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28.89 KB
- 文档页数:7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的感受新的一学期,我们跟随着谭晶老师学习并了解了许多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我们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分为三大类:1、赌胜竞技类,分为赛力量和赛技艺。
以体力、技巧为特点,具有很高的竞争性,场面精彩纷呈故能扣人心弦。
前者代表项目有摔跤、斗牛、爬杆、拔河、扳手腕等。
后者代表项目有跳绳、踢毽子、打陀螺、射弩、赛马等。
2、观赏娱乐类,使人精神愉快、消愁解闷、缓解健身娱乐、恢复体能、寻求愉悦的情感体验,结果不以比赛胜负为目的,比赛的获胜规则可临时口头约定。
代表项目有秋千、抛绣球、打扁担、跳竹竿、打铜鼓、打手毽、上刀山下火海等。
3、歌舞表演类,具有体育和艺术的特性,可满足观赏者的艺术欣赏和表演者身体锻炼需求。
对时间。
人数、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随意,活动参与者还会进行即兴发挥。
代表项目有芦笙踏堂、秧歌、盾牌舞、舞龙舞狮等。
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如今已有不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失传和濒临失传。
我觉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濒临失传及失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在世界范围内,进化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纵向发展,传播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横向发展,两者结合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步,这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失传和濒临失传项目的从事人群主要是青少年,由于项目要求技巧难度相对较高,开展运动的基础条件较差,从事人群缺乏连续性,从而导致项目失传或濒临失传。
2.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不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够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其中重要的条件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有许多落后的东西,如封建的宗法思想和迷信色彩,显然不利于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就尤为必要。
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从总体上作好宏观调控,调动当地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是真正有效的扶持措施。
3.现代体育项目的广泛普及形成的冲击国际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是导致这种萎缩态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民族体育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体育的概念通常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在我国,“民族”往往用来称呼少数民族,“民族体育”常常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正如我们使用的“民族学院”、“民族政策”、“民族研究”等称呼中的“民族”一样,主要是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群体。
不过,就国际流行的现代体育而言,中国的民族体育应该是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开展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滋生现代竞技项目的沃土。
纵观世界体育史的进程,不少风靡全球的运动项目最初都是由民族体育发展而来的。
当今世界流行的形形色色的体育活动,刚开始时仅仅局限在某一地区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中,最终为各国各民族接受,成为全人类共有的体育文化财富。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民族体育是当代世界流行的国际体育之母。
中国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代表着古老的东方保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既包括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也包括一些少数民族的典型传统竞技,更多的是各民族中普遍开展的项目。
总而言之,是指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世代流传的体育活动中国有近千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数量和形式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
这块蕴积深厚的民族文化宝藏,对于弘扬东方体育文化,发展人类所共有的体育事业的价值,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也不为过。
面对丰富多彩的项目,我们从便于学校教学的角度,选择其中一部分进入教材,这丝毫不影响其他部分作为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理论日渐成熟。
1996年,中国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是当代体育科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标志着体育学的进步。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3.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
二、教学内容1. 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与特点2. 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3. 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特点、意义和历史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2. 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与特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从健身、文化、娱乐等方面进行讲解。
4. 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介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
5. 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介绍的项目包括武术、太极拳、蹴鞠等。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特点、意义和历史发展。
2. 了解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第二章:武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和战术。
3.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1. 武术的定义与分类2. 武术的特点3. 武术的基本技术4. 武术的基本战术5. 武术的历史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基本技术和战术。
2. 示范法:演示武术的动作要领。
3. 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武术动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武术的概念。
2. 讲解武术的定义与分类: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讲解武术的特点:从健身、防身、观赏等方面进行讲解。
4. 讲解武术的基本技术:介绍拳法、棍法、剑法等。
5. 讲解武术的基本战术:介绍攻防、真假、虚实等战术。
6. 讲解武术的历史发展:介绍我国武术的发展过程。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理解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素养。
3. 使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提供指导。
二、教学内容1. 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我国主要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介绍3.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与价值4.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5.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介绍我国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亲身体验其乐趣。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第二课时:我国主要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介绍3. 第三课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与价值4. 第四课时: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5. 第五课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的情况。
3. 期末考试: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检验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民族传统体育概论》2. 参考书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专著、论文集等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视频等4. 图片资料: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图片、视频等5. 实践场地:学校体育场馆、操场等七、教学活动1.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验活动,如太极拳、蹴鞠、摔跤等。
2.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或表演,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
3. 邀请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或研讨。
4. 设立民族传统体育社团或俱乐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八、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第七期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课程的意义参考答案:###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与创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全面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开阔文化视野######整体、全面、概括性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基本特点、内容和发展历程###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价值###树立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观,进一步继承与发展我国现代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2.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的目的参考答案:###整体、全面、概括性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基本特点、内容和发展历程###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价值###树立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观,进一步继承与发展我国现代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与创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全面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开阔文化视野###正确###对3.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指参考答案:55###观赏性多样性科学性民族性"###观赏性多样性科学性民族性###地域性4. 1. “射礼”是统治阶级通过射箭运动进行礼仪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它划分的基础是什么?参考答案:###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对###正确###5.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动因?参考答案:模仿.游戏#########。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形式概论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形式是指甘南藏族地区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活动,是甘南藏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人民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的重要方式。
这些传统体育形式包括了体育竞技项目、民间田径活动、武术、射箭、踢球等等。
这些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对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甘南藏族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土地寒冷、草场开阔,因此体育运动在当地发展迅速。
藏族人民将传统体育项目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体育风格和技巧。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包括高原摔跤、藏式马术、藏式箭术、藏式球类运动等。
高原摔跤是甘南藏族地区最受欢迎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藏族摔跤选手需穿着传统服饰,并佩戴用藏红花制成的头饰,面对面地进行对抗。
这项传统体育项目以力量、技巧和勇气为主要竞争要素,展现了藏族人民的勇猛精神和团结精神。
藏式马术是藏族人民几百年来与马密切相处的结果,也是甘南藏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式马术有着独特的规则和技巧,运动员需要与马充分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水平。
这项传统体育项目展现了藏族人民与马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是当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藏式箭术是甘南藏族地区另一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
藏式箭术要求运动员准确地射中目标,弓弦咿呀作响,箭矢疾驰而出,展现了藏族人民的武勇和技巧。
甘南藏族地区还有一些传统的球类运动,如藏式踢球。
这项体育运动要求运动员只能使用脚部进行比赛,技巧独特,动作敏捷,给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刺激紧张的比赛。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916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也称作“醒狮”和“岭南醒狮”?.舞狮.北狮.南狮.以上都可以2、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地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存在形式.某些领域或项目往往会因传承人的死亡而自生自灭3、共同的(),是民族特征的前提,也是传统体育各具特色的基本条件。
.社会习俗.祖先.经济生活.社会制度4、第()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台湾少数民族龙舟队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民族运动会的.五.七.六.四5、下列关于宗法血缘社会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D.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是以财富多少为划分界限.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由农耕经济的特性决定的.以上说法均错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由商品经济的特性决定的6、下列陈述中,不属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原则的是().个体性.本真性.整体性.持续性7、下列选项中,就武术的内容而言,根据拳种的风格和类别的不同,不包括().有刚有柔.有徒手有器械.以上说法均不对.有单练有对练8、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在发展体现原真、生态和多样性.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照搬西方.武术不应该囿于保护,更应该重在发扬9、南狮一般以“文狮”为主,流传于()等省区。
.四川、云南.广东、湖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10、人类文化的多元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具备差异的文化可使交流的双方在互动中受益。
.文化间的交融.文化间的隔离.地方性.文化变革11、打陀螺比赛中,攻方打中守方陀,但先于守方陀停转,守方得()分。
. 1. 0. 2. 312、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明代流行的球戏?().踢鞠.打球.马球.蹴球13、()是一个民族的群体品格。
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辨为研究方法,以探索各民族体育发展规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应用性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担负着在成为体育学之下二级学科之后重建学科体系的迫切使命。
从学科性质看,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具有相对独立研究方向的学科,来源于长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其学科任务和宗旨在于研究和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在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特殊规律,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它是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反映,是指导民族传统体育实践的专业性基本理论。
同时,它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其基本内容可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民族传统体育与本民族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及其生存、发展和变迁的关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关系等。
创建该学科的目的、任务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结构、内容、变革、分类、发展等,总结、挖掘各民族体育项目,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及其规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范围内所起的社会作用及其价值,展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趋向。
第一节民族传统体育学基本概念一、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界定范围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要素。
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些基本概念作为理论系统的前提和出发点,离开概念就不能形成理论系统。
理解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是认识和揭示民族传统体育现象的本质与发展的规律,以及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恩格斯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括着这门科学术语的革命。
”在民族传统统体育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研究者对民族的传统体育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对民旅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见解。
一、名词解释:1.民族传统体育:指一定的民族,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中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对人体生理进行改造的身体活动。
2.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传统民族体育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辨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3.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4. 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指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与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中和反映,是一个民族的群体性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
5.中国式摔跤: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古老武艺,是一项徒手进行较量,并将对方摔倒为胜竞技运动。
6.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舟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群众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⑴人数一般不多于23人⑵按照第八届龙舟竞赛规程的规定,龙舟竞赛项目包括:标准龙舟和小龙舟两个项目⑶运动员(划手20人、舵手1人、鼓手1人、替补队员2人)7.珍珠球:俗称“海珍珠”“投空手”,是满族流行的一种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⑴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第一次列被列为运动会正式项目⑵第8届民运会,珍珠球比赛设男子珍珠球与女子珍珠球两个项目⑶每队上场7名队员8. 蹴球:又称“蹴鞠”“踏鞠”“踢鞠”“步打”,是我国古代流行的娱乐健身活动⑴每队不多余8人⑵第六届⑶最早出现于商代9.抢花炮:是流行于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深受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
每队不多于8人第三届10.木球:是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打篮子”“赶毛球”活动演变而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1987—1990年间,在国家体委、国家民委的支持下曾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一次普查工作,共收集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997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301项),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大多属于民俗民间体育项目。
2、1986年按照“源流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拳里明晰”的标准,共公布了129个拳种。
3、从语源来看,“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其曰:“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4、武术应当包括军事武术、传统武术和武术运动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5、1952年,刚刚成立的国家体委正式把无数列为推广项目,设臵专门机构——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对武术实行领导。
6、1954年组成了新中国第一支国家武术队。
7、1958年9月中国武术协会成立,旋即起草了中国第一部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要竞赛内容的《无数竞赛规则》,并在1959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和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上执行了这一规则,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率先步入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快车道。
8、1979年,在“积极、稳妥”的方针指导下,国家体委决定按照竞技体育的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三个单位进行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以取得成绩后在全面铺开9、1989年,经过十年的探索,武术散手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10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把武术散手列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1、1992年12月,第二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进一步认为:当今世界武术大体上有三个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以竞技为形式,一套路和散手为内容的竞技武术;二,以增进健康、祛病延年、修身养性为目地,一个门派传统的武术套路和健身功法为活动内容的健身武术;三,以继承传统,突出攻防实用,以实战为主的技击武术。
12、2004年在广东佛山举办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
13、少林武术学术体系基本框架分为:指导思想、理论知识群和专业技术群三大体系。
14、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家以社会上广为流行的杨氏太极架为基础,集体创编了“简化太极拳”(24式)。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历代因循传承下来的、在一定范围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竞技娱乐活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长期流传在各少数民族中,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及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作用的各种身体活动。
2007年,已分别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北京和西藏、宁夏、广东、等省、市、区举办了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体育项目分为竞赛、表演和特邀表演三部分。
1986年8月10日---17日,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国家民委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
标志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
2003年9月7日---13日,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举行。
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既讲究形体规范,有追求精神传意。
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外:指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等行体活动。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的功法和技法来体现。
维吾尔族把摔跤称为且里西,其形式又称分喀什噶尔式和吐鲁番式。
朝鲜族摔跤一般按年龄分为少年、青年、壮年三级。
每次摔跤比赛都由少年摔跤开场。
龙舟竞渡于1984年5月16日,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从第3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抢花炮已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在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也将抢花炮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95年11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5届民运会上,由云南人民政府推荐,陀螺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99年,第6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陀螺仍为正式比赛项目。
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和功能分类: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竞技对抗表演、祭祀文化传统。
健身价值:注重整体全面健身思想;注重直觉体悟的健身思想;注重养练结合的思想;注重时间特征的健身思想。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形式概论甘南地区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藏族聚居地,传统藏族体育活动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藏族舞蹈、射箭、摔跤、马术等一系列活动,这些体育形式不仅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对甘南藏族传统体育形式进行概论,探讨其特点、传承和发展现状。
一、藏族舞蹈藏族舞蹈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传统体育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
甘南地区的藏族舞蹈以舞蹈动作的优美、舞蹈服饰的华丽、舞蹈音乐的悠扬而著称,尤以“格萨尔舞”最为有名。
格萨尔舞是藏区广大农牧民特别是藏族男女青年喜欢的一种传统歌舞,它富有勇敢、坚强、机智、淳朴和豪迈的精神。
格萨尔舞的舞姿轻盈、舒展,动作优美、大方,时而刚健,时而柔美,堪称藏族舞蹈的杰作。
在传统节日或婚庆等场合,藏族人民都会穿着传统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藏族舞蹈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积淀和精神传承,它体现了藏族人民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射箭射箭作为藏族传统体育形式中的重要活动,同样在甘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开展。
藏族人民将射箭视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和娱乐活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还在传统节日、婚嫁等场合举行射箭比赛。
藏族射箭一般分为长射和短射两种,长射多为赛事形式,短射则多为生活娱乐。
在藏族民间,射箭是一种综合身体协调和精神集中的体育活动,既能锻炼体魄,又能培养意志,因此备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射箭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射箭技巧,还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因此在藏族社会中备受尊重,并成为了维系社区联系和个人荣誉的重要途径。
三、摔跤摔跤是藏族传统体育形式中另一重要活动,也是一种在甘南地区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的体育项目。
藏族摔跤是一种以体力、技巧和意志的比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活动,通常分为男子摔跤和女子摔跤两种,而男子摔跤又分为立即式摔跤和地面式摔跤两大类。
名词解释:民族传统体育:指一定的民族,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中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对人体改造的体育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传统民族体育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以理论思辨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珍珠球:俗称“采珍珠”“投空手”,是满族中流传的体育项目。
1990年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珍珠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毽球: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球”演变而来,手毽是各族人民在播种水稻时,扔接稻秧的一系列动作启发下产生的,是侗族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
⑴现代毽类运动包括毽球和花样踢毽。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舟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民族浓郁文化色彩群众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⑴人数一般不多于23人⑵按照第八届龙舟竞赛规程的规定,龙舟竞赛项目包括:标准龙舟和小龙舟两个项目⑶运动员(划手20人、舵手1人、鼓手1人、替补队员2人)南狮:一般以“文狮”为主,流传于广东、湖南等省区。
南派的舞狮以广东醒狮最有代表性,但广东舞狮亦有各地方的不同特点。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蹴球:又称“蹴鞠”“踏鞠”“踢鞠”“步打”,是我国古代流行的娱乐健身活动,最早出现于商代抡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中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竞争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因此被誉为“中国式的橄榄球”。
射弩:射弩是在瑶族、苗族、纳西族、佤族、黎族、锡伯族等民族中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海南、湖南等地区。
推测在战国以前我国就有了弩。
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起源:答:1、特点:(1)民族性:文化的不同特点充分体现在物质、精神、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上,塑造者不用的民族(2)地域性:某一地区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所处的区域环境以及有区域环境所带来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是各个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生活方式(3)交融性:不同文化模式与类型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民族体育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4)多样性:有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676项,分布之广,项目之多,在世界上绝无仅有(5)适应性:有的项目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有的项目在场地、器材上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还有的项目可徒手或持器械进行,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起源:民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萌生的,分别有以下几点:(1)民族传统体育萌发于生产劳动(2)原始战争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萌发(3)原始宗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萌发影响(4)民族传统体育在原始教育中的显现2、舞龙运动的特点:(1)鲜明的民族特色(2)强调集体配合(3)鼓乐伴奏(4)种类繁多、形式多样(5)与节日娱乐紧密相联系3、4、学习民族体育方法有哪些:(1)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在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分析、评价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力求客观、实事求是。
要用辩证的观点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多途径来看待民族传统体育,既要看到它积极、优秀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2)重视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整个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也是中华个民族体育文化不断地交流、融合以及外来体育文化不断地吸收、融合的历史(3)要克服各种主观因素,尽量客观、公正、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在较全面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项目的水平,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来源实践,并服从这一实践的需要,学习和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其理论5、简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情况:目前,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和发展,主要分两个方面(1)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具有较多少数民族的省份,其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与本地区民族接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入内蒙古、贵州部分学校开展的“角力运动”和西藏地区开展的“民族舞蹈”等(2)在汉民族地区和汉民族居住较多的省份,其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流行较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北方、中原等省份部分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等6、简述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和意义:(1)有助于全面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习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的存在与发展是同民族传统的延续与继承密不可分的(2)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与创造,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借助于它,历史才得以延续、进行、飞跃,社会的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3)有助于提高国民中和素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7、隋唐时期民族体育发展的特点:隋唐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期,其文化从总体上来说呈现了一种恢宏状阔、热烈昂扬的格调,这为隋唐传统体育的兴盛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其特点是开展的项目多、参加活动的人数多和中外体育交往的频繁论述:一、阐述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宗教文化对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举例):1、生态环境对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生态环境是指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去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是民族生存空间,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是多样性的民族传统文化生成和生存的基本条件,每一个民族都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创造自己的文化。
如东北、内蒙古地区,其地理位置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一畜牧业、狩猎业、农业为传统经济成分,从而孕育出与之紧密相关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赛马、射箭、跳马等2、生产方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分三方面:(1)狩猎、采集和捕鱼器主导作用的经济文化类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如苗族的独木舟、京族的游水捉鸭(2)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如汉族各特色的拳术和器械(3)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类型队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如西藏的赛牦牛、射箭、抱石头、摔跤等3、宗教文化对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1)原始宗教的遗存与民族传统体育,其活动中就有许多与自然崇拜有关的项目,如西南地区地处高原,由于生产力低下,无力控制自然灾害便把天灾、瘟疫、疾病等归因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和崇拜自然的观念(2)宗教祭祀活动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人们举行祭祀、朝拜、庙会等活动中,通过各种仪式来祭神、娱神、取悦于神灵,由此产生了各种原始体育活动,以及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产生了民族传统体育有关的内容,如普米族每年正月初一要举行俗称“转山会”的体育活动,内容有弩弓射击、火枪射击、摔跤、赛马等(3)在宗教观念支配下,采用某些特定于手段进行身心锻炼的活动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宗教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特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表现形式,它与传统宗教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伊斯兰教的回族,礼拜仪式中五功之一的拜功就是一套完整、有效的卫生保健方法,它不仅达到了宗教礼拜的目的,而且还起到了有效的健身作用二、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民族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同步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价值和功能:(1)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表现出强身、修身养性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来自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与身体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它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娱乐身心的运动中逐步改善民族体质,提高各民族人民健康水平,如武术、龙舟、押加等对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能面全提高身体的各项机能;拔河、跳绳等以及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娱乐游戏类项目作为健身的手段更适合广大群众进行锻炼,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2)融自娱乐、沟通情感、谐和气氛为一体,表现出愉悦身心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是人们在这些娱乐性的活动中,直接得到令人愉快的情感发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上举行的射箭、蒙古象棋等比赛以及民族歌唱和民族乐器的演奏等文娱活动(3)通过口传身授、结合竞技、游戏等身体活动方式,表现出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体育运动本身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教育手段,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作用是非常广发而深刻的,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体育教育往往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据《中国古代教育史》记载:“人们除了在生产实践、劳动活动中受教育外,又在政治、经济和文体活动中受教育,他们利用游戏、竞技、舞蹈、唱歌、记事符号等进行教育。
”如西周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成为学校的内容(4)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实用价值,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内容大多与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它以经济活动方式为基础,如建立民族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民族体育用品市场等,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拓展人们文化教育体育消费和健身消费的空间,提升和丰富民族传统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5)培养认同感和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表现出整合的功能,在民族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民族之间的融合,民族产生时所具有的共同地域及血缘关系、文化等都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人们对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态度就构成了民族的认同,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其发生基础是龙图腾崇拜的遗存形式,但在其传承过程中增加了纪念屈原这一受人们敬佩的人物内容,由于屈原是一位凝聚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着名历史人物,使得子子孙孙的认同感得以更好地实现,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如舞龙、舞狮、拔河等活动,多是以集体为参赛单位,通过参加集体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是人们的群体意识得到加强,对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的提高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并举例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建设和项目实践都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1、理论建设的发展现状:(1)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一种发展于历史中的一项体育运动,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形态,特别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