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评估
- 格式:doc
- 大小:151.78 KB
- 文档页数:7
如何评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经营状况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扮演着资金中介和信用创造的角色,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评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经营状况,对于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公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评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经营状况的一些指标和方法。
1. 评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1)净利润: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是评估其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净利润反映了银行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是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资产负债表利润率:资产负债表利润率是指商业银行净利润与总资产之比。
该指标衡量了商业银行资产运营效率和资本利用率。
(3)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指商业银行净利润除以股本总额后的值。
该指标反映了每股的盈利水平,对于股东投资回报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与总贷款之比。
该指标体现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不良贷款率越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越好。
2. 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指标(1)存款增长率:存款增长率是指商业银行存款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水平。
存款增长率高,说明商业银行的吸存能力和市场份额较强,经营状况良好。
(2)贷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是指商业银行贷款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水平。
贷款增长率高,说明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较强,经营状况良好。
(3)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是指商业银行拨备金与不良贷款之比。
该指标反映了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4)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
该指标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3. 评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经营状况的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进行比较来评估各家银行的相对竞争力和表现水平。
(2)趋势分析法:通过对商业银行历史数据的分析,揭示银行经营状况的发展趋势,从而预测未来的盈利能力。
(3)风险评估法: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和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估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信用风险水平。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与比较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排名与比较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此展开阐述,评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排名,并进行比较分析。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这些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们拥有庞大的资金实力、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客户资源。
但是,由于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我们可以从盈利能力方面来评估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根据最新的数据,工商银行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之一。
工商银行过去几年的净利润都位居中国商业银行第一,并且其盈利能力在国际市场也颇有竞争力。
而中国银行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连续几年位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末,需要加强盈利模式的创新。
严格的盈利能力评估是衡量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资本实力也是衡量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银行业市场开放和国际化的进程中,资本实力是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在海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建设银行近年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不断增强自身的资本实力。
工商银行也通过海外上市和资本补充计划,扩大其股本规模,增强了资本实力。
与之相比,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资本实力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本的储备。
再次,在服务质量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也表现出差异。
建设银行近年来加大了对企业和个人客户的服务力度,大幅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也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付出了努力,但与建设银行相比,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中国银行在服务质量方面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客户体验和服务创新。
最后,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也是评估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国有商业银行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建行7星级评定标准建行7星级评定标准是指对中国建设银行进行综合评定的一套标准体系,旨在客观、全面地评估建行在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为其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
建行7星级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资产规模。
资产规模是评定一家银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行作为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资产规模一直处于行业前列。
在7星级评定标准中,资产规模将是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其规模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建行的评定结果。
二、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银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建行的盈利能力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纯利润和ROE等指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7星级评定标准中,盈利能力将是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建行需要保持其盈利能力的稳健发展。
三、资本充足。
资本充足是银行安全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也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指标之一。
建行一直以来注重资本充足,其资本充足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7星级评定标准中,资本充足将是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建行需要保持其资本充足的稳健发展。
四、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核心,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行一直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在7星级评定标准中,风险管理将是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建行需要不断完善其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五、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客户选择银行的重要考量因素。
建行一直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在7星级评定标准中,服务质量将是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建行需要不断提升其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六、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银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建行一直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
在7星级评定标准中,科技创新将是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建行需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七、社会责任。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作者:彭颖星王月玲何召鹏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摘要:本文在构建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实证结果探讨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竞争力;上市商业银行;因子分析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96-01引言: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导致全球经济下滑,西方很多大银行出现了严重亏损的现象,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难关。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对全球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被公认为国际银行业最具权威的评选。
但是,该杂志的排名只是对银行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按财务指标的绝对数值大小进行排列,没有将各项指标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银行的竞争力体现为银行的总体实力,各项能力的综合评价。
本文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银行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客观的比较和评价,并探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商业银行竞争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以及创新能力、银行总体规模等其他反映银行持续发展的能力。
基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这一内涵,在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可得性的指标选取原则的指导下,选取了以下13项指标初步构建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1指标体系的建立(二)方法选择本文拟选择的方法是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研究的是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众多的、具有较高相关关系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假想变量。
这些假想变量能反映原来众多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些假想变量既是因子。
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实证分析作者:孙琳来源:《商情》2008年第01期【摘要】经营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加入WTO之后,中外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集中表现为绩效的竞争。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我国十家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做出综合评价,找出了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绩效的差距,并认为股份制改革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绩效。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建设我国金融体系及推动经济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五年之内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特别是在经营品种、开放区域、服务结构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这势必将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挑战。
在改革开放20多年中,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形成了由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地方性银行在内的有序竞争格局。
2007年全面开放以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的竞争,主要集中体现在经营能力即绩效的竞争上,绩效是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体现。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保护状态下的竞争,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经营体制都与同类的国外银行直接存在着较大差距,如竞争力低下、不良贷款多、规避风险能力不高、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因此,正确认识我国银行经营能力现状,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评估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全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而引导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积极应对入市后的竞争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实证分析(一)经营能力评估的方法相关性分析是针对提取的指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已初步了解所采用的指标的有用性。
主成分分析法方法是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并且这几个综合变量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开对公账户哪个银行好开对公账户是每个企业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家优秀的银行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在账户管理、资金安全、利息收益等方面给予企业最大的支持。
在众多银行中选择开设对公账户,哪个银行更好呢?本文将对几家国内常见的银行进行综合评估,以帮助企业主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一家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工商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开设对公账户时,工商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多样,包括定期储蓄存款、活期存款、结算账户等。
同时,工商银行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创新金融服务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
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服务方便快捷地进行资金管理和支付结算。
此外,工商银行在全国各地拥有广泛的网点,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操作环境。
第二家银行是中国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以其良好的信誉和专业的服务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建设银行的对公账户产品特点突出,包括资金自动划转、资金集中调拨等功能。
此外,建设银行还提供了全球一体化服务,帮助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和资本运作。
企业在选择建设银行开设对公账户时,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和优质的客户服务。
第三家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是国内银行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工商银行对公账户的优势在于其广泛的业务覆盖和强大的综合实力。
工商银行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存款、贷款、证券投资、保险等。
此外,工商银行在网银、手机银行等创新金融服务方面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资金管理手段。
第四家银行是中国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作为国内重要的商业银行之一,在对公账户服务方面也有着优秀的表现。
农业银行的一项独特优势是其深耕农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能力。
对于与农业相关的企业,选择农业银行开设对公账户可以享受到特殊的政策支持。
此外,农业银行还在国际金融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一家银行是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具有扎实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客户基础。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评估方法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质量的评估对于金融稳定和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有效评估其资产质量,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评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主要方法。
1. 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比例是评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良贷款指的是已经逾期、逾期严重或无法收回本息的贷款。
商业银行通常会根据贷款的还款情况来判断其是否为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比例即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
较低的不良贷款比例表明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好,反之则可能存在较高的风险。
2. 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评估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资本充足率反映了商业银行的净资本与风险权重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
商业银行需要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以应对潜在的风险损失。
一般来说,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具备较强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3. 偿付能力比率偿付能力比率也是评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偿付能力比率反映了商业银行在特定时点能够偿付债务和客户存款的能力。
这个指标通常用来评估商业银行的短期偿付能力。
较高的偿付能力比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具备较好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资产质量相对较好。
4. 利润和收益率商业银行的利润和收益率也可以用来评估其资产质量。
利润和收益率反映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和回报率。
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回报率越高,说明其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并且有能力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5. 历史数据分析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评估资产质量。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内资产质量的变化和趋势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和评估商业银行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策略。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评估是金融稳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不良贷款比例、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比率、利润和收益率、以及历史数据分析等方法,商业银行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自身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水平,从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发展【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风控体系和国际竞争力。
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策略以及发展前景。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和风控体系建设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国际竞争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创新能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现状、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风控体系、国际竞争力、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策略、发展前景1. 引言1.1 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维护金融稳定等多重角色。
商业银行直接参与金融中介,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推动经济增长。
商业银行还承担着支付结算、信用中介、风险管理等职能,保障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产品设计、服务提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对金融稳定的维护作用、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等方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最早的商业银行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中国银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也逐步扩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商业银行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业银行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深化改革,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和业务种类不断扩展,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大上市银行竞争力比拼
马晓娟;蒋涛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我们通过对中国内地5家上市商业银行,即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深发展银行2003年的年报进行比较与分析,力图从风险管理状况和财务状况,包括风险抵抗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财务实力等方面,揭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基本面状况以及现阶段竞争能力。
【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马晓娟;蒋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五大巨头比拼南京路 [J], 傅维
2.综合评估中冒空军作战能力——世界空军五大能力大比拼 [J], 孙宏兵
3.谁是手指最美妙的舞台欧美五大品牌手机键盘大比拼 [J],
4.国内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以四家上市银行为例 [J], 赵猛
5.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我国A股上市银行实证分析 [J], 代金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商业银行评价
商业银行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业银行评价指标:
1.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
这些指标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比率来衡量,如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
2.风险指标: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这些指标通过风险加权资产比例、不良贷款率、风险敞口等来衡量。
3.服务质量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投诉处理等方面。
这些指标通过客户调查和内部评估来衡量。
4.创新能力指标:包括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
这些指标通过新产品数量、技术投入比例、市场份额等来衡量。
5.监管合规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等。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商业银行是否符合监管要求。
在评价商业银行时,还需要考虑其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素质、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
同时,外部环境因素如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变化等也会对商业银行的评价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评价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财务指标、风险指标、服务质量指标、创新能力指标、监管合规指标等方面,从而全面评估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评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进行评估,不仅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其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还能够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评估进行探讨。
一、综合实力评估的意义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评估是衡量商业银行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估商业银行综合实力有助于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金融系统的稳定。
通过对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化解,从而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评估商业银行综合实力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商业银行是金融资源的重要配置者,对其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从而针对不同的银行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评估商业银行综合实力有助于加强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主体,其经营活动不仅涉及到自身利益,还涉及到客户的切身利益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通过对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评估,监管机构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商业银行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保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评估的指标体系一般包括财务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本充足率指标、风险管理指标等多个方面。
首先,财务指标是评估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基础。
包括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净资产规模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银行的规模和经营状况,以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其次,盈利能力指标是评估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包括净利润、净息差、资产质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银行的盈利水平和经营效益,以及其在市场中的盈利能力。
再次,资本充足率指标是评估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2004年度中国前50名商业银行排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依据2004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数据,我们对中国127家商业银行(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11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排名,排出了中国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同时还列出了这些银行2004年末的总资产排名,以及相应的税前利润、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和资产资本比率。
这是继2002年、2003年排名后,我们对中国商业银行所作的第三次类似排名。
排名的依据和数据的来源(一)排名依据排名主要是依据我国127家商业银行2004年末的所有者权益,同时为了便于进行趋势比较,也列出了2003年末的所有者权益以及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排名表同时还列出了各银行2003年末和2004年末的总资产额和总资产增长率,2003年末和2004年末的税前利润和利润增长率,并计算出了2004年末的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资产资本比率。
排名表所采用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是各家银行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公积金、公益金以及未分配利润的加总数据。
(二)数据来源排名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2004年中国金融年鉴》;各家商业银行在各自网站上公布的财务报表数据;其他方式收集,并向各家银行致函得到的确认数据。
数据具有客观性和可信度。
排名表具体分析(一)总体数据分析根据排名表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总资产和利润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下:2004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533.18亿元人民币,与2003年相比,略有下降,下降了0.43%;总资产为231120.11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了11.82%;税前利润为1207.79亿元人民币,与2003年1007.92亿元相比,增长了19.83%。
2004年除个别银行外,我国绝大部分银行的所有者权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交通银行由于上市扩充资本金的原因所有者权益增长最多,增幅高达191.61%;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资本金增长也较多,例如:贵阳市商业银行增资53.85%,苏州市商业银行增资50.99%,无锡市商业银行增资43.28%,绍兴市商业银行增资81.08%,临沂市商业银行70%。
2003年11月26日,国际著名评级公司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公布了对中国12家商业银行(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这12家银行无一达到投资级别(BBB级),全部被定为较低等级。
随后,另一国际著名评级公司穆迪公司(Moody‘s)宣布了对内地部分银行的评级结果,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均获得较高评级。
此外,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Ratings)也曾对中国银行业进行评级。
鉴于这些国际评级公司的权威地位,其评级结果将对中资银行在海内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介绍这些国际评级公司的评级方法和评级结果,并分析此次评级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国际评级方法简介 (一)国际商业性评级准则 国际评级公司采用的信用评级准则一般是在美国金融机构统一评级制度(Unifor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ating System)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套评级制度包括五个基本项目: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s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能力(Earmngs)、流动性(Liquidity)。
其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是“CAMEL”,正好与“骆驼”的英文单词相同,因此该评级方法被简称为“骆驼评级法”。
因为标普、穆迪等公司进行的是国际评级,因此在评级项目中又外加了“政府支持”一项。
(二)标普评级的标示方法 标准普尔的几大类评级中,从 AAA、AA、A到BBB、BB、B再到C、R、SD依次降低,分别代表企业偿还债务能力由强到弱的过程,“+”号或“-”号用来区别在同一等级内更详细的信用状况,“+”号表示在同一等级内较优,“—”号表示在同一等级内较差。
其中最高等级AAA,目前在全球尚没有金融机构获得,但是花旗、汇丰等国际金融机构曾获得过AA、A这样的良好评价。
BBB级是投资级,在此级别以下国际投资者将不再投资。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评估摘要:金融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多边承诺的履行,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如何对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性措施对于促进我国各个银行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本文采用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国内商业银行2012年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估,并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提升给出了建议。
关键字:商业银行;因子分析;综合实力一、引言银行的综合实力的大小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关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相互比较的文献多集中于经营管理效率的课题,传统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对各个财务指标的分析,或对主要指标如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进行分解,从中获取关于赢利能力、管理水平方面的更多信息。
魏煜、王丽(2000)、赵旭(2000)等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比较;赵旭(2002)在银行效率研究中引入了神经网络方法;谭中明(2002)运用因子分析法比较了中美银行的经营效率,卢瑜(2007)在商业银行的业绩比较中运用了综合指标的方法。
上述文献使用的方法虽不同,但都偏重于业绩评价中的赢利性方面,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风险方面。
本文就拟将赢利性、流动性和风险(安全)三方面因素纳入因子分析当中,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进行全面分析。
二、实证分析(一)指标选取1.指标选取的原则合理选择评价指标是进行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分析应该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为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确保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客观和有效地反映商业银行的运营状况和经营绩效,能够为商业银行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需要通过对多个商业银行进行充分评估后进行综合的评价,因此,指标的选取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商业银行间统计指标的差异。
具体来说,必须使得各个商业银行共有的指标在含义、统计口径和范围尽可能保持一致,进而确保指标的可比性。
(3)可操作性原则选取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分析指标的基本目标是将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复杂的特征变为可以度量、计算和比较的数据,进而来反映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水平。
因此,要尽量实现与其日常经营活动中所需数量指标接轨,使得指标的获得和计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动态性原则中国的银行业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之中。
同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外银行巨头也不断加快脚步进入中国市场。
因此,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分析指标也应该在延续性、一致可比性的原则和前提之下,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进行与时俱进的变动和调整,从而使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2.指标和数据的选取根据以上原则,本文选取了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成本收入比、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净利润增长率、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率、利息净收入增长率、贷款增长率、净息差、非利息收入比率这15个指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发展、竞争能力的初始指标变量。
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不良贷款率=期末不良贷款余额÷期末发放贷款总额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资本净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产/加权风险资产拨备覆盖率=期末贷款减值准备÷期末不良贷款余额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用/营业收入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最大贷款客户贷款余额/贷款总额净利润增长率=(2012年度净利润-2011年度净利润)/2011年度净利润资产增长率=(2012年度资产总额-2011年度资产总额)/2011年度资产总额总资产净回报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总计+期末资产总计)÷2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加权平均余额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率=(2012年度非利息净收入-2011年度非利息净收入)/2011年度非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增长率=(2012年度利息净收入-2011年度利息净收入)/2011年度利息净收入贷款增长率=(2012年贷款总额-2011年贷款总额)/2011年贷款总额净息差=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平均余额为本行管理账目未经审计的日均余额。
非利息收入比率=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在数据方面,本文选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原始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各银行2012年年报数据。
(二)因子分析1.因子分析简介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
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测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称为公共因子。
对于所研究的某一具体问题,原始变量就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之和的形式,一部分是少数几个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另一部分是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
因子分析的过程就是从一些错综复杂关系的经济现象中找出几个主要因子,每一个主要因子就代表经济变量间相互依赖的一种经济作用。
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可以帮助我们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2.分析过程(1)进行统计检验表1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结果表由表1可知,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Sig.值<0.05,故该数据通过检验,表明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2)计算方差贡献率,提取因子表2 方差贡献率表由特征值1选取了5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86.074%,达到85%以上,石图也显示取5个主因子较为合适。
(3)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命名表3 旋转成份矩阵表F1F2F3F4F5拨备覆盖率.903 .130 -.317 .099 .027贷款增长率.841 .137 .154 -.089 .370成本收入比.724 -.019 .485 .165 -.354不良贷款率.707 .514 -.129 .181 -.010 利息净收入增长率.098 .904 .021 -.143 .127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率.279 .781 -.304 -.183 -.232 净利润增长率.107 .778 -.432 -.065 .214核心资本充足率.099 -.273 .907 -.125 .037 资本充足率.057 -.296 .892 -.066 .172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274 .081 .525 .059 -.235 净资产收益率.250 .060 -.290 .862 .239总资产回报率.141 -.336 .276 .775 .212非利息收入比率-.511 -.180 -.101 .702 -.324 净息差.035 -.045 .027 .069 .949 资产增长率.147 .480 -.103 .352 .705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旋转在 7 次迭代后收敛。
结果显示,五个因子可以较好地进行解释。
设F为我们所提取出的因子,则五个因子可分别表示为F1、F2、F3、F4、F5.。
从上表可以看出,F1拨备覆盖率、贷款增长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上的系数都比较大,因此其可命名为贷款因子。
F2在利息净收入增长率、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上系数较大,因此可命名为盈利因子。
F3在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上的系数较大,因此可命名为风险因子。
F4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回报率、非利息收入比率上的系数较大,将其命名为投入产出因子。
F5在净息差,资产增长率上的系数较大,将其命名为发展因子。
(4)计算各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并排序表4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表F1F2F3F4F5成本收入比.259 .032 .194 .120 -.251 净息差-.041 -.076 -.011 -.058 .492 总资产回报率.033 -.045 .107 .356 .048净资产收益率.047 .016 -.070 .393 .032不良贷款率.188 .148 .027 .111 -.095资本充足率-.007 .039 .347 -.009 .097 核心资本充足率.016 .048 .354 -.025 .027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156 .253 .312 .130 -.127 拨备覆盖率.353 -.160 -.190 -.017 -.052净利润增长率-.069 .273 -.029 .005 .069资产增长率-.082 .213 .083 .166 .299 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率.022 .290 .016 -.012 -.167利息净收入增长率-.123 .456 .220 .034 .015 贷款增长率.278 -.071 .024 -.097 .140 非利息收入比率-.184 .084 .020 .392 -.191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构成得分。
我们记Y1、Y2、Y3、Y4、Y5、Y6分别是各家银行在6个因子上的得分。
则有:Y1=0.259X1-0.041X2+0.033X3+0.047X4+0.188X5-0.007X6+0.016X7-0.156X8+0.35 3X9-0.069X10-0.082X11+0.022X12-0.123X13+0.278X14-0.184X15……Y5=-0.251X1+0.492X2+…-0.191X15其中X1、X2、X3、X4 (X)15为原指标经预处理之后的标准化数据。
再以各因子所对应的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到综合评价得分Y,即:Y=0.20676Y1+0.19223Y2+0.18214Y3+0.14165Y4+0.13796Y5各因子得分、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序见下表。
表5 银行综合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排序表综合得分总排名贷款因子排名盈利因子排名风险因子排名投入产出因子排名发展因子排名兴业银行0.83 1 1.98066 1 1.41968 2 -0.06789 9 1.19626 3 -0.07551 8 宁波银行0.57 2 -0.46941 11 0.32295 7 1.40408 2 -0.38356 9 2.92461 1 北京银行0.3 3 1.78996 2 0.37785 5 0.32618 6 -1.03006 14 -0.38224 11 南京银行0.28 4 0.82321 4 -0.16173 9 1.22991 3 -0.7734 12 0.15686 6 民生银行0.14 5 -0.62434 13 0.50499 3 -1.04395 15 1.70144 1 0.88965 2 交通银行0.12 6 -0.89578 14 0.34792 6 1.94728 1 0.11274 8 -0.94788 15 建设银行0.07 7 -0.23314 9 -0.81056 13 0.79738 4 0.85817 5 0.03806 7 招商银行0.01 8 0.07964 7 -0.44731 11 -0.89546 13 1.25989 2 0.45743 4 工商银行-0.03 9 -0.04119 8 -0.87448 14 0.40588 5 1.05991 4 -0.55888 12 光大银行-0.06 10 0.08731 6 0.42607 4 -0.97543 14 0.28219 7 -0.16447 10 浦发银行-0.08 11 1.09166 3 -0.13182 8 -0.52304 11 -0.48497 11 -0.85096 14 平安银行-0.13 12 -1.60188 16 2.59625 1 -0.35627 10 -0.98485 13 -0.69102 13 中信银行-0.4 13 0.12828 5 -1.28539 16 -0.03275 8 -1.15229 15 -0.09413 9 中国银行-0.5 14 -1.23369 15 -0.69954 12 0.27505 7 0.3626 6 -1.54313 16 农业银行-0.53 15 -0.55951 12 -1.22631 15 -0.80413 12 -0.45729 10 0.2155 5 华夏银行-0.58 16 -0.32176 10 -0.35856 10 -1.68684 16 -1.56677 16 0.62611 3 注:在该表中,有许多银行的竞争力得分为负数,但并不意味着银行的竞争力就为负,这是由于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导致的结果,它仅代表着各家银行的相对竞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