.0.1改成你的实际ip地址,记住创建时候ip地址要统一。
4.安装weblogic过程1)首先登陆/technetwork/cn/middleware/ias/downloads/wls-main-091116-z hs.html 去下载一个windows版的weblogic 我下载的是1036版本2)双击打开后3)初始化完成后4)点击下一步5)选择一个磁盘空间比较大安装,然后点击下一步6)把“我希望通过这个。
”勾选取消。
7)这个选择典型就可以8)这一步就是告诉你你的东西要安装到哪9)选择所有用户点击下一步10)11)12)这里需要运行这个quickstart 13)点击第一个”Getting“这个Linux安装类似略。
5.w eblogic集群部署过程5.1创建weblogic域1)创建域(Domain)的方式:Domain简单定义为:是一个逻辑管理单元,Domain下面包含着weblogic应用服务器中的所有东西,weblogic应用服务器的启动,停止都是以domain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提示Linux 文件路径:找安装路径下../weblogic/Oracle/Middleware/utils/quickstart 的quickstart.sh文件双击运行就可以。
上图所示,默认选中“创建新的Weblogic域”,点击“下一步”“扩展现有的Weblogic域”是指对已经存在的域进行额外配置2)选择域源:上图所示,默认选中“Basic Weblogic Server Domain……”,即创建基本的域。
点击“下一步”其它几种domain类型是针对特定应用的,如sip、webservice。
3)指定域名和位置:上图所示,输入域的名称“sunk”,域的位置默认是:weblogic11\user_projects\domains。
点击下一步。
域创建完成之后,会在该位置下创建以域名称(如:sunk)命名的文件夹。
4)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口令:意思是管理domain(修改配置、启动、停止等维护操作)的操作账号上图所示,默认的账号为weblogic,口令长度有8位限制。
输入口令后点击下一步。
5)配置服务器启动模式和JDK:上图所示,weblogic提供两种启动模式(开发模式、生产模式)。
这里会涉及到一些细节。
如果是开发模式,启动domain是不需要输入管理账号、密码的,并且轮训部署的应用程序,如果有文件更新,会自动更新(传说中的热部署)。
如果是生产模式,启动domain必须输入管理账号、密码。
为了提高性能,不会对应用程序进行轮训,而且建议使用原先bea自带的jrockit jdk作为运行的jdk(不过自从被oracle 收购之后,安装目录下未提供jrockit jdk了(需要自行下载)。
如果选择生产模式,后续再细讲。
这里选择默认的“开发模式”,选择JDK之后,点击下一步。
6)选择可选配置:上图所示,这里的配置是可选的,如果涉及到集群,可在这里配置。
直接点击下一步。
即便这里先不选以后也可以改,不要慌7)配置概要:至此,已经完成了基本的配置,上图显示配置的概要信息,如域名、域类型、管理服务器名称等。
点击“创建”按钮,进行domain的创建。
8)回到安装程序中,可以选中点击“启动管理服务器”立即启动服务器。
或者点击“完成”退出安装向导界面:如果是Win7 :后面如果启动服务器,到域目录下双击“startWebLogic.cmd”即可。
如果是Linux :找到weblogic安装路径下域目录,如:/home/weblogic/Oracle/Middleware/user_projects/domains/sunk/bin 路径下双击startWebLogic.sh 启动管理服务器(sunk:上面创建域的名字)然后可以登陆控制台查看http://localhost:7001/console如果你访问的是其他电脑的,输入安装系统的ip地址如:192.169.1.169:7001/console5.2webl ogic集群化配置1)域已经创建完毕接下来就要规划集群了(win7 和linux 不同步骤会详细讲解)第一步:首先规划你的集群,我这里规划如下(全部在本机部署,多主机部署后面单独写):服务器名称ip地址端口server1 127.0.0.1(或者局域网地址)7101server2 127.0.0.1(或者局域网地址)7102*ip地址保持统一2)按照规划的结果,新建服务器:登录domain的控制台,查看环境-》服务器,如下图所示:3)点击“新建”按钮,新建服务器server1,如下图所示:*如果涉及其他电脑访问,请将127.0.0.1改成部署电脑的ip地址4)输入规划的服务器名称server1,地址、监听端口,点击“完成”返回服务器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5)继续新建服务器server2,如下图所示:*如果涉及其他电脑访问,请将127.0.0.1改成部署电脑的ip地址6)输入规划的服务器名称server2,地址、监听端口,点击“完成”返回服务器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创建完成后,adminServer、server1、server2 的创建目录在:路径下7)新建集群,并添加服务器:在控制台选择“集群”-》“新建”,如下图所示:8)在新建界面中,输入集群的名称cluster,并点击“确定”即可,如图所示:9)新建成功,返回集群列表界面,如图所示:10)点击列表中的cluster链接,打开集群配置界面,选择“配置”-》服务器,如图所示:11)点击“添加”按钮,进入如图所示页面:12)选择服务器server1,直接点击“完成”,返回服务器列表,如图所示:13)已经添加server1服务器,继续添加server2步骤是一样的14)15)至此,集群已经新建完毕。
新建计算机(不是必须的,但是为了方便后期维护及管理服务器,这一步还是不省了)在控制台选择“计算机”-》“新建”,如下图所示:16)在新建界面中,输入名称machine,并点击“下一步”即可,如图所示:17)修改“监听地址”为127.0.0.1(如果涉及其他电脑访问,请将127.0.0.1改成部署电脑的ip地址),其它保持不变,点击“完成”,如图所示:18)新建成功,返回计算机列表界面,如图所示:19)点击列表中的machine链接,打开计算机配置界面,选择“配置”-》服务器,如图所示:20)点击“添加”按钮,进入如图所示页面:21)选择服务器server1,直接点击“完成”,返回服务器列表。
继续按照上述步骤添加server2,点击“完成”。
最后如图所示:22)至此,服务器、集群、计算机都已经配置成功,选择“环境”-》服务器,最后结果如图所示:23)启动节点管理器服务:Wind 7 系统下:安装节点管理器作为windows服务,双击执行下面的cmd程序:D:\server\weblogic11\wlserver_10.3\server\bin\installNodeMgrSvc.cmd 执行之后,windows服务会增加weblogic的节点管理服务,如下图所示:D:\server\weblogic11\wlserver_10.3\common\nodemanager文件夹Linux 系统下:Weblogic安装路径下找到:/home/weblogic/Oracle/Middleware/wlserver-10.3/server/bin文件夹,双击startNodeManager.sh启动节点管理服务。
启动后,可以看到路径下文件夹nodemanager创建如图几个文件:24)Win7 系统下 :可以手动启动这个服务,启动之后,再关闭,因为还要做简单的配置。
进入如下位置:#Domains and directories created by Configuration Wizard#Sun Sep 15 16:34:01 CST 2013springside3=D\:\\server\\weblogic11\\user_projects\\domains\\springside3 //此行代表你自己创建的域确保你创建的在这个文件里Linux 系统下:关闭双击startNodeManager.sh运行后的命令窗口。
如图25)配置nodemanager.properties:主要确保:,Win7 系统下:StartScriptEnabled=trueListenAddress=127.0.0.1(*如果涉及多台电脑访问,此处设置成部署电脑的ip地址)StartScriptName=startWebLogic.cmd配置完成再启动刚才的windows节点管理器服务。
Linux 系统下:StartScriptEnabled=trueListenAddress=127.0.0.1(*如果涉及多台电脑访问,此处设置成部署电脑的ip地址)StartScriptName=startWebLogic.sh配置完成再执行startNodeManager.sh文件26)忽略主机名验证:在控制台中选择环境-》服务器-》AdminServer-》配置-》SSL,如下图所示:27)点击“高级”,选择“主机名验证”为“无”,点击“保存”同理,依次设置server1、server2的SSL主机名验证为“无”【切记:这一步完成,*****一定要重启domain。
Win7 系统:后面如果启动服务器,到域目录下双击“startWebLogic.cmd”即可。
Linux 系统:找到weblogic安装路径下域目录,如:/home/weblogic/Oracle/Middleware/user_projects/domains/sunk/bin 路径下双击startWebLogic.sh 启动管理服务器(sunk:上面创建域的名字)因为主机名验证,需要重启后才生效,否则server与节点管理器之间的SSL握手不成功,节点管理器日志会报错(节点管理器日志文件夹在D:\server\weblogic11\wlserver_10.3\common\nodemanager)】28)启动server1、server2:由于重启后,重新登录控制台,选择环境-》服务器-》控制,如下图所示:29)选择server1,点击“启动”按钮,即向节点管理器发送启动server1命令,节点管理器负责启动server1.依次启动server2,最后如下图所示:30)至此说明一个普通的domain已经改造成集群了,下面开始部署web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